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赘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赘婿- 第7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武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大臣上朝,原本不跪,只有大罪之时方有人下跪听训。周雍看着这位跪下磕头的老臣,叹了口气。

    原本因为秦桧最近这段时间成了事妈,他保得心累,对对方已经有了一定的看法,然而到得此时,才有感到愧疚起来,心中关于去年自己答应对方全力攻西南,最后又犹豫不决的事情,变得再度清晰起来。

    “唉……”他上前扶起秦桧:“秦卿这也是老成谋国之言,朕时时听人说,善战者不可不虑败,未雨绸缪,何罪之有啊。不过,此时太子已尽全力绸缪前方战事,我等在后方也得好好地为他撑起局面才是,秦卿乃是朕的枢密,过几日病愈了,帮着朕搞好这个摊子的重担,还该落在秦卿的头上啊……”

    他拍拍秦桧的肩膀:“你不可动不动就求去,秦卿啊,说句实在话,这中间啊,朕最信任的还是你,你是有能力的……”

    秦桧感动无已、热泪盈眶,过得片刻,再度庄严下拜:“……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话语之中,哽咽起来。

    君臣俩又互相扶持、激励了一阵子,不知什么时候,大雪又从天空中飘下来了。

    风雪延绵,一直北上到徐州,这一个年关,罗业是在徐州的城墙上过的,陪伴着他在风雪中过年的,是徐州城外百万的饿鬼。

    这是王狮童率领的饿鬼主力,自从得知八千华夏军入徐州的消息,饿鬼们便源源不断地过来。他们无法在冰天雪地里攻城,围在城外,不断地、不断地死去。相对于散在外围的缺粮少衣的难民,核心的饿鬼群物资稍微丰富一些,没有了粮食的人们还能以互相为食,因此可以预见的是,当春暖花开,这些人还会有不少留存下来。

    在徐州城墙望出去,城外是人人相食的地狱,徐州城中也没有多少的粮食,开门赈济是不现实的。罗业日日里看着城外的地狱景象,许多时候,将他们邀来徐州的知州李安茂也会过来。这是一位心系武朝的大族子弟,与原本在京中颇有家世的罗业拥有不少共同话题。

    年关这天,两人在城头喝酒,李安茂说起围城的饿鬼,又说起除围城饿鬼外,开春便可能抵达徐州的宗辅、宗弼大军。李安茂其实心系武朝,与华夏军求援不过为了拖人下水,他对此并无避讳,这次过来的刘承宗、罗业等人也心知肚明。罗业端着那杯酒,洒在地上。

    “……我的家里人,在靖平之耻中被女真人杀的杀、掳的掳,大多找不到了。这些人大多是庸庸碌碌的俗物,不值一提,只是没想过他们会遭到这种事情……家中有一个妹妹,可爱听话,是我唯一牵挂的人,如今大概在北边,我着军中兄弟寻找,暂时没有音讯,只希望她还活着……”

    “至于女真人……”

    他道:“那就来吧。”

    武建朔十年,金天会十三年,雪未消、血亦未消,春天已如约而至。

第八〇七章 建朔十年春(二)() 
正月。昼短夜长。

    建朔十年的这个春季,晋地的天光总显得暗淡,雨雪不再下了,也总难见大晴天,战争的帷幕拉开了,又稍稍的停了停,到处都是因战乱而来的景象。

    肃杀的城池,破碎的城池,颠沛流离的灾民,以百万计的军队,导致哪里都是混乱的景象。这混乱的景象中偶尔夹杂着春节的痕迹——人们便是这样,即便在再艰难的年岁,春节来临之际,也总有人会尽量的在门前贴上对联,买一副门神,期待来年的平安。

    天色尚早,小小的山村附近,士兵开始磨刀,驮马吃饱喝足,背上了东西。黑色的旗帜飘扬在这营地的一侧,不多时,士兵们聚集起来,面容肃杀。

    随后军队无声开拨。

    小小山村附近,道路、山岭都是一片厚厚的积雪,军队便在这雪地中前行,速度不快,但无人抱怨,不多时,这军队如长龙一般消失在白雪覆盖的山岭之中。

    目的地早已定下,干粮已然带好,这日夜里,上万人的军队在雪岭之中休息,都未曾生火,第二日拔营继续前进。

    属于女真热的军营之中,亦有年关的喜庆景象。位于沃州以南的一处营地,女真士兵穿起大衣,戴起毡帽,在互相呼喝中集结,而后出营地往南进发。斥候已经被放出去,第二天,在军队前行的路线上,爆发了小规模的厮杀,随后斥候赶忙而回。

