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风云之士氏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风云之士氏天下- 第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兵马,就算荀彧让出太守之职,亦不可还军与公孙度。

    河内人韩浩被黄叙等人强行带入士徽军中,士徽知其才能拜其为太原郡典农校尉。韩浩默然,不愿前去就任,士徽也不勉强,只是不准其离开幽州军大营。数日之后,韩浩听闻王匡斩杀朝廷使者,远走泰山,张扬任河内太守,思前想后之下,拜谢士徽,带领家人前往太原上任。

    后将军袁术驻军南阳,闻京师袁氏满门被董卓炒斩,心中亦是大怒,遂命孙坚整军备战。至于洛阳朝廷诏书,袁术那是看也不看便命人烧成一团灰烬,天使亦被其斩杀。

    且说辽东太守公孙瓒久为辽东苦寒而郁闷不已,如今闻朝廷改任其为渤海太守,心中暗自高兴不已,然此时正是讨董之时亦不便退军渤海上任,遂命从弟公孙范、公孙越领千余兵马前往渤海南皮接任太守之职。

    袁绍起兵讨董,亦留长子袁谭镇守渤海治所南皮。袁谭见城外来了一彪人马打着公孙旗号,不知是敌是友,遂与大将韩猛领兵前往迎住。

    公孙越单骑出阵,手持诏书,高呼:“大汉朝廷任公孙瓒为渤海太守,今前来接收渤海郡。”

    韩猛出阵接住诏书回阵递与袁谭,袁谭哪里相信,看也不看,便拔出佩剑,砍为碎片,大声道:“骠骑将军正率盟军讨贼与洛阳城下,朝廷如何有诏书下达?此必矫诏,以乱盟军之后也!”

    公孙越见袁谭把诏书砍为碎片,又言其诏书为假,登时大怒,亦知袁氏必不相让渤海,若得渤海必以实力说话。遂自持其勇,前来挑战,袁谭亦使韩猛上前抵住。

    两骑交错而过,两支钢枪“噹”的一声磕在一起,溅起火花。

    方一交手,公孙越就知遇到了敌手,打起精神,奋力与敌将战作一团,十数合后渐渐不敌,落于下风。

    公孙范见公孙越不敌敌将,欲上前接应。那边袁谭如何能让,双方各引兵马战作一团。公孙越见从兄前来接应,遂弃韩猛,拨马欲回,只逃得数十步,被韩猛一箭射中后背。

    韩猛欲再射时,公孙越已被公孙氏兵马接回。袁氏兵多,然不如公孙氏兵马精锐,双方大战一场,不分胜负,遂各自收兵。

    公孙越中箭,箭入肺部,被公孙范引兵救回营中不久便伤重而亡,临去前让公孙范速回兵告与从兄公孙瓒为其报仇。

    公孙范亦知仅凭借自己这千余兵马已不能拿下渤海,遂退军回报公孙瓒。

    此时袁绍盟主令已下,公孙瓒本欲发兵渤海以报弟仇,然此时亦不能与袁绍闹翻,否则必被众诸侯围攻。只得暗记此仇,以待时机。

    正当众诸侯互相盘算之时,董卓麾下西凉大将胡轸率三万铁骑直奔鲁阳。先锋抵达鲁阳之时,孙坚正与诸将为公仇称饯行。孙坚正和部属饮酒谈笑,见胡轸的先遣骑兵突然袭来。孙坚心中亦惧,然其久经战阵,亦知此时,不得妄动,秘使心腹引军入城,一面与众将饮酒谈笑自若。众人见主将如此,亦放下心来。

    眼见得敌人的骑兵越来越多,又见麾下众军大部已经入城,孙坚方才缓缓起身离开席位,引导余部有条不紊地进入城内。

    胡轸驱兵赶到鲁阳城下见孙坚兵马已经入城,知时机已失,此时若责骂先锋恐失军心。自己麾下军士远道而来,疲惫不堪,又见孙坚兵马整齐、纪律严明,斗志旺盛,不宜攻城,亦害怕退兵之时被孙坚乘势攻击,遂安营扎寨。

