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高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高顺- 第1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袁家在大呼冤枉,肯定是有人想嫁祸于袁家,只是他们的辩解在事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那些世家,也逐渐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和细节,对袁家非常失望;被灭门的家族大部分都与袁家交好,所有的证据都指向袁家,并不是一句冤枉就能打消袁家的嫌疑。

    那些死士的尸体,皆经过仵作的检验,非普通百姓、流贼,更非军士,从他们的骨节等内容判断,可轻易确认他们的死士身份。

    能调动这么多死士的家族,在大汉屈指可数,而袁家是最有可能的家族之一。

    即便不是袁家所为,这些家族皆在袁家的庇护之下生活,袁家也有责任查清事实,还他们一个清白。

    随后,更不利的事情爆发,冀州、幽州、青州、豫州、兖州,甚至司隶地区,上至地方官员,下至普通百姓,皆在流传袁家有不臣之心。

    甚至有人用五行学说来解释袁家代汉的必然性。

    而冀州刺史王芬却大呼侥幸,此举可掩盖他谋废皇帝的阴谋,为推脱罪责,故此暗中推波助澜,形势对袁家更加不利。

    王芬上蹿下跳,令袁家的处境雪上加霜,更加被动,让袁隗非常恼火。

    几百死士未归,连主事之人都不知所踪,袁家便猜测是高顺所为,他们的目标是刺杀高顺,高顺无恙,他们却丢失了几百死士,而这些死士的尸体却莫名其妙的出现在涿郡和中山国,且这么多资财被悄悄运走,除了冠军侯高顺,没有人有如此大的能力和手段来掩盖事实,不过他们百口难辩,难道要主动承认他们刺杀冠军侯的事情?

    这么大的事情,肯定要有足够分量的人出来背锅,才能打消陛下的愤怒,安抚不明真相的各级官员和百姓;袁家思前想后,决定把王芬作为替罪羊。

    袁家的密探遍布大汉,王芬的行为,袁家早就了如指掌了。

    于是,袁家便暗中操作,精密部署,通过门生故吏之口,把王芬的诸多行径泄露出去。

    张让等宦官与士族势不两立,袁家是士族的代表,正想借此打压袁家,绝不会轻易放过这个机会。

    大将军与士族的关系越发亲密,在得到士族的支持后,他的地位非常稳固,故此强力支持袁家。

    而陛下知道袁家的影响力,现在还不宜撕破脸皮,故此选择了隐忍。

    在袁家有意引导下,随着陛下对事情审查的深入,矛头顺利转向了冀州刺史王芬。

    最终,该事被认定为王芬谋废陛下阴谋暴露,为谋求自保,嫁祸于袁家;而那些被灭族的众多家族,是王芬为消除罪证才杀人灭口;陛下帮助袁家消除了嫌疑。

    陛下大呼侥幸,王芬罪责难恕。

    王芬为避免牵扯家人,畏罪自杀。

    陛下感觉还是皇亲靠的住,便任命宗正刘虞为冀州刺史,富饶的冀州,必须牢牢的掌握在自家人手中。

    不过有心人却不会这么认为,他们认为是袁家在幕后操作,事情暴露,刺史王芬只是被推到前台的替罪羊;故此,民间关于袁家有不臣之心的流言越传越广,很多人对此确信无疑,很多中小家族,逐渐拉开与袁家的距离。

    冀州的民间百姓更是不相信是刺史王芬所为。

    王芬在州四年,积极收纳流民,鼓励垦荒,安抚百姓,打击叛乱,治军理政,成绩卓著,使冀州相对安定,民生富饶;这样的官员岂能背叛朝廷?

    各类自然灾害接连不断,粮食价格逐季提高,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各地起义层出不穷,有识之士意识到大乱将至,局势比他们看到的还要凶险,宜早做准备。

    士族之间的分裂开始加剧,各自谋划未来,小的家族加快寻找靠山。

    曹家宦官家族,本身与张让关系非常密切,也想谋求高官,曹嵩花一亿钱买下太尉之职,位列三公之一,希望为子孙后代谋求更大的利益。

    袁家先是动用关系,把家族成员外放为官,其中,袁遗被任命为山阳郡太守。山阳郡地处平原,非常富庶,且为交通要冲,连接兖州、豫州和徐州,离青州也近在咫尺。

    另外,他们积极拉拢、交好一批年轻的武将或者地方官员。

    年中,长沙郡(今湖南长沙)人区星自称将军,聚众万余人,攻打郡县,起兵反汉。大将军何进推荐,迁孙坚为长沙太守,进剿区星义军。孙坚至郡,施设方略,身先士卒,一月之间,即将区星军讨平。孙坚因其功得封乌程侯。

