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鸾倒凤》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颠鸾倒凤- 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太后娘娘蹙眉不语,燕清绝却笑着说道:“既然张贵嫔一番诚心,母后便随她去罢。”

    叹了口气,太后娘娘让人扶张贵嫔起来。

    “罢了罢了,既然你一番诚意,哀家倒不好让你寝食难安了。只是善贵嫔身子弱,此番流产又伤了底子,太医说少不得要休养一年半载,岂能被宫中琐事劳累?就让她歇着罢,杨妃和良嫔多费点神就是了。”

    杨妃和良嫔连忙称是。

    虽然张贵嫔的提议没有被采纳,但她的三个目的达成了两个,已是足够。

    太后娘娘故意压着善贵嫔,诸妃嫔都深觉心安,虽面上不敢表露,但心里却是愉悦的。唯二不高兴的就是燕清绝和燕清思兄弟俩。燕清思虽然板着一张小脸,但谁都把他当小孩,没人注意他,燕清绝就不一样了。因着这位皇帝陛下显而易见的不高兴,气氛很快就冷凝下来。天子离开之后,大家很快就各自回去,颇有些不欢而散的意思。

58前朝后宫(三十三)() 
众人离去之后;逊王燕清思却还冷着小脸端坐着。要是可以;他也想像他的皇兄一样拂袖而去。可他皇兄只顾着自己痛快;忘记带走他这个被后娘虐待的苦命皇弟。所以,就算他心里再不爽;他还得留在淑兰殿。人在屋檐下,怎能不低头?

    太后娘娘却是心情甚好;不顾燕清思的不情愿捏捏他的小脸蛋;笑道:“你皇兄昏了头,想出这么个昏招来,哀家可没本事应承。不过他若是真宠爱你的善姐姐,必定会想别的法子,你就别操这个心了……”

    燕清思瞪了她一眼;撇开头,跳下凳子转身就走,临走时还重重地哼了一声。

    太后娘娘看看自己捏过燕清思的手指,轻笑一声,“子衿,你说血缘是不是真的这么奇妙?这小崽子和皇帝小时候一个模样。”

    珍珠转头看了一眼,那悄无声息进来的可不就是温润如玉的卫子衿么?太后娘娘与卫先生总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心有灵犀,哪怕卫先生跟鬼一样走路不带一丁点声响,太后娘娘依旧大老远的就能发觉卫先生来了。

    只见卫子衿走近几步,浅笑道:“殿下与陛下虽非一母所出,但总归是同父的兄弟,身上流着相同的血,有些相似不足为奇。待娘娘日后有了自己的孩子,便知血缘骨肉之奇妙了。”

    太后娘娘闻言嗤笑一声,“哀家这辈子就是哀家了,岂会有自己的孩子?”

    卫子衿走近,低声道:“机缘到了,自然就会有了。”

    太后娘娘似是被他的声音所惑,怔了一下,随即笑道:“子衿啊子衿,你何时也弄这神鬼之道了,说话越发不着调了?”

    卫子衿抿嘴一笑,“略有涉猎罢了。”

    太后娘娘搭着他手起身,垂着双眸低声道:“这宫里头最忌鬼神巫蛊,你呀,可别触了霉头。”

    卫子衿闻言只笑着回道:“多谢娘娘提点。”丝毫不见惊慌。

    柳总管知道皇帝陛下不开心,自那次陛下远远地看着太后娘娘好久却未走近说过一句话之后,陛下的心情时起时伏的,颇有些古怪。柳总管在一旁瞧着,就是听闻善贵嫔流产陛下似乎也没怎么不高兴,可昨儿个走了淑兰殿一趟之后却是明显的不悦了。柳总管琢磨着陛下心情不好是跟太后娘娘有关,今儿个的家宴之后陛下的不悦更加明显,但似乎也并没有动怒。柳总管伤透了脑筋才琢磨出来,陛下大约是跟太后娘娘闹别扭了。