    数日之后,胡轸见孙坚谨守城池,自己无机可乘便引军东进颍川。

    豫州刺史孔伷好坐而清谈之人,不知兵事,麾下又无得力大将。西凉兵攻来,百姓争先恐后涌入城门,未及关闭城门便被西凉兵攻入城内。颍川城遂破,豫州刺史孔伷亦被乱军所杀。

    初,孙坚见西凉兵东进,本可派人告知盟军豫州刺史孔伷,或引军随后,待战起引军击西凉军于后,支援颍川守军,然朝廷封其为豫州刺史,而此时孔伷正为豫州刺史,心中不免有些期盼,遂驻守鲁阳不动。

160章诸侯讨董之徐荣称雄() 
    胡轸击破颍川阳翟,抢劫一番,遂回军洛阳。豫州刺史已死,胡轸又退,长沙太守孙坚遂领豫州刺史职,引军攻占梁县。

    陈王刘宠闻董卓大军击破阳翟,便引陈国兵驻守阳夏(郾城,今漯河市),自称辅汉大将军。刘宠见董卓军既退,遂驻军不前。

    刘宠,别字愍王,勇猛过人,善使弓弩,箭法高超。

    初,中平年间黄巾贼起,郡县官兵皆弃城逃走。

    时,刘宠拥有数千张强弩,于是征召境内兵士,屯驻都亭,守卫陈国。黄巾贼亦不敢攻略陈国。临郡之人纷纷依附,众至十余万。

    关东众诸侯屯兵酸枣,闻王匡兵败,远走泰山,孔伷兵败身死,又听闻西凉大将徐荣率兵三万东出洛阳,无不心惊胆战,更别提引兵向西。

    行奋武将军曹操、济北相鲍信见众诸侯不敢西进,亦无可奈何,二人遂引军西进。陈留太守张邈素与曹操交好,亦派遣陈留人卫兹领一部兵马相助。

    话说曹操与鲍信、张邈部将卫兹将兵万余直奔荥阳成皋,欲要攻占此地进而攻打敖仓。行至汴水,正遇董卓麾下大将徐荣。

    曹操与卫兹所率兵马不过是才招募未久的青壮,哪里是久经沙场的西凉铁骑的对手,更何况是以步卒对骑兵。卜一交锋,曹操所率之兵便乱作一团,被西凉大军一冲,便被冲的七零八落,首尾难以兼顾。曹操麾下众将亦被分离,遂各自为战,也幸亏曹操麾下兵马大多为家族私兵,忠诚有加,一时不至于溃散。

    双方从中午战至傍晚,曹操所率兵马死伤殆尽,陈留卫兹、泰山鲍涛相继战死,曹操此时已经奋战了数个时辰,浑身满是鲜血,身边的亲卫也已死伤殆尽,正被西凉大将徐荣领兵追赶。

    “孟德,吾知相国素来看重于汝,何不遂吾前往京师洛阳拜见相国?”徐荣言语间张弓搭箭直射曹操。

    曹操纵马躲避,箭未射中曹操,却射中座下马匹,战马一声悲鸣,倒于地上。曹操不备,使了个赖驴打滚方才站起。

    “给我拿下!”徐荣面色一整。

    “徐将军就是如此请人吗?”曹操见坐骑被杀,四周皆是西凉铁骑,心道吾命休矣,亦知若落于董卓之手恐怕会生不如死,也丢了自己的一世英名,遂欲引剑自刎。

    “休伤吾主!”危机间,一队人马闯了过来,为首一员大将高声断喝,手中大刀砍向擒拿曹操之人。瞬间,两颗头颅高高飞起,那扑向曹操的两名西凉骑兵便前往西天报道去了。

    徐荣不想半路里杀出来个程咬金,忙拍马前来迎住来将。

    曹操视之正是从弟曹洪,心中大喜,只见徐荣曹洪两人刀来枪往,战作一团。曹洪心知此战已经败了,若不能击退敌将,恐怕自己连同主公曹操也难以幸免,便不顾自身,刀刀拼命。

    徐荣本与曹洪旗鼓相当,怎奈被曹洪拼命打法吓住,只得引兵退却。

    西凉兵马既退,然亦不能久留,曹洪见曹操马匹已死,遂让马于曹操。曹操心知那西凉大将徐荣必不甘心,聚得兵马必来追赶忙道:“子廉,西凉兵甚众,为兄武艺不及贤弟恐难以脱困,不若子廉杀出一条血路,聚得兵马再为兄长报仇就是。”

    曹洪见曹操推辞,吼道:“天下可无洪,不能无公也!”

