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围!突围!”韩忠、孙夏手下的亲兵亦应声高呼!亦随着韩忠望东北方向而来,黄巾军将士听得张梁已死,又有人大喊突围也顺着人流往东北方向突围。
士徽、太史慈早已吩咐众将士,让开道路放黄巾军过去,只是远远的辍在后方高喊杀啊!
皇甫嵩、朱儁、曹操的兵马却是对黄巾军紧追不舍。吴桓、陶升率本部剩余兵马拼死断后。
黄巾军数万人,浩浩荡荡望东北而去,行数十里,一条大河拦住了去路。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大贤良师!将军!我等来世再报大恩!”众黄巾见前无退路,后有追兵,顿觉心灰意冷,哭喊声震天。更有甚者,高喊着口号竞相投河自杀!
韩忠见状,高呼:“太平道的兄弟们,听我一言,人公将军去了,我等死不足惜,可是我们死了之后,大贤良师还在,地公将军还在,当他们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在哪里?”
“我们的家人还在广宗,我们死了他们怎么办?难道就让他们孤苦无依!死于非命么?”韩忠见众人犹豫,接着喊道。
“不能!不能!”孙夏等人大呼。
“那我们怎么办?”
“那我们怎么办?”
黄巾军将士开始窃窃私语。
“如今只有两条路摆在我们面前。第一条就是背水一战!我等与官军决一死战!第二条路就是我等暂且投于一愿意接受我们之人麾下,保住我们的家人。以待来日,我们再举义旗!”
“你这是投降!你忘了”
“以待来日,再举义旗!”
孙夏带领众亲卫高呼!声音震天,压过不和谐的杂音。
“以待来日,再举义旗!”
众黄巾将士在韩忠、孙夏的带动下,暂时压下了死志。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四十七章张角谋定身后事()
话说韩忠、孙夏一行暂时控制住了黄巾军将士的情绪。但此刻情势危急,便与众黄巾头领商议推举出一个代表前去与官军谈判。
韩忠自然当仁不让,愿意代表黄巾军众将士与官军谈判。
刺斜里,冲出一彪人马,黄巾打扮,盔甲却是整齐。与官军相持不下,正是黄卲、刘辟所部兵马。韩忠拍马赶到与官军相持处,命一亲随扮作使者前往官军处交涉。自己亲往士徽处而来。
韩忠见到士徽,把黄巾军情况一一说明。士徽听后也是大喜,遂带韩忠一起去见皇甫嵩、朱儁、曹操等人。
此刻皇甫嵩正与韩忠亲随谈判黄巾军投降之事。
“哼,此时才想起投降,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不待皇甫嵩发话,朱儁大怒。遂抽刀斩杀使者。
“义真兄,我军胜局已定,直接灭了他们就是!何须谈判!”朱儁向皇甫嵩一礼,豪气冲天。
其实,皇甫嵩也在犹豫,谈判能瓦解敌军军心,自己麾下也少死伤,不谈判直接灭杀,却能斩草除根,震慑敌军。
“哈哈哈,公伟兄可是豪气干云啊!殊不知,这些乱军也是大汉子民。若直接灭杀,不但有违天和,也使我军死伤不少啊”士徽正好看到朱儁斩杀使者一幕,心中微怒。随即,士徽向皇甫嵩、曹操见礼。
韩忠见自己亲随被斩也是义愤填膺,只是这事不能说出来,只好忍耐下来。
“效天兄,你这是妇人之仁!”朱儁也毫不相让。
“那公伟兄可是要做人屠?不晓得公伟兄比之武安侯如何?武安侯下场可是公伟兄前车之鉴啊!”士徽语带讽刺,嘴角冷笑。
“嗯,武安侯?白起!你,你”朱儁怒目而视。
“两位兄台何必为区区小事伤了和气?”曹操见状忙上前来打圆场。
“其实也没什么,陛下诏令中可是说,除张角、张梁、张宝外余人皆可赦免,有人不拿人命当回事”士徽侃侃而谈。
“你待如何?”皇甫嵩问道。
“皇甫将军,小子愿前去招降黄巾贼!若不成再灭杀不迟,若此时不准黄巾贼投降,直接灭杀的话,我军将死伤无数!请皇甫将军为麾下将士们着想!”士徽趁机向皇甫嵩请令。
“将军!属下赞同前将军前去招降!”宗元站了出来,他也不希望自己的麾下有所损失。
“皇甫将军,末将也赞同!”曹操上前一步。
士徽带着韩忠前去劝降,这一行倒也顺利。
黄巾军将士五万余人,数千人不愿意投降,投河自杀,余者皆降。
士徽对此也无能为力。
消息传到皇甫嵩大营,皇甫嵩、曹操等人赞叹不已。
皇甫嵩遂命各路大军兵围广宗。
唯独朱儁在一旁暗暗发恨。
混蛋,以前在邵陵帮了你一次,你不感恩也就罢了,为何这次你一点也不给我面子,哼,有你好看的。
此时,广宗城张角府上,一名浑身是血的黄巾士兵正跪在张角床前。
“噗!”张角喷出一口鲜血。
“将军!”众侍卫大呼。
“你们退下吧”张角有气无力,如同白纸一样的脸色没有一丝生气。
张角无力的靠着床头,脑海里不住的响起士兵的所说的一切:“将军,人公将军战死,我军败了,官军数万大军已经把广宗团团围住”
夜,静悄悄的。
萧瑟的秋风,刮的广宗城头的大旗呼呼作响。
“啪”一声脆响,旗杆中间折断。那上书“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一端,随风飘落城下。
“大贤良师去了!大贤良师去了!”
