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文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文丑- 第1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必然罢了,——便是没有他们的火拼,迟早也还会有别的火拼。(。)

第一百一十五章 刘表入荆() 
文丑心中这样想着,嘴上问道:“桥元伟兵败身死,东郡今何人为守?”

    田畴答道:“刘兖州以王肱领东郡太守。。xm”

    文丑疑虑道:“王肱何人也?”

    田畴解答道;“与刘兖州同郡,此次刘兖州起兵,王肱聚宗族、郡人千余投之,刘兖州因表其为行中郎将,素得刘兖州信用。”

    文丑一听这话就明白了,这王肱在刘岱军中的地位应是和颜良、赵云、田丰等在自家军中的地位相仿。

    文丑心道:“有了此例在先,倒是方便了我日后当有机会时,表我的部曲将士为郡国守相了。”

    之前,文丑曾和袁术联名上表,表过孙坚为颍川太守,可孙坚与王肱不同,王肱只是刘岱的一个部将,而孙坚久为两千石,还是乌程侯,却本来就是国家显贵,而今有了王肱的例子在前,以后文丑却就是也可以堂而皇之地任命自家的部曲将士为二千石太守国相了,当然这需要他先摆脱当下之低微之位。

    而在另一方面,潜伏在洛阳周边的斥候把董军的近况源源不断地送回,文丑、孙坚每天都必会聚一聚,根据最新的情报分析一下敌情的变化。两天、三天,短期看来,董军似无什么变化,可如放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里,却能够明显地看出董军的士气确如文丑所料,正在一天一天地变得低落。

    士气低落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在军纪方面。董军的军纪本就不好,随着在洛阳一带驻扎日久,军纪越发不堪,兵卒私自出营掳掠几乎已成常态,一边是掳掠增多,一边是日常的操练松懈,甚至包括营区内外的警戒,也渐变得松弛十分,漏洞百出。

    如是外无诸关卡为阻,文丑、孙坚就不但完全可以於此时此刻遣出一支精锐。偷袭其营,而且成功的可能性还会不小。只是可惜,董营外有虎牢、轘辕、伊阙诸关为屏障,却是难以过关偷袭的。

    这日。从荆州传来消息。

    却是刘表被朝中拜为荆州刺史后,他单人匹马,入了荆州,——而今董卓起乱,到荆州的路上遍地盗贼。几是道路不通,刘表没带什么随从、甲士,只身长途远行,却竟然能够平平安安地抵达,既使人敬佩於他的勇气,也令人惊叹於他的运气。

    到了荆州后,刘表在宜城这个地方请来了周边的名士蒯良、蒯越、蔡瑁等人,和他们商议时事。蔡家不必说了,乃是荆州冠族,蒯家亦是名门。在荆州之地是数得上的右姓士族,蒯良、蒯越二人与蔡瑁一样,俱是久享盛名於州郡了。此时荆州的形势很不好,对刘表非常不利。

    荆州最富庶、人口最多、战略地位最重要的郡是南阳郡,而现在袁术盘踞在此,尽有其众,留给刘表的就只剩下了其余那些不太富庶、人烟也较为稀少、战略地位亦相对不高、离中原稍远的郡县,——亦正是因南阳在袁术手中,所以刘表才跑来了宜城。

    而在这些剩下的郡县里,大约因天高皇帝远之故。其境中素来是宗党势力强大,於今天下乱事已起,更是宗党猖狂,盘踞各地。只拥众在千人以上的怕就不下数十股之多。

    最膏腴、最重要之地为外人所占,余下之地又是宗党之地,而入荆州之日,刘表身边又无一兵一卒,仅他一身而已,在这个乱世初始之时。摆在他面前的局势不是一般的恶劣。

    刘表和蔡瑁、蒯越、蒯良诸人一样,也是出自高门,因而他此前虽未曾在荆州为官,却和蔡瑁等人是早就相识,会议上他不必遮遮掩掩,直接就道出了他的忧虑,他言道:“如今袁术在南阳蠢蠢欲动,江南宗党势力十分强大,又各自拥兵自重,假如袁术借助他们的力量乘机来攻,必然会大祸监头。我想征兵,但恐怕征集不起来,你们有什么高见?”

    当时第一个发言的是蒯良,他回答说道:“民众不归附,是宽仁不够;归附而不能治理,是恩义不足。只要施行仁义之道,百姓就会归附,像水向下流一样,为什么担心征集不到?”

    蒯越第二个发言,他说道:“袁术骄傲而缺乏谋略、党首领多贪残凶暴,部下离心离德,若让人显示好处,这些首领必然会率众前来,您把横行无道者处死,招扶收编他们的部下,州内百姓都想安居乐业,听说了您的威望和恩德,一定会扶老携幼,前来投奔。聚集兵众后,据守江陵和襄阳这南、北两处,荆州境内的八郡,发布公文就可平定。即使那时袁术来攻,也无计可施。”

    刘表采纳了二蒯的意见,在会议结束后,就派蒯越去引诱各宗党首领。而此时蒯越刚出发未久,所以成效如何,尚不可知,不过依照文丑的影响,刘表的这一做法还是颇为正确的。

    当文丑把这一消息告知孙坚之后,其不见慨叹说道:“刘景升,英雄也,虽是只身入荆州,而荆州已入其手矣!”

