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纵横之凉州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纵横之凉州辞- 第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诺!”

    “行军之阵,斥候先发,少者在前,长者在后,刀盾披甲为前行,持矛戟者次之,弓箭手为后行。皆按中军号令行事,不得擅自进军,行列之中,乱序者斩!”

    “诺!”

    “行军结阵,旗号森明,短者持戈矛,力者持旌旗,勇者持钲鼓,次序分明,无故奔走呼叫者斩!”

    “诺!”

    “吹角击鼓,歩骑皆行,骑兵左右循阵,骑从徒走,及表乃止。有司举旗,各部曲皆应。旗居卒间,战阵方成,迟延不应旗号者斩!”

    “诺!”

    “接敌之时,中军三鼓。击鼓进军,举旗振铎,士众俱发,歩骑共进!”

    “一通鼓,甲杖整备,人马齐鞍!”

    “二通鼓,骁骑先发,挑战扰敌!”

    “三通鼓,歩骑出阵,依次进击!”

    “有逡巡不进者斩!”

    “诺!”

    “追敌之法,轻骑衔敌在前,步卒结什伍掩后,若闻中军鸣金之声,步卒止如初始,骑兵交相掩退。撤退之法,少者先行,长着拒后,骑兵拟击缓退,有司息鼓偃旗,冒进妄退者斩!”

    “诺!”

    “俘虏财货,大者公之,小者私之,斩首取其左耳以记功,令出乃行!”

    “诺!”

    上首的徐荣威严正坐,他每喝令一声,下首的众多将吏都要大声应诺,阎行跟随在其中,耳边被轰雷般的应和声接连震动了七次,整个军中都是声如雷动,等到声音平息下来之时,他的声音还残留有一点嗡嗡鸣的响声。

    不过耳边的震动,远远比不上内心的震动,他抬眼静悄悄地看了看在上首正襟危坐的徐荣,对他的用兵才能也是敬佩有加,这是一个戎马多年的宿将的军队,他的每一声命令无论何时何地,都会得到身边将吏的大声轰然应诺。他的这些军令中蕴藏着多年征战积累下来的经验,窥一斑而知全豹,由此可知其人的用兵才能,可知他令出必行的帐下兵马的精锐程度。

    阎行不管是前世今生,执掌的人手或者兵马都不算多,经历过的大战、恶战比起徐荣来也是小巫见大巫,所以在他麾下,他所能够学到的战阵军争的经验,能够和自己拥有的理论相结合,让他获益匪浅。他一面敬佩地看着上首的徐荣,一面想到了董卓、皇甫嵩这些人统领万千精锐,也是如此意气风发,,心中刻意隐藏的志向和豪气也在暗中涌动,他暗暗想道:

    “一令即下,万夫效死。大丈夫当如是也!”

    skbshge

第178章 点兵(求订阅)() 
阎行自觉受益匪浅,不是没有缘由的。他虽然重生之后,专攻骑射武艺、兵策史书,但却是缺少统领大队兵马作战的经验,而这一些,身为跟随董卓征战多年,每每独领一军,屡立战功的徐荣的身上都具备。刚刚徐荣发号的军令中,虽然没有复杂、高深的战策战略,但在阎行看来,这无疑是极其高明的战术了。

    军争之法,号令为先。徐荣将自己的部下打造成一支令出必行、号令森明的军队,再加上西凉兵马原本就具备的骁勇善战,试想一下,这样的一支军队,所向接敌,又怎能够不屡立战功、决胜疆场呢。

    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些军令看似没有按照兵书上所说的那样,布下甚么十大阵法还有分进合击的战术,但却是将西凉兵的攻击强势发挥到最大化。

    每一条军令阎行品味起来,都感觉到了徐荣这等宿将实战和兵法磨合之后,显现出来的智慧所在。不管是进军接战,还是撤军后退,徐荣的布置上都暗合兵法之道,但又留出了足够的指挥余地来供自己随机应变,应付战场上突发的状况。

    比如,新兵接战在前,老兵压阵,能够在维持阵型稳定的情况下最大化地发挥全体兵马的实际战力,撤退之时,新兵先行,老兵断后,经历多次战阵的老兵意志坚定,能够且战且退,维持着大军撤退时的整齐有序。再加上两翼骑兵的假装进攻袭扰,大军哪怕在撤退之时,也能够做到是前后皆锐,不把空虚的后背露在敌人的刀刃之下。

    妙用兵法,给战场应变留有余地,不死拘于古阵法、计策谋略之中,临阵将歩骑合击的战术运用精熟,能够做到这些,在战阵上打败仗的几率就会降低到很小了

    阎行心中感慨今日受益匪浅的同时,随着徐荣的军令即下,营中校阅的时间也已经接近,众多将士也都被甲持兵,排成行伍在营中的校场中等候已久。

    徐荣带兵用兵一向雷厉风行,他在接着分配完各部曲的任务之后,就带着众多将吏,退帐往新修建的观武土台走去,而带兵的将吏在得到命令之后,也纷纷整顿兵甲,出帐骑马,前往指挥自己的部曲进行演武校阅。

