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将版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武将版三国- 第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是,自从蔡文姬请求他出手,帮郝梦写一份请封的奏疏之后,蔡邕多少也就明白了,他的大女儿差不多就属意郝梦那厮了。

    蔡邕是看不上郝梦的出身的。

    但郝梦他们的实力确实不错,结合之后,女儿文姬和万年公主今后的安全,起码不会让这位当今大儒死不瞑目的。

    只要郝梦再获得一个实封诸侯的名号,发展几年,不说什么争霸天下的,自保应该是没有多大问题的。

    蔡邕也不是没有考虑过天下诸侯,和那些世家大户的才俊。

    但是,从南到北,又从东到西,蔡邕遍数天下诸侯却发现,哪一个诸侯都是老大不小的,身后还有一大堆老婆小妾的。

    至于那些所谓的世家才俊,想想当初的河东卫家,蔡邕只得叹气作罢。

    所以,蔡邕不但为郝梦写好了请封的奏疏,也愿意为郝梦奔走一趟长安。

    反正,以他当世大儒的身份,董卓再怎么残暴,应该也不会杀他的吧?

    至于,跟着那些“掉队”的官员一起去长安,只不过是顺道罢了,人多也好有个照应的说。(未完待续。)

第176章 董卓给诸侯们准备的蛋糕() 
函谷关的守将,此时已经换成了徐荣;身后潼关的守将,却是从河东召回来的牛辅。

    至于李傕和郭汜,早就被董卓召回长安随身护驾。

    现在的董卓,只相信这些跟他起家的老兄弟了。如张济叔侄俩,还有张辽等人,虽然没有被远远的打发到一边,却也不再是随时随地能够见到董相国的。

    徐荣对董卓的忠心是没得说的。

    当初虎牢关下的西凉军大营,就是他徐荣主持断后的。最终,等董卓进了长安之后,徐荣才带着一部精锐,杀出了重重包围,逃回了函谷关。

    徐荣擅长防守,杀出重围不是他所长。

    但是,十多万西凉精锐一起发力,盟军包围圈儿的任何一个方向上,都没有哪路诸侯有实力留下他们!

    起码,徐荣是成功逃进了函谷关,还顺便带进去了近两万西凉精骑。

    有了徐荣驻守函谷关,再加上李傕和郭汜回到了身边儿,董卓这回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只不过,也不知道是董卓不再约束呢,还是西凉军的本性表演,退回长安的西凉军搜刮地皮的本事也颇有见长。

    董卓在函谷关前丢失的近二十万石粮草,还有那不计其数的钱帛,很快就被再次筹集起来。甚至,搜刮长安地区的收获,比当初的洛阳还要多!

    反正,董卓这回也不想再跟关东诸侯们瓣手腕了,只想将天子和朝堂掌握在手中,舒舒服服的过完他的下半生。

    只是,当盟军几十万大军抵达洛阳,既不兵叩函谷关,也不星散而去,董卓虽然明明知道函谷关在徐荣手上固若金汤,却多少还是有些担心。

    这一日,董卓照例高坐天子之侧,帮忙天子处理似乎永远没完没了的政务。

    不想,李儒却快步进入朝堂,跑到董卓身边,给他汇报了一个最新消息:当初在函谷关前被劫走的几十名官员,在蔡邕的带领下,正在返回长安。

    此时,蔡邕他们已经抵达函谷关,正在等着董卓的放行许可。

    这还是徐荣不敢擅专,接到蔡邕他们之后就飞马传讯长安。

    随着徐荣的信使而来的,还有蔡邕他们带来的请封奏疏。

    奏疏是盟军十八路诸侯为他们自个儿请封的。

    在盟军众多狗头军师的参谋合计之下,请封的奏疏写得那是流光溢彩、婉转娓约。

    反正,奏疏的中心思想就一个:你董卓赶快给咱们大伙儿来一个大蛋糕,咱们分掉之后也好拍拍屁股回家;要不然的话,咱们还要继续西进,到函谷关去耍耍。

    ……

    退朝之后,董卓便留下李儒,准备商议一番,倒底该不该“批准”关东诸侯们的请封奏疏。

    按照董卓的性子,你关东诸侯们按着老子搓了一顿,回过头来还想老子给你们封侯,还要划分地盘?

    想都别想!

    但是,董卓的智商还是不低的。

    想要舒舒服服的、肆无忌惮的过完下半生,就不能让这些诸侯们再跳反了。

    起码,不能让他们明目张胆的跑来找他董相国的麻烦。

    所以,见到袁绍他们的奏疏之后,董卓立马就明白,这也是打发掉关东盟军的一个锲机。

    不过,董卓也知道欲壑难填这个词。

    今天如果“批了”袁绍他们的奏疏,见到他董相国好说话,这些家伙会不会明天再来一道奏疏,会不会隔三差五的继续来奏疏要这要那的?