    闹别扭的陛下夜里不好好睡觉,连夜发了道圣旨后就留在御书房秉烛夜读。这更加肯定了柳总管的猜测,这情形跟当年陛下尚年幼时和太后娘娘闹别扭是一模一样。

    后宫里的事儿向来瞒不住前朝,翌日早朝时,朝中消息灵通的大臣便对后宫妃嫔的几升几降有所耳闻。因此,百官们打招呼的声音都小了很多。原因无他,当朝左相的嫡女宁妃娘娘连降两级不说还禁足两年,吏部尚书张梦锡的女儿张妃娘娘也没落得好处,降为贵嫔。唯一得势的户部尚书杨山虽然得意,却收敛了不少,怕使两位顶头上司不喜。

    宁宏坤冷眼看着一些官员对杨山的暗自献媚,心中唯有叹息。昨日女儿出事的消息传来之时,天子斥责他管教无方的圣旨也到了家门口,本还劳心劳力想帮女儿一把的他重重地叹了口气,将所有的安排作罢。妻子杨氏哭得死去活来,不是为陛下那道使她脸面全无的圣旨,而是为了她唯一的女儿郁善。

    杨氏直骂杨妃狠毒,拿郁善当枪使。宁宏坤却没昏头,杨妃固然心思歹毒,但在背后推波助澜的却是太后娘娘。太后她必定看出了杨妃的企图,却放任事态发展,短短时日三妃去了两个。可太后的高明之处是她又扶植出身宁家的良嫔替郁善处理宫中事务,她这么做不仅仅是安抚宁家,更是牵制杨妃,轻而易举地使后宫建立起新的平衡。杨妃虽然现在看似得意,但她在太后手里绝无可能一家独大。

    之于前朝,宁家风头太盛,张家威望极高,而杨家素来示弱,如今借由后宫之事打压宁张两家,抬高杨家,这是要让宁、张、杨三家实力相当,如此才能保持平衡,杜绝他宁家一家独大。

    以后宫牵制前朝,这是太后娘娘的手笔。

    宁宏坤心道,女儿啊,这就是前朝后宫,永远息息相关、藕断丝连。

    然而,在惊叹的同时,宁宏坤又隐隐有些得意。幸亏他冒着风险帮了张梦锡一把,太后必然没有想到宁张两家会联手,区区杨山,根本不在话下。宁张两家只需稍退一步,休养生息,放任杨家独大,使杨妃变成另一个宁郁善,不消三五年,杨家和宫中的杨妃都会陨在太后手中。到时就算杨妃手段再厉害,也只会落得比郁善更悲催的下场。

    只是,那位太后娘娘回宫还不到两个月就能悄无声息的将后宫牢牢地抓到自己的手里,手段太过厉害,日后还是要提防点的好。

    此时,天子驾到,早朝开始。

    宁宏坤不动声色地看了高高在上的皇椅一眼,心中冷笑一声,只怕宫中那位再厉害一些,眼前这位却是要容不下了。有三年前的前车之鉴在,三年后未必不会发生同样的事。

    近来早朝讨论的重点还是云州赈灾之事,赈灾物资虽然已经源源不绝地运往云州,但这后续重建事宜也拖延不得,需商议好章程,待灾情稳定之后就要紧锣密鼓地动工,动作快的话还能赶上秋种,稍有拖延,天气转凉,这个冬天恐怕要冻死不少百姓。

    待正事告一段落,皇帝陛下忽然长叹了一口气,面露忧虑。

    作为天子的臣子,百官们自然要为天子分忧,于是纷纷露出期待的表情,只等天子开口之后来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天子不负众望地开口了,说的是善贵嫔的事。天子说,善贵嫔此前忧心国事,为云州赈灾之事殚精竭虑,虽想出了良方妙策,但也因为忧思过重而滑胎,如今日日寡欢。天子还说,他深为不忍,念在善贵嫔为国出力的份上,想擢她为妃,不过封妃之事事关重大,所以问问众位爱卿的意见,顺便商议个章程出来。

