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赘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赘婿- 第6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一路若是往西去,到如今都还是人间地狱。西北因为小苍河的三年大战,女真人为报复而屠城,几乎杀成了白地,幸存的人中间起了瘟疫,如今剩不下几个人了。再往西北走西夏,前年蒙古人自北方杀下来,推过了贺兰山,攻下银川之后又屠了城,如今蒙古的马队在那边扎了根,也已经血流成河天下大乱,林恶禅趁乱而起,迷惑几个愚夫愚妇,看起来声势浩大,实际上,成就有限”

    听得赵先生说完这些,游鸿卓心中忽然想到,昨日赵夫人说“林恶禅也不敢这样跟我说话”,这两位恩公,当初在江湖上又会是怎样的地位?他昨日尚不知道林恶禅是谁,还未意识到这点,此时又想,这两位恩公救下自己只是顺手,他们之前是从哪里来,之后却又要去做些什么,这些事情,自己却是一件都不清楚。

    他口中不好询问。这一日同行,赵先生偶尔与他说些曾经的江湖轶闻,偶尔点拨他几句武艺、刀法上要注意的事情。游家刀法其实本身就是颇为完善的内家刀,游鸿卓基础本就打得不错,只是曾经不懂实战,如今太过重视实战,夫妇俩为其指点一番,倒也不可能让他的刀法就此突飞猛进,只是让他走得更稳而已。

    这一日到得傍晚,三人在途中一处集市的客栈打尖暂住。这边距离泽州尚有一日路程,但或许因为附近客商多在此处落脚,集市中几处客栈行人不少,其中却有不少都是带着刀兵的绿林豪客,互相警惕、眉宇不善。有黑风双煞名头的赵氏夫妇并不在意,游鸿卓行走江湖不过两月,也并不清楚这等情况是否有异,到得吃晚饭时,才小心地提出来,那赵先生点了点头:“应该都是附近赶去泽州的。”

    “泽州出什么大事了么?”

    “行走江湖要眼观八方、耳听六路。”赵先生笑起来,“你若好奇,趁着日头还未下山,出去走走逛逛,听听他们在说些什么,或者干脆请个人喝两碗酒,不就能弄清楚了么。”

    游鸿卓心中一凛,知道对方在教他行走江湖的法子,连忙扒完碗里的饭菜,拱手出去了。

    他早些日子担心大光明教的追杀,对这些市集都不敢靠近。此时客栈中有那两位前辈坐镇,便不再畏畏缩缩了,在客栈附近走动半晌,听人说话聊天,过了大约一个时辰,彤红的太阳自市集西面的天际落山之后,才大概从别人的言语碎片中拼织出事情的轮廓。

    原来,就在他被大光明教追杀的这段时间里,几十万的“饿鬼”,在黄河北岸被虎王的军队击溃了,“饿鬼”的首领王狮童此时正被押往泽州。

    “饿鬼”这个名字虽然不好听,但是这股势力在绿林人的眼中,却并非是反派,相反,这还是一支名气颇大的义军。

    “饿鬼”的出现,有其光明正大的原因。却说自刘豫在金人的扶持下建立大齐之后,中原之地,一直局势混乱,多数地方民不聊生,大齐先是与老苍河开战,另一方面又一直与南武拼杀拉锯,刘豫才情有限,称帝之后并不重视民生,他一张圣旨,将整个大齐所有适龄男人全都征发为军人,为了聚敛钱财,在民间多发无数苛捐杂税,为了支持大战,在民间不断征粮乃至于抢粮。

    这样的之中,天灾也是不断。这年头黄河本就容易泛滥,政体瘫痪之后,黄河堤岸再难得到维护,导致每年汛期都必然决堤。水患,加上北面的旱灾、蝗灾,这些年来,中原所有的底蕴都已消耗一空,大量民众往南迁徙。

    刘豫政权费了极大的力气去阻止这种迁徙,一方面严守边境,另一方面,不再支持和保护任何远距离的来往。若是身后并无背景,没有朝廷和各地地头蛇联发的路条,一般人要难行,便要承受马匪、逃民、黑店、官府小吏们的重重盘剥,在治安不靖的地方,当地的官府吏员们将外来客商旅人做肥羊深夜抓捕或是宰杀,都是常有之事。

    这些危险无法阻止走投无路的人们,每一年,大量流民想尽办法往南而去,在途中遭受无数妻子分离的惨剧,留下无数的尸体。许多人根本不可能走到武朝,能活下来的,要么落草为寇,要么加入某支军队,姿色好的女人或是健康的孩子有时候则会被人贩子抓了贩卖出去。