天公将军府中,灯火通明,那一声大贤良师去了,打碎了这宁静的夜空。
府中的脚步声多了起来,也乱了起来。那低低的压抑着的哭声,随着呜咽的秋风传遍广宗城。
“报!主公,张角死了!”卫兵来报。
“什么?张角死了?”士徽及众将正在商议广宗之事,忽听张角死了,心中也是一惊。
众将同样惊得目瞪口呆。
“此事传出去了没有?”士徽忙问,士徽担心刚刚归降的黄巾将士听到这个消息会做出什么事来。
“暂时还没!”
“韩忠、孙夏、黄卲、刘辟听令,前往降兵大营控制局势。”
“太史慈听令,带领一万步兵封锁降兵大营,闹事者,格杀勿论!”士徽顾不得商议破城之事,连忙下令。
皇甫嵩、朱儁、曹操等人闻得张角病死,城中并无大将。当即点齐兵马,前来攻城。
广宗城只有数千人的守军,大部分的精兵早被张梁带出城外与官军大战。剩下的只有数千精兵,十余万黄巾军家小。
黄巾圣子张祭身穿孝袍跪拜在张角的棺木前,痛哭不已。圣子张祭是张角的义子,乃是当年化身郎中四处传道时遇到的一个弃儿,进而抚养成人,取名张祭。
“报!圣子,官军正在攻城!还请圣子前去主持战事!”卫兵来报。
圣子张祭,止住了眼泪,心中也惶恐不安,但此刻他却不能表现出来,毕竟广宗城中只有他才是主心骨。若他倒了下去,那广宗算是彻底完了。主持战事,对一个弱冠青年来说,已经算苛刻了。
张祭来到城上,只见官军甲兵如林,一波接一波的冲击着城墙,喊杀声此起彼伏。黄巾将士,居高临下,箭支飞舞,雷石、滚木,不断往下砸去。官军的惨叫声不断传来。
官军的弓箭手在盾牌的护卫下,从城下不断的往城上射,黄巾军也不断有人中箭倒地。
皇甫嵩等人见广宗城守军顽强,也不强攻,不温不火的战至黄昏时分,方才鸣金收兵。
“报!前将军已派重兵封锁降兵营,只出了一些小乱子,并无大碍。”斥候把在士徽大营打探来的消息告知皇甫嵩。
“哦,看来前将军那小子还是聪明,不及时控制,还真有他喝一壶的。”朱儁听闻,也是暗笑。降兵营就够你受了,破广宗的事,你就别参合了。
“如此甚好!广宗城中黄巾贼兵力不多,明日强攻,必然破城!”皇甫嵩信心满满。
曹操没有说话,右手缕着胡须,暗道:士徽这小子别看年纪不大,还真是有勇有谋,如果让他来破广宗城,估计这小子不会强攻的吧!广宗是黄巾贼的大本营,这些守城将士恐怕都会宁死不降,强攻的损失恐怕不小。
正在皇甫嵩等人商议间,卫兵走了进来:“报!前将军正在帐外求见!”
