《南唐新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唐新世- 第3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是,他们再想派兵去大名府已经不可能了!数百骑辽军由远而近,接着就从侧面绕了过去,将长龙般的大营围了起来!

    只有几千骑女直骑军,却没有人敢小瞧他们——谁知道辽人会不会在远处埋伏重兵,就等着后周军出营迎战呢?

    避而不出,守营待战,侦敌动向!这就是韩重赟和石守信确定的原则。判断时间,就算辽军现在大军穿插而过,到达汴梁至少也得半个月时间,后周军有的是时间出营决战,不急在这一时!

    ##############

    武安县固镇,赵匡胤站在城门处,盯着身后五千铁骑,看着他们面色清寒,却一声没有,他重重地点点头:“各位,辽军南下二十万,正面迎敌,我们绝不可能赢!拖延到春天,待黄河开化,这是我们唯一败敌之机!怎么才能拖下去,关键就是粮草!”

    不用他再细说,每一个人都知道此行的目的地。贴着太行山脚下,不走官道,悄悄摸到辽军身后,绕道袭破镇州、然后向东袭击赵州、冀州,威胁辽军的粮草补给,让辽军不敢放马南下。

    但是,这冰天雪地,雪厚四尺有余,不走官道,战马如何能受得了?离镇州可有几百里呢!一旦战马不济,那这些周军的下场堪忧啊!

    赵匡胤似乎明白大家的想法,他冷冷道:“不进则退,退则没有活路!大家的家都在后面的磁州、滑州等地,难道你们想看着契丹人把他们掠去北地当牛作马?此次北行,我们这支军队辽人根本不知道,只要咱们小心一些……过了邢州,咱们就上官道,到时候辽军发现了,还来得及吗?”

    没有人回话,只有他自己的声音回荡在风中。

    “咱们没有退路,一旦汴梁丢失,中原将再次易主。陛下亲镇汴梁城,把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我们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咱们只要拖住辽军,从洛阳、徐州等地大军就可以赶回来,到时候辽人会饮恨黄河……”

    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响了起来:“可是关中还有八万辽军呢,他们会不会出潼关攻打洛阳?”

    “不会,绝对不会,因为潼关在我们手上!况且洛阳也有十万大军坐镇!”深悉军情的赵匡胤心里颤抖着,但言语间却笃定无疑。随着他一声令下,五千铁骑迅速转向东北方向,直奔赵州和镇州而去。

    风乍起,卷起一地冰雪,遮挡住了众人前进的脚印,也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战斗扑朔迷离。

    (本章完)

第713章 镇州夺城辽心乱() 
耶律柳烟站在镇州的城头上,眼望远处透着青黛的山峦,听着冰雪从山体上滑落的声音,心思早就不在此地了!

    她身侧的丫鬟提着长枪,盯着越来越近的人影儿,低声道:“小姐,这好像不是咱们的军队!”

    耶律柳烟没有太多的关注对面的军队。在她看来,此处是辽军大后方,除了投降的汉军,就全是契丹人的天下,有什么好担心的?

    她的想法越来越模糊:这一次辽军南下,恐怕又是一次不可能成功的进攻!因为她收集到的情报表明,后周军队没有一点儿退缩的一迹象。在这种情况下,势必要攻坚,无论是汴梁,还是大名府,都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攻克的。

    如果春天冰雪开化前,还不能攻克这两座城市,就必然要撤回北方,无功而返的后果十分严重!不仅是耶律述律的帝位置会受到动摇,连她这个情报主管,也会因为失职而受牵连。

    当然,她也不是束手待毙。耶律柳烟的家族在上京道十分出名,部族势力十分强大,由于她和耶律述律的关系,相信,没人敢轻易去窥视她的地位。

    正在她沉思的时候,丫鬟的声音越来越大。她猛然惊醒,发现对面的军队如澎湃的潮水铺天盖地纷涌而来,暗红色的旗帜分明是沾染了鲜血,狰狞而耀眼。

    中间一杆大旗上面殷红的血迹中间,一个斗大的“周”字分外显眼!

    这是后周的军队,他们是从哪儿来的

    后周的军队,不都在大名府附近吗?这里怎么会出现一只5000人左右的骑兵队伍的?

    没有什么事情也不可能发生!耶律柳烟猛然清醒,这不是犹豫的时候,必须尽快拿主意:在镇州城内,存放着从南京道征集的10万石粮草,万一被周军烧掉,前线的辽军不战自溃。

    守城的辽将,正率军迎出城去,因为那不是自己下属,耶律柳烟根本无法制止这种愚蠢的行为。但是,她却能命令城头上的辽军做好守城准备。

    赵匡胤提着长枪,盯着城门处辽军冲了出来,他脸上露出欣喜。他最害怕的就是镇州的辽军守城不出,现在,他完全有信心击溃这两千辽军冲进城去。

    为首的辽将举着钢叉,催动胯下战马,径直向赵匡胤冲去。在他看来,所有周将都不擅长骑马,没有人能在马上战胜自己!

