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风云之士氏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风云之士氏天下- 第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安平国相沈浒计议已定,便手书一封命人快马加鞭传于河间国相沈景,又令郡国都尉招募兵马以防不测。

    常山郡太守宋泓召集众人商议中山赵云发兵常山之事,正如牵昭所说一般郡中众人一致请求太守响应中山檄文,与赵云合兵一处共讨韩馥。宋泓无奈,只得发表讨韩檄文,开城迎接赵云兵马到来。

    河间王刘陔、国相沈景也不是傻子,刘辟五千兵马未到乐成,便闻听河间响应中山都尉赵云,起兵征讨韩馥。是时,沈浒之书信尚在路途之中。

    冀州兵曹从事赵浮、程涣二人听闻河间国起兵讨韩,虽有心前往乐成灭掉河间国,然一无冀州牧韩馥军令,二无十足把握,这河间国相与安平国相乃是亲兄弟,难保不前来支援,灭河间不成,反而逼反安平,得不偿失。此时中山又有五千兵马前来,恐其断了自己后路,只得引军南撤。

    数日间中山、常山、河间三郡国起兵反韩,安平国、巨鹿、清河、魏郡、赵国五郡国虽未明确表态亦是暗流涌动。渤海郡袁绍见冀州激荡,虽有心吞并冀州,然刚刚应诏讨董,若此时发兵攻打韩馥,说不得落得个不义之名。人家反韩那是因为刘子惠曾经为中山太守,其麾下众人报仇无可挑剔,虽明知这背后有幽州之因,然亦毫无把柄可抓,再者幽州兵强马壮也不是袁绍所能招惹得了的,是以袁绍聚兵渤海按兵不动。

    冀州治所魏郡邺城,韩馥惧,召诸臣属商议对策。

    “今中山赵云、河间沈景、常山宋泓不尊州命,名为刘子惠报仇,实则欲割据自立,诸位有何教我?”韩馥强做镇定而言道。

    “使君宜安抚为宜,刘子惠在冀州名声甚佳,虽不是使君所杀亦是因使君而死,当厚葬之,然后遣使安抚各郡县。以讨董大义之名,令赵云、宋泓、沈景等人暂时罢兵,不予追究其责。另遣使至幽州结为盟好,如此冀州始得安宁。”韩馥麾下从事辛评道。

    “仲治之言差矣,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义虽不才也不惧那些叛贼,以冀州兵强马壮何惧那区区三万余郡县之兵?韩使君若有心相抗,某愿为先锋!”韩馥麾下大将鞫义道。

    “鞫将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赵云于中山自立虽兵马不多,然其出身于幽州军,又为幽州牧之结义兄弟,就算将军败之又如何?若惹怒幽州,以幽州军之强盛,将军能挡之?”辛评沉声说道。

    鞫义听辛评如此说,一时无言以对,闷声退到一旁。

    韩馥曾为御史中丞,今又坐上州牧之高位也不是愚笨之人,自然清楚这冀州之事必然与幽州有关。只是冀州虽人口众多,然兵马却不多,除却鞫义之外又无领兵之大将。幽州兵强马壮,更有黄忠、关羽、太史慈等大将、荀攸、戏志才、田丰等谋士,昔年曾打得十余万乌桓人丢盔弃甲而臣服。具传闻,九月至如今十万幽州军,数月之间便横扫并州,鲜卑、匈奴、乌桓等要么臣服要么逃出并州。如今这幽州兵马更胜往昔,关羽已经陈兵范阳,戏志才坐镇蓟县,赵云兵进常山,幽州素来与黑山军交好,若幽州军借道由上党郡发兵魏郡则冀州危矣。

