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唉叹一声,又把目光望向了那帮手下。这是一批誓死追随自己的兄弟,起义一年多来,他们无怨无悔,不但吃尽了苦头,还流尽了血汗,他们对自己更是忠诚,每一道命令都能坚决执行,不惧生死。
这是一帮好兄弟,也是他宋江最大的资本,正是因为有了他们,他宋江才能闯出这么大名头,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他宋江才能活得真正像个人。
只是,今天,一切都将发生改变,一行人被逼到了绝地,或许,现在,就是大家最后的日子。
他不相信这个时候自己还能冲出去,除非飞,根本就无路可走,当然了,投降还是一条路。
但是,早就有了打算的宋江,投降还不如让他去死,他哪肯轻易就会折下身子?
狠了狠心,宋江拿定了主意,他高喊道:“兄弟们,你们跟着我宋江辗转了一年有余,我没有让你们过上好日子。我们整日提心吊胆,过得战战兢兢,流血牺牲不说,还一顿像样的饱饭没吃过,一个安稳的觉没睡过,更不要说发财享福啦,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但是,你们没有过怨言,更没有过异心,只想凭力气打出一番天地来。然而,大家也看到了,今天我们置于生死之地,此时,我不知道你们怕不怕,但是我要告诉你们,我不怕,男子大丈夫,头可断,血可流,骨气不能丢,头掉了碗大个疤,没什么可怕的。兄弟们,有愿意与我同生共死的,请举起你们手中的武器,杀向官兵,替天行道,不成功便成仁,我相信,历史会记住你们的。”
一番煽情的话,立马把兄弟们的热情点燃了,所有人都高举手中的武器,高声喊道:“替天行道,不成功便成仁,替天行道,不成功便成仁……”
这是一声声怒吼,似在向这个不公道的世界呐喊。他们本是本本份份的臣民,靠勤劳的双手生活,虽不富裕,但能安稳。若不是官逼民反,谁愿意走上这一步。
只是这个万恶的朝廷把他们逼得没有了活路,反是死,不反也是死,那还不如反了呢?所以他们扯起大旗。
一开始的顺利令大家都充满了幻想,也许有朝一日能当个开国忠臣,但当形势慢慢转变时,大家这才明白,造反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上船容易下船难,走到这一步要说没有遗憾肯定是假的,但那也只是遗憾,还不致于让大家后悔,更不会因死亡而恐惧。
死都不怕,还怕什么,此时在大家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拼战到底,绝不投降。
第489章 兄弟相见()
如果能不死,谁也不愿意死,但是在尊严、忠义等大义面前,很多人还是义无反顾的,他们宁愿意舍生取义,也不愿苟且偷生。
宋江与那帮兄弟正是秉承这份担当,勇往无前,誓与官兵决生死,定存亡。
气势上来,自然便是冲锋,宋江正要大手一挥,做出生命中最后的一次指挥,却听到有人大喊一声:“哥哥,我是宋清,我可找到你啦。”
“宋清?”宋江听到这里,几如定住了身子,这两个字虽然已多年没有叫起,却再熟悉不过,那可是他唯一的至亲!
看着前方缓缓走过来的一个身影,宋江双眼立马模糊了起来。被官兵逼得无家可归,只能举起造反的大旗,从此走上了不归路,他没有掉泪;辗转四方,无处安身,吃不饱、睡不好,过着如丧家之犬般的日子,他也没有掉泪;被困在绝境,眼看回力无天,唯有拼命一搏,或可青史留名,他依然没掉泪。
此时他却掉泪了。如果说,能够向外人道,死前还有什么遗憾,他一定会说:“我还有一个弟弟,叫宋清,至今生死不明,我好想知道他的下落。”
没想到,这个遗憾还没有找到机会说出,而他正要带着遗憾步入不归路,奇迹却发生了,那个生死不知的弟弟神奇般的站在了面前,他简单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没错,就是自己的弟弟宋清。虽然眼中闪着泪花,使那个身影有些模糊,虽然多年不见,记忆中的样貌有些改变,但宋江再次确定了那就是自己的弟弟。
他这些年过得怎么样?又怎么会出现在这里?为何与官兵搅在一起?是不是受到了胁迫?
无数个疑问萦上宋江的心头,他一时间想不明白。
只是不等他想明白,宋清已满面含泪,快步奔到身前,还有数步时,双膝跪倒,匍匐向前,口中呼道:“哥哥,可想死弟弟啦!”
宋江同样无法抑制,一把抱住宋清,失声泣道:“弟弟一去经年,哥哥还以为再也无法相见,没想到临终前能遂心愿,也是上天有眼。只是,你如何出现在这里?”