    可是他的自信在一瞬间被破灭:赵匡胤轻磕马肚,平举硬弓,在辽军冲到自己近前时,忽然射手手中长箭!然后才缓慢的摘下鞍下乌金盘龙棍。辽将磕飞长箭,正要向前,忽然间一骑绝尘冲到眼前。马上的赵匡胤手中的乌金长棍,搂头盖脑重重打来。

    辽军自恃勇猛,暴叫一声,二目圆睁,高举手中的钢叉磕向长棍,却不料赵匡胤手中的乌金长棍却是虚招,待到辽将手中钢叉磕出,乌金盘龙棍忽然带回,在二马一错镫间,长棍倒戳,正捣在辽将的马屁股中间。

    关键位置挨了重重一捅,战马岂能受得了!它一声咆哮,前蹄忽然立起,辽将猝不及防摔落马下。赵匡胤盘马而回,长棍猛然砸下,辽将脑袋如同西瓜碎裂,化成一地血红,在白雪皑皑中分外鲜艳。

    看着赵匡胤快马奔向城门,身后的五千周军呼啸奔至,与两千辽军撞在一处。很快,数百周军冲透重围,直逼城门。城头上,耶律柳烟高喝一声:“呔!大胆,竟然敢冲击城门,放箭!”

    箭如雨下,城门处瞬间立起一道箭幕。赵匡胤一只手挥动长棍拨打雕翎,另一只手抽出长剑,砍断了吊桥上的绳索。

    就在数十名辽军准备关闭城门之时,赵匡胤手中的长棍飞出,将数名辽军打得脑浆迸裂。趁着辽军混乱,手持长剑的赵匡胤冲进城门,他身后数十名周军紧随其后,与守在城门处的辽军血战不止。

    赵匡胤所带周军个个精锐,绝不在契丹皮室军精骑之下!与之相反,守在镇州的辽军根本不是宫帐军等精锐,其中一半儿都是老弱病残,根本无法与周军相比。除了出城的两千辽军城内近半都是汉军,根本不可能是赵匡胤的对手。

    眼看着周军进城,耶律柳烟再不敢耽误,急下城墙向南门冲去,就在她到达南城门时,西城门处一阵欢呼之声惊天动地。耶律柳烟长长地叹了口气,随后眼前一花,几乎摔下马去。

    镇州失守的消息,只用了五天时间,就传遍了大名府内外——这既有辽军内部传播的小道消息,也有大名府周军故意散布的原因。

    一时间辽营大乱。

    耶律述律得到消息远比周军要早的多。此时他坐在大帐之中,脸沉如水,满帐的将军竟无一人敢出声劝谏:10万担粮草,几乎是20万辽军一月之食,少了这些粮草,辽军更难捱到春天雪化之时。

    “消息可靠吗?能确定是赵匡胤亲自率军?”耶律述律终于问出了一句话。

    从大名府刚刚赶到馆陶的萧思温,见无人接话,只好上前一步,轻声道:“陛下,虽然缺了镇州粮草,但馆陶仍存有10万担粮草。后周各州县,想必也有不少存粮,可分兵就近征集。现在最关键的是,要攻破大名府,南下汴梁城。”

    负责粮草押运的南京道汉军统帅李道成扑通跪倒:“陛下恕罪!当务之急,一是要保住赵州,冀州两处运粮通道,否则攻城器械难以运上来,大名府一时难下!以为臣愚见,可从周围郡县驱赶百姓,攻击大名府,想必周军投鼠忌器,攻城会有所得!”

    所有汉军将领都怒目而视:虽然大家投降了辽军,但骨子里仍然是汉人,这种残害同胞的行径,一定会受到所有人的唾弃!万一攻城不果,将来李道成必然会被周军所忌恨,李家也将会受到清算。

    李道成似乎没有反应过来,仍然在自说自话:“陛下,不能再犹豫了!如果半个月内不能拿下大名府,就必然要返回辽国!因此,要做两手准备,一是南下汴梁,二是就地打草谷!”

    所有人都暗暗惊叹:原来他真正的心思在此!

    (本章完)

第714章 馆陶定计北风寒() 
李道成的主意并没有引起别人反对,大家心照不宣——本次南下,恐怕到此为止了。

    但是,耶律述律的看法却不一样。他想实现辽太宗耶律德光一样的宏图大志,绝不可能就此止步。耶律述律长长的咳嗽了一声,轻声道:

    “各位爱卿,攻下大名府,后面还有十数州,那里才是大周国最富饶的地方!”

