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秦国商队在大梁城外遇害?
闻声,所有官吏齐齐转头,盯向袁立焕。
魏人杀害秦国商人,把秦军当做拔牙的老虎吗?
季玄陵暗怒,质问道:“说清楚,怎么回事?”
上郡遇袭,探子失踪。
他已派张懿,武元魁出使大梁,责问魏王缘由了。
秦国商人,又在魏国王都外被杀害。
若没有魏王示意,谁敢如此嚣张。
袁立焕不知情,转首向侍卫道:“快向王上说清楚。”
侍卫亦不了解详情,躬身道:“王上。上卿未曾说明。”
啪!
季玄陵阔掌重击在龙案上,气氛骤然紧张起来。
魏国一而再,再三挑衅秦国,试探他的底线么?
不禁怒喝道:“魏王,真觉得秦军兵不出函谷关,就敢肆意妄为了。”
话茬刚落,太尉殷鸿从软垫起身,抱拳说:“王上,魏将袭杀王上,秘密暗杀秦国探子,今公然杀害秦国商人,臣建议,调兵遣将伐魏。”
殷鸿出任太尉前,常年统帅秦军驻守河西,多在抵抗魏军。
对魏王,魏国百姓,没有多少好感。
近一年来,王上在陇地招兵募将,秦地出身的将领,反而很少有出头之人。
他希冀秦军东出伐魏,让老秦人建功立业。
“王上,末将愿领兵伐魏,杀向大梁城。”咸阳城禁军统帅卫康请缨。
“王上,臣附议!”治粟内史贾泰初附和。
一时,殿内不少官吏附和,支持对魏国用兵。
季玄陵点了点头,示意群臣安静:“魏国欺人太甚,该敲打敲打了。”
秦国坚守自己的策略,却也不容函谷以东各国肆意欺凌。
短短数日内,魏国接连挑衅秦国。
再隐忍,东方六国还不全欺负到秦国头上来。
“王上,稍安勿躁!”严正方侧身相望,朗声道:“臣私以为,魏国之事,没有表面这么简单。”
王驾在上郡遇袭,探子在魏地失踪,商人又在大梁城外被杀害。
数日内,事情集中在魏国爆发。
若他没有随王驾前往临淄,知晓魏王铁心抗衡齐国,欲休养生息,必然支持伐魏。
从与魏王数次谋面,与魏公子随对王上友好的态度。
怎会作出损人不利己的事儿,尤其把魏王推在风口浪尖呢。
此举,与魏王主张的理念,截然相反啊!
“哦?”
季玄陵神情诧异,好奇的询问:“正方,你说说,为何不简单?”
“王上,三件事儿,除全发生在魏国外,仍没有证据证明受魏王指使。”严正方态度谨慎,道出自己的猜测:“臣怀疑,心术不正者,有意陷害魏王,故意挑衅秦魏,若征战爆发,好坐收渔翁之利。”
“嗯,大康局势混乱,适合秦军浑水摸鱼,若秦军突然挥师东进,怕将改变秦国长期推行的国策,影响王上计划!”徐闻达附和。
百官态度泾渭分明,有建议伐魏者,有坚持深耕大康者。
各抒己见,争执不休。
少时,殷鸿出列,瞥了眼殿内同僚,作揖道:“王上,大秦威严,不可不顾。深耕大康,不可偏废。若魏王不给出合理的交代,臣建议,集结优势精兵,趁魏国虚弱,全歼魏武卒,而后派遣邢将军坐镇函谷,出兵徐徐图之。
如此,既彰显大秦君威,消弱魏国,又开疆辟土,震慑东方,东线没有压力,再西进深耕大康。”
此言一出,所有官员全安静。
秦国君威,不可废。
若连袭杀王上,此等颠覆大秦的深仇,也忍辱负重,它日东方各国必然变本加厉。
那时,大秦永无宁日。
“王上,太尉所言,字字珠玑,句句在理,臣建议,不管魏王是否给出交代,皆可兴兵伐魏。”咸阳令荀雍改变自己的主意,竖起指头道:“若伐魏,还有两大好处。”
“爱卿,有何见地,但说无妨。”
季玄陵考虑殷鸿的建议时,听闻荀雍所言,顿时兴致盎然。
徐闻达,严正方,贾泰初等官员,也个个好奇,纷纷转首相望。
荀雍起身,清了清嗓子,高声道:“王上,伐魏可速战速决,一来,秦魏乃宿敌,魏强则秦弱,秦强则魏弱。从前,魏国依仗霸主地位,陆续伐秦,一度占领河西之地。
何况,魏王拉拢齐楚伐秦,打断大秦争霸的步伐,导致先王郁郁而终。
今秦军在大康攻城略地,却尚未给先王报仇,秦地百姓隐藏的怒焰未消,故而,若秦军伐魏,举国支撑王上,相信秦军斗志必然高昂。
二来,近来发生之事扑朔迷离,尚未查找出始作俑者。若乃魏王授意,伐魏,可报仇雪恨,敲打魏王。若非魏王所为,伐魏,彰显大秦兵锋,也可震慑某些别有用心者。”
报仇?
