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新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唐新世- 第2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剩下的话他没有继续说下去,相信李守贞不可能听不出他的意思!

    李守贞脸色有些惨白:他有些疯狂,但不是傻子!田壮是他手下第一谋臣,居然没有第一时间站在他的身侧,甚至还隐藏了身份混到皇城中观察自己!加上王景崇的无声反对,周光逊的公然叫嚣、满朝文武的不声不响……李守贞此时有一种众叛亲离的悲哀!

    自己这么多年,就没有什么忠心的手下吗?难道自己做人做事就如此失败?

    正在想着,后面冲出几个太监,一人到了近前,扑腾跪倒:“王爷,你快去看看褚妃……褚妃她……她……”

    “她怎么了?她怎么了?”

    “她从台阶上摔下来,摔下来了……”

    李守贞病还没完全好,听到各种噩梦般的消息,他“呃”一声又晕过去了!

    田壮面色灰苦,愁眉不展:不论皇城下造反的隋安琪,单说这位不省心的故主,就让他不知所措。身为人臣,他算得上忠义。即使李守贞不仁不德,他也坚持劝说为主,受尽委屈却不吭声,默默坚持着文臣本职。

    本以为自己最终要为这个昏庸无能之辈尽忠守节,却不想他忽然主动退位并昏迷不醒,李丛嘉横空出世接掌了长安城。在那一刻,田壮和许多人一样,心头都是猛然一松!

    谁不想跟着一个知冷知热、前途光明之人?谁愿意守着一个腐朽落后却又嚣张怪戾的老头子?

    因此田壮看到李守贞昏迷,他的心情忽然无比的美好起来:如果李守贞这一次真的醒不过来,或者醒来后再也不能搞事情……

    想到这儿,他一挥手,叫过邵太监:“你是御马监的主事,现在宫内的太监无人管理,不如就你先带着吧!守好秦王,不可再让他出事情!两个小王子保护好,他们将来是要继承这些珠宝的……再有什么情况记得先告诉我一声!嗯,同时也告诉王将军、周将军一声!”

    褚遥跟在他身后,刚才听说褚妃摔伤,他本想跟进宫中探望,但看到李守贞昏迷,田壮脸色忽然一喜的时候,他知道自己要重新选择站队了!

    听到田壮对邵太监的吩咐,他马上明白,从此后宫中再不是他兄弟俩可以随意进出之地了。褚遥可比褚平聪明太多,他一拽自己的兄弟:“妹妹有邵兄弟照顾应该无碍!咱们应该和田大人、王将军、周将军一起稳定长安形势,至于妹夫的病情很严重,要抓紧让人治疗,以后秦王府不能无人主事不是?”

    这一段很乱,邵太监听他说完,先是愣了愣,然后微微一笑:“两位爷客气!王妃的伤情我马上处置,不会耽误!至于秦王的事情,相信二位不会再掺乎进来了吧?多听听田大人意见是好的,六殿下可是亲口称赞过田大人为‘定国安邦之相’,这话不会错的!”

    听着他拍马屁的得意样子,褚遥真想一脚踏在他脸上,但此一时彼一时,以前他根本不放在眼中的邵太监得到了文臣武将的认可,他可不敢轻易得罪!

    说了几句话,看着邵太监进宫,褚遥又要向田壮表示亲近。却不想田壮根本就没搭理他,而是把目光投向了城下的呼延赢。

    “呼延将军,呼延朔去了哪儿里?”

    所有人心头一凛:是啊,李丛嘉留在长安城的四人中,李潮伤还没好,拓跋蒙武技不错,但谋略显得不足,跟在兵部尚书严健身边学习军力呢!

    只有呼延朔,在城中一直游走各军之中,看着平平常常,但大家知道,他绝对是有目的的!最大可能是在拉拢和鉴别将领——看看哪儿些将来可以被李丛嘉重用!

    在数百宫城守军中左冲右突的呼延赢脸色不愉:他奉呼延朔的命令来擒拿隋安琪,虽然没想过一举成功,但弄成现在的局面也是他没预料到的!

    人性贪婪他是知道的,但隋安琪能把如此多的手下心中的贪婪激发出来,是他所没想到的!

    此时听到田壮问话,他一声大喝:“兄长正在整顿城防军,防止他们生变引辽人入城!各位大人不用怕,区区万人,根本攻不进皇城!一会儿兄长带人到了,剿灭他们如砍瓜切菜一般容易!”

    正说话间,远方炮声响起,随后马蹄声急,一员将军双手提着短矛由远而近,他的身后,征尘四起,似有无穷兵马涌来!

    “援军到了,降者不杀!”