    朝廷的那些官职、诸侯爵位,还有其它州郡的地盘城池,董卓是不怎么在乎划分给关东诸侯们的。

    反正,那些都不是他董卓的东西,只要能让袁绍他们偃旗息鼓,不再来找他董相国的麻烦,慨他人之慷的举措对董卓来说,也只是一道诏书的问题罢了。

    “文优,说说吧,咱们要不要应允袁绍他们的奏疏。”

    董卓心里其实已经同意了袁绍他们奏疏,却又不想袁绍他们舒舒服服的将蛋糕拿到手,所以才让李儒帮忙绸缪一番。

    “回相国,以李儒之见,咱们不但要答应袁绍的他们的请封奏疏,还要将他们的封地放在其他诸侯的地盘上。”

    “如袁绍,他现在不就一渤海太守么?咱们直接加封他为朝廷前将军,然后再封他为幽州刺史。”

    “袁绍本就有野心,获得任命之后肯定欣然退兵。但袁绍想要出任幽州,北平的公孙瓒就是他的挡路石。而此时的冀州刺史韩馥,必然也想趁势收回渤海郡。”

    “如此,袁绍前有公孙瓒挡路,后有韩馥想要将他赶走;袁绍、韩馥和公孙瓒三人回到冀州和幽州之后,必然要生死纠缠一番才行,将再也无力西顾了。”

    “至于兖州刺史刘岱,他治下的太守们也没有一个省油的灯,相国只需加封刘岱和兖州各郡太守的爵位即可。”

    “同时,还要将曹操也安插在兖州。”

    “就算是曹操能力再强,想要在兖州一地有所作为,那些同为会盟的诸侯们,自然会扯他的后腿。”

    “如此,兖州一地三五年内也难以决出归属了!”

    这些谋划,李儒自接到徐荣送来的盟军请封奏疏之后,就跟贾诩私自商议了好久才得出的。

    总之一句话,你们关东诸侯们不是要城池、要地盘么?

    好,咱西凉军代表朝廷加倍赏给你们,至于尔等地盘犬牙交错,能不能有那个实力拿到手,就凭你们各自的本事了!

    等他们这些诸侯狗咬狗,咬出结果来的时候,他李儒和贾诩早就逍遥法外去了!

    ……

    一个多时辰的商议,李儒不但将十八路诸侯的地盘城池安排得紧紧有条,就连那些诸侯麾下的得力干将,李儒也不时安排翻。

    借着这股分封潮流,李儒不但要让诸侯们狗咬狗,还要让那些诸侯和他们麾下的大将产生隔阂。

    毕竟,当诸侯老大们看到小弟也被分封之后,肯定会下意识的去想:

    他么老子堂堂一路诸侯,如今也不过是一郡太守,你小子不过是跟着咱混的武将,何德何能的与咱平起平坐,也成为一郡太守?

    即便明知道这是董卓的分化之策,不信任的种子却总有萌芽之日。

    “那么,这三份奏疏也该应允么?!”讨论完了十八路诸侯之后,董卓又抛出三份奏疏,语气中已经充满了深深的恨意。

    李儒都不需要细看,就知道那三份奏疏是为谁请封的。

    要知道,不管是十八路诸侯的奏疏,还是这三份奏疏,虽说最终需要董卓来裁夺,却是他李儒第一个经手看过的。

    三份奏疏,一份是袁绍递上来的,一份是大儒蔡邕递上来的,还有一份是万年长公主递上来的。

    而这三份奏疏请封的家伙却是同一人——不是诸侯却已经名传天下的郝梦!

    对于郝梦,董相国完全有理由咬牙切齿。

    可以说,西凉军的衰败,董卓西迁,起因虽然是袁绍组织的十八路诸侯讨董,但郝梦却是站在最前面的刽子手!

    虎牢关被攻陷,郝梦在其中起着主要作用。

    天下第一的吕布殒落,也是郝梦一而再、再而三的促成的。

    甚至连他董卓西迁时被截杀,也是郝梦与曹孟德一起来的。

    现在,还想他董相国为郝梦封爵,是他董相国还没有睡醒呢,还是郝梦那厮正在梦中?

    当然,如果郝梦身为一路诸侯,董卓或许会捏着鼻子认了,随便赏给郝梦一块地盘,远远的打发出去了事。

    但是,现在的郝梦却只不过是一个山野村夫,打了他董卓还向他董相国请封,这是根本就不将他董相国当一回事儿的么?

    ……

    “敢问相国,咱们现在还有余力出关对付郝梦那厮么?”李儒问道。

    看见董卓摇头不语,李儒继续说道:“既然咱们没有余力消灭郝梦,那为何不仿照关东诸侯们,将郝梦也扔到那些诸侯们的地盘上去?”

    “今后,天下各路诸侯为了争夺城池地盘,必然相互攻杀;郝梦空有武将实力,却没有诸侯的势力,正好可以借其他诸侯之手灭之。”

    “更何况,郝梦还让蔡邕给相国带来一千万金钱的厚礼,满足了郝梦的请封之后,咱们既能心安理得的收下厚礼,也能顺便让他人教训这厮。”

    “相国何乐而不为呢?”