    曹操遂上马前行,曹洪与众亲卫护卫两旁,众人借着夜色掩护逃遁而去,比及徐荣率军再次追赶,已不知去向。徐荣见失去了曹操踪影,心中不甘,引军追向酸枣,追赶一夜也未见曹操踪影。

    此时距酸枣大营不过五十余里,徐荣见麾下兵马奋战一天,已经是人困马乏,又见关东众诸侯兵马众多,不宜与战,遂引军西退。

    且说曹操、曹洪渡过汴水逃至酸枣附近,回首只见的还有百余人跟随,心中凄凉,亦无可奈何,遂命麾下打起旗号,收拢散落士卒。未几,夏侯惇、夏侯渊、曹仁、乐进、李典等人率残军赶回,曹操见众将归来,心中稍得安慰。

    曹操率领诸将及麾下部众五百余人赶回酸枣大营,正见关东众诸侯置酒高谈,心中愈加凄凉,怒道:“吾始兴大义,为国除贼。诸公既仗义而来,操之初意,欲烦本初引河内之众,临孟津、酸枣;诸将固守成皋,据敖仓,塞辕、太谷,制其险要;公路率南阳之军,驻丹、析,入武关,以震三辅。皆深沟高垒,勿与战,益为疑兵,示天下形势。以顺诛逆,可立定也。今迟疑不进,大失天下之望。操窃耻之!”

    关东诸侯,张邈、刘岱等人无言以对。

    “孟德息怒,吾等亦在商讨进军之策,不过未有定论而已,待盟主令到,吾等必并力西向。孟德辛苦,还请就坐!”张邈见曹操浑身鲜血,又闻听兵败而回,遂上前搭话。

    “孟卓兄,操愧对兄长,卫兹将军随吾征战,没入军中。”曹操沉声道。

    “不怪孟德,马革裹尸亦吾等之志也,死当其所。”

    “多谢孟卓兄不怪之德。”曹操对张邈施了一礼,转身对着关东众诸侯横眉立目恨声道:“竖子不足与谋!”遂转身离去。

    曹操见关东众诸侯等各怀异心,料不能成事,便与麾下众将引军前往扬州募兵。

    单说那西凉大将徐荣引军西退,方得休息数日,便听闻长沙太守孙坚领了豫州刺史率数万豫州兵占据梁县,随后东进欲攻占阳城、轩辕关与酸枣众诸侯会合。

    徐荣正犹豫是否南出轩辕关狙击孙坚所部,正巧相国董卓令到,遂引军出轩辕关与孙坚所部战于梁东。

    孙坚所部大部为新收颍川败兵,刚刚经历了颍川浩劫不久,此刻又见西凉铁骑袭来如何不惊?未及接战,便四散而逃,孙坚等人亦不能制,只得率数十亲卫突围逃走。

    徐荣知孙坚平日常戴一顶赤厨帻(头巾),十分好认,便引兵追赶带赤厨帻之人,言捉拿孙坚者封侯。

    西凉骑兵便高呼:“头戴赤罽帻者孙坚!”

