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新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唐新世- 第1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郭威脸色大惊:“你是说存亡会的御堂、风堂也在向伪唐示好?”

    “不仅是示好!他们很明显是要绕过神堂和杀堂,直接投靠伪唐的李煜。当时我站得远一点,但还是听得很清楚。御堂少堂主陆镝陆少游十分讨好那个李煜,而风堂堂主邵华差一点当场就投靠了!不过他们没有谈拢!”

    “为什么没谈拢?难道伪唐不需要御堂和风堂的力量?”

    “不是!那个李煜极为狡猾,欲擒故纵,在吊二堂的胃口。他说了一堆场面话,却没有一句是真话。我就不明白,这两堂为什么还对他印象如此之好?”

    “荣儿,你能记得那个李煜说什么了吗?”

    “能!他说,他视所有人为唐人,不分种族……”

    听着柴荣一点点描述,郭威脸色渐渐不愉,而范质则一声长叹:“李丛嘉要么就是知道了御、风二堂与辽国的密切关系,要么就是在抒发真实感觉。他这种不排除异族的想法,其实就是大唐传承的一贯作风!难道他们真是李氏……”

    说到这儿,老宰相范质知道自己说错话了,他刚要抬手给自己一嘴巴,却被郭威制止了:“老相爷也是好心,但说无妨!徐氏改成李姓,天下皆知,无论他们如何掩饰和修改,也没人会相信!其实姓什么不重要,祖宗是谁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争得民心支持!”

    范质眼睛一亮:“陛下是我见过的最英明的帝王,我绝不是虚夸。如果那个李煜也有陛下的英明,恐怕咱们大周还真不是对手!幸好陛下有此佳儿,可与那李煜一拼。不过我要劝柴殿下,你不可再冒险。天下之争,最终看得是实力,而不是这种雕虫小技!”

    郭威也瞪着柴荣:“你不可再去冒险啦!我就有你和李重进两个亲人啦!这个位置早晚是你们二人的,可不能再……”

    柴荣重重叩了一个头:“放心吧!此次伪唐之行,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拳头大,只需一个办法。那就是让百姓富足,愿意当兵!我回到澶州,定然要抓紧生产,富民强兵!”

    几人互相对视着,抚胸大笑,似乎远处的浓烟烈火随着大笑会渐渐消失一般。

    ###########

    泗州城,刺史府内。南唐大皇子、燕王李弘冀一脸阴沉,盯着面前的黑衣人:“你说六弟几次遇刺,都是伪周的柴荣所为?你是怎么知道的?”

    “大殿下,请不要误会!虽然我们也准备出手袭杀六殿下,但是没等轮到我们,就让人抢先了一步。我们在南昌城内的旧部,本想趁鄂王殿下宴请六殿下时,在酒中下毒,或者摔杯为号杀手四出。可是刚一进城,六殿下就遭到了疯狂袭击。太平道的高手足足有三十多位,最后还出动了崂山六鬼!”

    “崂山六鬼,他们是什么级别的武林高手?”

    “他们和太平道主持此次刺杀的朱丹都是初入化境的强者。虽然他们单打独斗不是那个吴璋的对手,但轻松战胜杨清铉。”

    “六个人还打不过一个?快说,是不是又有人帮忙救了六弟?”

    “正是!不仅衡山五老出手帮忙,还惊动了龙虎山的道人!幸好咱们的人没敢混水摸鱼,否则定然让天尘子那老东西给逮个正着!整个龙虎山几乎全体出动,不仅把太平道连根拔起,甚至没有参与此事的卢家都不得不表态,从此脱离太平道!”

    “你是说那个盘踞在湘鄂一代的大唐遗族卢氏?他们竟然是太平道的人?”

    “正是!卢氏承诺向大唐缴纳一百万贯钱,并且从此效忠大唐,才避免了被血洗的下场。我估计那个卢氏家主也没有想到,一个李煜会惊动这么多武林宿老?光化境强者就出动了三十六个,那场面……漫天飞舞的都是强者,我连面儿都没敢露……”

    (本章完)

第329章 倒打一耙李煜烦() 
“行了!不要再说了!你们不听我的指挥,擅自行动,这次六弟没出事,我就不追究你们了!再有下次……哼,真以为我拿你们这些杨吴老臣没办法?”

    黑衣人正要分辩,李弘冀身后闪出一老者,轻轻摆手示意这个黑衣人退下。

    老者捋着胡须轻声道:“大殿下,你重视兄弟亲情,可人家李煜不一定重视啊!这次他死而复生,显然野心勃勃,已经毫不掩饰地开始争夺大唐的储君之位啦!二殿下根本不是您的对手,但六殿下则不同啦!老臣中,贾氏、周氏死心塌地,又手握重兵。而卫圣军李金全虽然卸任统军一职,但直到现,大殿下也没能完全掌控……”

    “还有脸说……要不是你们总说以德服人,让那些武将心服口服,我早就把他们杀得杀,囚得囚,何至于一半以上将领不听指挥?”