    天子说罢,朝堂之上出现一小会儿诡异的安静,随即群臣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当然,都不是天子所期望的。

    于宁宏坤和张梦锡来说,自家闺女刚从妃位上跌下来,善贵嫔就想封妃,门都没有。于杨山来说,杨妃如今是后宫唯一的妃子,正是一家独大的最好时机,如若再封个妃子,必然要分权,善贵嫔想封妃,窗都没有。一个左相,一个吏部尚书,一个户部尚书,自持身份不开口,底下却有的是人代他们开口。

    群臣的观点和太后娘娘一样,滑胎都算有功,不但不责罚,反而要擢升,走遍天下也没有这个道理。说善贵嫔想出赈灾的良方妙策,也就是说文武百官都没有善贵嫔聪明喽,众臣绝对不承认。区区一个贵嫔妄图染指国事,没说她牝鸡司晨还是看在太后娘娘的面子上,就凭这微不足道的功劳也能封妃,那么文武百官个个都是宰相了。看得起善贵嫔,就是看不起文武百官,这么跌份的事众臣不会做。而且说什么忧思国事导致滑胎只是全了宁相的面子,宁妃张妃都受了过,谁还不知道善贵嫔的滑胎是后宫争斗造成的,那么天子所说的封妃的理由根本不成立。善贵嫔无功有过,封妃简直是对不起列祖列宗。

    其实,封妃又不是立后,立后和立储都关系到江山社稷,必须要和朝臣商议,封妃这点小事皇帝陛下一个圣旨就能搞定,根本无需拿到朝堂上商议。当然,只要是天子的事,就是国事,天子是没有私事的,把封妃拿到朝堂上商议也说得过去。什么事一旦拿到朝堂上商议,结果就由群臣控制,而天子必须尊重群臣的意见。深究天子为何化简为繁,再思及近来后宫的变动,眼明心亮的都猜得出来肯定是太后娘娘不同意善贵嫔封妃。太后娘娘都不同意了,那他们这些做臣子的岂敢越俎代庖?

    所以,讨论到最后,群臣的意见是请太后娘娘定夺。

    天子的那张脸哟,铁青铁青的。

59故人来访() 
就在朝堂上上演坚决反对善贵嫔封妃的大戏时;淑兰殿来了一位稀客;也算是故人。

    来人是先帝爷唯一的嫡女;安荣长公主。先帝爷共立有两位皇后,元后慕容惠;次后慕容青,都是慕容家的女儿。其中;慕容惠在先帝潜邸时就已经是先帝的正妃;乃是先帝的元后,安荣长公主便是她所出。

    慕容惠没有儿子,只早年生了安荣长公主这一个女儿,如珠如宝地养到十五岁,千挑万选点了冯国公的嫡长子为驸马。安荣长公主出嫁后;慕容青才出生,比安荣长公主足足小了十四岁,可想而知,她和安荣长公主绝对没有手帕交的情谊。

    不过,慕容惠自唯一的女儿出嫁后便怅然所失,经常接慕容青进宫小住,她在世时将慕容青疼若亲生。而安荣长公主每次进宫向母后请安时总能见到这个跟她儿子差不多年纪的小表妹,也有几分喜欢,一来二去的就亲密起来。

    慕容青看着安荣长公主已经不年轻的面庞,露出些许亲昵,吩咐珍珠道:“去把慕昭仪和容昭媛请来,长公主难得进宫一趟,今日得了机会,让她们也见见长辈。”

    安荣长公主面上闪过一丝尴尬。太后这句“长辈”有些微妙,安荣长公主是慕容惠所出,而慕容惠是慕容青的亲姑姑,也是慕昭仪和容昭媛的姑奶奶,那么慕容惠所出的女儿安荣长公主便是慕昭仪和容昭媛的表姑姑,称为长辈是应该的。可先帝爷偏偏又娶了慕容青做皇后,慕容青从安荣长公主的表妹变成了她的嫡母,而慕昭仪和容昭媛又是慕容青的儿媳,如此说来,慕昭仪和容昭媛与安荣长公主又是平辈的。