    孙坚见西凉兵来得势猛,程普、韩当等人,皆抵当不住,西凉骑兵越追越近,只好脱下此帻,让亲信部将祖茂戴上,吸引敌人。

    西凉骑兵以为戴赤罽帻的是孙坚,纷纷前来追逐。

    孙坚方才有机会从小道逃出重围。

    那祖茂被追兵搞得狼狈不堪,几乎无路可走,遂心生一计,跳下马来,把赤罽帻蒙在坟墓前的一根烧柱上,自己则伏在草丛中不动。

    徐荣远远见到远远见到赤罽帻,以为孙坚在此,便率军紧紧包围起来,谁知走到跟前,却是个烧柱而已,心中不免有些失望,欲拨马而回,却闻听箭弦声响,急俯身马上,方才躲过。

    那孙坚部将祖茂见西凉大军围困此地,已存死志,此时见西凉大将前来欲趁其一时不查击杀与此。怎奈那徐荣久经沙场之人,早已是练就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稍有风吹草动,便能做出应对之策。

    那西凉兵见草丛中突然跳出一人,一声呐喊便乱箭射出,可怜那吴郡祖茂未能斩将立功,便被射成了个筛子。

161董卓迁都() 
    徐荣破了孙坚,得胜而还,驻军于洛阳。

    董卓见关东众诸侯齐聚,洛阳三面被围,西面河东郡又有白波贼肆虐,恐被其断了后路,遂心生恐惧,欲要迁都长安。若董卓得知这所谓的白波贼,不过是幽州牧麾下的白波降兵,不知做何感想。

    时,皇甫嵩正领兵三万驻军于扶风郡与西凉韩遂、马腾对峙。

    董卓为防后院起火,便召皇甫嵩、京兆尹盖勋入京。

    京兆尹盖勋字元固,忠心于汉室,见董卓倒行逆施,自己兵少难于与董卓抗衡,秘与皇甫嵩商议讨伐董卓,长史梁衍亦劝他起兵抗拒董卓,与袁绍呼应。

    皇甫嵩不听,盖勋无奈,只得回到洛阳被董卓拜为议郎,不久郁愤而死。

    皇甫嵩亦奉诏任城门校尉,不久就被董卓心腹寻了个由头,收于狱中。

    皇甫坚寿闻听父亲为董卓所捕,忙从长安赶往洛阳。

    是时,董卓正摆设酒宴,大会宾朋,皇甫坚寿抢步向前,与他辩理,且责以大义,叩头落泪。在座的宾客深受感动,纷纷替皇甫嵩求情。

    董卓念及皇甫坚寿素与自己的交情,又有众人求情,方才离席而起,拉皇甫坚寿和自己同坐,并派人释放皇甫嵩,任命他为议郎。后又升任御史中丞。

    皇甫嵩所率兵马落入董卓手中,京兆尹亦被董卓心腹掌控,董卓心中稍定,遂与李儒商议迁都之事。

    “文尤,如今洛阳三面被围,河东一带又有白波贼为患,若关东诸侯久聚不散,吾西凉兵虽有数万,亦恐为其所败,不知文尤有何计策?”董卓叹了口气。

    “相国,关东诸侯打着匡扶汉室的名义,实则是各怀心思,吾等留在洛阳不过是给了他们一个借口而已,吾等若迁都西去,把洛阳留与关东诸侯,其必自散。”李儒道。

    “这,吾亦知道,这迁都一事,事关重大,那些朝中重臣必不同意,还得寻一个由头。”晃了晃肥硕的大脑袋,董卓眉头紧皱。

    “这个么,相国,待儒细想之。”李儒闭目深思,良久方才言道:“昔秦失其廘天下共逐之,想那高祖刘邦起兵之时,亦有童谣言高祖乃赤帝之子,不若借童谣应事如何?”

    “嗯,这也是一个办法,由你去做吧。”董卓也无良策,这迁都一事,多少也得有个借口吧。

    不数日,洛阳街头遍传童谣曰:“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廘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

    听闻童谣传遍洛阳,董卓于朝堂之上问众公卿道:“诸位可知近日洛阳所传童谣何意?”

    李儒上前道:“近日街市童谣曰: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臣思此言‘西头一个汉’,乃应高祖旺于西都长安,传一十二帝;‘东头一个汉’,乃应光武旺于东都洛阳,今亦传一十二帝。天运合回。相国应迁都长安,方可无虞。”

    董卓见李儒如此说,便道:“文尤所言不差,汉东都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