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将版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武将版三国- 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郝梦知道,如果按照历史和演义的记载,刘备起家之时,确实在幽州刺史刘焉帐下混过,也确实在刘焉面前表明过,其祖上乃是中山靖王刘胜。

    当时的刘焉,对混得这样凄惨的汉室宗亲,是不置可否的。

    但是,到了今日,在诸侯会盟的场所,刘备表明曾经与刘焉述过祖,众诸侯都会下意识的认为,他刘备的汉室宗亲身份,必然是得到了刘焉认可的。

    不会有人怀疑,刘备是借着刘焉的大旗,来抬高自己的身价!

    再说,益州据此千里迢迢,也没有人会闲得蛋疼,为了一个小小的刘备,跑到成都去找刘焉求证。

    是以,刘备表明身份之后,众诸侯都有些惊讶,就连坐在上首的袁绍,都拱了拱手,算是与刘备见礼。

    ……

    刘岱侧身,向隔着几个座位的公孙瓒拱手问道:“敢问伯圭兄,刘玄德在君麾下任何职?”

    此时,公孙瓒的老好人属性发作,拱手回道:“玄德贤弟乃堂堂帝胄,现屈身与平原小县R县令,并不属于某麾下将校。”

    “袁本初发书海内,邀天下诸侯共诛董贼。玄德贤弟知道消息之后,便起兵前来会盟。”

    “只因其兵马太少,才与在下合兵一处。”

    其实,刘备本来就在公孙瓒麾下混饭吃,就连平原令一职,也是公孙瓒委任的。

    倘若,公孙瓒实话实说,诸侯会盟,与刘备也就没有多大关系了。

    或许,因为同窗的关系实在太铁,公孙瓒无时无刻,都想着扶刘备这位老弟一把。

    知道刘备并非公孙瓒的部下,刘岱拱手道:“堂堂帝胄,岂能无座?袁公,你看……”

第63章 盟主与矫诏() 
刘岱的言下之意,也是想要扶刘备一把。

    当然,刘岱的心思,可不像公孙瓒这么好。

    实在是,刘岱在这十八路诸侯之中,虽然身份尊崇,影响力却十分有限。

    值此天下大乱之际,众诸侯都想着如何瓜分刘家江山,而刘氏的这些宗亲们,也在想着如何才能做光武第二。

    关东的这么多诸侯之中,刘岱堂堂一州刺史,却很有些孤立无援。

    今天,倘若能将刘备扶上诸侯之座,都是汉室宗亲,相互之间便能引为奥援,还能结交到公孙瓒这样的土豪。

    ……

    袁绍左手抚须,伸出右手道:“既然是皇族后裔,那就看座吧。”

    说话间,便有军士抬出一把交椅,置于右排末尾。

    与演义中有所不同,此时的袁本初,并没有让人搬来一个马扎,也没有故意羞辱刘备来着。

    反正,多一路诸侯也无所谓,袁绍也不在乎刘备有多少人马,只要关羽一人,便能抵得上上万普通士卒

    天下间实力超强的武将,在座的诸侯们,心中都有一本谱。

    再说将刘备单独出来,也算间接的削弱了公孙瓒的实力。

    在袁绍的计划中,讨伐董魔王的行动无论成败,回过头来的第一步,便是图谋冀州全境。

    到时候,冀州在手,袁绍接下来的进攻方向,无非就是相邻的青州、并州和幽州。

    幽州的刺史虽然是刘虞,但最强的实力派还是公孙瓒。

    他袁大盟主要图谋幽州,迟早就会跟公孙瓒交恶。现在将刘备独立出来,关羽自然会跟着刘备走。

    公孙瓒麾下,没有了刘关张三兄弟,他袁绍想怎么玩儿公孙瓒,还不就是怎么玩儿?