    皇家的辈分从来就乱,像慕容惠慕容青这样姑侄俩嫁给同一个皇帝的虽然少见,但也不是没有。于安荣长公主而言,自己看着长大的跟儿子一般大小的小表妹一朝成了自己的嫡母,从平辈变成了长辈,的确难以接受。她不是没有向她那个素来宠爱她的父皇抗议过,可她那自母后过世就变得有些古怪的父皇不但不听她的劝解,还怒斥了她一顿,命她闭门思过。光帝陛下具有一个可贵的品质:言出必行,谁也动摇不得。

    因着安荣长公主心里有疙瘩,自慕容青被立为皇后后,她便鲜少踏足宫廷。先帝驾崩,慕容青成为太后,垂帘听政,大燕天下尽在手中,安荣长公主也没有巴结拉拢。三年前慕容氏覆灭,慕容青避居离宫,安荣公主安居京城,二人更无来往。说起来,安荣公主与慕容青足有十多年没有好好说过话了。

    慕容青拨开茶盏中浮着的茶叶,和声道:“这么些年不见,咱们都上了年纪。”

    安荣长公主忙道:“太后娘娘春秋鼎盛。”

    尽管慕容青是她正儿八经的嫡母,但一声“母后”还是叫不出口,勉强唤声“太后娘娘”。

    “你却看着老了。”慕容青不管安荣长公主刚刚才奉承过自己,开口就说了实话。

    安荣长公主闻言却是心中一暖,鼻子一酸,竟落下泪来。

    想当年,慕容惠在世时,身为光帝唯一的女儿,父慈母爱,一众兄弟姐妹都呵护迁让,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是何等的风光无限。那时的安荣长公主是天下最尊贵最幸福的女儿。嫁做人妇二十多年,其中艰辛无人可述,怎能不老?

    慕容青放下茶盏,拍拍安荣长公主的手,叹道:“这些年,你辛苦了。”

    安荣长公主闻言,只觉心中的酸意再也抑制不住,泪也落得更凶了。

    冯国公的那位嫡长子着实出众,未及冠就高中状元,又生的相貌堂堂,听说还练得一身好武艺,端的是文武双全、才貌俱佳。京城上下只要是家中有待嫁女儿的,无一不盯着这块肥肉,说亲的媒婆快把国公府的门槛踏平了。不料他名声太响亮,入了皇后娘娘的眼,圣旨一下,冯国公嫡长子尚安荣公主,冯家上下叩谢圣恩。

    爱女出嫁,皇后娘娘亲自督建公主府,可安荣长公主与驸马鸾凤和鸣,竟弃公主府不住,反而入住国公府。大婚次年,安荣长公主就诞下嫡子,冯府上下将她奉若至宝,哪怕她不允驸马纳妾,也无人不满。本该是美满一世的,可好景不长,天妒英才,大驸马罹患重病,药石枉然,竟走在先帝前头。

    慕容青也不安慰安荣长公主,只等她哭够了才道:“如今你总能明白哀家当初那句话的意思了。”

    当年先帝立慕容青为后,安荣长公主劝解先帝无果,便转而去劝慕容青,依旧无果,她便将怒气都撒在了慕容青身上。她那时还年轻,一身骄纵气未褪,又在气头上,说的话是再难听不过的。

    遥想当年,就在这淑兰殿院子里的百年合欢树下,安荣长公主一脸怒气地说道:“慕容青,嫁给自己的亲姑父是什么感觉?”

    十岁的慕容青已经修炼得喜怒不形于色,闻言只淡淡道:“即便是亲的,姑父与我也并无血缘关系。”

    安荣长公主气得差点一口血喷到慕容青脸上,然后出口伤人:“小小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