雪耻?
此事,季玄陵从不敢忘。
怎奈他意在大康,未有东进的念头,故而搁浅。
荀雍提及,令他产生复仇的念头。
再者,魏国地处中原,商业发达,土地肥沃,人口众多,兵出函谷扩张,能强化大秦国力。
折身坐回王座,托腮思量少时,季玄陵朗声道:“太尉,咸阳令,所言不无道理,伐魏,该提上议程了。”
伐魏?
王上欲伐魏国?
徐闻达,严正方坚持深耕魏国,徐闻达急声道:“王上,若伐魏,怕引来东方诸国声讨。”
“没错,若秦国坚持的策略发生改变,再扭转过来,极为困难。”严正方建议。
伐魏,他不怕。
他害怕伐魏引来东方六国联军,这么一来,大秦刚刚积攒的家底,又会被打光了。
季玄陵没有追问,大概已经有了抉择,神情坚定而冷酷,凝视殿内百官,高声道:“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既然伐魏,不管前方是荆棘丛林,还是刀山火海,本王必定坚持走下去。”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严正方,徐闻达,包括殷鸿,袁立焕,贾泰初,卫康等官员大惊。
他们没有听说过这句话,却清楚的意识到王上的决心。
伐魏,箭在弦上。
如此,该考虑伐魏时,怎样减少秦国损失。
? ?感谢183****3528打赏《附身做皇帝》100书币!
? 感谢书友122940840498 投了1张月票
?
????
本章完
第256章 伐魏()
殿内,静可罗雀。
少时,严正方侧身而坐,拱手说:“王上,既然伐魏,臣建议,发布讨贼檄文,叙述魏王罪行,秦军必须师出有名。”
伐魏,提前保证赵,楚,齐,不反攻秦国。
“嗯!”
季玄陵微微颔首,严正方支持,有他从旁协助,伐魏,将简单许多。
冷智的眸子盯在宗正羊修文身上:“羊爱卿,你来撰写檄文,记住,点明魏王累累罪行,说清大秦态度。”
“喏!”
羊修文领命。
“王上,既然伐魏,臣支持太尉的建议,以雷霆之势,夺取上郡,河东郡,兵临大梁城。”徐闻达建议。
季玄陵起身,走向龙案左侧,屏风上挂的地图旁,详观凝视,道:“太尉,给邢步英发令,令其派人前往大梁城,把受害的商人尸体运回来,令张懿快速启程前去赵国,游说赵王讨伐林胡。
卫康,整顿咸阳城内禁军,此战,你来统帅。”
“喏!”
殷鸿得令。
卫康听闻他来统兵伐魏,喜形于色,抱拳道:“末将定不辜负王上期待。”
伐魏。
季玄陵的计划中,不愿调遣多少精兵,毕竟,大康之地,并不安静。
谁知,荀雍抱拳道:“王上,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此战,王上不该轻敌,若战,至少,申屠将军统领的飞熊军必须参战。此举,更有胜算。”
“骄兵必败,哀兵必胜,王上不可轻敌。”徐闻达附和。
季玄陵徐徐起身,阔掌拍在龙案,高声道:“也罢,本王亲征,恰好瞧瞧魏武卒的能耐。”
群臣闻声,未做反驳。
首战伐魏,没有什么比王上亲征,更具声势,更有胜算了。
“太尉,给申屠秀传令,令驻扎在函关谷的飞熊军,按兵不动。”季玄陵叮嘱。
秦军伐魏。
魏王要么陪钱,要么割地,不然,他灭了魏国。
殷鸿得令,徐闻达顿了顿,抱拳询问道:“王上,英魂殿已经落成,王上是否前往。”
英魂殿,乃安放秦军英灵的地方,象征着大秦军威。
季玄陵点了点头,语声慷锵有力,道:“去,本王自然去,公孙昂,杨经略,阮星河,率领凯旋之日,朝堂三公九卿皆前往吊唁。”
“喏!”