“嗯,前将军?快请进来。”皇甫嵩听闻士徽到了帐外,也是惊奇。
这么快就搞定了降兵!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四十八章破广宗黄巾覆灭()
话说皇甫嵩与朱儁、曹操等众人正在商议破广宗之策,忽闻听士徽来访,皇甫嵩遂命人请士徽进来。士徽进得帐来,见朱儁、曹操等人皆在,也一一见礼。
“效天兄,这次过来不知何事?”皇甫嵩当先问道。
“皇甫将军,小弟今天因降兵之事,未参与攻城,还请将军见谅!”士徽自然把白天的事情说了一下。免得有人觉得自己出工不出力。
“无妨,你的事我清楚,张角死了,黄巾军降兵自然情绪不稳,你做的很对。你来不会是和我说这些的吧?”皇甫嵩自然能猜到士徽绝不会只是和自己说这些,但一时又猜不到,估摸着和破城有关。
“将军,广宗城中守兵不多,我有个想法,不知当说不当说。”士徽有些迟疑。
“说来听听。”皇甫嵩一脸淡然。
“好,那我就姑且言之吧,广宗是黄巾军大本营,劝降恐怕很难。我军可使扰兵之计,趁敌不备假戏真做。将军以为如何?”士徽抬头看了看众人。
“扰兵之计?假戏真做?哦,好办法!”皇甫嵩当即翘起了大拇指。
是夜,广宗城时不时的被官军的喊杀声惊醒。
竖日,守城的黄巾将士一个个都黑着眼圈,无精打采。远处官军军容整齐,旌旗林立,一**官军冲到城下,不见攀墙,却是向城上不断射箭。一整天来来回回十多次,直至黄昏方才鸣金收兵。
夜间,又是时不时的来一阵敲锣打鼓,喊杀一阵。
如此一夜广宗守军被折腾个七八回。
一连三天,黄巾军将士都是在这种煎熬声中度过。黄巾军兵少,又无**换。可怜的黄巾军将士被折腾得已经筋疲力尽,精神和体力都委靡到了极点。白天又在官军的攻击下受伤不少,兵力日见捉襟见肘。
官军却是精力充沛,终于在黄巾军极度疲惫中寻得一次机会破城而入。
时,张祭正在府中,闻得广宗城破,大哭,自刎而死。
数千黄巾守军,无人逃走,皆战死。
皇甫嵩见此,大怒,欲将广宗城中黄巾家小十万余人皆杀之。
士徽闻言,忙前去拜见皇甫嵩。
“皇甫将军,此事万万不可!”士徽见过皇甫嵩之后急急说道。
“有何不可,这些可都是顽固分子,我不过是杀一儆百!”皇甫嵩怒道。
“将军息怒,将军素来仁爱,体恤下情。此黄巾妻小,皆老弱妇孺有何能力造反?那些呀呀学语的稚童,将军真忍心让他们身首异处?若将军实在不放心,那末将愿派重兵押送他们到蛮荒之地,你看如何?”士徽晓得皇甫嵩此时正在气头上,若与他强争,恐怕会适得其反。
良久,皇甫嵩长出一口气,看到士徽小心翼翼,可怜巴巴的样子,差点笑出声来。还真难为了这小子,也不知为何这小子总是为黄巾贼说话。
只是偶尔听说这小子说过什么要为大汉多保留一丝元气,也不知是什么意思,这小子总是这么奇奇怪怪的。
如今这小子的部下也有不少黄巾降将,若真的杀了广宗城内的黄巾妻小,那五万余降兵说不定真的要反了,上天有好生之德,算了,随他吧。
“嗯,你真的愿意押送这些人去蛮荒之地?”皇甫嵩郑重的看着士徽。
“是的,将军!”士徽也怕皇甫嵩反悔,若这些人死了,自己可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啊。不但降兵复反,怕就怕自己再没有颜面见麾下的那群降将。
“好,那你准备把他们押往何处?”
“幽州上谷郡,末将暂时可以供应他们粮草度过饥荒,待来年屯田足以养活他们自己。将军以为然否?”士徽也不避讳,直言相告。
“嗯,至于如何安置这些人,你看着安排吧。这下曲阳”皇甫嵩沉思了一会,心中明了士徽的想法,欲言又止。
“谢将军!至于下曲阳之事,全凭将军安排!末将这就亲自率领大军押送黄巾降兵及其家小前往幽州。”士徽见皇甫嵩允许,忙躬身道谢。
“前将军士徽听令:令你速带黄巾降兵及其妻小前往幽州上谷郡。”皇甫嵩听出来士徽的话音,也就借坡下驴,随即面色一整下令道。
皇甫嵩也是担心,这群降兵可是马蜂窝,随时都有可能惹出麻烦,杀,恐怕杀不得,倒不如把他们赶的远远的。
“末将遵令。”士徽领命而去。
士徽虽然不知道皇甫嵩在想什么,不过也能猜到个大概。
也许是嫌自己碍眼了,的确自己这段时间出了不少风头,当然也抢了不少功劳:张梁是自己部下所斩,广宗也是自己献计所破,现在就剩下一个下曲阳以及张宝,若再被自己等人抢了,到时不光皇甫嵩,就是朱儁、曹操脸上也挂不住。
又或许,到时候自己再收降黄巾贼,这要怎样向朝廷交代啊?贼平了,可是没杀几个,说起来跟开玩笑似得。
搁谁谁信啊,你妈,怪不得历史上皇甫嵩等人攻破下曲阳后屠杀十数万人。
回到大营,士徽忙命赵云、张飞、黄叙等将领带领两万兵马前去接收黄巾军家小。黄巾降兵大营:众人得知大贤良师已死,广宗已破,心中凄凉,在韩忠等将领的劝慰下,情绪渐渐平复。
又忽闻,士徽派兵护送家小前来,一时又是对士徽感激不尽,愿意听从士徽安置。
“徽哥,我们就这么走了?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