    说实话,李儒和贾诩私下受贿五百万金钱,确实让他们感到震惊,也看到了郝梦对爵位的势在必得。

    而且,他李儒和贾诩正在绸缪退路问题,这可不是拍拍屁股一走了之的事儿,正是需要大把金钱的时候,五百万金钱的贿赂,由不得李儒不动心。

    再说,也正如李儒刚才所说,贿赂收下了,咱也给你郝梦封了爵位和地盘,至于你有没有能力将之拿到手,那就是你郝梦自个儿的问题了。

    当然,郝梦在众多诸侯的虎视眈眈之下,能不能守住地盘,能否成长起来,也不是他李儒需要关心的!

    ……

    其实,听到蔡邕带着一千万金钱,即将来给郝梦当说客的时候,董卓已经认同了李儒的说法,准备找个地方封给郝梦。

    至于是那个郡县,或者哪座城池,就得董卓和李儒再详细参谋参谋了。(未完待续。)

第177章 蛋糕有毒() 
半个月之后,蔡邕从长安安然返回,随同他一起抵达洛阳的,还有几名来宣读圣旨的宦官。

    董卓既然代表朝廷册封关东诸侯,在仪式上也没有偷工减料,反正他又不差那么几名宦官。

    至于,为何大儒蔡邕和小公主同时给郝梦请封,在一千万金钱的诱惑面前,董卓也没有心思深究;就连小公主身在洛阳,也被董卓下意识给忽略了。

    等朝廷的圣旨抵达洛阳时,盟军十九路诸侯,外加一个郝梦,都聚集在万年公主的万年殿前的广场上,等着宦官宣读圣旨。

    马上就要各奔东西了,也没有人愿意再起一座太庙或者宫殿什么的,用来迎接圣旨。

    不过,用来接旨的香案,诸侯们倒是没有忘记。

    大汉天下再怎么处在崩溃的边缘,却毕竟余威犹在。大家身为汉臣,在这种大场合,该有礼仪还是不能少的。

    十九路诸侯加上他们的亲卫武将,再加上郝梦诸人,万年殿前的广场上,也算是历史名人济济一堂。

    四名宦官在众人期待的眼神中,抬着一口大箱子步入万年殿的台阶上。

    箱子中装的,自然不是什么钱帛之类的犒赏,而是册封的圣旨。

    需要册封的刺史太守很多,这等册封圣旨又不能并在一起,只能每个册封的对象一份圣旨。只看广场上的这么多人,圣旨自然也就不在少数了。

    “圣旨到!”

    随着宦官尖锐的嗓音响起,万年殿前的众人,上到盟主袁绍,下到值守的小兵,都轰然跪了一地。

    还是那句话,大汉的余威犹在,盟军中的众诸侯只要还没有跳反的胆子,就得老老实实的跪地接旨。

    “东郡太守乔瑁接旨!”

    第一份圣旨居然是给乔瑁的,袁绍等人自然是有些意外和吃惊,但乔瑁本人却是喜滋滋的出列,跪到了最前面去接旨。

    无论是在历史和演义中,还是在这次讨伐董卓的战役中,乔瑁将他打酱油的本事发挥得可算是淋漓尽致。

    不过历史和演义中的乔瑁,却是在盟军即将散伙的时候,被兖州刺史刘岱以不愿借粮为借口斩杀。

    现在的乔瑁却还算活蹦乱跳,刘岱或许也正在想找个借口斩了乔瑁,好开启他刘刺史一统兖州的时代。

    ……

    “敕封乔瑁为曲阳侯,领东郡太守之职!”

    敕封的圣旨并没有长篇累牍的词汇,一句话直接道出对于乔瑁的敕封。

    乔瑁的东郡太守一职并没有变动,唯独多出了一个曲阳侯的爵位出来。

    现在董卓发下的这批封爵,都是实封侯爵,是列侯爵位。按道理曲阳这个地方的赋税,今后就都得供养乔瑁这位曲阳侯来着。

    而曲阳在什么地方,郝梦心里大致估计了一下,貌似是徐州治下、下邳所属的一个乡或者县。

    看着乔瑁欢喜中带着有点茫然的眼神,还有徐州刺史陶谦无动于衷的样子,郝梦估计,这两个老货大约也不怎么清楚曲阳这个地方的说。

    郝梦却有点皱眉,这似乎正是董卓借刀杀人的阳谋来着。

    不管乔瑁会不会实领曲阳这个封地,一旦陶谦知道曲阳是他治下的地盘,老好人的陶谦会怎么想?是不是总得防着乔瑁一手?或者想要先下手为强,偷偷干掉乔瑁那厮再说?

    ……

    “敕封河内太守王匡为金乡侯,升领青州刺史!”

    第二个被册封的是河内太守王匡,但接到圣旨的王匡,却是表情相当丰富。

    河内郡在哪里,青州又在哪里?

    此时的河内郡乃是冀州治下,靠近虎牢关的一个郡,在黄河的对岸,距离曾经的帝都也就一两百里的距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