    李蒙、王方、徐琨、阎行皆有接到各自的任务,阎行接到的是带领歩骑护卫军阵左翼的任务。

    于是随着徐荣在观武台上就位,诸位回归自家部曲的将吏也开始听从中军的号令旗帜行军,先是整顿阵型,齐步缓进,紧接着是举旗应旗,士卒大躁,准备接战。后面就是骁骑出阵,各部曲依次进击,凿穿敌人的阵型,两侧的骑兵迂回包抄,将贼人伏击歼灭。

    一时间,士卒的呼声如雷,歩骑令下俱发,扬起的飞尘随着喊声声涌动,步卒手持关西长矛在前行的刀盾手的掩护下,冒着箭矢冲锋上前和贼人接战,两丈长的关系长矛在徐荣麾下的那些秦胡兵用来,那是熟稔精湛,长矛如林而进,不断突刺冲锋,将贼人中间的精锐兵马死死缠住,利用长矛的优势让他们死伤惨重。

    而两翼的骑兵,很快就迂回发现了被缠住的贼军的漏洞,交叉冲击,歼灭敌人的薄弱兵马,进一步地包抄敌人。虽然这一些,都是徐荣在模拟指挥作战,校阅兵马,敌人也是一些草人、木靶子。

    但是徐荣通过校阅看来,他的这些兵马无论老兵、新兵还是非常不错的,徐琨、李蒙、王方麾下多是跟随自己的百战老兵,精锐自然是不稀奇的。但阎行手下那些初来乍到之时还是乌合之众的士卒。

    现如今,已经在不断训练之下,换了一个新容貌,也可以称得上是敢战的士卒了,徐荣在将台之上,看到这些,也是暗暗心惊这个被自己私下称为“枭桀”的手下的学习和进步能力了。

    若是在校阅之时,能够在奔进若雷的声势中,稳稳地能够做到不动如山、侵略如火的技巧和本事,那么就算是真正御敌,他麾下的这些士卒们,也多数能够照样鼓起胆气,应对敌人的攻击,再配合上西凉铁骑的勇猛,自然是无往而不利。

    ···

    随着校阅演武的结束,看完了整个过程的徐荣沉吟了一会,就召集这些骁勇敢战的部下再次聚集,李蒙等心腹都知道,这是徐荣校阅完营中兵事之后,准备确定谁带领兵马汇合其他友军前往河东讨伐百波、匈奴了。

    他们连忙再一次聚集到了徐荣身边,徐荣也不隐瞒,在谈完校阅之事之后,很快就说出了在今日校阅兵马的内层意思,当他说道要派出一支偏军汇合友军前往河东剿灭白波、匈奴的时候。徐琨很快就出列请战了。

    徐琨请战众人并不稀奇,徐琨虽说是徐荣的外甥,还没过继,但他久随徐荣,军中之人也将他视为徐荣的子嗣,故而在军中他也从姓徐。但是徐琨在心中自诩英雄豪杰,又岂能够凭借假子的身份来接受自家舅父的功业呢,更何况爵位家业这些,也是嫡长子优先继承,而不是假子的可以置喙的。

    所以徐琨在自家舅父的帐下,建功立业之心最为强烈,每有战事,他都第一个跳出来请战。而徐荣也知道他立功心切的心意,所以只要不是太过棘手的战事,徐荣往往都会派遣徐琨出战,再配上一两个将吏从中协助辅佐。

    徐琨的请战,一如既往,徐荣在考校一番过后,就点了徐琨的将,而其他人在看到徐琨得到出战建功的机会之后,连忙抬起殷切的目光,期待着望向徐荣。

    其中的李蒙昂着头,得意洋洋,他跟随徐荣颇久,算得上是军中的老人之一,这一次征讨白波也就罢了,那些匈奴人自幼就精通骑射,甚是骁勇善战,他经常统领马兵,刚刚校阅之时,他的骑兵披上马铠,人马皆着甲,甲光耀日,威风凛凛,风头在众人之中也是一二之选。

    他看到徐荣的眼光在他身上停住,心中大定,以为徐荣就要点他出马,正强忍着笑意之时,徐荣的眼光已经从他的身上飘过,最终定在了右排之中的阎行身上。

    阎行在之前给他的印象就颇深,而且他如今还是自己和李儒私底下互惠互助的一个标志,也是李儒在军中的一个亲信。徐荣也知道他和自己的外甥交情不浅,两人在军中常常一起较量兵马、武艺,徐琨也对阎行的武艺本事颇为佩服。

    所以今日校阅营中兵马的时候,看到阎行的兵马训练进步如此之快,已经由一支最初用来壮声势的乌合之众,蜕变成一支初具气势的新兵了,徐荣就在心中敲定了人选。他知道自己侄儿建功心切,一直想要立下军功,证明自己的能力,不是依靠这“名不副实”的假子之名来的。之前徐琨和自己的副将产生分歧,一定要留下阎行这个叛军将吏,也是出于一种想要证明自己的意图。

    徐荣舐犊情深,他也知道自家这个外甥一直想要证明自己,这一次讨伐白波和匈奴人,索性也将阎行派到他身边,让他放手为之。

    但徐荣派出阎行时,徐荣手下的诸位将吏也是赫然变色,他们有点难以置信地看向阎行这个军中新人,其中李蒙、王方的脸色都变得不好看,徐荣也是早就意料如此,他笑着说道:

    “阎军候虽是军中新人,然此次营中校阅,其部下进退有节,攻守有方,军中之所,举无常人,才之所能,则授以大事,二三子莫要狐疑,彦明!”