    想到此处,韩馥不由得两股战战,面色苍白,汗如雨下。

    “既然如此,就依辛佐使之议,谁可前往幽州?”韩馥道。

    “荀谌荀友若可使幽州!”辛评道。

    荀谌本低眉闭目,心中如何不知这冀州之事乃幽州推波助澜所致,幽州是强,然于士林之间也无太大威望。袁渤海出身四世三公,袁氏门生故吏遍天下,今虽为一郡之主,然观其势,必能顺势而起,颍川荀氏如今已有数人投入幽州,也应当有人投入这袁氏门下,方能令颍川荀氏立于不败之地。

    正思索间,忽听有人提起自己,吃了一惊,听到后面所言让自己出使幽州,便心中已有对策。荀谌当下便道:“幽州牧乃谌之妹夫,某当避嫌。谌有一言说与使君,使君若以为可行则行之,若不可行,谌定当尊使君之命前往幽州。”

    韩馥如何不明白荀谌之意,这是明摆着与幽州划清界线,使自己不疑心荀谌有暗通幽州之嫌。忙道:“友若公私分明,吾心知也,但讲无妨。”

    “论宽厚仁义,能为天下豪杰所归附,使君比得上袁渤海吗?”荀谌道。

    “比不上。”韩馥默然。

    荀谌又问:“那么,临危不乱,遇事果断,智勇过人,比得上袁渤海吗?”

    韩馥道:“比不上。”

    荀谌再问:“数世以来,广布恩德,使天下家家受惠,比得上袁氏吗?”

    “比不上。”韩馥面色发黑,沉默良久才道。

    “袁渤海是这一时代的人中豪杰,使君三方面都不如他的条件,却又长期在他之上,他必然不会屈居将军之下,若其于此时夺取冀州,使君当如何?”荀谌说完沉默不语。

    “以友若公之议若何?”良久韩馥从恐惧之中反应过来。

    “若使君以冀州之地相让与袁渤海,使君乃袁氏故吏,其必感使君恩德,必护使君周全。中山、常山、河间以使君害贤妒能之借口也荡然无存。如此冀州之祸必消弭于无形中。”

    “友若公之言甚善,”韩馥细思之下,不无道理。

    “友若之言差矣,冀州虽然狭小,然披甲上阵之人有百万人,谷可支十余年,袁渤海乃孤客穷军,如婴幼之于鼓掌,若断彼粮,必不久矣,奈何以州郡之地予之?”长史耿武、别驾闵屯出言反对道。

    “若赵云、宋泓、沈景等不听,继续攻打钜廘、安平将如何?”荀谌道。

    “三人不过两万余兵马,某亲往钜廘迎之,使君可调赵浮程涣之军驻守安平,以安平国相沈浒为质,则沈景必不敢动。”鞫义忽道。

    韩馥见众人分成两派,众说纷纭,不知听谁所言为好,犹豫不定。

    “使君先以某之言往常山、幽州求和,若赵云之军暂时罢兵,此事再议不迟。”辛评见韩馥犹豫不定忙道。

    “诸位,先以辛仲治之议,着辛仲治前往常山、荀谌前往幽州与赵云及幽州议和,着鞫义率郡兵一万驻守钜廘,赵浮、程涣驻守安平。”韩馥也知道兵事急如火,若此时吵闹不休,待兵临城下,一切都已晚矣。

    若要士徽晓得韩馥等人如此打算,也定会笑破了肚皮,幽州之本心也不过是以赵云之名义占据冀州中山、常山、河间三郡国。若是逼得急了,士徽知道韩馥必然会把冀州让于袁绍。当然此时若让与袁绍与大义有亏,这讨董之事还未开始,诸侯间就如此,何言讨董?

150章荆州风云() 
    渤海郡南皮城,袁绍得知冀州之议,心思大动,比及派高干、许攸前往邺城劝降韩馥为时已晚。赵云等三人与使者辛评谈妥,言暂时罢兵以观韩馥讨董之言行。

    外患既除,韩馥便无让冀州之心思,对高干、许攸二人也是推脱不见。

    荀晴之书信早已送到颍川荀家,荀彧携带族人前往幽州避难。

    士徽从并州回到幽州蓟县之时已是寒冬腊月,见荀彧举家前来,心中欢喜。自己来到这个世上,小蝴蝶的翅膀一扇,虽没有改变这历史的大势,然细微方面已经有所不同。原本这荀彧在讨董之时避乱冀州,如今却来了幽州,既然来了,那还能让你走吗?

