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新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唐新世- 第2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愁眉不展中,他一下子坐起来:“走,随我骑马挨个地方看看,实在不行,就把这些百姓的地,都挪到河边去!”

    赵普愣了一下,忽然跳起来:“对,对,把田地移到河边去!”

    说着无心,听者有意!赵普一下子反应过来了!

    许多豪强地主占据着大量临河临水之地。其中不少豪强逃之夭夭,虽然他们还有少数亲族占据着这些田地,但真正种地的却是附近的农户。

    打土豪分田地?

    李丛嘉听着他的主意,不由笑了:现在可不宜再得罪这些豪强,否则想在关中、河东立足,绝非易事,将来也难以从此地发力夺取天下!

    豪强,只要不是恶霸地主,其实也应该是团结的对象才是!

    他一摆手:“分地是不行的!不过可以借地。这些挨水之地,必须全都种上!那些地方的农人不够用,就从其他县、镇借人,种两亩得半亩……”

    一句话,能种的地必须全种上!不管是谁的地,也不管有主没主,只要你种不上,或者没有人明确表态,干脆就让其他地方的农人种上!

    最后的收获分成四分:原地主一份,官府(李丛嘉代表官府)收一份,农人收一份,另一份救助其他百姓!

    当二人带人跑遍各处,督促种地时,不和谐的声音出现了!

    天峰谷有一处古寺,名叫天峰寺,有一些年头了!这处寺庙占据了山川周围几十里方圆的上千顷良田,每年都雇佣大量农人种田,除少量粮食给这些种地者,大量的粮食都成了他们储藏品,甚至与辽人买卖!

    李丛嘉让人将富户多余的良田让出,一下子触动了吉县这个最大的寺庙:他们一向以善人自居,却大量侵吞着百姓利益,最终被少数寺庙的和尚占有!

    当呼延赞带人直接圈了周围千顷良田分给百姓种时,老和尚弘法亲自下山阻挡,并扬言李丛嘉不敬佛祖,不是天生帝王相,是恶魔,希望河东百姓将他驱逐!一时间信众云集,闹翻开去!

    二方势力的争执,一下子吸引了隰州、慈州各方的目光:李丛嘉如何处理这个关乎信仰和道理的难题呢?

    (本章完)

第446章 危机渐显万事难() 
李丛嘉接到消息时,正在一个临山的村子,为村民们讲解如何利用地下池塘储存雨水、山水来灌溉农田。他把前世的知识,结合自己的想像传授给这些村民,引得许多村民崇拜!

    可是,听说李丛嘉不敬佛祖,竟然要把天峰寺的佛田夺了,村中的宿老不干了!

    他们鼓噪而起,要求李丛嘉解释这件事情。

    李丛嘉头疼不已:不能说农人愚昧,不能说他们迷信,而是一种信息的不对称,更多的是文化水平的差异,让他们难以认识到这种危害!

    从汉朝开始,佛教传入中国,就有一些寺庙僧人不种田,不生产,却占据大量的铜、粮、帛,甚至锦衣玉食……虽然不可能谋反,却浪费了社会资源,更愚昧百姓,迟滞社会进步,因此在历史上几次遭到反对!

    “三武灭佛”指的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这三次大规模禁佛事件的合称。这些灭佛行动有些偏激,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性,但从另一个角度上看,也有利于当时的社会生产恢复和发展。

    后周国郭威近来就曾经因为佛像耗费了大量铜钱而发火,一怒之下拆了不少佛像,更禁止从南唐流入佛经。

    以前李丛嘉在南唐时感触不深,现在,面对着北方的旱情,面对着百姓如此激烈的情绪时,他对佛寺霸田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这股力量不容小觑,这股力量有利有弊!

    这是他的基本判断!

    李丛嘉没有直接表态,让当地的一个老乡绅稳定百姓情绪,抓紧储水种田,尽量减少损失。而他自己,则快马加鞭,向着天峰山方向狂奔而去!

    天峰山下,数千百姓不明事理,围着呼延赞等百余唐军,大声喧嚣着,阻止他们带人去种那些临近河边的田地!

    看着峰河水量尚足,却在白白地向下游流淌,李丛嘉真的有些愤怒了!

    这些老和尚,难道不知道越早种下田地越早收获吗?这周围数千亩良田,他们霸占着有何用?拿出来一部分让周围的村民去种不行吗?

    这些村民也是,自己没有地种,要为这些和尚打工,李丛嘉要把这些地分给他们还能引起他们不满?真是好人难当啊!

    他一面愤慨,一面跳下战马,向着那个站在高处的老和尚弘法禅师一躬:“我佛慈悲,不知和尚可知苍生之苦?”

    弘法见他亮甲骑骏,马上明白他的身份绝不是等闲,立即推开人群,向前走来:“佛的眼中众生平等,无苦无福!本寺为普渡众生才聚良田,所得也都回馈众生,不知道将军为什么要仗势强夺?”

