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明末当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回明末当皇帝- 第2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清廷很快就调集了十二万大军,其中六万是骑兵,准备一举跨过鸭绿江,进攻朝鲜。

    朝鲜人这个时候可真的是被吓到了,他们几十年前就跟清军打过仗,对清军的战斗力可谓是记忆尤新,虽然清军在中原的战场上打不过中华军,但是收拾收拾自己家里的那些二三流的军队,怎么都不是难事吧!

    朝鲜人心里一慌,就有点后悔自己当初的举动了,不应该在没有得到中华帝国的保护的情况下,就贸然的跟清廷撕破了脸面,这个时候被人的军队打了过来,自己上面还没有大哥罩着,这可如何是好?

    二月初,清军就已经跨过了鸭绿江,向南杀了过来,朝鲜军队一触即溃,根本就没挡住清军的攻势,甚至连拖延一下清军的前进的作用都没有起到。

    清军势如破竹,只用了五天的时间就拿下平壤,然后清军一路烧杀抢掠,很快就抵达了朝鲜的首都汉城的脚下了。

    在1636年的那一次出兵的时候,清军并没有攻城的打算,一路上南下也都是发挥自己善于野战的特长,绕过了朝鲜的一众城市,快速的南下,赶在朝鲜的各支勤王的军队抵达汉城之前,就已经将汉城给围住了,而且采用了围城打援的方式将陆续抵达的各地勤王的军队逐个击败,这才使得朝鲜国王心灰意冷,只能投降。

    而这一次清军在进军的路上,虽然速度依旧很快,但是因为跟进了很多的步兵,所以一路下来,各地的城池纷纷陷落,而且八旗子弟还杀出了血性,一路之上烧杀抢掠,简直是在施行种族屠杀,仅仅十天的时间,朝鲜王国北边的人口就被屠杀了大半,本来朝鲜的人就不多,再加上万历年间的那一次朝鲜战争,使得南部的人口数量大为减少,这个时候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总算是恢复了一些人口,但是这个时候被清军这么一屠杀,这些年增长的人口立马都化为泡影了。

    (。)

第四百零一章 置身事外() 
朝鲜人两次派遣的使臣递交国书,项玉都没有理睬他们,他还暗中透过清廷在北京城留下来的眼线,传递了自己准备向西北用兵的打算,甚至还将驻守在山海关的中华军的数量削减了五千人,然后大军从北京出发,向陕西一带去了。

    这一情报使得康熙皇帝最终放下心来,发动了朝鲜战争,他正是因为没了对中华军的顾虑,这才敢拿出十二万的精锐部队南下朝鲜。

    而至于项玉为什么要这么做,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他不想做朝鲜的宗主国,而是想直接吞并朝鲜,只要他不接朝鲜的国书,默许甚至是怂恿清军出兵朝鲜,依照着目前清军从上到下憋着的火气,朝鲜人这一次可算是要栽一个大跟斗。

    算一算,这好像是朝鲜人对清廷的第二次出尔反尔吧!依照着康熙的个性,他显然是不会在允许辽东出现这么一个不听话、出尔反尔,而且还对自己有巨大威胁的国家的存在的,肯定会以雷霆之势将朝鲜灭亡。

    历史上隋朝和唐朝都曾经出征过高丽,尽管那个时候的高句丽很有可能并不是这个时候的朝鲜人的先祖,但是这两个朝廷在朝鲜半岛留下来的教训可谓是相当的深刻的。

    这个半岛虽然面积不大,但是抵抗意志却是不弱,一旦中原的王朝衰弱,他们就会趁机谋求独立,为了防止局面的反复,康熙皇帝决定和扶桑人一样,将他们这个民族大肆屠杀,大幅度的削减其人口,以削弱其抵抗力,等到将半岛上的朝鲜人杀的差不多的时候。朝鲜半岛对于清廷来说这才算是安全了。

    这个时候朝鲜的总人口也只不过四百多万人,北部是主要的人口集中地,南部虽然地势更佳,水土丰沛,但是由于之前的战争的影响,使得这里的人口数量下降的非常厉害。因此,清军在北方大肆屠杀,几乎就是要灭亡朝鲜族意思了。

    显宗听到清军开始大肆的屠杀朝鲜各地的百姓之后,心里又惊又怒又惧,此时他失去了自己往日的靠山,又找不到外援来帮助自己解眼下燃眉之急,一时间思来想去最后想到了一个东边的邻居,那就是日本。

    万历朝鲜战争打完之后,朝鲜人出于对日本的憎恶。曾一度和日本断绝了外交关系,直到1606年才开始逐渐的恢复,但是因为日本人几次三番的想要侵略朝鲜,而且还是施行的是种族灭绝一样的方式,残忍的杀害了大量的朝鲜无辜平民,使得朝鲜人对日本的戒心很重,即便是到了今天,无论是南韩还是北朝鲜。都对日本人恨之入骨。

    可是眼下平壤已经丢了,明朝已经亡了。中华帝国又不理会自己的请求,朝鲜的军队又打不过清军,能够解决问题的就只有向日本人求援了,依照着日本人的对朝野心,他们肯定会愿意出兵,帮助朝鲜抵挡清军的攻击。

    只是这是不是引狼入室呢?眼下清军就想一头猛虎。直接就要夺取朝鲜人的命,而日本人则像是一条贪狼,一直觊觎着自己家里的这点祖产,眼下猛虎打到家里来了,眼见着就要家破人亡了。祖产自然是保不住了,就算是让这头贪婪的狼引进来了,局势也不会坏道哪里去吧?

