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高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高顺- 第2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黄忠接到尹礼送来的信件,心中大急,没想到袁熙会如此急着突围,现在他离陈县有近二百里的距离,即便返回,士兵、战马也会累的失去战斗力。

    想了一下,黄忠立即给公孙康书信义封,希望他派出一万骑兵支援尹礼,命人快马送去,并承诺与其对半分消灭袁熙的战功;另外给陈登书信义封,令其尽快前来接收细阳县城。

    随后,黄忠留下七千步兵守细阳城,等待陈登的到来,他则率领一万一千骑兵快速返回陈县,准备围歼袁熙。

    若是携带步兵,更拖累行军速度,所以黄忠干脆不带步兵了,他相信,只要这些骑兵返回,便能全歼袁熙部队。

    这时,袁熙和他的大军已被尹礼再次包围,却无力突围。

    尹礼对这种乌龟壳式的打阵非常头疼,只得令七千步兵协助,并从城内征发青壮,在袁熙圆形阵的四周先树立一圈鹿角,后挖了一道壕沟,将他们围困起来。

    袁熙部队携带的辎重太少,尹礼相信,只需围困他们,不需几日,便能逼迫他们乖乖的投降;同时,立即写信给黄忠,希望他能快速回军,先吃掉当前的美味。

    尹礼相信,他只是围困住了袁熙的兵马,便是大功一件。

    而被围的王匡和辛评等人,此刻在大阵的中心位置议事。

    王匡道:“少主,我们只携带了一天的干粮,明天就没粮食了,即便兖州军不进攻,我们也无法坚持,不若投降,相信冠军侯的为人,不会为难我等。”

    袁熙道:“为天下大计,应不避生死,何言投降?”

    辛评道:“大业未成,少主岂可轻言生死?若是少主能安全返回,评愿一死向主公谢罪。”

    袁熙笑道:“仲治毋须如此,此非仲治之罪;兖州骑兵如蛆附骨,如影随形,战又打不过,撤又不可得,如之奈何?”

    辛评非常为难,尹礼挖的壕沟是挡不住他们的,只是突围之后,若是不能保持队形,在平原地区,他们便成骑兵的刀下之魂;而想保持队形行军,却又无法做到。

    于是建议道:“少主,那只得杀马充饥,等待救援了。”

    “暂且如此吧!”袁熙没有办法,便爽快的同意了辛评的建议;现在能拖一天是一天,若是士兵无食,发生骚乱,后果更惨。

    袁熙的水平还是不错的,且很有骨气,历史上记载,他为幽州刺史时,不仅保持幽州稳定,还与乌桓各部建立良好的友谊;在其被曹操打败,东逃辽东,被公孙康用计俘虏后,袁尚谓公孙康曰:“未死之间,寒不可忍,可相与席。”袁熙慷慨道:“头颅方行万里,何席之为?”最终兄弟两人为公孙康所杀害,头颅被送给曹操。

    公孙康接到黄忠的信件,感觉尹礼仅有五千骑兵和七千步兵,如何都不能做到围住两倍多的敌人,还认为黄忠在讽刺他放走了高干所部,便没有提供支援;事后得知真相,令公孙康后悔不迭。

    陈登接到黄忠信件,心中直感叹黄忠的智、勇,为主公所封第一位将军,果然没错;更痛恨公孙康私自出击,简直无脑。

    同时急令张猛率领骑兵过河,驰援细阳城。

    对当前的形势陈登非常满意,已把袁绍压缩到汝水之难,汝南郡一失去一半的地盘,他与黄忠,可分别从南北两个方向发起对袁绍的攻击。

    再加上淮南的鲁肃,袁绍必不能守。

    第二天中午,黄忠便返回到陈县。

    新增一万多骑兵,兖州军声势更大;而袁绍的军队却斗志全无。

    黄忠感叹,辛评的圆形阵确有优秀的一面,只是使用的时机不对,地点不对,且袁绍已无援兵,否则的话,很可能就会让他们逃跑了。

    三日后,袁熙所辖官兵未见援兵,已经灰心了。

    而黄忠一直让官兵不断的高喊“投降不杀”的口号,更是瓦解了他们的抵抗意志。

    袁熙和辛评对现状看在眼里,却无能为力,相顾无言;连高干的四万军队都被黄忠干掉了,他们也不是对手;最终,袁熙决定投降。

    袁绍得到消息,再次吐血昏迷。

    等他醒过来后,许攸劝袁绍投降,相信冠军侯不会为难于他。

    逢纪建议重金贿赂鲁肃,并把地盘让给鲁肃,离间鲁肃与徐州和青州的关系,条件仅仅是放他们南去与袁术汇合。

    袁绍痛恨许攸的贪婪,同时也恨其说出了他的心里话;于是,袁绍命人斩杀许攸,抄家。

    现在他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想突围都不可得;南有鲁肃,西有曹操,谁都不会放他离开的;即便放他离开,又能去哪里呢?

