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惊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抗战惊雷- 第1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是经常在街口站岗的鬼子,刺刀老在枪上安着,闪着白亮亮的冷光,宽重的大脚死力的踩着“咱们的地”,仿佛踩压着所有人的心。

    平常走过街口,王力明等人都想揍这个趾高气扬的小鬼子,可他们不但没揍他,反倒躲着他走呀!每次他们都痛恨自己简直没有心胸,没有志气,没有人味儿!现在好了,小鬼子被他们给干死了,哪怕都为这个而砍了头,也是痛快的。

    “咱们——”王力明看了看同伴,话不说自明。

    “去投军。”范章不假思索地回答,随后便是和吴义文相视,都畅快地笑了起来。

    淮阳一下,便在商丘、开封两个重镇之间打进了楔子,而日军的机动兵力丧失殆尽,现在该是扩大战果的时候了。

    虽然三纵和骑一师连续作战,战损不小,官兵也很疲惫,但有生力军的加入,可以继续展开军事行动。

    贺粹之的八十一师,因为行动迟疑,并未起到迟滞、消耗开封日军的作用。血战淮阳,一次前所未有的大捷,竟然没有第三集团军什么份儿,这让孙桐萱感到脸上无光。虽然他支援了部分炮兵,且在名义上,骑一师、骑十四旅、三纵都是他所指挥的部队,但战报上的重大胜利,可都没有第三集团军参战的主力部队。

    严厉斥责了贺粹之以后,孙桐萱又发电询问下一阶段的作战行动,透露出要乘胜出击、再攻开封的意图。

    是不是乘胜进军开封,杨天风是想过的,但觉得有些操之过急。淮阳既下,他认为应该压迫商丘,既拓展地盘,稳固河东之基,又能夺得大量的缴获。而“运输大队长”,杨天风则看好了大汉奸张岚峰。

    张岚峰于陇海路沿线的夏邑、商丘、宁陵、睢县以及老家柘城等地招募土匪和流民,已经拼凑了一万六七千人,被日军编为“豫东剿*****”,下辖四个军。之后,日军为适应侵华的需要,将张岚峰的“豫东剿*****”改名为“和平救*第一军”,还拨给其大批武器弹药和卡车,张岚峰的势力进一步得到扩张。

    一万六七千人,看似兵力很雄厚,可杨天风却没看在眼里。土匪、无赖、地痞、流氓,再加上混饭吃的流民,拿着武器,又能有多强的战斗力?前番毫县、鹿邑之战,三纵与张岚峰的两个团已交过手,有多少斤两,杨天风心中清楚。

    所以,他与马彪、刘琛商议了一番,向孙桐萱上报作战计划,决定以八十一师为主力,继续乘胜攻击,目标定为太康县和柘城。

    孙桐萱很快回电,同意了作战计划,并通报周遵时的二十师很快也将东渡黄河,向淮阳集结。电报中还有战区司令部对光复淮阳、痛歼日军的通令嘉奖,以及增兵河东,将战事扩大,以取得更大战果的命令。

    可以说,此番淮阳大捷,鼓舞并振奋了黄河防线的国*军士气,形成了作战的有利态势。如果在黄河防线上转守为攻,并在河东占据牢固的根基,黄河防线的大量守军便能腾出手脚,并直接影响到豫北,乃至山西的日军,从而使第一战区在战略上占据主动。

    成建制地从陈支队、佟支队、四支队各抽调了一个大队,杨天风补齐了郭支队和蒋支队的战损,留骑十四旅驻守淮阳。围攻太康和柘城的主力将由贺粹之的八十一师的两个旅担任,骑一师派出一个旅担任机动支援,三纵则以郭支队和部分工兵、炮兵助攻。

    杨天风率领蒋支队向柘城靠拢,八十一师的一个旅,骑一师第二旅,鹿邑的周团,近万人马准备围城打援,沉重打击前来救援老家的张岚峰所部。

第一百九十七章 国际形势() 
感谢苏灿,宫崎俊,0牧野留姬0,书友160216。。。,摩人,读书的人,柳轻飞,wzd1218,工会员工,by等书友的打赏和月票。

    ********************************************************************

    张岚峰作为豫东最大的伪军头目,既公开叛国投敌,又对重庆***人“关爱”有加,同时还尽可能地避免与国*军武装发生冲突。但杨天风却不想放过他,在豫东,张岚峰再怎么左右逢源,也在帮助鬼子镇压同胞,也与三纵的利益有着严重冲突。

    夜色渐深,杨天风却还没有休息,在奋笔疾书,以惊雷的笔名写着文章。

    现在国内的抗战形势总体上来看是相对平稳的,但国际形势的急剧变化却越来越不利于中国。曾为日苏在诺门坎大打出手而欢欣鼓舞的中国政府不仅大失所望,而且面临了更严峻的抗战形势。