    荀谌在幽州已经来了半月有余,此时才算见到了士徽,对于冀州之事自然不需多谈。一应事情大家心知肚明,士徽已知荀谌劝韩馥之言,心中颇感无奈,这世家之人总是喜欢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族中人才分投各路诸侯已成世家潜在规则。这荀谌名义上在韩馥麾下,实则已经心投袁绍。

    事后,士徽放出话来:这中山、常山、河间三郡须归赵云管辖,若有人打此三郡主意,幽州将倾全州之兵报复。

    荀谌此时方感到自己这个妹夫的霸气,一时无语,只得应允。心道,这冀州若归了袁绍,也将是龙争虎斗,鹿死谁手犹未可知;至于韩馥么,恐怕只能听之任之了。

    士徽虽然有心留荀谌于幽州,然荀谌心中主意已定,只得放其离去。若将其软禁在幽州,不但大义上说不过去,就是荀氏众人也有意见。

    半个月来,荀谌算是见识了幽州的富强,拜见了叔父荀爽,始知幽州之底蕴,书院规模之宏大,世所罕见,纸质书籍让荀谌如获至宝,想要看一看那神秘的印刷工坊却被拒之门外。工坊之外俱都由幽州军驻守,非持令牌之人不得进出,工坊内部自成体系,俨然一座小镇的样子,生活所需一应俱全。

    荀谌心痒,但也无可奈何,又见幽州传闻中的讲武堂、医工院、及见到幽州众人安居乐业,始知这幽州之强盛不是空穴来风。荀谌深知若以自己之才能恐怕也无此能耐。

    顺手翻开一本幽州所谓的幼童启蒙读物,名曰三字经,只见其中写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朗朗上口,让荀谌爱不释手。

    荀谌不知道的是,士徽已经命人开始编制所谓的物理学、生物学,当然这其中有很多是士徽亲自操刀。至于化学,士徽也在酝酿之中,可惜的是化学需要实验,没有电,太多的实验无法完成,因此只能暂时搁浅。

    士徽之所以对荀谌劝韩馥让冀州与袁绍之言没有太多的担心,皆是因为士徽晓得以自己后世之所学必能大大提高幽州生产能力,打仗不仅仅是军队的碰撞,更是经济的战争。如今以幽州、并州,冀州之一部何觑半个冀州之袁绍?况且历史上公孙瓒仅以幽州一部就曾打的袁绍节节败退,自己难道还不如一个公孙瓒么?

    话说沮授沮公与单身匹马在幽州游历一年有余,正准备由代郡高柳回返冀州,忽一日,天使来到。言大汉朝廷拜沮授为上党太守。沮授不敢怠慢,接旨西进并州,去上党赴任。

    对于被朝廷拜为上党之事,沮授何尝不知道这是士徽所为,经历这一年的游历,沮授算是对幽州有了充分的了解,对士徽也不排斥,也想着寻一个地方一展所学与这幽州比试比试。

    临走之时,书信一封与好友田丰言被幽州牧士徽摆了一道。

    田丰见信,心道主公就是主公,这挖人也是别具一格。

    乔瑁移书州郡已经一月有余,幽州、冀州、并州、兖州、徐州、豫州一带,幽州牧士徽、冀州渤海太守袁绍、冀州牧韩馥、河内太守王匡、前大将军都尉张扬、陈留太守张邈、前典军校尉曹操、兖州刺史刘岱、东郡乔瑁、平原国相刘备起兵响应。