    似乎沉浸在回忆中,耶律述律眼望南方喃喃自语:“东华门外,市井最盛……凡饮食、时新花果、鱼虾鳖蟹、鹑兔脯腊、金玉珍玩、衣着,无非天下之奇。其品味若数十分,客要一二十味下酒,随索目下便有之。其岁时果瓜、蔬茹新上市,并茄瓠(一种葫芦,嫩时可食)之类,新出每对可直三五十千,诸阁纷争以贵价取之……”

    没有人打断耶律述律的回忆,帐中的各位辽将,几乎没有人亲自去过汴梁城,只是听说后周国的都城十分繁华,金银无数,满地丝绸。但在耶律述律的回忆中,却充满了生活情趣,更加真实可信。见无人说话,耶律述律身后的绸帐内,一声女子的轻叹传来。

    耶律柳烟手里握着一个画轴,轻轻垂落:

    “各位将军,这就是汴梁城繁华的一角,是我们大辽国潜伏在汴梁城中的勇士们亲手绘制的。其实,汴梁城最富饶的不是普通百姓,而是那些高门贵族。他们在汴梁城外,拥有大片良田,又从南方贩运丝绸,从西域运来琉璃夜光杯等珍宝,加上南方海运来的各种玳瑁珠玉,使得整个汴梁城处处镶金戴玉,美不胜收!只要我们兵临城下,那些高门大族必然害怕的要死,会主动联系我们,成为内应,攻下汴梁轻而易举。”

    他的话中充满诱惑,没有谁会当成真话听。萧思温拱手抱拳:“柳烟公主,我冒昧的问一句,不下大名府,怎么可能去攻打汴梁城?况且,柴荣亲镇汴梁城,十万禁军岂是易与之辈?”

    耶律柳烟微微一笑,轻声道:“柴荣现在宋州。他的关注点全在南唐身上。据我所知,南唐皇帝已经同意大皇子李弘冀带兵北上,现在正兵围徐州。和我们相比,南唐一旦攻下汴梁城,就会成为中原正统,对于后周的威胁远胜于我们,在这种情况下,你觉得,柴荣会防着谁?”

    萧思温摇摇头:“柳烟公主的想法我不敢苟同!一旦我军兵临城下,无论是徐州还是许州,都会倾尽全力支援汴梁!柴荣怎么可能还停留在宋州?”

    看着二人争论,耶律述律摆手道:“二位不要争了!以我之见,兵围大名府,两翼兵进汴梁。我就不相信,十万辽兵围着大名府,周军还敢回援汴梁城?以十万铁骑对付20万步军,周军必然不敢后撤回援。我决定,同时对大名府和汴梁城展开攻击。”

    萧思温摇摇头,不再说话。

    李道成拱手道:“陛下,分兵之前,应对周围州县进行彻底清洗,以防止周军留下埋伏。大名府城墙极厚极高,绝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攻克的,不如攻打魏县的周军。或者佯攻大名府,吸引魏县周军来援,半路设伏,或者用骑军冲袭,周军必然大乱。没有了外援,大名府指日可待!”

    萧思温眼睛一亮。他虽然看不起李道成,但对他的意见却十分认可:陈兵坚城之下,用契丹人的劣势攻打周军的优势,不如围城打援。

    众人议定,纷纷离去。

    耶律柳烟却没有离开。她轻轻的跪伏在耶律述律的面前,一面给耶律述律揉着腿,一面汇报着关内辽军的动向。耶律述律微闭着眼睛,似乎睡着了,但耶律柳烟知道,他最关注的不是胜利,而是那些敌人怎么样了?

    很快,耶律述律的手不安分起来,在耶律柳烟的身上揉来揉去!帐内传来一阵女人痛苦的哼声。

    辽军分兵汴梁,引得天下大乱!驻扎在邯郸城内的周军,眼看着城外的辽军一部分一部分撤走,他们却不敢追击——没有骑兵的保护下,行进中的步军一旦被骑兵偷袭,全军覆没是经常发生的事情。

    魏县,周军大营。石守信接到邯郸城周军传讯,急得满头大汗。他本不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让他拿主意,强人所难。韩重赟看着是满头大汗的石守信,不禁笑道:“石兄不必着急,无论辽军分成几路,必然要通过大名府。只要咱们向大名府靠近,攻击辽军大营,一切阴谋就会暴露出来!”

    就在二人议定准备出兵大名府时,潘美进营求见。看到潘美急匆匆的样子,石守信不由得一声长叹,难道大帅也出问题了!

    潘美摇摇头,打断石守信的胡乱猜疑,厉声道:“辽军粮草已经被元帅所烧,近期必然四处收集粮草,各县城、州城,就是他们骑兵的去处,两位不如分兵埋伏……”

    韩重赟摇头:这个时候,歼灭小股的辽军根本没有意义,要想解汴梁之围,只能找到辽军主力决战。

    馆陶,就是辽军中军安营扎寨的所在——虽然以骑军为主,但毕竟还有两万汉军和无数粮草器械,最主要的,耶律述律的冬捺钵可是移动缓慢,不可能像战马一样跑得飞快!

    围住馆陶,就是抓住了辽军主力!

    潘美胯部已经磨坏,痛得直咧嘴,他掏出密信递给二人——这是赵匡胤的命令。

    打开看了几眼,韩重赟的脸色变得青紫,转手递给了石守信。

    石守信看了一眼,也脸色大变:“老潘,这是什么意思?不围馆陶,不救援汴梁,却要带兵北上冀州?难道大帅要……”

    潘美一瞪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