    一九三九年五月,约七百名外蒙军在诺门坎以西渡过哈拉哈河,进入伪“满洲帝国”境内,与满军发生冲突。驻守该地区的日本关东军第23师团立即前往支援,苏军也赶来为蒙军助战,引发了有名的诺门坎之战。

    关东军在得到大本营陆军部闲院宫参谋总长的认可,得到陆军省部的同意,又得到大本营陆军部参谋总长的认可,实际上就是天皇的默许。便立即象一匹脱缰的野马一样奔腾起来。六月,突然出动大批机群,对塔木斯克进行闪电袭击,击落击毁苏军飞机一百二十四架。日军飞机仅有四架失踪,其余毫无损伤。

    随后。关东军以第23师团主力和其他配属部队,强渡哈拉哈河,以锐不可挡之势,席卷苏蒙军西翼。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与苏蒙军残酷厮杀。苏军以优势的重炮和坦克群堵住日军,并将其打回哈拉哈河右岸。

    接着。日军再次发动大规模攻势,却没有撞开苏蒙军防线。双方再度处于相持状态。日本统帅部不把苏联放在眼里,决心对其“侵略行为”予以痛击。其实,这些行动都源于有日、德、意三国的防共协定为坚强后盾。

    可是,当日军在诺门坎同苏军杀得两眼发红的时候,三国协约的盟兄“大哥”希特勒德国,却与斯大林在莫斯科进行十分暖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的交易,希望与斯大林结成秘密军事同盟,共同瓜分波兰的领土。

    苏联为了在波兰问题上得到实惠而与德国结盟,便使用巧妙的手腕:在与德国谈判的同时,又与德国的死对头英国和法国进行军事谈判,让德国和英法两方都感到,弄不好俄国人就会倒向敌人那边去。于是,苏联方面获得了左右逢源的局面。

    希特勒一改常态与斯大林密谈,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对轴心国的另两个小兄弟感到失望。希特勒要征服世界,知道与苏联和英、法部不免一战,因此,他在主盟圈定轴心国的“革命对象”时,将苏联列为头号,日本和意大利方面对此毫无异议。

    但是,当希特勒把英、法也列为轴心国的“革命对象”,并要求日意两国承担对英、法作战的军事义务时,两个小兄弟就不那么情愿了。

    意大利不情愿的原因暂且不提。而日本不情愿,却是因为国内有强大的反对势力。以海相为主,外相和藏相赞同,坚决反对为了一个远在天边的希特勒,而与远在天边的英国和法国为敌。但是实力雄厚的陆军方面却针锋相对,坚决主张为了轴心国的真诚团结,以希特勒的“革命对象”为敌人。

    等到平沼首相不顾海军方面和外相、藏相的坚决反对,倒向陆军一边,把自己的政治前途押在了希特勒日后是否讲信用,与日本共同反苏上面。但是,当平沼内阁表明自己态度之后,才发觉希特勒德国正与苏联偷偷摸摸地搞友好密谈,而且还传出风声,德、苏两国要结成同盟,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此时正值诺门坎战事进入激烈时候。日本方面认为,德、苏间即使签署最小范围的协定,都将是对日本的无耻出卖。因为只要德国与苏友好,哪怕是暂时的,实际上就解除了苏联西线的压力,苏联就会集重兵于远东对付日本。

    日本人发现,如同当初希特勒把远东的中国和日本放在一起掂量,认为日本有实力而抛弃中国一样,现在希特勒又把日本和苏联放在一起掂量,认为苏联更有实力。

    平沼内阁为了阻止德、苏勾结,急中生智,也耍弄起外交手腕以制约希特勒。日本突然转而与英国套近乎。于七月下旬,日、英双方外交官在东京进行谈判,达成一致意见,两国政府同时发表内容相同的声明。

    这样,日本方面响亮地回击了希特勒勾结苏俄的行为,同时,又达到了孤立国府的目的,而英国却以搞远东慕尼黑阴谋,牺牲中国利益,也实现了他不可告人的目的。最后,吃亏的是中国。

    由希特勒主盟结成的防共同盟,现在又由希特勒亲手破坏掉了。他把“忠诚老实”的日本兄弟给出卖了。对此,日本内阁怒不同遏,由驻德大使大岛,以此条约违反为由,向德国政府提出了强烈抗议。

    德苏缔约,宣告了平沼外交的惨败。平沼首相受到国内政治势力的猛烈抨击,被迫宣布辞职倒台。

    八月,关东军和伪满军还在诺门坎与苏蒙军进行数万人规模的大战,苏军投入第一线战斗的有三个步兵师,七个坦克旅和数千人的炮兵军团,另有五个师和大批飞机处于待机出动状态。