    李丛嘉真不想与他废话,但此处有普通百姓无数,远处还在赶来,如果不说服他,或者揭穿他的真面目,恐怕就是真分这些田地,将来百姓也会不满意,甚至把他当成恶魔传说!

    李丛嘉一指山上寺庙:“老人家可愿意让众生看一下你庙中有何神圣之处吗?”

    老和尚脸色一变,道一声佛号,怒嗔道:“主持不在山中,正云游五台山,施主带人擅闯佛门重地,是不是亵渎佛祖啊?”

    “佛的眼中众生平等,他当然和众生一般!既然如此,他的住处有何不可参观?比如说本王,就一向愿意让百姓参观我的住处!为什么我会如此大胆呢?因为我没有藏私,我的一切都是光明磊落的!”

    老和尚佛理精湛,但他没想到李丛嘉根本没有想和他辩论,直接下了定论:众生平等,只有藏私者才不敢让别人看到真相!

    他怎么说?难道说佛祖藏了私?还是说众生平等不对?

    李丛嘉一指周围:“大家平日敬佛、礼佛、拜佛,但大家想过没有,真正的佛祖是什么样的?老和尚,你知道吗?”

    老和尚嗔怒地瞪了李丛嘉一眼,却没有接话:他不明白李丛嘉的意思,不敢轻易说话,怕说错了无法挽回!

    “佛祖在人世间只是一个法身,换句话说,是一个木胎泥塑,他藉此观察世人,明善恶,断因果。也就是说,佛祖在西天极乐世界里查看众生。古人说,佛在心中,不无道理!只要你行善,无论在何地,佛祖都能看得到!”

    说到这儿,他根本不给老和尚机会,一指山寺:“可是寺庙内的泥塑成为某些人敛财的工具,藉佛祖之名,收香火钱,种佛田,收佛贡,殊不知,佛祖在乎的,是大家真心的尊敬,在乎的是大家行善积德!”

    老和尚气得全身发抖:“你这是污蔑,污蔑,我们何曾用佛祖敛财?我们是替佛祖行善……”

    李丛嘉也不废话,一挥手:“大家选一百个德高望重的百姓,随我入庙一观。如果这些和尚真心信佛、礼佛,必然会如老人家所说,替佛祖行善积德。如果真的敛了财,恐怕就亵渎了佛祖……我们信的是佛祖菩萨,而不是你们……”

    无论百姓是否听明白,李丛嘉都挑出了一百多个看着精明的文人、里长及宿老等,一同登上山寺。

    整个庙宇显得高大宏伟,分为前后左右四殿,尤其是后面,僧舍极多,有上百个和尚,惊疑地站在两侧,目瞪口呆。

    李丛嘉一点也不给这些人辩驳的机会,更不想等他们鼓动百姓来阻挡,他一挥手,身侧四五个暗影卫直接掠进了两侧的殿堂。

    与这些会点武术的僧侣比,他手下的高手简直是天上的神仙,来无影去无踪。

    他的忽然动手,让整个庙宇内人声鼎沸。许多和尚冲了出来。有的人还没有睡醒,有的干脆半裸衣衫。

    这可是大白天,怎么会有和尚还在睡觉?这个时辰他们不应该在礼佛吗?这完全不符合常理啊!

    李丛嘉心头一动,不会是一个贼窝吧?

    想到这儿,他也不管自己判断对错与否,大手一挥:“唐军听令,立即将所有和尚叫出来,挨个房间看一看!如果有些不妥的地方……别怪我大开杀戒,替佛祖老人家清理门户!”

    (本章完)

第447章 金银财帛动贼心() 
他阴森的语气透着杀意,让那个弘法禅师立即脸色大变,他一伸手想拦住李丛嘉前进的脚步,却被李丛嘉推开:“佛祖无私,但不代表你们这些和尚都无私!万一你们藏污纳垢,会将佛祖的美名玷污!如果你们是真心为百姓好,就让我们看一看……有这一千多顷上好田地,为什么周围村镇还有大批百姓逃荒?”

    弘法禅师被李丛嘉打开胳膊,眼看着他大步向里面而去。他脸色变了几次,忽然转身,头也不回地向庙外而去。

    李丛嘉的心里根本没把这个弘法禅师当回事,因此也没心思关注他的去向,带着手下人很快就冲进了第二重庙宇。

    暗处忽然闪出一个人影,微微一躬身,手上一个红色肚兜:“殿下,这是一个淫窝啊!我在僧榻上发现此物,似乎有一股幽香在地下……”

    “给我翻查,一个都不许落下!对了,周围可有失踪的人口?”

    他身后缓慢前进的上百个百姓,其中有一个老者,两鬓微白,长须中夹杂着几丝银缕。他听到李丛嘉问话,一翻眼珠,忽然狂叫一声:“我知道!六殿下,这里应该就是传说中的金银窝!”

    金银窝?为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老者眼睛变得血红起来:“前年老夫有一个侄女来我家探亲,归去一个月未到家,后来我托江湖朋友打探,他们说肯定被掳进了金银窝!”