徐闻达颔首,隐约猜出王上所谋。
魏国,大梁城。
昔日,祥和的城池内,近来有意加强了巡逻。
街道内,魏武卒巡街,个个神情谨慎,眼眸留意四方。
城池中央,王宫内。
魏王沧桑的面孔上愁云惨淡,冷酷而气愤。
他从临淄归来不久,得知齐军伐宋,欲配合楚王的号召,派魏武卒东进,驰援宋军,与楚国联合抗齐。
朝廷内,已安排将领,集结魏武卒,前往宋国了。
奈何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公子随才送秦王抵达上郡,从北方回王宫,秦国使者,竟然带着卫队,押着上郡内一名守将前来。
秦王归秦时,车架在上郡遇袭。
行凶者,竟为魏国边将。
此举,无异等于捅了马蜂窝。
他处心积虑,欲与秦王搭理好关系,至少,在消弱齐国前,魏国西线不能掀起兵祸。
千算万算,他没有料想到,秦王在上郡内,遭魏国边军为首的贼首奇袭。
若非张懿,武元魁押送贼首韩莫风前来,又带来众多贼匪的耳朵,他甚至怀疑秦王故意为之,为伐魏找借口。
岂料铁证如山,他丝毫没有办法反驳。
今秦王震怒,若魏国不给他交代,秦王恐怕不会轻易善罢甘休。
他正派公子随,与廷尉官吏审讯韩莫风,欲查找罪魁祸首时,大梁府尹张松,又慌慌张张入宫汇报,一行数十人的秦国商人,在大梁城外被杀害。
此事传回,让魏王处境雪上加霜。
何人吃了雄心豹子胆,在魏国王都外,杀害秦国商队,这分明故意给魏国招惹麻烦啊!
派遣张松彻查,只知秦国商人被杀,不知何人行凶。
令朝堂将领抓捕大梁城外所有山匪,流寇,张松派衙役在城内地痞恶霸中询问,有人汇报,瞧见游侠打扮的人,在大梁城外行凶,却再无所获。
现如今,有人向魏国扣屎盆子,他们却不知何人所为。
魏王震怒,焦急!
两件事儿,莫名其妙发生在魏国境内。
处处故意针对秦国,纵然他知晓有人故意陷害魏国,挑拨秦魏关系。
可不给秦王交代,到头来,仍是魏国遭。
殿内,魏国几名重要官吏,注视着魏王神情,也是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若秦国仍像受伤的老虎苟延残喘,何足惧哉?
怎奈秦国快速崛起,坐拥数十万精骑劲卒,反而魏国,霸主易位,军备松弛,国力江河日下。
今无端得罪秦国,招来无妄之灾,将面临生死危机。
“父王,张懿仍留在大梁城,不过,传闻数日后,会启程前去赵国邯郸,与赵王商议讨伐林胡。此事,若再不给张懿个说法,不久后,秦王可能派虎狼之师,兵出函谷,杀进魏国。”
气氛静默时,公子随紧张的说。
毕竟,两件事,全发生在魏国,其中,韩莫风还领兵夜袭秦王的车队,此乃大罪啊!
莫说秦王了,他在异国时,有人敢奇袭他的车架,魏国同样会发兵讨伐。
若不给出合理解释,会被视作魏国故意挑衅秦王。
纵然魏军不惧秦国,该休养生息时,冒然被牵扯进大规模的战争中,这对魏国而言,绝非什么好事儿。
闻声,魏王眉头越发紧锁,怒火中烧的说:“有贼子故意挑拨离间,欲引起秦魏之争,查,彻查。”
“王上,赵魏修好,齐楚争锋,秦王早有声明,兵不出函谷关,谁敢陷害魏国,故意挑起秦魏之争。”朝廷丞相询问。
没有半点线索,有心彻查,也是老虎吃天,没法下爪啊!
一时,厅堂内静可罗雀。
唯独廷尉挺身而出,坚定的说:“王上,暂时不能查出何人陷害,可事情也绝非魏国所为,只需了解秦魏作战,何人受益,自然能推测出幕后真凶了!”
本章完
第257章 未雨绸缪()
抽丝剥茧,推测出罪魁祸首?
魏王,公子随,与张松等人,突闻廷尉所言,大吃一惊。
推测出幕后真凶又如何,抓不到幕后主使者,如何向秦王交代?
没有实锤的证据,指征他人,反引起秦王怀疑,有泼脏水,挑拨离间的嫌疑。
公子随忧心匆匆,转头瞥向廷尉:“葛大人,随意指征,恐没法说服秦王。”
近来常与秦王接触,他不敢说对秦王知根知底,也大概了解对方的行事作风。
强势,狂妄,大秦利益的坚定守护者。
魏国内,接连发生针对秦国的恶事,绝非口舌之辩可改变的。
廷尉葛林,花甲之年的老者,捋着银白色胡须:“殿下,推断出真凶,远比一筹莫展更好。莫忘了,秦王欲深耕大康,岂会轻易更改国策?”
“没错,秦王年少而深谋,从他之前的策略来看,非意气用事之人。”太尉徐尚武,老态龙钟,仍精神抖擞,坚定的说。
闻声,公子随微微点头。
廷尉,太尉,年纪稍长,见证了帝国兴衰,眼界远比他广阔,眼光更毒辣。
从他们所言来看,事端似乎没有到非兵戈相向的地步。
公子随深深吸口气,态度稍之缓和:“父王,若秦魏鏖战,兵戈相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