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赘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赘婿- 第7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如宁先生所说,攘外必先安内或许是对的,可是朝堂只让我武襄军十万人来打这黑旗,或许就错了。可谁说得准呢?也许这一次,他们的决定作对了呢?谁知道那帮混蛋到底怎么想的!”陆桥山看着宁毅,笑了笑,“那路就只有一条了。”

    “我武襄军安安分分地执行朝堂的命令,他们若是错了,看起来我很不值得。可我陆桥山今日在这里,为的不是值不值得,我为的是这天下能够走对路。我做对了,只要等着他们做对,这天下就能得救,我若是做错了,不论他们对错与否,这一局……陆某都一败涂地。”

    “军队就要听从命令。”

    陆桥山的声音响在秋风里。

    “陆某平日里,可以与你黑旗军来往交易,因为你们有铁炮,我们没有,能够拿到好处,其它都是小节。然而拿到好处的最终,是为了打胜仗。如今国运在系,宁先生,武襄军只能去做对的事情,其它的,交给朝堂诸公。”

    他的声音平缓而坚定,再非平日里笑容轻佻的模样。宁毅的手指敲打着前方的桌子,一直都静静地在听,待到这声音落下,那敲打便也渐渐的停了,他抬起头,长长地吸了一口气。

    “知道了。”这声音里不再有劝说的意味,宁毅站起来,整理了一下袍服,然后张了张嘴,无声地闭上后又张了张嘴,手指落在桌子上。

    “……打仗了。”宁毅说道。

    风从附近的群山之中吹过来,哗啦啦的沿着大地疾走,那不知建成了多久的凉棚静静地矗立,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见证了一场历史的发生,在简单的告别之后,宁毅走向那黑色的猎猎旌旗,陆桥山的身后,三千武襄军的姿态同样挺拔,仿佛在印证和诉说着将领的义无反顾。

    梓州城里,龙其飞等一众书生在聚集,口诛笔伐着陆桥山让人去牢中带走黑旗成员的可耻恶行,人们义愤填膺,恨不能立刻将此卖国恶贼诛于手下,不久之后,武襄军与华夏军决裂的开战檄文传过来了。

    众人在些许的错愕后,开始弹冠而呼,欢欣雀跃于即将到来的战争。

    就在檄文传来的第二天,十万武襄军正式推进大小凉山,征讨黑旗逆匪,以及声援郎哥等部落此时大小凉山内部的尼族已经基本屈服于黑旗军,然而大规模的厮杀未开始,陆桥山只能趁着这段时间,以堂堂的军势逼得众多尼族再做选择,同时对黑旗军的秋收做出一定的干扰。

    文人士子们为此做出了诸多诗文,以歌颂龙其飞等人在这件事情中的努力若非众义士冒着杀身之祸的铤而走险,抓住了黑旗军的奸贼,令得左摇右摆驻足不前的武襄军不得不与黑旗决裂,以陆桥山那软弱的性格,如何能真的下决心与对方打起来呢?

    这堂堂的大军推进,意味着武朝终于对这可耻的弑君叛逆做出了正式的、轰轰烈烈的征讨,若有一天逆贼授受,士子们知道,这功劳簿上,会有他们的一列名字。他们在梓州期待着一场可歌可泣的大战,不断鼓舞着人们的士气,不少人则已经开始奔赴前方。

    不久之后,人们就要见证一场惨败。

    北方,巨大的军势行进在蜿蜒南下的道路上,女真人的军列整齐恢弘,蔓延无际。在他们的前方,是已经屈服的神州山川,视野中的山峦起伏,水泽绵延,女真军队的外围,集结起来的李细枝的军队也已经开拨,汹涌聚集,清扫着周围的障碍。

    虽然自刘豫被俘,发出檄文南投后,中原之地起义者、呼应者众多,但在平东将军李细枝的这片地盘上,显露出来的反抗意志,目前还并不强烈。

    就在李细枝地盘的腹地,山东的一片穷山恶水中,随着黑夜的将领,有两队骑士渐渐的走上了山岗,不久之后,亮起的火光隐隐的照在两边首领的脸上。

    视野的一头,是一名有着比女子更为漂亮面貌的男人,这是许多年前,被称为“狼盗”的王山月,在他的身边,跟随着妻子“一丈青”扈三娘。

    而在视野的那头,渐渐出现的男人留了一脸不修边幅的大胡子,令人看不出年龄,只是那双眼睛仍旧显得坚定而有神,他的身后,背着已然名震天下的长枪。

    这是“焚城枪”祝彪。

    自从宁毅弑君,天下大乱之后,被卷入其中的王山月首先在妻子的保护下回到了山东,祝彪是在小苍河三年大战时回来的。由于李细枝的坐大,对黑旗军的围剿,独龙岗在几次战斗后终于消失在众人的视野中,祝家、扈家也彼此因为不同的立场而决裂。几年的时间以来,这可能是三人第一次的碰面。

    曾经与祝彪有过婚约的扈三娘对于眼前的男人有着巨大的警惕,但王山月对于此事祝彪的危险并不在意,他笑着便策马过来了,目视着前方的祝彪,并没有说出太多的话当初一道在宁毅的身边办事,两个男人之间本就有着深厚积累的友谊,即便后来因道不同而各行其路,这友谊也并未因此而消亡。

    “你们想干什么?”