    说到这儿,老者咬碎银牙,一把从怀中掏出一把钢刀:“那些武林朋友只知道那是一个淫窝,大大小小的盗匪山贼经常聚在此处玩乐,许多附近州县女娃遭了毒手!我为此报了官,结果那县官把我一顿数落,说我偏听偏信,简直是胡闹!”

    就在老者还要诉苦之时,他身后忽然一阵乱响,地面上灰尘四起,扬起一片方砖,随后一根长箭射向李丛嘉:“小子,敢坏我们好事,锦屏六虎索你命来!”

    那箭雨陡然出现,让李丛嘉有些措手不及,但是他反应不慢,身侧的数个暗影卫高手更是身形如燕,几个起落间,已经将那箭雨击落,只有一个年轻的书生躲得慢了点,被射穿右腿,在地上惨嚎着!

    暗影卫飞出一人,将那六个从地下跃起的黑衣盗匪拦下,刀光剑影中,不时传来撕裂衣帛的声音,很快就有两个盗匪被横刀挑飞,撞在远处的红漆大柱之上!

    就在李丛嘉准备让百姓退出之时,外面一声声狂啸:“快跑,快跑,那个昏庸的六殿下在烧庙呢!”

    果然火光四起,烟尘乱窜间,无数的声音乱叫,更有不少看热闹的百姓吓得四散奔逃!

    李丛嘉脸都气青了: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一个看似威严的庙宇,竟然如此凶险!不仅有盗匪在此设窝点,还抢掠妇女,最主要的,居然如此胆大,在众目睽睽之下敢刺杀并污蔑他!

    “给我杀光,不,不……捉活的,我要把他们点天灯!”李丛嘉真是气得不轻,一挺长枪,猛然一声长啸,挑碎一片窗户,飞射出大殿,长枪如虹,将一个正放火的家伙钉在了院墙上!

    上百个周围的富绅、里长和书生,此时哪儿还不知道自己一行人进了贼窝。四散奔逃中,不少人竟然跑错了方向,冲进了大殿最后一重之中!

    那里,正有四个暗影卫挺着长枪短刀,与一百多个紫衣大汉对峙着,而那些大汉身后,女人的哭声、叫声不绝于耳!

    紫衣大汉看到几十个百姓,怔了一下,不由自主向后退了几步!

    暗影卫之一的屠红娘脸色一动,她放声大笑:“对面的山贼,放下武器,饶你们不死!如若不然,明年今日就是你的忌日!”

    对面的大汉听着她的江湖话,一个个提刀在手,怒目而视:“居然是江湖上的朋友,怎么当了狗?”

    屠红娘被他们骂得火起,却强压怒气:“想好再说!这山虽高,周围却一马平川,你们没有马匹能逃到哪儿去?再说百姓知道你们的劣迹,江湖上还能混吗?”

    紫衣大汉对视着,脸色渐渐青了:他们深知屠红娘的话有道理。在江湖上混,讲的是一个“义”字!如果强掳妇女,又杀人越货,恐怕比真正的悍匪还不如,与侠字更无半点瓜葛,定会被江湖人耻笑和追杀!

    就在他们犹豫之时,山腰处,火光渐渐亮起,半倚山峰的庙群竟然有被烧透之势。这些紫衣人傻眼了:这大山陡峭,而且是一个孤峰,如果山腰着火,他们就算有三头六臂,也冲不过去啊!

    待到时间一久,山下官军聚集,就算大火熄了,还有他们的活路吗?

    想到这儿,带头的紫衣壮汉一挥手,这些人再无一丝迟疑,每个人都选择了一个方向,急速向山下突围!

    随着他们散开,身后女人尖叫声显了出来,居然是最大的佛像之后。

    屠红娘一挥手,这几个暗影卫分出两人,衔住那些紫衣大汉追了下去,一会儿间就听到数声惨叫!

    剩下的人随着屠红娘逼近佛像,几人合力将佛影移开,一个隐藏的空间展现在众人面前。

    里面是一处通道,十分宽阔,几间密室里,几个女人半倚半卧,脸色苍白,红衣似血,见到众人,竟然惊诧得说不出话来!

    再往下,已经有些空了——原本数十间石室,只有三五个有人!

    循着声音,屠红娘带着一个暗影卫追了下去。而她的丈夫鹿柴,则把其他妇人放出,任她们倾诉着这暗无天日的生活!

    百姓怒了,从山上到山下,在火光中,数千人开始提锄拖镐,追着那些逃出寺庙准备遁入山林的盗匪。

    更有聪明者,十人一组,在唐军的带领下,向周围开始布防,生怕跑掉一个成为隐患。

    李丛嘉提着长枪,看着众多百姓提水灭火,然后看着一个个妇人被救出,看着一筐筐白米、黄米被从地窖中抢了出来!

    就算百姓拼命灭火,仍然有粮食的焦糊气味弥漫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