    孙坚战功卓著,对所获得的职位极为不满;当时长沙郡人口稀少,算是蛮荒之地;故对大将军产生怨恨情绪,认为大将军不重视他,纯粹把他当成一工具,根本没把他视为核心人员。

    袁家看出门道,抓住机会,积极拉拢孙坚,使孙坚背叛了大将军,投入袁家的怀抱。

    为免遭更大的打压,且交好各地世家,袁家加速归拢财力,关闭北方诸多生意,把市场主动让给附属家族。

    集中家族力量,重点培养袁术和袁绍。

    陛下感觉到士族的庞大压力,更为大将军倒向士族而痛心,便加大了卖官的力度,连关内侯爵位也开始对外销售;他要尽快捞到足够的金钱,尽快重建南军,否则,他的自身安全都没有保障。

第311章鲜卑南下() 
高顺不管外部的纷扰,全力为收复五原郡做准备,此时,鲜卑内部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消息传来,令高顺神情大振。

    几年来,鲜卑大王和连对征北将军高顺和他所辖的边军非常重视,在大汉边郡安插了不少密探,密切关注高顺和边军的动向。

    七月,密探打听到冠军侯并不在桃园堡,而是在辖区内四处巡视,估计短时间内不会返回;大汉边军非常安静,没有部队集结的迹象。

    消息传回,确认无误,和连大王心中大喜,决定趁机南下劫掠。

    这几年和连和几位侄子的部落占据水草最肥美的地区,发展非常迅速;部落人口和牲畜不断增多,且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可战之士逐年增多,以致和连大王野心膨胀;他现在对付不了大汉边军,可趁机对其它部落和其它种族动手,壮大自身实力。

    且和连大王急需劫掠物资供他挥霍。他能力平平,奢淫无度,赏罚不公,若不是因为这几年部落飞速发张掩盖了内部矛盾,他几个侄子早就与他决裂了;且有大汉边军这个外部压力,形势严峻,也容不得他们闹内讧。

    北地郡受羌人和匈奴人的劫掠和威胁,太守等官吏早就撤往内地,现在那里胡汉杂居,各种势力相互交织,各自为政,相互攻伐,混乱不堪。

    和连大王不敢劫掠大汉,对劫掠这混乱之地却信心十足。

    和连大王召集几位侄子前来商量;步度根极力反对,大汉官员阴谋诡计甚多,务必小心应付,若是倾巢出动,内部空虚,很容易被大汉边军侵袭,失去了根基,此后何以自存?且现在是收割牧草的季节,若是集结部队,影响了牧草收割,冬季将会造成众多牲畜饿死,严重削弱部落实力,影响部民生活。

    魁头去年被吕布劫掠一番,损失惨重,强烈支持和连的意见,希望靠劫掠北地郡来补充他的部落,当然了,他还有更宏伟的计划,这一天他等了很久了。

    扶罗韩毫无主见,附和魁头的意见。

    和连大王固执己见,主意已定,便命令步度根留守,率军防范汉人边军,保护部落安全。他认为,若是现在不去劫掠,等高顺返回,或大汉边军集结了,他便没有机会外出劫掠了,劫掠大量的财富补充部落,能增加部民对他的信任,加强他的统治。

    步度根孤掌难鸣,只好无奈的接下这个命令,率军驻扎在九原县。

    八月中旬,和连大王聚集四万大军,沿黄河西行,然后折向南,沿黄河西岸南下,首先遇到的是西部鲜卑的众多小邑落在那里放牧,被顺利收编。

    大军继续南下,进入黄河冲积平原;黄河贯穿其间,灌溉便利,那里既是肥美的牧场,又是肥沃良田,后世称之为“塞上江南”。

    汉朝曾大量向此地移民,随之也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耕作技术,为扩大耕地,又新开了数量众多的汉渠,成为非常好的粮食产区。

    北地郡官府撤离之后,汉族滞留之人,依靠豪强的力量形成数股势力,要么建堡而居,要么占领县城而守,耕作周边的土地;而羌人、匈奴人等则在远离城堡或县城的地方放牧。

    他们之间相互攻伐,谁也不能轻易消灭对方,否则自身也会遭受惨重损失,易被他人坐收渔利,于是最终形成一相对稳定的形态。

    和连大王采纳魁头的意见,绕过汉人的城堡,只劫掠城外羌胡的邑落;此举可发挥他们骑兵的冲锋优势,付出很少,收获却非常丰富,不仅劫掠了大量的人口,还有数量众多的牲畜和粮食等物资。

    汉人善于守城,在城堡外遍布鹿角、陷马坑、绊马索等障碍,城下还有壕沟;鲜卑人会权衡利弊得失,若非必要,他们是不会选择强攻汉人城池的,否则将会付出惨重的损失。

    北地郡地处边陲,被官府遗弃,此地的汉民,生活也很贫穷艰辛,他们花费大的代价攻克了城堡,收获也不会很大,不若劫掠防守更加简陋的羌胡,且更能发挥骑兵的优势,缴获的人口和牲畜对他们更加重要。