    至此,文丑心下想道:“二袁,特别是袁术,本来就无与董卓硬拼之意,自起兵以来,他屯缩在鲁阳,即使在袁隗等被董卓杀掉、又在吃了一个败仗后,他依然无丝毫的进兵之意,现下刘表单骑入宜城,凭借其个人的出身和名望,迅速得到了荆州当地士人的支持,隐然已有了和袁术争荆州的底蕴,这么个情况下,想来袁术是更不会出兵北上、进击董卓了。”

    “皆云董卓武夫,而观其行事,却亦多计。”郭嘉感叹地说道。

    田畴接口说道:“不仅多计,而且计多得售。”

    拜袁绍为渤海太守,挑起了韩馥和袁绍的暗斗;分兵击败二袁,给酸枣联军造成压力,促其更早的解散;又以刘表出任荆州,成功地牵制住了袁术。董卓的这几个计谋都是很成功的。

    田丰说道:“董卓匹夫,虽有小黠,料无大谋,其种种行事,以我度之,此必是贾诩诸辈之计也。”。

第一百一十六章 荀爽病故() 
于此,荀彧叹声言道:“设若真是贾诩之计,贾诩真可谓是一个‘识人心’的人了!”他又叹了口气,“昔太史公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袁本初、袁公路、韩冀州、刘荆州、酸枣诸公,皆海内豪杰,四方英雄是也,而却竟皆因私利而不顾公义,致使内斗,无暇讨董,惜海?

    董卓独步朝中、把持汉室,这的确是招引起了天下士人的公愤,可这份“公愤”,说到底,不是为了汉室的安危,而是为了士人阶层自身的政治利益,亦正因此,正是因为士人们起来讨董名为扶持汉室,实为个人私利,也所以才给了董卓分而击之,以利挑拨的机会。

    设若士人们皆无私心,都是为了公义、为了汉室,一个个都大公无私,舍生忘死,那么韩馥就会和袁绍密切配合,刘表也不会视袁术为荆州的祸患,至若酸枣联军,更也就不会坐视曹操、张邈、鲍信独自出兵而不管,如果冀州、荆州、豫州、兖州这几个州,真的能够拧成一股绳,四面齐进,共击洛阳,数十万兵马临关,董卓兵马再精,断然也是难以抵抗的。

    只是可惜,让二袁、韩馥、刘表等放下私利,共举大义,这明显是不可能的事情。退一步讲,曹操、张邈、鲍信肯主动出兵,固可看做是“忠於汉室”之举,可同时却也可看做这是他俩的“求名”之举,换而言之,他俩的出兵,实际上其中也是有私利存在的。

    文丑、孙坚亦如是。只不过,不同的是:有的人求的是眼下,是兵强马壮、地盘人口,有的人求的则是将来,是天下名望。

    听了荀彧的赞誉,文丑的脸皮是早就厚了的,倒也没甚惭愧之色。微微一笑,说道:“今刘景升入宜城,与袁公路争荆州,在我看来。倒也是一件好事。”

    郭嘉不解其意,问道:“主公此话怎讲?”

    文丑言道:“明着看来,有了刘景升在荆州,袁公路定是更无心击董,这好像是一件坏事。可袁公路本就是没甚击董之意的。所以无论刘景升无论到不到荆州,这实际上对我等讨董都没什么影响。”

    郭嘉还是疑虑言道:“确是如此。可这也最多是没有影响,何来‘好事’一说?”

    文丑笑道:“奉孝,我且问你,如你是董军将士,在闻听到‘刘景升入了宜城、与袁术荆州’之事后,你会怎么想?”

    郭嘉恍然大悟,说道:“我必是会想:袁术此一路兵马,从此就不需忧虑了!”

    文丑言道:“正是。先是酸枣兵散,继之王匡大败。今又是刘景升与袁公路争荆州,讨董数路兵马,现已可以说是折了两支半,所存者唯袁本初与我颍川两路了。董军本就已有了厌战思归之意,而今又压力大减,……奉孝,你说,董军接下来会怎么样?”

    郭嘉拍手大笑,说道:“外压既少,内必懈怠。加上董军本就多已厌战思归,……恭喜主公,出兵灭董之日,为时不远矣!”

    文丑笑道:“所以我说刘景升与袁公路争荆州。却是倒也可以看做是件好事。”

    说到这里,文丑朝坐在帐下的颜良、赵云招了招手,问道:“各营将士如何?”

    两人起身下拜,颜良答道:“日夜操练,兵猛士锐。”

    赵云答道:“饱食终日,朝夕思战。”

    文丑再问:“军心、士气皆可用?”

    赵云答道:“步骑各营。军心稳重、士气昂扬!”