    “可能跟你们一样。”

    “那合作吧。”

    “好。”

    “成功之后,功劳归朝廷。”

    “论唱戏,你们比得过竹记?”

    “……试试看吧。”

    王山月勒转马头,与他并排而立,扈三娘也过来了,警惕的目光仍旧跟随祝彪。

    针对女真人的,震惊天下的第一场阻击就要打响。山岗上月光如洗、星夜寂寥,没有人知道,在这一场大战之后,还有多少在这一刻仰望星星的人,能够存活下来……

    但在真正的毁灭降下时,人们亦只有前仆后继、不断向前……

第七八四章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一)() 


    河间府,首先传来的是消息是苛捐杂税的增加。

    自女真人来,武朝被迫南迁之后,中原之地,便向来难有几天好过的日子。在老人、巫卜们口中,武朝的官家失了气运,年景便也差了起来,时而洪水、时而干旱,去年肆虐中原的,还有大的蝗灾,失了活路的人们化成“饿鬼”一路南下,那黄河岸边,也不知多了多少无家的游魂。

    饿鬼眼看着过了黄河,这一年,黄河以北,迎来了难得平静的好年景,没有了轮番而来的天灾,没有了席卷肆虐的流民,田里的麦子眼看着高了起来,然后是沉甸甸的收获。笊子村,王老石准备咬咬牙,给儿子娶上一门媳妇,衙门里的公人便上门了。

    今年压下来的税赋与徭役大幅度的增加,在公人们都吞吞吐吐的语气里,眼看着要算走今年收入的六成,亩产不到两石的麦子交上去一石有多,那接下来的日子便没法过了。

    王老石平日里是个温吞的人,这一次对着衙门里的公人,也忍不住说了一番重话:“你们也是人,也是人生爹妈养的咧,你们要把村里人都逼死咧。”

    公人不好意思地走掉之后,王老石失了力气,闷闷地坐在院子里,对着家中的三间土屋发呆。人活着,真是太苦了,没有意思,想来想去,还是武朝在的时候,好一些。

    不久之后,儿子回来,得知税赋的事情,憋红了脸说不出话来。儿子也是个老实巴交的年轻人,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今年已经二十三了,还没有娶上媳妇。倒不是周围没女子,是早些年太苦了,不敢娶,养不活。官府的税赋要是压下来,今年又得吃糠咽菜,甭提多养个女人了。

    沉闷的秋夜里,同样沉甸甸的心事在许多人的心中压着,第二天,村子祠堂里开了大会——日子不能这样过下去,要将下头的苦处告诉上面的老爷,求他们发起善心来,给大伙儿一条活路,毕竟:“就连女真人来时,都没有这么过分哩。”

    族中请出了宿老乡绅,为了疏通关系,大伙儿还贴贴补补地凑了些钱粮,王老石和儿子被选为了挑夫,挑了麦子、腌肉之类的东西随着族老们一道入城,不久之后,他们又得到了隔临几个村子的串联,大伙儿都派出了代表,一片一片地往上头陈情。

    眼看着人多起来,王老石等人心中也开始澎湃起来,沿途中公人也为他们放行,不久之后,便浩浩荡荡地闹到了河间府,知府王满光出面安抚了众人,双方交涉了几次,并不成功。下头的人说起狗官的奸猾,就骂起来,然后便有痛骂狗官的顺口溜在城里传了。

    再过得两日的一天,城中忽然涌入了大量的兵丁,戒严起来。王老石等人被吓得不行,以为大伙儿反抗官府的事情已经闹大了,却不料官兵并没有在捉他们,而是直接进了知府衙门,据说,那狗官王满光,便被下狱了。

    此后的事情发展迅速,两天之中,城内城外哀鸿遍野,官府中的大官们一波接一波的被下狱。仅仅是两天时间,河间府的菜市口立起了巨大的邢台,这一天,王老石等人都收到了消息,跑去菜市口看杀头,杀的是狗官的头,杀的是衙役、官差的头。

    这些原本作威作福的官儿们一队队地被押了上去,王满光甚胖,一副脑满肠肥的模样,此时被绑了,又用布条堵住嘴,狼狈不堪。这等狗官,真是该杀,人们便拿起地上的东西砸他,不久之后,他被第一个按在了邢台前,由下来的女真官儿,宣布了他玩忽职守的罪名。