    鲜卑人若是劫掠了汉人,只能沦为奴隶;若是劫掠了羌胡等游牧部落,采取草原部落的规矩,杀掉老弱和超过车轮高的青壮,剩余之人皆可分给部属,编为部民;若是主动投降的邑落,其青壮可编入军队,立即加强了他们的实力。

    草原部落生活艰辛,人口繁衍速度很慢,人口是他们非常珍贵的资源,女人更是非常重要的战利品,能不杀就不杀。

    和连大王集结四万大军,北地郡的任何部落都难以独自抗衡,先期,一路摧枯拉朽,顺利无比,横扫上百里,没有遇到任何像样的抵抗,战果却格外丰富,让所有的鲜卑人喜出望外,野心膨胀。

    为加快劫掠效率,迅速扩大战果,被胜利冲昏头脑的和连大王命令部队分为三路,他亲自率领两万骑兵居中,两位侄子各率领一万大军分居左右两侧,向南平推。

    和连的命令正中魁头的下怀,他谋划很久,正愁没借口单独行动,没想到和连主动下此命令,真是天命如此。

    自从部落从弹汗山王庭转移到云中郡西部鲜卑的地盘上后,魁头因出力最大,却没有享受到优待,心中便已生不满,去年,为了抵御大汉边军的进攻,他集结部落骑兵东去,导致部落内部空虚,被吕布大肆劫掠一番,让他损失惨重,事后和连又没有对他进行补偿,更是让他不满,便萌生了除去和连的想法,只是一只苦于没有机会。

    和连懦弱无能,若不是他们三兄弟辅佐,岂能有今日?除去和连,部落若是在他的带领下,必将获得更快的发展,否则,部落早晚会被大汉边军所灭,此举也是为鲜卑未来着想。

    按照魁头的想法,除去和连后,和连的儿子年龄尚小,需要有人辅佐,而他年龄最大,是最理想的人选,他可总管他现在的部民与和连的部民,实力强大后可压制扶罗韩和步度根接受他的指挥。

    整合几个部落现在的力量,他可以完全统一西部鲜卑,不仅能增加人口、牲畜和军队,更增加几千里的占线,更容易与大汉抗衡,否则,不用几年,大汉边军将收复他们现在的牧场,他们将无处可去。

    高顺采取步步为营的策略,不仅让步度根感觉到了很大的压力,连魁头都感受到了生存危机。

    这次出征劫掠北地郡,对魁头来说便是除去和连大王的最佳机会,他已忍耐了很久,岂能错过?

    不过,这次分兵,他野心勃勃,内心又酝酿出一个更宏伟、庞大的计划,不仅是除去和连大王这么简单。

第312章和连毙命() 
南下劫掠北地郡的过程太过顺利,战果丰硕,战损极少,让鲜卑人逐渐放松了警惕,并有了不该有的轻敌之心,感觉羌胡骑兵不过如此,在鲜卑骑兵面前简直是不堪一击。

    通过这几天的观察,魁头看到,就是和连本人也非常轻视羌胡人,曾有几次还亲自上前参与杀戮,在士兵面前展现他的勇敢。

    和连没有感觉到他的大意行为,魁头却对此嗤之以鼻,感觉这便是和连大王最大的缺陷之一,并针对这种情况做了相应的安排。

    魁头所在部落的骑兵有一部分要跟随和连大王一起行动,魁头在带领部队离开前,把秘密培养的两名汉族死士留下,并通过贿赂,混进扶罗韩部落的骑兵队伍,让他们择机暗杀和连大王;魁头承诺,事成后单独为他们组织两个汉人邑落,并提拔他们两人为汉人邑落小帅。

    这两位汉人是主动带领家人逃亡到鲜卑部落去的,在鲜卑部落生活多年,已经完全适应鲜卑人的生活,连服饰、语言等都与鲜卑人一致;且有一定的勇武,很得魁头的喜爱。

    鲜卑人是由多种族、民族组成的大混合体,既有白色人种的人,也有黄色人种的人,既有从大鲜卑山上走出的鲜卑人,又有收编的匈奴人、丁零人、乌桓人等,还有投奔而来或者俘虏的汉人,成分复杂,混乱不堪,别说外人,就是他们的部落内部,也很难区分,除非是直属的邑落小帅。

    鲜卑文化极其落后,连匈奴和乌桓都不如,相互之间感情淡漠,只相信实力,而不相信感情,部落间相互杀戮、收编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子杀父、弟杀兄的现象也时有发生;魁头对暗杀和连大王,毫无心理负担。

    魁头对这次暗杀和连的行动信心十足,这么久以来,他做了完善周密的安排,除了这两位汉人外,他还收买了和连身边的几名贴身护卫予以协助;和连贪财好色,奢淫无度,让他们已难以忍受,除去和连大王,换一位新大王上任,对鲜卑人来说未尝不是一好的选择;在外围,也有魁头安插的本部落之人,关键时刻他们也会暴起一击,务必做到万无一失。

    所有的事情交代清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