    徐荣自进位中郎将之后,身上的威势也增添了许多,他三言两语劝解手下众多将吏之后,又喊了一声阎行的字,阎行当即虎眼一睁,精光乍现,慨然出列,这种统兵出战的难得机会也正是他建功立业的契机。

    阎行面露肃然,慨然行礼说道:

    “蒙将军厚爱,委以专命,行必尽忠王事,歼殄凶类,扬我王师威名!”

    skbshge

第179章 进军() 
十月底,战云密布的河东地区终于迎来了大战的号角声。

    早在董卓带领近万兵马入京之时,董军就已经留下了牛辅带领三千兵马驻扎在河东一地,既是为了保证自家的后路,也是为了防御侵扰河东日趋激烈的白波贼寇和匈奴骑兵。

    河东地区的重要性对于京师雒阳来说不啻于是北面的关卡门户,一旦河东彻底沦陷,相接邻的河内郡也必定难保,三河之地犹如鼎足之势,一旦河东、河内皆失,仅有一河之隔的河南地区就算有雒阳八关的关隘守护,也要陷入纷扰不断、一日三惊的窘境了。

    董卓成功入据朝廷之后,河东地区的战事他也一直没落下,只不过因为先前要在朝廷上和袁绍之流等不肯合作的党人斗智斗勇,才没有动手解决这河东之地的战事,只是让牛辅分兵守住安邑、盐监、蒲坂等郡治、盐池和通衢要地。

    如今,朝堂上的争斗已经告一段落,以袁绍为首的新晋党人在袁绍挂印上东门出逃之后,也开始偃旗息鼓,不敢再与董卓为首的外镇势力争锋,而董卓在废立天子,攘除了朝堂异己之后,在朝中的声势已经一家独大,至少在表面上已经稳稳控制住了朝堂的局势。

    于是,为了让自己的声势更进一步,也为了给自己拥立的新天子,即位之后,巩固这原本就是不合法理的皇位。董卓开始下令河东之地,向郡治安邑集结兵马,以牛辅为主将,进击袭扰并冀两州、肆虐河东的白波、匈奴。

    同时,在驻扎雒阳的兵马中,经过了收编原先何家兄弟、丁原并州兵马、西园新军之后,董卓手中的兵力也大大增强。于是他抽调出了以校尉李傕为主,郭汜、张济为辅的兵马,再加上了从董越、徐荣、段煨、北军之中抽调出来的部分兵马,作为第二梯队的兵力,由三校尉统领,总计近两万人马,赶往河东支援牛辅的军事行动。

    这一道道军令下达之后,早在河东憋了许久劲头的牛辅军立马开始行动,牛辅在安邑汇合了河东目前能够集结到的所有人马,再加上自己的西凉兵马,人数也有万余人。

    虽然比起号称有十几万之众的白波、匈奴人马来说,牛辅这一点兵马还不足贼寇的十分之一,但牛辅驻扎在河东,错过了进军雒阳的大功,虽然同样被董卓表为朝廷的中郎将,但还是感觉到了立功的急迫感。

    而且在这些骄兵悍将的西凉兵眼里,白波、匈奴这些流寇、游骑之所以能够肆虐并、冀、河东之地,主要是各地的郡县兵马互不统属、各自为战,所以才会进剿无力,让这些草寇游骑不断坐大。

    论起骑兵的凶悍程度来,西凉铁骑还真不怕其他边地的骑兵,哪怕是曾经在前汉肆虐百余年的匈奴骑兵,在牛辅等人看来,这些匈奴人也不过是被漠北的鲜卑人夺了草原,只能为汉帝国守边的看门犬而已。

    至于那些身无片甲、衣衫褴褛的白波贼寇,牛辅等人就更加不放在心上了。中平元年,百万黄巾,声势浩大,烽火燃遍了半个汉帝国,但在皇甫嵩等人手里,驱兵接仗,几个月时间,这场波及大半帝国的战事就偃旗息鼓,数十万黄巾余虐转眼之间就烟消云散。

    而这些白波贼寇还需要假借黄巾张角“大贤良师”之名,为首的郭大还号称是郭大贤,在西凉兵看来,更像是插标卖首之辈,不过是在记载自家功勋的阀阅薄上再增添一个名字罢了。

    于是在被董卓亲自点将之后,牛辅立刻带领自家的万余兵马,开始北上进攻肆扰郡县的白波贼寇。

    而战事似乎也如牛辅所预料的那样,与这些草寇游骑接战,变得出奇的胜利。这些袭扰郡县的白波兵马一击即破,到了后面,白波人马更是一看到牛辅的旗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