    “大殿下绝不可如此!你手握二支半禁军,已经引起满朝文武不满,如果再把这些军中的主要将领完全换成自己人,绝对会引起陛下的猜疑!到时候一纸令下,你就前功尽弃!当务之急,是要挑起北方战事,绝不能给朝野收回您兵权的机会!”

    “噢,老人家有何妙计?据我所知,伪周已经在收缩兵力,准备收复关中,然后再与我们决战啦!再说,咱们无钱无粮,难以为继……”

    “所以我才说要与伪周继续打下去。一方面可以牵制他们,让郭威无暇西顾;另一方面也可以向金陵要钱粮,壮大自己的势力!这年头,有兵就是王!”

    “老人家,我视你为师,不要骗我啊!六弟到现在为止,可没有一支私军,但满天下都认为,他才是紫金龙转世,是大唐中兴之主!所以古人所说,德为上……”

    “大殿下不要自误。如果这是盛世,你所说确实对!但这是乱世,没有兵马,将如同没有手足。六殿下现在虽然风生水起,但都是依附在陛下的信任之上。一旦失去信任,恐怕再难有机会与你竞争!相反,二殿下握着一支禁军,又得到了水军的一部分支持……最主要的,要防止他和皇太弟联手收你兵权!”

    ……

    泗州城发往金陵城的紧急军报三天后就到了皇帝的案前,看着写了六个“急”字的军报,李景一脸茫然:这又怎么了?一个月前不是说伪周已经后撤,准备搬师还朝了吗?

    况且双方已经签定了和平协议,郭威不会出尔反尔吧?

    一连十几年的争战,让李景有些疲倦了:统一天下重兴大唐何其难也!不说那军战之事,光是官员安排已经让他焦头烂额。

    江南氏族、北地降臣、文林泰斗、士井奇人、军中宿将、王公后代……形形色色的人群,通过各种关系会把当官的愿望表达出来,让李景一个脑袋三个大:官位就那么几个,怎么分才能保证各方利益?

    这还不是最让他头疼的,一个国家,没有钱粮如何运转?他李景要过得舒服一点,朝臣们想活得滋润一些,贵族们想高高在上,百姓想国泰民安……可是这些,都要钱粮啊!

    天上不会掉钱的,他把李丛嘉积累的底子抖落一空,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的无能:老爹留给自己七百万贯的布帛钱粮、儿子给自己挣了一千多万贯钱粮,可这些自己用了十年不到的时间浪费一空,弄得江山险些失守!

    要不是自己的爱子李煜死而复生,不仅带回一千多万贯的“浮财”,还轻取闽地,灭杀了潜入境内的伪周强悍势力,恐怕他李景此时已经丢人现眼,跪在社稷坛前,向祖宗和苍天请罪呢?

    越想他越不愿意打开北方来的那“六急军报”。

    看着皇帝犹豫,枢密使贾潭不得不上前将军报打开,轻轻念给他听——自从李景最信任的大臣查文徽在福州兵败被俘,贾潭从兵部尚书改任枢密使,李景越来越依靠他!

    天下大乱,不得不依靠武臣!而贾潭虽然和贾崇是兄弟,但他为人低调,绝不揽军权,又能平衡军中将领的矛盾,因此在枢密使这个重位上,干得有声有色!

    念完军报,贾潭轻声道:“陛下,大殿下所述,是有道理的!不论是从练兵还是牵制的角度看,向伪周进攻,不让他们有收复关中地区的机会!不过我认为应该将卫圣、龙卫、神卫军一部调回来,派宣威、龙骧、神武三军北上,既有侍卫军,也有中央禁军,练兵为主,进攻为辅!”

    “贾爱卿的意思我明白!不过我认为,把神威军从楚地调去北方,让连镐锻炼一下吧!他军事才能太一般,但忠于任事,还是有培养前途的。至于龙卫、神卫军调查回来驻守京城。卫圣军南下压制吴越国,也算享享福,这几年可苦了他们!宣威、龙骧北上,让大殿下好好磨炼一下!不妨告诉他,练好了,就归他指挥!”

    “陛下不可!一旦开此先河,将来恐怕难以节制……”

    “老贾,我不妨直说吧!这三个儿子,我最看好的是老六,但老六心思太重、太野,恐怕我给他的,他都不会要!至于老大,就盯着皇位不松眼睛,我都不知道咋弄了!答应老太后的事情不能说话不算数吧!更何况,我认为皇太弟性格柔顺,讷于言,敏于事,又听得进劝告,更适合当皇帝。至于老二……哎,他凑什么热闹呢?不过他本事倒极佳,就是身边的人太杂……”

    贾潭听到这儿,一膝跪地:“陛下推心置腹,老臣也不得不奉劝几句。陛下一定要早下决心!如果放任这四位竞争,恐怕大唐危矣。虽然我贾潭来自北蛮之地,是渤海国遗民,但心向大唐,从始如一。以我之见,不妨将四人各置一方,良性竞争,但有所成,天下自然归心!”