    想到这里,显宗终于不再犹豫,终于向日本天皇和幕府将军德川家纲写了两封信,请求日本军队入朝帮助朝鲜抵挡满清人的入侵。

    消息传到日本,德川家纲起初是吓了一跳,他还以为是请他出兵去帮助朝鲜打中国人,之前他的都城都差点被中华军的海军给拿下了,因此对于中华军的实力大为忌惮,而且这个时候他的海军损失惨重,元气还没有恢复过来,根本就无力继续出兵作战,不过朝鲜的这块蛋糕实在是太诱人了,如果能够借机将日本的实力深入朝鲜去的话,对于实现先辈们制定的八纮一宇的天下之策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而且等他弄明白事情的真相之后,这才醒悟了过来,朝鲜人的对手并不是可怕的中华军,而是被中华军撵到了北方的清朝人,这就好办了,既然不是中华军,而且还是一个被击败过的对手,那他就不用那么害怕了,而且这个时候国内的局势也不太稳定,很多大名都想趁着这个时候幕府的海军被歼灭,实力大为下降的时候意图不轨,正好借着这个战争来转移时间,并且通过操控天皇,让这些人派兵去朝鲜,消耗他们的实力,从而达到一个新的平衡。

    德川家纲很快就给显宗回了信,表示自己很快就会向朝鲜派出军队,让他在多坚持一段时间,只要等到自己的援军一到,到时候自然能够击退清军。

    为了打消显宗的疑心,德川家纲在信中还说,只要他们两家联手击退了清军以后,日军只需要借道朝鲜,出兵辽东,自己去攻打清廷的土地,不需要朝鲜支付额外的代价。

    尽管这只是一个骗人的小把戏,但是显宗竟然相信了日本人,他以为日本人是真的想要来帮助自己的,因此将声息的军队都集中起来,在汉城囤积了大量的物资和军队,准备固守待援,只要拖到日本人出兵,在他看来,清军就会退兵了。

    而这个时候,项玉自己则率领着军队向西进发,他虽然想要平定西部的各个部族,完成全国的统一,但是这个时候注意力还是放在朝鲜的局势上面。

    朝鲜人走投无路竟然向日本人求援,这倒是没有出乎他的预料,只是不知道清廷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康熙皇帝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是继续进军,还是撤兵退回辽东?

    尽管为了打消清廷的疑虑,中华军没有在边关囤积重兵,但是对于清廷来说,中华帝国显然是他们眼下最大的威胁,而即便是中华军不仅没有在前线增加部队,反而是削减了军队的人数,但是清廷依旧不敢大意,肯定会在山海关以北,盛京以南的地方留下重兵把守,不然的话不只是康熙皇帝自己不放心,就连他的臣子们心里也不会踏实,只是这样一来,清廷在朝鲜能够投入多大的力量呢?

    眼下虽然有十二万清军进入了朝鲜,但是这个时候的朝鲜已经不是1636年那个时候的朝鲜了,其军队已经恢复了一定的战斗力了,虽说比不上清军,但是至少不像当年那么不堪一击,而且随着日本军队的加入,局面变得越加复杂,清军的战斗力总的来说应该还是占据一定的优势的,但是清军的后勤和物资的供应情况却要打一个问号,本来春天未到,就不适合用兵的,而且清军不是选择和当年一样长驱直入,逼降对方,而是选择了逐个的攻打城池,这样一来在时间上就浪费了不少,使得朝鲜人能够拖下去,拖到日本人加入战场。

    (。)

第四百零二章 平定准葛尔(一)() 
二月中旬开始,清军开始进攻汉城,但是因为先期抵达的是骑兵,缺乏相应的攻坚能力,所以进攻并不顺利,清军转而开始围城,阻断汉城和朝鲜其他地方的联系,意图困死朝鲜军队。

    十天之后,清军的步军也赶了过来,步兵携带了大量的攻城设备,尤其是火炮,清军在得到了重火力的支持之后,攻势一下子变得凌厉起来,汉城的防守变得险象环生,只用了一天时间,清军就用火炮轰开了汉城的城门,但是由于守军的激烈抵抗,所以清军未能趁机占领城门,守军运来了大量的石块将被轰开的城门给堵上了。