    术列速策马奔行上山岭,拉开了随身的千里镜,在那雪白群山的另一侧,一支军队开始转向,片刻,竖起黑色的军旗。

    女真军队径直朝对方前行,摆开了战争的阵势,对方停了下来,之后,女真军队亦缓缓停下,两支队伍对峙片刻,黑旗缓缓后退,术列速亦后退。不久,两支军队朝来的方向消失无踪,只有放出来监视对方军队的斥候,在近两个时辰之后,才降低了摩擦的烈度。

    ……

    这是晋地之战中偶然发生的一次小小插曲。事情过去后,天黑了又逐渐亮起来,如此几次,积雪覆盖的大地仍未改变它的样貌,往西南百里,越过重重山麓,白色的地面上出现了延绵不绝的小小布包,起起伏伏,仿佛无穷无尽。

    这是一片不知道多大的军营,士兵的身影出现在其中。我们的视野向前方巡弋,有声音响起来。鼓点的声音,随后不知道是谁,在这片雪地中发出铿锵的喊声,声音苍老刚劲,抑扬顿挫。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这声音喊着的,是陶渊明的一首《挽歌》,本是死人时所用,但晋腔慷慨悲壮,此时声音在这白皑皑的雪天里回荡,自有一股直面天地的豪壮气魄。声音响起后,又是鼓点。

    视野的前方,有旌旗如林的一片高台,高台亦是白色。挽歌的声音继续响,高台的那头,是一片大平地,先是一排一排被白布包裹的尸体,而后士兵的队列延绵开去,纵横无际。士兵手中的红缨如血,臂上却有白绫耀目。高台最上方的,是晋王田实,他身着铠甲,系白巾。目光望着下方的阵列,与那一排排的尸首。

    祭奠的《挽歌》在高台前方的老者口中继续,一直到“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然后是“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鼓点伴随着这声音落下来,随后有人再唱祭词,陈述这些死者过去面对侵略的胡虏所作出的牺牲,再之后,人们点起火焰,将尸体在这片大雪之中熊熊烧起来。

    汾阳,一场规模巨大的祭奠正在进行。

    ……

    沃州西北五十里,女真主力大营。

    从雁门关开拨的女真正规军队、辎重军队连同陆续投降过来的汉军,数十万人的聚集,其规模已经堪比这个时代最大型的城池,其内里也自有着其独特的生态圈。越过无数的军营,中军附近的一片空地前,完颜希尹端着茶,坐在椅子上看前方空地中的搏杀,不时的还有副手过来在他耳边说些什么,又或是拿来一件文书给他看,希尹目光平静,一面看着比试,一面将事情三言两语地处理了。

    空地上进行厮杀的两人,身材都显得高大,只是一人是女真军士,一人身着汉服,并且未见铠甲,看起来像是个平民。那女真士兵壮硕魁梧,力大如牛,只是在比武之上,却显然不是汉人平民的对手。这是只是像平民,实际上虎口老茧极厚,手上反应迅速,力气也是不俗,短短的时间里,将那女真士兵几度打翻。

    那女真士兵性情悍勇,输了几次,口中已经有鲜血吐出来,他站起来大喝了一声,似乎发了凶性。希尹坐在那儿,拍了拍手:“好了,换人。”

    他选了一名女真士兵,去了甲胄兵器,再度上场,不久,这新上场的士兵也被对方撂倒,希尹于是又叫停,预备换人。堂堂两名女真勇士都被这汉人打倒,周围旁观的其它士兵颇为不服,几名在军中身手极好的军汉自告奋勇,然而希尹不为所动,想了想,又点了一名武艺算不得出众的士兵上去。

    那新上场的女真士兵自觉担负了荣誉,又知道自己的斤两,这次动手,不敢鲁莽上前,而是尽量以巧劲与对方兜着圈子,希望连续三场的比试已经耗了对方不少的尽力。然而那汉人也杀出了气魄,几度逼上前去,手中虎虎生风,将女真士兵打得不断飞滚逃窜。

    围观的一种女真人大声加油,又是不断叫骂。正厮打间,有一队人从场外过来了,众人都望过去,便要行礼,为首那人挥了挥手,让众人不要有动作,以免打乱比试。这人走向希尹,正是每日里惯例巡营归来的女真元帅完颜宗翰,他朝场内只是看了几眼:“这是何人?武艺不错。”

    “华夏军中出来的,叫高川。”希尹只是第一句话,便让人震惊,随后道,“曾经在华夏军中,当过一排之长,手下有过三十多人。”

    “哦?”宗翰皱了皱眉,这次看那比试看得更认真了点,“有这等身手,在我军中做个谋克(百夫)也够了,如何出来的?”

    “打骂了手下人。”希尹道,“我着人查问了一下,应该是随意打骂手下士兵、屡教不改,后来与上头起了冲突。”

    “这是得罪人了啊。”宗翰笑了笑,此时眼前的比试也已经有了结果,他站起来抬了抬手,笑问:“高勇士,你以前是黑旗军的?”

    那高川拱手跪下:“是。”

    “是得罪了人吧?”