    ……

    刘备落座之后,众诸侯就开始扯皮。

    毕竟,蛇无头不行。

    自古诸侯会盟,都会选出一个盟主出来,领到天下群雄,匡扶正义也罢,剿灭奸贼也罢。

    曹操倒是想要做一做盟主,只可惜他的本钱太少,身份地位又相差在座的众诸侯很多,坐上了盟主也难以服众。

    是以,曹操主动表示,放弃诸侯盟主的争夺。

    值此一项,曹操便赢得了在场很多诸侯的好感。

    剩下的诸侯之中,无非就是兖州刺史刘岱,还有着野心,想要坐上诸侯盟主的宝座,并藉此当一回光武第二。

    不过,刘岱虽然也是一路诸侯,却连自家的兖州都没能摆平,还妄想做诸侯盟主,也没有人为其张目。

    刘备倒是想要声援一下刘岱,好歹也是宗室诸侯不是。

    但是,刘备才刚刚被赐座,还算不上什么诸侯,根本就没有发言权。

    于是,最终只剩下袁绍和袁术兄弟俩,在为诸侯盟主的位子,打起了口水仗。

    陈留太守张邈,还有上党太守张扬,以及广陵太守张超,率先出声,表示支持袁术当盟主。

    而徐州刺使陶谦,河内太守王匡,以及兖州的几位太守,都纷纷支持袁绍当盟主。

    最终,加上人妻曹和孙坚的支持,袁绍顺利拿下了盟主的宝座。

    至于袁术,则只能看管盟军的粮草了。

    ……

    其实,真的论关系的亲疏,曹操和孙坚,是比较亲近袁术的。

    但他们二人又不是傻子,二袁之间,无论从那个方面来说,袁绍都要远胜袁术。

    诸侯会盟之后,可是要跟董魔王开干的。

    让袁绍当盟主,总比袁术这个二百五要靠谱得多。

    所以,曹操和孙坚算是一锤定音,支持了袁绍当选盟主。

    郝梦估计,这也为曹操和孙坚埋下了祸根。

    日后,孙坚当先锋的时候,战损严重不说,粮草的消耗也会很大;袁术肯定会像历史上一般,不给孙坚及时发放粮草军械。

    至于曹操,袁术照样能找到千百种方法,让曹操吃一个大亏。

    历史和演义中,在讨伐董魔王的战役中,曹操可是将好不容易攒下的老本,给赔了个精光;最后还要跑到扬州去募兵。

    要说这其中,没有袁术的影子,郝梦无论如何是相信的!

    袁术这样的家伙,成事不足,扯扯后退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

    盟主既定,剩下的就是讨论,该如何进军关中,吊打董魔王,救回多灾多难的天子。

    位于左手第一位的曹操,在众诸侯坐定之后,起身说道:“袁盟主,诸位兄台,咱们虽然聚义会盟,起兵讨伐董贼,但咱们却师出无名!”

    “因为,咱们还缺一道天子诏!”

    要跟掌握着朝堂的董魔王开片,关东的诸侯联盟,就不能师出无名。

    中国王朝,自古讲究的便是师出有名!

    有了天子诏,盟军就是奉旨讨贼,是高举正义大旗的军队;没有天子诏,即便打败了董魔王,也会被人说是乱臣贼子,与董卓一样无道。

    刘岱苦笑道:“天子还在董贼手中,又如何能给咱们这么一道诏书?”

    袁绍却笑道:“孟德贤弟这不是刚刚从洛阳逃了出来么,他就给咱们带来了天子诏!”

    “袁盟主说得不错,曹某刺董失败之后,逃出洛阳之时,天子曾经授予了某一道密诏,诏天下英雄入京勤王,除贼扶国!”曹操笑道。

    曹操行刺董魔王,虽然失败了,却依然名扬海内。但是,仅凭借这一点,兵微将寡的曹操,也不可能坐到左手第一位。

    曹操逃出洛阳的时候,就放出过风声,说他随身带着一份天子密诏!

    刘岱这样被架空的刺史,可能没有听到这样的风声,但袁绍这等诸侯,怎么可能不知道,曹操手中有一道天子密诏。

    至于这道密诏的真假,说真心话,众诸侯还真不怎么在意。

    所以,当曹操拿出所谓的“天子密诏”,开始诵读的时候,连刘备都听了出来,这他么根本就不是天子写的,而是妥妥的矫诏。

    有汉以来,矫诏的事情层出不穷。

    虽然,大多数矫诏之辈,都没什么好下场。但此时大汉天下已经是风雨飘摇,董魔王手中的小天子,即便想要追究矫诏的责任,也得他有这个能力再说!