    到得这一年,王狮童将大量流民聚集起来,试图在各方势力的重重封锁下打出一条路来,这股势力崛起迅速,在几个月的时间里膨胀成几十万的规模,同时也受到了各方的注意。

    金人和刘豫都下了命令对其进行堵截,沿途之中各方的势力其实也并不乐见“饿鬼”们的南下他们的崛起本就是因为当地的现状,若是大家都走了,当山大王的又能欺负谁去。

    在这样的情况下,“饿鬼”的几十万人被堵死在路上,打破了几支大齐军队的封锁后,吃喝本就成问题的流民当然也洗劫了沿途的市镇,此时,虎王的军队打着替天行道的口号出来了。就在前些日子,抵达黄河北岸的“饿鬼”队伍被杀来的虎王军队屠杀打散,王狮童被生擒,便要押往泽州问斩。

    这些绿林人,多数便是在大光明教的发动下,去往泽州声援义士的。当然,说是“声援”,适当的时候,自然也会考虑出手救人。而其中也有一部分,似乎是带着某种旁观的心情去的,因为在这极少部分人的口中,这次王狮童的事情,内中似乎还有隐情。

    据说那聚集起几十万人,试图带着他们南下的“鬼王”王狮童,曾经乃是小苍河华夏军的黑旗成员。黑旗军自三年抗金,于中原之地已成为传说,金人去后,据说残存的黑旗军有相当一部分已经化整为零,渗入中原各地。

    又据说,那心魔宁毅从未死去,他一直在暗中潜伏,只是制造出死去的假象,令金人收手而已这样的传闻固然像是黑旗军一厢情愿的大话,然而似乎真有人想籍着“鬼王”王狮童的事件,诱出黑旗余孽的出手,甚或是探出那心魔生死的真相。

    他了解到这些事情,连忙折返去回报那两位前辈。途中忽然又想到,“黑风双煞”这样带着煞气的外号,听起来显然不是什么绿林正道人士,很可能两位恩公以前出身邪派,如今显然是大彻大悟,方才变得如此沉稳大气。

    过得一阵,又想,但看赵夫人的出手,转眼之间杀谭严等八人如斩瓜切菜,这样的威风煞气,也确实是有“双煞”之感的,这二位恩公或许已很久未曾出山,如今泽州城风云汇聚,也不知那些小辈见到了两位前辈会是怎样的感觉,又或者那天下第一的林宗吾会不会出现,见到了两位前辈会是怎样的感觉。

    这些事情只是想想,心中便已是一阵激动。

    对了,还有那心魔、黑旗,会不会真的出现在泽州城。、,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第七二三章 风起云聚 天下泽州(二)() 
折返客栈房间,游鸿卓有些激动地向正在喝茶看书的赵先生回报了打听到的讯息,但很显然,对于这些消息,两位前辈早已知晓。那赵先生只是笑着听完,稍作点头,游鸿卓忍不住问道:“那……两位前辈也是为了那位王狮童义士而去泽州吗?”

    对方只是微笑摇头:“江湖聚义之类的事情,我们夫妇便不参与了,途经泽州,看看热闹还是可以的。你这么有兴趣,也可以顺道瞧上几眼,只是泽州大光明教分舵,舵主便是那谭正,你那四哥若真是出卖兄弟之人,说不定也会出现,便得小心一二。”

    “嗯。”游鸿卓心下稍稍冷静,点了点头,过得片刻,心底不由得又翻涌起来:“那黑旗军几年前威震天下,唯有他们能抵御金狗而不败,若在泽州能再出现,真是一件大事……”

    “小苍河三年大战,中原损了元气,华夏军何尝能够幸免。两年前心魔战死,黑旗南撤,后来余部是在吐蕃、川蜀,与大理交界的一带扎根,你若有兴趣,将来游历,可以往那边去看看。”赵先生说着,翻过了手中书页,“至于王狮童,他是否黑旗残部还难说,即便是,中原乱局难复,黑旗军好不容易留下些许力量,应当也不会为了这件事而暴露。”

    “……为什么啊?”游鸿卓迟疑了一下。

    “暴露了能有多大好处?武朝退居江南,中原的所谓大齐,只是个空架子,金人迟早再度南来。两年前黑旗败亡,剩下的人缩在西南的角落里,武朝、吐蕃、大理一时间都不敢去碰它,谁也不知道它还有多少力量,然而……一旦它出来,必然是朝向金国的博浪一击,留在中原的力量,当然到那时才有用。这个时候,别说是潜伏下来的一些势力,就算黑旗势大占了中原,无非也是在将来的大战中首当其冲而已……”

    赵先生说到这里,止住话语,摇了摇头:“这些事情,也不一定,且到时候再看……你去吧,练练刀法,早些歇息。”

    游鸿卓这才告辞离去,他回到自己房间,目光还稍稍有些惘然。这间客栈不小,却已然有些破旧了,楼上楼下的都有人声传来,空气沉闷,游鸿卓坐了一会儿,在房间里稍作练习,此后的时间里,心中都不甚安静。

    其实,真正在忽然间让他感到触动的并非是赵先生关于黑旗的那些话,而是简简单单的一句“金人迟早再度南来”。

    有许多事情,他年纪还小,往日里也未曾过多想过。家破人亡之后他杀了那群和尚,踏入外面的世界,他还能用新奇的目光看着这片江湖,幻想着将来行侠仗义成一代大侠,得江湖人敬仰。后来被追杀、饿肚子,他自然也没有过多的想法,只是这两日同行,今天听到赵先生说的这番话,忽然间,他的心中竟有些虚幻之感。