    (本章完)

第555章 登基伊始坏消息() 
辽军大帐从长安东门外十里,一直排出几十里,中间粮垛高耸,数千只牛羊被圈在栏中嘶鸣。周围依次是金顶牛皮大帐,诸位王公将军镶铜之帐,然后分成数路士兵大帐,连向天际。

    此时马蹄声急,一匹匹战马从远方飞奔而来,不断冲近中间的金顶牛皮帅帐。

    坐在帐中的数十位将军,个个皆戴毡冠,金花为饰,有人还加珠玉翠毛,额后垂金花,织成夹带,中贮发缕一总。坐在中间高高在上的辽帅肖斡则与汉人打扮接近,他头戴乌中纱冠,无檐,不及双耳。官帽额前缀金花,上结紫带,并未缀珠。服紫窄袍,系傕羶带,以黄红色条裹革用之,用金玉、水晶、靛石缀饰。

    而他右下首第一位上,坐着一个脸色惨白的青年,穿得十分随意,右手压在腹部,似乎有疼痛传来,不时皱起眉头。

    一个传令兵正躬身站在帐门口,而他旁边,是两个黑脸的辽军校尉。

    一人从传令兵手中接过厚厚的撒金宣纸,显然这种折叠起来的纸张边缘处有密封之地,里面应该有极为重要的消息。

    接过校尉递上来的信函,只看了几眼,肖斡的脸色就变得铁青:“休哥,潼关一战,你坚持了三天,而且重伤,本想让你多休息一段时间。但是,这险地一失,麻烦接踵而来啊!你又不能休息了,速带五千人增援华阴县,配合哈鲁古将军挡住周军的锋锐之势!”

    右下首的青年挣扎着站了起来,轻轻一躬身,语气中透着柔弱:“得令!不过元帅大人还是要抓紧拿下长安城,如果一个月内再无战果,就要考虑攻打其他州府,不然这个冬天难捱啊!”

    轻轻摆摆手,肖斡示意他坐下:“长安城内的事情已经有了些眉目。准确消息表明李煜小儿并没有在城中,而是向西过了京兆府去了陈仓,恐怕他想在吐蕃人撤退后进军蜀中!”

    右侧一将军站了起来:“元帅,我不同意您的判断!那李煜小儿本身兵就不多,他在咱们眼皮子底下闹事,咱们随时都可能收拾他,此时他敢去西面?难道耀、坊、鄜、丹四州他不要了?我猜测长安内形势微妙,他恐怕有些控制不住,又不想让咱们捡了便宜……”

    “萧天佐将军说得有道理!不过我考虑有没有这种可能,他去了蓝关……”

    又一人站了起来,他虽然坐在武将之中,却是一身汉人文士打扮,显得十分另类。

    肖斡转向他:“妫先生怎么坐哪儿去了?来,请上坐!”

    文士正是早早就叛变投靠到耶律柳烟身边的妫秀才。此人被废掉男人根之后,渐渐失去了耶律柳烟的宠爱。但是因为二人的特殊关系,他也能在辽人军中混下去。

    由于他诡计多端,又和李煜等人仇深似海,因此肖斡对他十分信任。

    妫秀才站起身来轻声拒绝了肖斡的邀请,不过他却详细讲述了自己的判断:蓝关、武关通道对于南唐来说,同样不可或缺。如果此通道被辽人攻克,辽军随时可以南下荆襄,不仅解决了粮草问题,更能直接威逼南唐的腹心之地!

    从这个角度说,就算李丛嘉不要了长安北侧的四州,也不会看着蓝武通道丢失!这也是他为什么在长安城没呆上多长时间就离开的重要原因!

    听着妫秀才的分析,耶律休哥和萧天佑的脸色越来越沉,好半天没有说出话来。

    肖斡脸色同样不愉,但他还算镇定:“就算那李煜小儿奸滑似鬼,也不可能影响我们与周人在蓝关的决战!更何况柳烟公主在哪儿,现在一点消息都没有,说明应该进展顺利!”

    “不,相爷,正因为没有消息,才说明有问题!萧天佑带领的五千人增援已经出发三天了,怎么可能一点消息没传回来?与蓝关相比,潼关路途更远一些,可是一天前的消息现在都送到了……”

    所有将领的脸色都变得阴黑起来:是啊,潼关的消息一早就到了,长安城内的消息也随意传递,甚至远在河东地区的萧绍带领几千“残余辽军”都有消息传来,怎么会没有蓝关消息?

    “报,报告,从蓝关方向逃回数十人,衣衫褴褛,自称是青泥关守军……”

    当十几个全身是泥的辽人士卒出现在大帐之中时,所有人的脸都变得紫了:不用再问了,连青泥关都丢了,蓝关更是早就易手……没有人敢再想像。那可是一万五千辽军啊,就算是一万五千头猪,不,还有一万五千匹战马,随意让人杀,也得两三天吧!

    可是,这才几天啊,从消息中断到现在,也不过三天头上啊!

    “怎么回事?周军是谁带队,怎么这么厉害?”

    肖斡站起身来,几个健步冲到那十几人中间:“快说,快说,青泥关究竟是怎么丢的?”