    文丑出声道:“军中之兵卒,只闭营操练也不行,这两日天气甚佳,明日汝二人可分选部卒出营,与孙侯帐下列兵对阵,实战操演。”

    赵云、颜良应道:“诺。”

    荀彧说道:“何不请孙侯传檄郡中,请士人、黔首共观之?”

    文丑恍然,喜道:“文若此议甚好,便如此罢!我这就去找孙侯,与他商议此事。”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里,在一段较长的时间里,颍川都会是文丑、孙坚讨董的大后方,董卓连败二袁,兵马之强,世人皆知,颍川郡的士人、百姓中,事实上是有不少畏惧董卓,不支持文丑、孙坚的,只是因为文、孙二人大兵在境,孙坚又成了颍川太守,他们不敢反对而已。故此,在这个时候,邀请些士人、百姓来看“操演实战”,让他们知道文、孙的部下有多能战,通过此,大概可以扭转一些人的观念,从而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将会有利於来日的讨董。

    文丑见到孙坚,说起这两件事,孙坚自无不同意之理。

    两人很快议定:明天各出五千人马,在阳翟县外的开阔野地上进行一场实战演练。同时,孙坚即刻传檄郡中,欢迎郡人来看,并专门遣人去邀请了一些阳翟和邻近县中的士人来观战。

    待到次日一早,文丑装束完毕,正要准备出帐,却有一人急匆匆跑来,一见到文丑就说:“明公,长安信来!”

    所谓长安的来信,说的却是司空荀爽于世长辞的消息,这可是给了文丑一个不小的打击,当然他也有足够的心里准备,毕竟在他的印象之中,荀爽就是在讨董期间离世的。

    虽然文丑知道,但是他帐下的荀彧、旬衍及郭嘉、周路等一众颍川士子们可没有这么一个准备,这使得他们一时间情绪低落,荀彧、旬衍等荀氏族人吗,更是潸然泪下,如此既定的练兵之事是肯定不能进行了。

    同时还有另外一个问题摆在了文丑的面前,那就是荀爽尸身的问题,其远在长安,则其之灵柩要想抵达颍川乡里,必然需要得到董卓的首肯!但是现下董卓正同文丑、孙坚为首的颍川势力大战,他能够同意荀爽之灵柩返回颍川吗?很明显是不可能的。

    虽说已经知道了这一结果,不过文丑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还是做了一番努力,向包括董卓、袁绍、贾诩、王允等在内的一众人物去了信函,希望荀爽的灵柩能抵达颍川,甚至有了起兵突袭关隘的念头,不过最后为众人劝止之,但是结果是徒劳的。(。)

第一百一十七章 预备出兵() 
虽说文丑的努力并没有起到什么效果,不过文丑的努力却被颍川士子们看在了眼里。使得他们对于文丑更为认可了,这其中荀氏族人尤甚。

    虽说灵柩没到,但是葬礼却要正常的进行,而以荀爽的名望,自然又是一个成千上万人前来吊唁的场面,犹如数年之前的‘陈太丘’亡故一般。

    参加葬礼的有颍川本地士人,有汝南、南阳、陈留、陈国等周边邻郡的士人,荀爽病故的时候是国家三公,因此除了没有出仕的士人、名士之外,还有许多地方州郡的官吏或亲自到来吊唁,或遣人代表出席,孙坚作为颍川太守,是肯定参加了的,孔伷以豫州刺史之身,按说也是该来的,可他厌恨文丑,所以没有亲来,称患了病,派了他府中的从事罗涛代表参加。

    罗涛虽是孔伷的门下从事,可因为之前一系列的事情,本就已觉得孔伷不似人主,只有空谈只能,无实干之才,而文丑能够数胜董军,是以其认为文丑明智神武,是个将来能够成事的人杰,,现下对文丑更是观感不同,所以对文丑的态度极是恭敬。郭嘉私下里问他:孔伷自称有病,到底是真是假?他也丝毫不做隐瞒,如实回答说道:自归州府之后,豫州的身体一直都不太好,此次未能亲来吊唁,确有身体不适的缘故。

    除了孙坚、罗涛等外,二袁、曹操等也遣了人前来吊唁,此外,还有留在颍川的阴修也参加了荀爽的葬礼。

    葬礼举行完毕,已是五月底,即将六月初。兴许是因为董卓不放司空荀爽之灵柩激怒了文丑帐下诸将,在葬礼完毕之后,还没到进兵的时候,军中诸将就纷纷来找文丑请战。而且来请战的不但有李乾等新投的诸人,包括颜良、赵云、文霸、周路等人也都纷纷请为先锋。士气可用,文丑甚是欣慰。但是因为临近粮收之际,文丑无奈之能后延之。

    从年初到现在,虽是用兵不断,可战场大多是在颍川境外。所以今年颍川郡的收成还是很不错的,**月份,秋粮收毕,文丑、孙坚开始商议进兵事。商议的地点没在郡府,而是在孙坚的营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