宋清稍稍平静了下心绪,答道:“我听说哥哥在此间,专程找来的。”
“专程找来的?”宋江疑惑起来,“你怎么知道我在此间?”
“好叫哥哥知道,我一直在高大人手下做事。”宋清没有隐瞒,直言说道。
宋江震惊起来,他不敢相信地看了宋清一眼,转而冷冷地问道:“你是高大人的手下,那这次的堵截行动你是都知道的了?”
“是。”宋清老实的回答。
“那你现在过来是劝我投降的?”宋江再次质问道。
“是。”宋清依然老实的答道。
“那你就死了这份心吧,我不会投降的。”宋江决然的说完,毅然起身,转身面向起义军,道,“弟兄们也不会投降,我们要血战到底。”
“哥哥,你为何如此执拗呢?”宋清不解地问道。
“执拗?哈哈。”宋江疯狂地大笑一声,转而恨声说道,“这些年,你在高大人身边,不知道家乡的苦,朝廷奸臣当道,官府胡作非为,连百姓生存的土地都被剥夺,你说百姓还有什么活路?如此的朝廷你不反它,留它何用?哥哥我如今走到了这一步,既是被逼的,也是无法回头的,可惜我力量不够,无法达成心愿,也只能杀身成仁了。”
宋江的意思很明显,既然走到这一步,就没想过回头,实际上也无法回头,哪个朝廷会对叛乱者优待?也就是说,从一开始他就注定是不成功便成仁,一旦不成,下场绝对好不到哪里去。
宋清岂能不明白宋江的意思?他马上接口道:“不是弟弟劝哥哥,实则高大人早就清楚哥哥会有此顾虑,所以提前做好了准备,哥哥,你看。”
说完,宋清从怀中掏出一物,递给了宋江。
这是一张锦纸,宋江展开一看,居然是朝廷的一张招安书。
还有这种事?宋江疑惑地看了宋清一眼。宋清立马解释道:“自从朝廷委任青州知州后,高大人便考虑为哥哥谋取个招安之名,特别是知晓咱们兄弟的关系后,更加全力促成,这是高大人为哥哥讨要的招安书,希望哥哥不要辜负高大人的一番心意。”
听了宋清的一番话,宋江把招安书递给吴用,让他与众兄弟传阅,他一把把宋清拉起,道:“其它的事稍后再说,我来问你,高大人此人如何?他对你可好?”
宋清从宋江脸上看不出对招安的态度,只得老实答道:“好叫哥哥知道,高大人对弟弟关爱有加、信任百倍,如今整个高家都由我来打理,那份恩德如同再授,因而,对于高大人,我只能用‘稀世之能、惊天之才、仁义无双、民众之福’来形容了。”
高峰的大名宋江早就听说,如今从弟弟口中说起,更是别样滋味,他甚至胡想,为何自己没有早遇此人,或许命运也会不同。
刚有这个想法,宋江就苦笑一声,弟弟宋清能荣幸在高峰身边,已是祖上有德了,自己何必又再多份无用的心思?
抛开此事,宋江接着问道:“高大人可有什么说的?”宋清被派来劝降,高峰不可能什么话都不交待,既然如此,他还真想听听高峰的说法。
问这话可不是因为宋江对招安动了心,而是他想更透彻地了解此事。别看朝廷拿出了招安书,他对朝廷依然不信任,特别是皇帝赵佶,经常出尔反尔,是最没有信用的一个人,宋江可不愿意轻易把自己的命运交出去。
当然,从前后的了解来看,对于高峰他还是能够信任的,只是这个信任还得看高峰给出的筹码是什么,否则,他很难做出抉择。
“高大人说了,只要哥哥愿意接受招安,他会想办法把哥哥送出去,保证不再受朝廷的欺凌,而且还给哥哥实现能力的机会,而此事弟弟可以证明绝对不会有假。”宋清郑重地说道。
第490章 会见宋江()
“送出去?”宋江疑惑起来,虽然他不认为宋清会说谎,但对这个说法还是不明白,送哪里去?
这种场合宋清自然不便解释,他站正身子,面对着宋江和义军,高声讲道:“高大人上任时间虽短,却为百姓计,废除了‘城西括田所’,还民以土地;减免了百姓一年的税赋,令百姓恢复生活;同时他还严惩贪官污吏,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我想,有了这些,我们的家乡何愁不富裕?百姓何愁不安心?你们又有何理由再闹事下去?”
宋清说的这件才是大家最关心的事。就算受了朝廷招安,也没有谁会考虑能当官发财,除非朝廷脑子生锈了才会给你这些,没有这些,那就只能回家种地,可是这样一来,岂不是又回到原来的那个地步,这与起不起义有何区别?