    高川看看希尹,又看看宗翰,迟疑了片刻,方道:“大帅英明……”

    这世上关于得罪人的故事,大多都显得类似,在宗翰的提问下,高川陈述了一番。宗翰安抚几句:“黑旗军对你这样的勇士都不能知人善用,可见一时奋起,也难以长久了,你便在我军中,安心做事,自有一番功名……”云云。

    宗翰既开了口,希尹不再说话。日理万机的两人随后从这边离开,宗翰道:“对我刚才所言,谷神似有些不以为然,不知为何。”

    “大帅觉得,北面这支万余人的华夏军,战力如何?”

    “……若不是人数少些,说是唯一让我忧心者,也不足为过了。只是能否比得上西南那支,如今还有些难说。”

    “击溃李细枝一战,乃是与那王山月相互配合,林州一战,又有王巨云强攻在前。唯独那林河坳,可显其战力卓绝。”希尹说着,随后摇头一笑,“当今天下,要说真正让我头疼者,西南那位宁先生,排在第一啊。西北一战,娄室、辞不失纵横一世,尚且折在了他的手上,而今赶他到了西南的山里,中原开打了,最让人觉得棘手的,还是这面黑旗。前几天术列速与那头的一个照面,旁人都说,满万不可敌,已经是不是女真了。嘿,若是早十年,天下谁敢说出这种话来……”

    “哈哈,将来是小儿辈的岁月了。”宗翰拍了拍希尹,“你我便在离开之前,替他们解决了这些麻烦吧。能与天下英豪为敌,不枉此生。”

    希尹点头也笑:“我只是遗憾哪,之前与那宁先生,都不曾正式交手,西北大战过后,方知道他的本领,教出个完颜青珏,原本想历练一番再打他的主意,还未做好准备,便被抓了……十二月初那场大战,威胜坐镇的有黑旗军的人,若非他们插手,田实早死了。唉,打来打去,我跟他的弟子交手,他跟我的弟子交手,胜了没什么了不起,败了可是大丢面子……”

    他说到这里,微微顿了顿:“华夏军治军严格,这是那宁先生的手笔,军规有定,上层官员绝不可对下层士兵进行‘侮辱性质’之打骂。我曾仔细看过,训练之中,战场之上,有误伤,有喝骂,份属寻常,然而若官员对士兵有不平等的看法,那便极为严重。为了杜绝这等情况,华夏军中专门有负责此等事务的军法官,轻则反省重则去职。这位姓高的排长,武艺高强,心狠手辣,放在哪里都是一员猛将,对手下有打骂侮辱的情况,被开革了。”

    “……不平等?”宗翰迟疑片刻,方才问出这句话。这个形容词他听得懂又听不懂,金国人是分为数等的,女真人第一等,渤海人第二,契丹第三,辽东汉人第四,接下来才是南面的汉人。而即便出了金国,武朝的“不平等”自然也都是有的,读书人用得着将务农的泥腿子当人看吗?一些懵懵懂懂当兵吃饷的穷苦人,脑子不好用,一辈子说不了几句话的都有,将官的随意打骂,谁说不是正常的事情?

    基于这些,完颜宗翰自然明白希尹说的“平等”是什么,却又难以理解这平等是什么。他问过之后片刻,希尹方才点头确认:“嗯,不平等。”

    “这如何做得到?”

    “所以说,华夏军军纪极严,手下做不好事情,打打骂骂可以。内心过于轻视,他们是真的会开革人的。今天这位,我反复询问,原本便是祝彪麾下的人……因此,这一万人不可小觑。”

    “与子同袍。”宗翰听到这里,面上不再有笑容,他背负双手,皱起了眉头来,走了一段,才道:“田实的事情,你我不可轻敌啊。”

    希尹伸手摸了摸胡子,点了点头:“此次交手,放知华夏军暗地里做事之细致缜密,不过,即便是那宁立恒,缜密之中,也总该有些疏漏吧……当然,这些事情,只好到南边去确认了,一万余人,终究太少……”

    ……

    寒风吹过一千里,北方的冬天更加的寒冷。云中府一度滴水成冰,过了春节,城中虽有喜气,愿意出门的人却是不多。

    汤敏杰穿过巷道,在一间温暖的房间里与卢明坊见了面。南面的战况与情报刚刚送过来,汤敏杰也准备了消息要往南递。两人坐在火炕上,由卢明坊将讯息低声转达。

    “……十一月底的那场动乱,看来是希尹早已准备好的手笔,田实失踪之后猝然发动,差点让他得手。不过后来田实走出了雪原与大队汇合,此后几天稳住了局面,希尹能下手的机会便不多了……”

    “……如此一来,田实一方称得上是刮骨疗毒,虽然内里损失很大,但当初晋王一系几乎都是墙头草,如今被拔得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