    大部分人听不懂罪名,只是欢呼而已,王满光被打破了头,额头血淋淋的跪在那儿,最后要砍头的时候,行刑的侩子手拿下了他口中的布条,这胖乎乎的贪官看了前方的人群一眼,最后说了一句话。在这个年代能胖成这样,王满光不是个好官,甚至可以说是劣迹斑斑,但他却因为这句话,被载入了后来的历史。

    “快逃啊……乡亲们……”头破血流的狗官如此说道。

    片刻之后,侩子手的刀落下了。

    这一天,在人们的欢欣鼓舞中,原本河间府的衙门管理层几乎被杀了三分之一,人头滚滚,血流成河。由北地而来的“元帅”完颜昌,主持了这场正义。

    女真的元帅来了,当心的宿老们不再有资格与之照面,大伙儿回到了村里。而在王满光被杀三天之后,新的衙门以及下头差役班子就已经恢复了运作,这一次,来到王老石家中的两名差役,已经是与上次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

    这次他们是来保命的。

    一番通知之后,更多的赋税被压了下来,王老石目瞪口呆,然后就像上次一样骂了起来,然后他就被一棒打在了头上,头破血流的时候,他听见那差役骂:“你不听,大伙儿都要被害死了!”

    这一天,河间府周围的人们才开始回忆起王满光被杀头前的那句话。

    然而,逃已经晚了。

    河间附近的差役、官兵已经开始行动起来,封锁了所有的道路交通。同样的事情,此时正在平东将军李细枝所统治的河北、京东等路不断蔓延。河北路,叩关而过的女真三十万大军一路南下,由完颜宗弼率领的前锋部队已越过真定。

    小小的笊子村,王老石等人还并不明白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但在天下的舞台上,三十万大军的南征,意味着以毁灭和征服武朝为目的的战争,已经彻底的吹响了号角,再无余地。一场凶猛的大战,在不久之后,便在正面展开了。

    七月二十四,“群狼”突袭大名府!

    自武朝南迁后,在京东东路、梁山一带经营数年的王山月及独龙岗扈家为首的武朝力量,终于展露了它收敛已久的獠牙。

    自从刘豫在金国的扶持下建立大齐势力,京东路原本就是这一势力的核心,只是京东东路——亦即后世的山东梁山一带,仍旧是这势力管辖中的盲区。此时梁山仍旧是一片覆盖数百里的水泊,连带着附近如独龙岗、曾头市等多地,地域偏远,盗匪丛出。

    武朝难治的地方,伪齐同样难治,待到刘豫的朝廷被黑旗军渗透,皇帝在皇宫之后挨打,刘豫南迁,这一片地方便归于了李细枝以及其背后大儒齐砚为首的齐家。李细枝多次剿匪未果,后来费了大力气,平了独龙岗,草草交差。但在其背后,王山月等人籍着“武朝正统”的名义,仍旧能够不断串联、扩大影响。这几年来,已经完成了对整个梁山区域的实际统治。

    附近的山匪望风来投、义士群聚,即便是李细枝麾下的一些心怀正气者,或是王山月主动联系、或是私下与王山月联系,也都在私下里完成了与王山月的通气。这一次随着命令的发出,大名府附近便给李细枝一系真正表演了什么叫“渗透成筛子”。二十四,梁山三万大军忽然出现了大名府下,城外攻城城内混乱,在不到半日的时间内,守护大名府的五万军队全线溃败,带队的王山月、扈三娘夫妇完成了对大名府的易手和接管。

    这几乎是武朝留存于此的所有底蕴的爆发,也是曾经跟随宁毅的王山月对于黑旗军学习得最透彻的地方。这一次,台面上的枪对枪、炮对炮,已经没有任何转圜的余地。

    大名府乃是女真南下的粮草中继地之一,随着这些时日征粮的展开,朝着这边汇集过来的粮草更是惊人,武朝人的第一次出手,轰然钉在了女真大军的七寸上。随着这消息的传开,李细枝已经聚集起来的十余万部队,连同女真人原本镇守京东的万余军队,便联手朝这边猛扑而来。

    战争随着这第一次攻击轰然扩散。通往水泊以北的道路上,此时也已经是一片狼藉和荒芜,偶尔能够看到空荡荡的废墟和村庄。一支马车队伍,正沿着这道路往北而去。

    此时此刻,能够行走在这种道路上的商队,都非等闲之辈,此时这队伍虽然人少,却也能够看出一名名男子身手的矫捷,前方的马车颠簸,偶尔却有女子的声音传出,那是轻轻的哼唱声,时而是《猗兰操》的“兰之猗猗”,时而是《桃夭》的“之子于归”,偶尔也有《离骚》、《硕鼠》,歌声并无伴奏,听来却让人心旷神怡。

    只是无序的歌声,也透露出了歌者心绪并不平静。

    卢俊义在马车的前方,朝后头看了一眼。

    “师师姑娘,前头不太平,你实在该听话南下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