    等到金人大规模的再来,自有新的征伐兴起。

    这所有的一切,将来都会没有的。

    他是习武之人,对于打打杀杀、乃至于死人,倒也并不忌讳,往日里见到死在路上的人、干枯的田地,看到那些乞儿、乃至于自己饿肚子快要饿死的事情,他也并未有太多感触。世道就是这样,没什么出奇的,然而,想到眼前的这些东西都还会没有时,忽然就觉得,其实已经很惨了。

    他想着这些,这天夜晚练刀时,渐渐变得愈发努力起来,想着将来若再有大乱,无非是有死而已。到得第二日凌晨,天蒙蒙亮时,他又早早地起来,在客栈院子里反反复复地练了数十遍刀法。

    这一日用过早膳,三人便再度启程,踏上去泽州的道路。夏日炎炎,年久失修的官道也算不得好走,周围低草矮树,低矮的山豁纵横而走,偶尔见到村庄,也都显得荒凉颓废,这是乱世中寻常的氛围,道路上行人三三两两,比之昨日又多了不少,显然都是往泽州去的旅客,其中也遇上了好些身携刀兵的绿林人,也有的在腰间扎了特制的黄布带子,却是大光明教俗世弟子、护法的标志。

    这一日行至中午时,却见得一队车马、士兵从道路上浩浩荡荡地过来。

    那士兵队伍大约三五百人,拱卫着几位金国贵人的马车,所到之处,便令路人下跪低头,游鸿卓等三人在驿道附近山坡上歇息,只是远远望着这一幕,车队经过时,也曾见那队伍中央的马车帘子被风吹开,里面依稀有衣着华丽的少女探出头来,虽是金人,看起来倒也不怎么狰狞。

    “若我在那下方,此时暴起发难,多半能一刀砍了她的狗头……”

    游鸿卓少年心性,见到这车马过去一路的人都被迫跪拜,最是义愤填膺。心中如此想着,便见那人群中陡然有人暴起发难,一根袖箭朝车上女子射去。这人起身猝然,许多人尚未反应过来,下一刻,却是那马车边一名骑马士兵合身扑上,以身体挡住了袖箭,那士兵摔落在地,周围人反应过来,便朝着那刺客冲了过去。

    刺客一发袖箭未中,籍着周围人群的掩护,便即抽身逃离。护卫的士兵冲将过来,一时间周围犹如炸开了一般,跪在那儿的平民挡住了士兵的去路,被冲撞在血泊中。那刺客朝着山坡上飞窜,后方便有大量士兵挽弓射箭,箭矢刷刷的射了两轮,几名民众被波及射杀,那刺客背后中了两箭,倒在山坡的碎石间死了。

    突兀的刺杀令得驿道周围的气氛为之一变,周围的途经民众都不免战战兢兢,士兵在周围奔行,割下了刺客的人头,同时在周围绿林人中搜捕着刺客同党。那舍身为金人挡箭的士兵却并未死去,稍稍检查无碍后,周围士兵便都发出了欢呼。

    这队士兵,却都是汉人。

    这日的路途当中,也只是发生了这样一件小小的插曲。三人未曾受到波及,到得申时左右,蜿蜒的官道前方,一座河流环绕的土黄色古城便已出现在视野当中,泽州到了。

    泽州是中原太行、河朔一带的地理要冲,冀南雄镇,四面环水,城池坚固。自田虎占后,一直悉心经营,此时已是虎王地盘的边陲要地。这段时日,由于王狮童被押了过来,田虎麾下军队、周边绿林人士都朝这边集中过来,泽州城也以加强了城防、警戒,一时间,城外的气氛,显得颇为热闹。

    军人云集的城门处戒备盘查颇有些麻烦,一行三人费了些时间方才进城。泽州地理位置重要,历史悠久,城内房舍建筑都能看得出来有些年头了,集市脏乱老旧,但行人不少,而此时出现在眼前最多的,还是卸了甲胄却不解戎装的士兵,他们三五成群,在城市街道间闲逛,大声喧闹。

    一行三人在城中找了家客栈住下,游鸿卓稍一打听,这才知道了事情的发展,却一时之间多少有些傻了眼。

    反贼王狮童以及一干党羽前日方被押至泽州,预备六日后问斩。负责押送反贼过来的乃是虎王麾下大将孙琪,他率领麾下的五万大军,连同原本驻守于此的两万军队,此时都在泽州驻扎了下来,坐镇周边。

    如今光是一个泽州,已经有虎王麾下的七万军队聚集,这些军队虽然多数被安排在城外的军营中驻扎,但方才经过与“饿鬼”一战的大胜,军队的军纪便不怎么守得住,每日里都有大量的士兵进城,或是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