    “真是知朕的心思啊!老大选择了最难的北方,老二选择了西面,你说老六呢?他会选择哪儿?”

    “陛下都不知道,老臣怎么知道?以我的猜测,他恐怕不会在国内竞争,我总感觉他的心思根本就不在大唐这一小块地方……”

    (本章完)

第330章 争权夺利排挤你() 
“原来不仅是我自己的感觉,你也有啊!”李景一面慨叹着,一面搔着头:“真不能理解,他一个小娃娃,哪儿来的见识?一面在南方兴船造舰,训练海军,一面又重整学院,鼓动北伐,甚至还在召见北方的僧侣,明确表示支持郭威的所作所为……他究竟想什么呢?”

    贾潭一乐:“猜测不如问问!六殿下如果心思纯正,陛下不如放手让他去做!如果他再创造一个奇迹,也是我大唐福份啊!”

    “你让人把他叫进宫来,明天就是中秋节,今晚在宫中家宴!通知皇太弟一家,二皇子携王妃,对了,别忘记了那三个丫头……”

    贾潭看到李丛嘉时,他正站在东城一片几十亩的空地上,盯着地下挖出的几米深条形大坑发愁呢!他的身侧,数十个老工匹一脸苦色,不知道低声研究着什么!

    听贾潭传旨,老工匠们都一脸笑意:“好,六殿下去吧!你放心,只要你能想得到,我们就能做得到!不过除了用糯米掺灰渣,还有什么水泥?”

    李丛嘉一脸气愤:“你们就不能试试?那些铺路的水泥加上碎石,砌一些大石头当地基……”

    贾潭一听就明白,双方一定是在争论这个地基用什么材料呢!

    他轻轻一笑:“盖这种东西,其实问一问那些僧侣更合适!他们的庙宇都在悬崖之侧,幽谷之畔,如果不牢固,恐怕风吹雨打几年就塌了……”

    一句话惊醒梦中人,未等李丛嘉吩咐,数个老工匠急速向西城而去,把那个来自白马寺的老僧人性善给拽来了!

    他们讨论怎么样李丛嘉不知道,他被贾潭一路拽着拖进了宫:其实李丛嘉已经不太愿意进宫啦!说几句话,就和李景、钟皇后没什么唠的啦!

    明明感情极亲,却不知道说什么:或许这就是成长的代价?也是这就是青少年的心理逆反期?

    他不知道别人怎么想,但他自己明白,自己的真实年龄其实并不比李景和钟皇后大,人生阅历更不如他们丰富。自己唯仗着先进几千年的科学、社会知识占据着优势。

    因此,他不太敢真正与父母深谈,生怕把他们吓坏啦!

    皇宫的家宴规矩也极多,但李丛嘉可不是原原本本的李煜,因此早就不记得什么规矩,他完全是按着前世的经验,坐在下首,不轻易说话和动筷!

    至于周娥皇三人,远比他更自由:一个身怀有孕,几乎被钟皇后当熊猫一样宠着,而另两位,或出身名贵,或出身名门,岂能不知道规矩?

    一时间,家宴的氛围倒也其乐融融,直到那个女人出现!

    她一袭红衣,如同夏天里盛开的牡丹花,耀眼的醒目和富贵。她微揖后坐在了李景遂的下首,将李景惕一家挤得更靠近殿门了!

    这是李景遂的大女儿李荣华,赐为“平原公主”,是小公主李荣蓉的胞姐,比她大十岁,已经有二十一岁啦!

    她是整个京城的“交际花”,游走于各种诗歌演艺场合,与各家公子哥、名女们打成一片。

    她一进来后,立即让整个气氛变得热闹起来:做为一个最擅长这种场合的名女,李荣华谈笑风生,很快把在座各位表扬了一遍,又提及城内最流行的“酒宴令”,一时间,最愿意凑热闹的李荣蓉第一个就盯上了李丛嘉:

    “六哥,你最有才华,你先说!”

    李丛嘉一咧嘴:自己最有才华?三年不怎么读书了,虽然也在地宫中向周娥皇等人学会一些东西,但还不如遗忘的多呢!再说了他根本就没接触过“酒宴令”,根本不知道如何玩啊!

    他一拱手:“我回来时间短,还不明白,请大堂姐先来……”

    众人哄堂大笑,原来小六子也有谦虚不会的时候啊!

    周娥皇见众人讪笑,她不高兴啦:毕竟李煜是她丈夫啊!

    周娥皇微启朱唇:“我来起头吧!一杯美酒艳芳容,游走天边几度春。停车坐爱枫林晚,不见彩云更思君。陛下,您的了……”

    李景也有些傻眼:他是帝王,如何能在宫中嬉戏这些酒令?

    不过傻子过年看邻居啊!一听周娥皇所说,他就明白这酒令的玩法啦:七言诗,首句末要有在座一人的名字,尾句要指向你想请酒的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