若有高峰的这些保障又是不同,大家能安心的做个顺民,就算只能吃饱饭也比终日奔波来的好。因而听到这里,许多绷紧的情绪不由得松弛了下来。
看有了效果,宋清又加了一把力:“高大人知道大家都是被逼无奈才走上这条路的,所以十分体谅大家的苦衷,他不但为大家争取来了朝廷的招安赦免,还尽量保证不让大家受到伤害,就是在追剿中,他也一直在避免正面交锋,其目的就是减少伤亡,对那些实在无法避免的,他也尽量不主动出击,这就是高大人的真实想法和做法,对此我想大家都看到了,如此设身处地的考虑问题,难道你们就视而不见吗?”
众人听到这里,默然无语。确实,自转战到齐州后,除了这次沂州城下的假意借道官兵主动出击外,其它时间基本都是避而不战的,就算是长清城那场最惨烈的战斗,也是义军主动发起的,而官兵只是在防守。可以说,官兵一直在示之以弱。
最初,大家还认为官兵本来就是这样,后来才发觉,事实并非如此,官兵的真正战力不弱,只是没有出全力罢了,否则,凭这一千多人,根本就没有机会逃到此间来。
话又说回来,高峰煞费苦心地布置这些又是为什么呢?之前没有人不明白,经宋清这么一说就清楚了,原来是为了避免双方的伤亡。
宋清接着又道:“相信大家都知道,高大人原是丰’县知县,其在任期间,把一座贫困落后的小县城一跃变成全国的富裕之地,其整体实力已不下于几大京府,试问,此举大宋能有几人做到?别说当世,就是放眼古今又有几人能够做到?如今,高大人执掌青州,更兼担京东两路的发展大计,其意就是为了富民强国,带领大家过上好日子,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正是咱们百姓们的福音,我们为何不去珍惜,还要再闹下去呢?”
一番话说的情真意切,把高峰说得完美至极,把众人说得满面羞愧。
当然,这不是宋清的目的,收拢这帮人才是他的目的,接着又道:“为了消除刀兵,免除兵戈相见,更不想自家兄弟生死相搏,高大人已亲至于此,他想与大家坐下来商谈,我想这份诚意应该足够了吧。”
说到这里,宋清指着不远处一处空旷的地方,那里仅有一棵大树,树下立着三人,对宋江道:“哥哥,高大人就在那里等待,他希望能与你好好谈谈。”
宋江看了下,那个位置离双方军士都有一定的距离,倒是个会谈的好地方,于是说道:“好,我就去会会高大人。”
说完扭头,安排道:“吴用、刘唐两位兄弟随我前去,其余弟兄们原地待命。”
随之,他便带领两人随宋清而去。
之所以如此爽快地答应宋清,有宋清是自家兄弟的原因,更主要的是宋江也想见见高峰。
他与高峰虽素未平生,说来却有不少瓜葛。首先是刘唐捎来的那个口信,那是高峰多年前的承诺,对宋江这种讲义气的人来说,无论接不接受,此恩必须要当面致谢,这也是他做人的原则。
还有就是宋清的事。他是高峰的手下,自然受恩惠多年,作为兄长对其恩公还是不能避而不见。
最主要的就是高峰的神奇传说,同这次围剿他一样,都让他充满了好奇和敬畏。这是高峰的个人魅力,也是深深吸引他的地方,他想看看如此人物到底长了什么三头六臂。
……
“宋首领为民请命,实乃是百姓之福,今日得见,幸会,幸会。”
一见面,高峰便与宋江十分友好地寒喧起来,他没有说宋江他们在造反,而是说为民请命,这个说辞一下子把宋江三人惊住了,若是这样说,他们还不算有罪。
当然,他们也不会天真的认为朝廷就是这么想的,应是高峰为了避免尴尬而有意改换的概念。
“刘兄,我们又见面了,想一想,自上次见面已过五年,往日情景还记忆犹新,现在看来真是岁月不饶人呀!”高峰又转头向刘唐打了个招呼。
刘唐向高峰拱了拱手,不好意思的回了句:“高大人有心了,当年之事在下也是历历在目,只是如今各为其主,只能得罪了。”
刘唐自然知道,宋江把自己叫着一起来,自然是因为自己与高峰认识的原因,只是再认识,他也得表明立场,否则定会受到猜疑。
宋江似对高峰与刘唐的交谈并不在意,向高峰微微一笑,抱拳道:“高大人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果然是人中龙凤,在下心生佩服。”
说到这里,随即躬身行了个礼,称道:“在此首先感谢大人多年前令刘兄弟带来的殷殷话语,宋江心领了。再次感谢大人关照小弟经年,给小弟以安身之处,宋江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