    不过,清军的猛烈攻击使得城内的朝鲜上至国王,下至平民百姓,这个时候都提醒吊胆,只要听到大一点的动静,就担心是清军攻进城来了。

    清军一连猛攻了三天,付出了超过一万人的伤亡代价,依然没有拿下汉城,这个时候士兵们的那股刚刚入朝的锐气已经被消磨光了,军队的士气开始变得低迷起来。

    而汉城的朝鲜人的日子也不太好过,三天的时间,由于清军的火炮的轰击,使得城内的守军和百姓伤亡惨重,有超过一万五千名士兵阵亡,超过五万名百姓死于炮击和炮击引发的大火之中。

    战局不利,清廷上下都十分着急,康熙知道自己这个时候必须做出一个决断了,要么撤出军队,从汉城这边撤军,撤到平壤这一带,守住自己目前得到的地盘,这样的好处是这一次的出兵不算是毫无收获,但是坏处也很明显。朝鲜人肯定不会就此罢休,两国之间围绕着争夺平壤,一定会爆发激烈的战斗,单单一个朝鲜还不算什么,但是如果开春之后,中华军也对关外出兵了。那么自己又该如何应对?

    还有一个方案,那就是彻底的放弃目前所取得的战果,将军队撤出朝鲜,但是这样一来,这一次出兵岂不是毫无意义,而且还会在自己的东南边留下这么一个无穷的后患,这个方案并不太可取。

    最后的一个方案,也是他心里最倾向的方案,那就是继续增兵。将盛京剩下的八万军队派出五万人进入朝鲜,这样最后可能在短时间之内解决朝鲜的战局,不仅能够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个隐患,而且还能得到朝鲜的大量资源和土地,为大清找到一个重要的粮仓。

    可是这样一来,盛京这边的防御可就空了,这个时候无论是北方的罗刹国反扑了过来,还是南边的中华军趁机前来进攻。大清的处境就会相当的危险,极有可能会被对方拿下京师。

    康熙思考了很久。他也才十四五岁的年纪,本应该是天真快乐的成长,但是由于身上肩负的重任,使得他早早的就变得成熟了起来,无论是思考方式还是行为处事,都像是一个正常的成年人。而不是一个半大的孩子。

    他结合之前项玉给他的来信,在加上这个时候南边传来的奇怪战报,中华军的十万大军和准葛尔的军队接连爆发了三场大规模的战争,准葛尔汗王巴图尔起初并不将中华军的这十万军队放在眼里,在他看来。汉人的军队简直就是不堪一击,他们既没有战马,也不善骑射,只会使用一些十分落后的火枪,这种简陋的装备怎么回事准葛尔铁骑的对手。

    于是他最初只集中了三万人的骑兵,就前来进攻中华军,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对方的火器实在是太厉害了,那大炮一轰,一枚炮弹在骑兵中间就炸开了,十几二十名骑兵连人带马都被掀翻在地,很多人还被炸的血肉模糊面目全非,不只是火炮,就连对方的火枪也十分厉害,不仅是射的远,而且还打的贼准,自己的三万人还没冲到对方的跟前,甚至连进入弓箭的射程范围都没到,就被对方的火炮和火枪给打的落花流水了。

    巴图尔带着残军狼狈逃窜,骑兵相对于步兵来说,这一点倒也算是一个优势,那就是打不过就能跑。

    中华军可不管你来不来打我,你不来我就去找你了,于是大军继续前进,很快就打下了准葛尔的大片土地了,巴图尔一看,就着急了,好歹我们蒙古国之前还强大过,虽然现在是没落了,但是也不能给你们这样欺负啊,于是立刻集结部队,调集各部族的军队前来会盟,终于集结了一直人数超过三十万人的大军,这支军队几乎就将全国所有能够骑马打仗的男子都征集了。

    三十万人的骑兵,光听上去就十分吓人,康熙皇帝看到战报也是十分担心,在他看来,虽然中华军的火器犀利,但是对方的骑兵数量实在是太多了,即便是中华军的火力在凶猛,只怕也很难阻挡住对方的攻击。

    可是事实却跟他想的一点都不一样,中华军就在草原上部下阵型,而且还是一个环形阵,十万大军分成内外三层,将自己的火炮保护了起来,布置在中间,准葛尔人不知道这帮汉人是在搞什么鬼,怎么在地上挖了这么多的土沟,难道指望这些土沟能阻挡住大军的进攻吗?

    可是等他们真正的发动了进攻之后,这才见识到了这些土沟的厉害,中华军的士兵有条不紊的开枪射击,后面的炮兵则依次由远及近的开炮轰击,准葛尔的骑兵士兵素质参差不齐,加上战马因为被火炮的爆炸声音所惊吓,因此在进攻开始的时候就显得十分不顺。

    等到他们冲到中华军的跟前的时候,发现对方的士兵迅速的向后撤去,准葛尔人不知道底细,还以为敌军被自己打跑了,因此士气大振,催马就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