    “不是周军,是兴唐军!先是耶律述光将军从蓝关方向追击周军到达青泥关,然后没多久,就有兴唐军冒充萧天佑将军悄悄摸到了青泥关下,我们猝不及防,关就丢了……后来我们陆续碰到从武关方向退回的败兵,他们都不相信蓝关丢失,所以去看看……我们是从大山里摸路跑回来的!”

    整个大山其实看着不太大,但方圆可有几百里地,在夏秋暴雨之后穿山越岭绝非易事。这些辽军三天多时间跑回来,算得上精锐之士!

    听着这些残缺的消息,肖斡怎么也无法想像,蓝关、青泥关的兴唐军是哪儿来的呢?他们是怎么攻破蓝关然后袭击青泥关的?他们又有多少人才能击败一万五千辽军和二万多周军?

    随着探马派出,兴唐军水淹萧天佑并冒名骗开蓝关、又奇袭青泥关、决战武关之前的消息一点点被挖掘出来——事实上不用挖掘,陆续逃回来的辽军散兵已经传得满营都是!

    大败,一万五千多辽军几乎全军覆灭!

    这可是奇耻大辱啊!

    本来讨论潼关、长安军事行动的会议,在第二天就转变了风向:如何灭掉兴唐军成为重点!

    (本章完)

第556章 喜忧参半战事生() 
辽军军事重点的转移,丝毫没有影响到长安城内的动乱。

    尽管辽军在长安城内的奸细一次次将重要情报传出城去,但整个辽军四营没有一点攻击城墙的想法,相反却派出军队,向北方的耀州进发。

    辽军中不是没有能人,也不是没有谋臣,但是,不到两个月时间,二万人战殁于李丛嘉部的兴唐军,让辽人渐渐失去理智。大部分辽将都认识到,不灭了兴唐军这股大敌,就算攻克长安城,将来也难以保住!

    辽军重点的转移,让长安城最大的危机在不知不觉间渡了过去。

    此时的李丛嘉,根本不知道辽人将关注和攻击的重点放在了他北方的四州之地上,他还在武关城内,等着荆襄、江陵、岳、朗、晋、慈等州谋臣们到达,安排攻取蜀中大事。

    在李丛嘉看来,想占领关中,绝非自己开始想像那般容易:北方朔方军、定难军虽然没有与自己为难,但却明确站在了后周阵营之中。而关中陇西、陇东各州,也没有想像一般,听到大唐之名就闻风归顺。

    更主要的,原来想像中的吐蕃人、党项六部在关中西北地区呆不上三个月就会撤走的判断出现了问题。不仅攻到泾州附近的党项人没撤,连极为不适应气候的吐蕃人也还在坚持!

    一旦冬天来临前他们还不撤退,天时、地利就将站在他们一方,兴唐军庞龙部两万余人将压力大增,攻占之地将大面积丢失。

    其次,关中辽军还有七万骑兵,五万多附从军,更占据着河中府,随时可以切断自己与河东地区联系,威胁自己在长安北方占领的各州。

    第三,辽人丢失潼关和后周军进攻武关、蓝关通道,都表明后周的内乱即将结束,他们下一步的作战重点将转移到收复关中上来!

    第四,南唐国内的矛盾日益突显,李丛嘉占领的朗、岳、江陵、荆襄之地都有被金陵城中各方势力重新瓜分的危险。

    第五,长安城归顺自己,但士兵素质不高,人心不齐,加上都是李守贞旧臣,怎么用好这股巨大的力量,让他有些头疼。万一有人在南唐国内鼓动迁都议题,他势必会受到掣肘!

    第六,关中秋收即将到来。这场争夺粮食的大战,其实更大程度是在争取民心。老百姓愿意接受谁的庇佑,就意味着他们将成为谁的战争储备。

    内外矛盾交织,各种风险并存,李丛嘉决定,召开一次军、政、民各方代表参加的会议,确定一下秋冬和明年作战的主要想法。

    李丛嘉仔细回忆前世的历史知识。他能记起来的南唐记忆越来越淡,对于现在形势没有一点用处。相反,近现代农民起义失败教训、革命成功范例却不断在脑海中涌现。

    这些知识,在他反复沉淀、反复揣摩后,终于确定几点:

    自己要将兴唐社做为一个组织,用它为骨,架构起自己复兴大唐的基础。

    情报部门以存亡会、兴唐会和大唐隐院判势力为主进行整合,由周娥皇负责。

    以武林中人为主,成立护卫和暗杀组织,对抗辽、后周、仙门、魔宗、太平道等各方势力,相当于后世的安全保卫部门。

    以周仑、周宗、贾崇、林仁肇、呼延朔、柳一凡、庞龙、李守瞳等人为主体,构建军队架构,真正将最强悍的力量完全整合,成为自己手中的长枪,为征战四方做准备。

    以赵普、柴让、柴克宏、杨薇之、查元天、南怀蕙等为谋臣,建立属于自己的文官体系,从民、政、工等多方面为自己兴唐做好准备。

    同样,以兴唐学院为蓝本,以朗、岳、荆州三地的兴唐分院为基础,建立大唐教育体系。同时,以此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