    书信传至荆州,袁术聚兵南阳郡鲁阳,手书一封传至长沙太守孙坚,言其伺机而动。

    这孙坚孙文台以微末之身出于行伍,先是得右中郎将朱儁赏识,率军平灭黄巾,西进西凉平叛。得袁氏之助任长沙太守,平灭长沙贼区星、周朝等人被封为乌程候。进入仕途多年的孙坚深知世家之强,若得世家相助平步青云不在话下,由是有意与袁氏。袁氏嫡子袁术麾下只有纪灵一员大将,深感将领匮乏,遂与孙坚一拍即合。

    荆州刺史王睿素与武陵太守曹寅不和,言聚兵讨董先斩曹寅。曹寅闻之,遂诈作三公文书,捏造罪状,请孙坚收而杀之。

    话说孙坚收到袁术书信,便率军北上,途径武陵郡汉寿(荆州治所),得曹寅书信,正合孙坚心意,虽然明知有诈,依然欣然从之。昔讨长沙贼区星之时,王睿便以行伍出身之事轻视之,孙坚暗恨,却无借口。

    今借口已至,孙坚便遣军向荆州刺史王睿讨要军资辎重,曰:“兵久战劳苦,所得赏,不足以为衣服,诣使君更乞直耳。”

    荆州刺史王睿不疑有他,欣然打开府库,请孙坚兵自入视之。

    兵入城中,王睿忽见孙坚,不由疑惑道:“兵自求赏,孙府君何以在其中?”

    孙坚曰:“被使者檄诛君。”

    王睿大惊曰:“吾何罪?”

    “坐无所知。”孙坚道。

    王睿又惊又怒,心知此必曹寅、孙坚之计也,见四周兵士围困,走投无路,不愿被兵士所辱没,遂吞金自杀。

    孙坚收荆州刺史王睿之兵,合兵两万余人,浩浩汤汤一路北上。途径南阳,向南阳太守张咨借粮,张咨恐讨董义军俱来借粮,遂不与。

    孙坚心中暗怒,便假装送牛、酒给张咨,邀张咨大宴。假意跟张咨把酒言欢,趁张咨酒酣时,故意叫长沙主簿入内问说:“前移南阳,而道路不治,军资不具,请收主簿推问意故。”

    主簿说:“南阳太守稽停义兵,使贼不时讨,请收出案军法从事。”

    张咨十分恐惧,欲离开时被列阵于帐篷四周的士兵封锁,被拖出斩了。

    由是南阳宛城满城震怖,郡中各官员对孙坚所求无不供给。

    孙坚跋涉千里抵达鲁阳,与袁术相会。

    袁术表孙坚为破虏将军,豫州刺史,袁术令孙坚屯兵鲁阳,而自己亲率兵马南下宛城,占据南阳郡。

151章荆州风云2() 
    荆州刺史王睿被杀的消息传至帝都洛阳,众臣大惊,一致声讨孙坚。太傅袁隗等人已经得知袁术密报,不动声色,众公卿见袁氏不动,又听闻袁术已经占据南阳,如何不明白这是孙坚与袁氏勾搭一起所为。

    董卓女婿李儒是何许人也,如何不知这是袁氏欲占荆州之故,这边孙坚杀了荆州刺史,那边厢便被袁氏表为豫州刺史,说没有猫腻,谁会相信!当下李儒便与董卓计议一番,你袁氏很好,既然敢杀王睿,不知道给你个汉室宗亲,天下名士是否也敢杀之。

    次日,董卓表北军中候刘表为荆州刺史。

    刘表,知景升,山阳高平人,汉鲁恭王之后,党锢时期之大名士,八骏之一。是时,荆州刺史王睿身死,孙坚率军离开长沙,吴人苏代见有机可乘便自为长沙太守,贝羽为华容县长,由是荆州江南宗贼四起,江夏人陈生、张虎率众占据襄阳,后将军袁术占据南阳,堵塞道路。

    刘表见袁术堵截,道路不通,遂弃大队人马,只带心腹刘先、庞季等数十人,绕路直入荆州宜城。

    初到荆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