    随后,命人斩杀韩馥全家,就让相关秘密都随韩馥的死亡而消失吧。

    最后,留下书信一封,饮毒酒自尽;他宁愿选择自杀,也不愿意投降寒门高顺,这是他的身份所不许的,他不愿意受这个侮辱。

    至于为什么没有杀逢纪,他感觉逢纪比许攸更忠心,此后更需要他照顾后人了;至于逢纪建议投奔袁术,他是无法接受的,首先是袁术现在自身难保,东有黄巾军,南有孙策,西有董卓,他估计不用多久,袁术便会步他的后尘;其次,他更不愿意在袁术面前丢脸,不若一死,至少能保全家人,成就他的美名。

    逢纪受命,主持并厚葬袁绍,随之命辛毗前去与陈登面谈投降事宜。

    袁绍自杀,天下震动。

    高顺命黄忠暂时管理豫州三郡国事务。

    逢纪、袁谭、高干、袁熙等人前往冀州拜见高顺;众人向高顺宣布效忠。

    高顺把汝南郡分为两郡,任命辛评为豫州刺史,掌管豫州四郡民生事务,豫州事务暂归青州牧房良管辖。

    逢纪、辛毗暂留邺城为将军府从事。

    高干、淳于琼、袁谭等人皆为军司马,继续从军。

    至于鲁肃所占五县,可留安阳和新息两县划归西阳郡,剩余三县归还豫州。

    而公孙康虽然此前被任命为中郎将,却因战败之事以及没有及时支援之事,为高顺所恼,被改任为吕梁郡都尉。

    为了安慰公孙一家,公孙度被任命为汝阴郡太守。

    司马俱被任命为中郎将,前往并州河西驻守,代替徐晃;徐晃率领一万骑兵,前往豫州驻扎。

    黄龙还是别部司马,不过所辖官兵增加,权限增加,继续驻守陈留郡。

    黄忠和尹礼分别获得不等的赏赐,回原地驻扎。

    只有陈登、张猛等人没有立下战功。

第511章公孙瓒来投() 
高顺命审配南下,为陈王刘宠和陈国相骆俊举办理丧葬之事,并把他们的事迹飞马上报朝廷。

    朝廷派出使者,并赐下谥号。

    陈国相骆俊的谥号为康,安乐抚民曰康,这是一个非常崇高的谥号,是对其一生为民的肯定,是家族莫大的荣幸。

    陈王刘宠的谥号为愍,在国遭忧曰愍,在国逢骨曰愍,这是一个非常偏下的谥号,也是朝廷表明对其违背祖制,擅自养兵,割据一方的不满,也是刘协表达对其妄想再立朝廷的不满。

    陈愍王刘宠连同家人皆已遭难,无后,国除,改为陈郡;太守由原长吏许靖担任,便于安抚百姓,迅速稳定陈国混乱局势,抚平战争带来的伤害,恢复生产。

    陈国相骆俊的家人被接到青州安置;为表彰其为国为民的功绩,高顺特别指定,奖赏三千亩庄园一座,在其子骆统名下。

    至于袁绍之死,众人只是震惊,却无人对其惋惜,毕竟敢于参与到诸侯争霸的游戏中,便要有兵败身亡的觉悟,高顺没有灭其满门,已是手下留情;更重要的是,他擅杀韩馥一家,令人心寒,因为这已不是第一例了。

    这不仅让外人不满,就是逢纪和辛评为了避嫌,也主动拉开了与袁谭、袁熙等人的关系,他们对袁家非常失望,不明白袁绍杀韩馥一家的意图。

    此刻,豫州还剩下曹操和公孙瓒势力,而曹操早已投靠高顺,只是还没有公开。

    公孙瓒现在非常为难,他的地盘已完全被高顺势力所包围,北边是兖州,南部是豫州,东部是徐州,还有青州做预备,不说这么多州了,他连一个州都对付不了。

    打又打不过,逃又无处可去,他该如何应对呢?难道要步袁绍后尘?

    高顺对于袁绍的后人的安排,公孙瓒很难接受,袁谭、袁熙和高干等仅被任命为军司马,若是投降后高顺如此安排他,他还不如辞官回归故里的好。

    高顺对公孙度父子的安排,让公孙瓒极为羡慕,一位太守,一位中郎将,若不是公孙康的失误,高顺应对其更加看重。

    看来,投降高顺不是不能享受荣华富贵,只是受人节制的感觉让他很不舒服。

    在犹豫不决的情况下,他召集公孙越等人协商。

    公孙越非常憔悴,声言,老是担心兖州兵和豫州兵将其包围而夜不能眠,希望尽快结束这种日子,否则不如归家。

    公孙瓒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公孙越等人认为其勇武有余,而谋略不足,不适合玩争霸天下的游戏,做一将军足矣,否则,刘岱、袁绍和韩馥等人便是前车之鉴。

    众人认为,主动投靠比战败再投降,享受的待遇差距太大了,公孙度一家和陶谦一家,获得的待遇让人羡慕,特别是陶谦一家,富贵几代是没有问题的,这比霸占着徐州强多了。

    像刘繇家族、刘璋家族和刘表家族,以及袁绍一脉,高顺仅仅是接纳了他们,提供必要的庇护,却无任何善待措施,对比陶谦一族,差距太大了。

    以地盘换取家族的繁荣和后辈的远大前途,非常划算。

    公孙瓒认同他们的定论,只是上次在徐州为陶谦送葬的时候,高顺对其不冷不热的态度,让他拿不定主意,于是,他决定先派人去冀州,试探一下高顺对他的态度,若是合适,他便投降高顺又如何?