    日本矮矬子的肌肉显然不如北极熊强壮,在苏军的坦克群轮番冲击,大炮飞机的狂轰乱炸之下,伤亡惨重。日军无力再发动进攻,转取守势。

    随后,日本向苏方提出停战。出乎意料的是,苏方又一次象张鼓峰事件那样,马上满口答应停战,而且其停战的迫切心情,表现得比日本人还强烈。

    这是因为希特勒对波兰的军事准备已经完成,按照德苏秘约,波兰的这一边大片土地,应该由苏俄红军去占领。只是由于日军在诺门坎与苏军冲突大有升级之虑,才使苏军对波兰那片土地无暇旁顾,未贸然出兵欧洲。

    各有所需,进展顺利。日、苏双方在莫斯科达成停战协议后,苏联红军便开始陆续将诺门坎方面的汽车、坦克、经西伯利亚铁路运往西线,准备鲸吞大片波兰领土。

    日本这边,也确确实实要专一致力于中日战争。至于日本同苏联在诺门坎的战争,在新上任的阿部首相看来,那本来就是希特勒的事,日本人只是轻信了他的诺言,而踩进了那片泥沼中。但日本毕竟还没陷得很深,现在拔出来还来得及。

    只有中国的战争,是日本自主发动的。因此,打好打坏都是日本的事,不指望别人帮忙,更不想让外人来干涉。日本内阁新任首相的声明,实际上是:世界任何地方的任何事件,除了中国事变,他都无意过问。

    诺门坎事件对日军的刺激和随后欧洲大战的爆发,让世人大跌眼镜,日苏冲突不但没有牵制日军一兵一卒,反而加深了中国*军队抗战的压力,加深了中日战争的残酷性。

    这就是国与国之间的政治关系,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有的只是永远的利益。龌龊肮脏的令人作呕,恶臭扑鼻的一潭黑水。

    现在,抗战就成了中国自己的事情。美英法宣布中立,连苏联的军事援助也将中断,尽管苏联援华抗日是出于自身利益和战略的考虑。但不可否认,在“七七事变”到苏德战争爆发的近四年时间里,中国抗日战争迫切需要和实际获得的外援物资,大部分来自苏联。

    而影响最大的可能便是中国的空军,当时的中国空军已建立了三个飞行大队,其中规模最大的第一飞行大队以及第三飞行大队都是在苏联提供的飞机和武器装备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只有第二飞行大队的装备靠的是美、法、英、意等国提供的飞机。

    中国空军使用苏制作战飞机,并与苏军志愿飞行员并肩作战,保卫过南京、重庆、武汉、兰州、西安、成都等政治经济中心和战略要地,轰炸日军机场、车站、舰船、列车、仓库,远征台湾、越南,支援陆军作战,在这些重大战役中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战绩。

    但现在,中国空军的战机将是损失一架少一架,到了明年,日本的零战上场,中国空军连遭打击,沦为避战空军,四处转场。

    孤立无援,战争的残酷,确实将使一些人消沉,看不到天亮的希望。

    作为穿越者,杨天风当然知道所有答案,知道抗战八年我们最终胜利,知道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整个中华民族全民族起来反抗外国入侵者,知道日本发动了太平洋战争,最终吃了美国的原子弹,知道日军最终没有攻下大西南,还知道

    因此,在回顾或亲身经历这段历史时,尤其是离最终结果很远很远的时候,他便能理解那些最终起来反抗的先辈们在此之前为何如此谨慎、战战兢兢甚至显得有些懦弱。

第一百九十八章 知道答案的考试者() 
假如杨天风不知道答案,一如那时的国人,面对着前所未有的难题和未卜的命运——九国公约对日本没有约束力了,美英对日本一再绥靖,苏联也中断了支援,在可以预期的时间里似乎也没有哪个世界大国愿意主持公道,惩罚日本。军队的战斗力也没有在短时间内能赶上日本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该如何选择呢?

    当杨天风放开知道答案的旁观者的视角,以一个同样坐在考场中的答卷者的视角去看的话,很多东西都不一样起来。

    所以,理解并给予实质上的支持帮助,要比批评指责更有用。犹豫、迟疑、徬徨、迷茫、绝望,都是面对恶劣处境正常的心理反应。而国府最终能坚持原则立场,没有屈服谈和,没有妥协投降,在杨天风看来也是难能可贵的。

    而国际形势的变化不只是日苏签订互不侵犯条约,还有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英、法对德意志第三帝国宣战,忙于欧战,而在远东实行绥靖政策,纵容并讨好日本,使中国更加孤立。

    “自进入相持阶段以后,日军的兵力要防守大半个中国的占领区,兵力配置自然稀疏。每次行动,只能割肉补疮似地相对集中兵力。即便日军能勉强集结兵力,进行一些局部进攻作战,但只能是短期行为,速战速决而已,不可能将作战时间拖得很长。至少在目前时期,日军只能作一些短促突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