    从弟公孙范主动请缨,公孙瓒允之。

    对公孙范的到来,戏志才、贾诩等人心知肚明,高顺出面隆重设宴招待一番,剩下的事情便由戏志才与其商谈,最后由高顺拍板决定。

    戏志才非常大方,许诺他两个太守的文职之位或者两个中郎将级别的武将之位。

    公孙越选择了两个中郎将之位,没有提额外要求,令戏志才很高兴,没想到这么顺利便谈妥了,便另送了一别部司马和两军司马之位,方便他们安置手下或者家人;公孙瓒军事起家,部队武官众多,所以偏向武职。

    剩余之人择优量才录用。

    公孙范对如此安排非常满意。

    戏志才问道:“不知你们是希望在豫州任职呢还是回辽东任职呢?”

    这对公孙范来说已是小问题,在哪里为官都一样,若是引得戏志才或者高顺不满意,那就不好了,且他们对沛国和梁国的国王和百姓的态度一般,也不希望在当地继续任职,于是说道:“任凭君侯调遣。”他感觉这样回答的话,高顺势力定不会继续让他们留在豫州当地。

    戏志才对这个回答还算满意。

    高顺得戏志才的汇报也很高兴,只是几个位置就能换的公孙瓒势力的投靠,且这样的话,便豫州稳定了,所有的地盘能连成一片,能节省大量的驻军,实在完美。

    高顺沉思一阵,决定让公孙瓒为中郎将,前往益州,归赵云管辖;公孙越为中郎将,前往雍州驻扎;公孙范为别部司马,回平州驻扎;公孙瓒的儿子公孙续为军司马,去徐州,在许林手下接受锻炼。

    前世,公孙瓒是赵云的主公,今世,赵云成为公孙瓒的上级,高顺对此感觉特别有趣。

    公孙越对这个安排非常满意,他虽然只是别部司马,不过回家乡任职可比在外任职要舒服很多,算是有得有失。

    于是他立即返回沛国向公孙瓒汇报。

    戏志才和郭嘉对这个结果也很满意,基本达成他们逐鹿中原的目标,且他们对高顺更加佩服,没费多少力气,整个北方基本全是高顺的地盘了,只需再过两年时间,接收洛阳,大事可定;更重要的是,高顺如此和平解决,减少了战端,免百姓遭受战乱之苦。

    至于逃跑到南方的董卓,众人都不担心,首先那里人口太少,很难发展起来,说白了,战争打的就是钱粮和人口潜力,这些条件江南地区都不具备;其次,高顺已在那里为他设好了口袋了,只需他乖乖的钻进去便可,到时候高顺一声令下,江东的秦关和益州的赵云,加上江北的鲁肃,便可让董卓毫无招架之力。

    公孙范返回沛国,向公孙瓒和公孙越详细汇报了谈判过程和最终结果,令众人非常满意。

    公孙瓒对自身职位很满意,益州初定,仅仅掌控了北部几郡,此后战争少不了,他定不会缺乏战功。

    对两位弟弟的安排也不错,不管是雍州还是平州,都有立功的机会,只要立功,那怕不提升官职,也会有大量的奖赏。

    而且他儿子公孙续的位置也不错,许林武艺高强,是徐州牧,且是高顺的亲家,关系无比密切,有了这层关系,他们公孙家算是在高顺家族立足脚了。

    公孙瓒非常兴奋,他们家成为大汉屈指可数的武将之家了,这可比主脉公孙度一家还要强,他目标不高,能高过公孙度一家就令其心情畅快。

    对于沛国和梁国的交接,由房良负责,不需高顺操心。

    消息传开,比袁绍自杀还令人震惊,特别是董卓情绪低落,不断的骂人,他占领点地盘这么吃力,几年时间了还没占领荆州,而高顺占领地盘为何这么轻松?

    曹操暗自庆幸,提前投靠高顺,占得先机,为家族谋取了一个好的未来。

    比较郁闷的是陈宫,他对未来非常迷茫,他自嘲英雄无用武之地,北方大定,他将泯灭与众人矣。

第512章接收豫州() 
要说现在大汉的强势人物,非高顺莫属,但是征东将军房良和征西将军周飞的权势却不容小觑。

    征西将军周飞管辖雍州、凉州、益州和三辅地区,掌管军政、民生,兵强马壮。

    征东将军房良管辖青州、兖州、徐州和豫州,皆为富庶之地,更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