    有了讨贼的诏书,众诸侯总算师出有名了。

    甭管这道诏书是不是矫诏,只要能堵住天下悠悠众口,矫诏也是真的诏书!

第64章 进军方略的背后() 
曹操替天子拟的诏书有了,诸侯们也会盟了,连盟主都选了出来,接下来就是直接进入正题:该如何进兵,才能将董魔王给揍趴窝!

    在众诸侯看来,这次会盟讨伐董卓的行动是必胜的。

    起码,在场的大多数人都是这么认为的。

    曹操也是这么认为的。

    在没有会盟之前,曹操还有些担心,担心讨伐董卓有可能不会成功。

    但现在一看,在场的这么多诸侯,刨去打酱油的不说,还很是有些一心扶汉的太守、刺史。

    曹操现在也是踌躇满志,虽然他的兵马钱粮不多,连块地盘都没有。

    但他曹操刺杀过董卓,他曹操还为大家带来了天子诏书。所以,他曹操才能坐在盟主之下,左手边的第一位!

    现在,干劲十足的曹操,还要为诸侯们献上一份大礼。

    那就是,将他与荀彧早就琢磨好的进军方略,献给诸侯联军。

    按照曹操的进军方略,盟军最好是兵分三路:

    第一路,集合十五万大军,以及半数的武将,佯攻虎牢关,将董魔王的注意力和西凉军,都吸引到虎牢关来。

    倘若,董卓不调集大军到虎牢关,这十五万大军,外加两万武将,就变佯攻为主攻,全力进攻虎牢关。

    第二路大军五万,外加五千武将,直接绕到洛阳之后,拿下函谷关,断掉西凉与京师的连接,也断掉董卓西逃的之路。

    第三路大军十五万,武将一万五,走荥阳,直插京师地区。

    倘若,董卓的大军被吸引到虎牢关来,这第三路大军就直接拿下京师洛阳,救出困于皇宫中的天子。

    说实话,曹操的这个进军方略,完全发挥了联军兵多将广的优势。

    除了第二路大军,在面对董卓的全部军队时有些劣势之外;其他两路大军,任何一路都能对董卓保持优势。

    如果真按这个方略来,董卓要么被吸引到虎牢关,要么就龟缩在京师,等着联军会师于洛阳城下。

    再要么,董卓提前西窜,猛攻被第二路大军把守的函谷关。

    第二路大军虽然只有五万人,外加五千武将,与董卓决战不行。

    但是,只要这一路大军的统帅不是傻子,死死守住函谷关,不与董卓决战,董魔王以及他的西凉兵马,在关中地区就会成为瓮中之鳖。

    只可惜,曹操刚刚介绍完他的进军方略,就被袁盟主挥手否决掉了。

    袁绍提议,联军要与董卓刚正面,大军不需要分兵,直接从虎牢关碾压过去,什么时候遇上董卓的主力,什么时候决战。

    在郝梦看来,袁绍的这个提议也不错。

    联军的数量,毕竟是董卓西凉军的两倍有余,武将也是董卓的三倍不止。只要万众一心,将士用命,碾压董魔王完全毫无压力。

    而且,这个进军方略,是最为简洁,也是最为有效的。

    相对与曹操的分兵提议,袁绍的提议就没有被吃掉一路大军的危险。

    所以,众诸侯稍一思量,都同意了袁盟主的这个提议。

    ……

    决定了进军的方略,接下来就是喝酒看歌舞,众诸侯吹牛打屁的时间。

    反正,在大家伙儿看来,他们这些关东的诸侯一联盟,董魔王也成了待死的鼠辈,并没有什么好忧虑的。

    ……

    曹操的提议被否决,却并不怎么灰心,吃酒之时,还与荀彧等人评议,袁盟主的这个以势压人的方法,确实不错。

    到了酒宴之时,众诸侯身后带来的武将,总算有了一席之地,能够在大帐中喝酒吃肉,顺便看看歌舞。

    郝梦的团队就坐在曹操身后。

    听到曹操赞赏袁绍的进军方略,郝梦摇摇头微微一笑,却不置可否。

    郝梦摇头,还有他嘴角似嘲笑,又似讥笑的样子,曹操没有看到,荀彧却是眼尖看到了。

    “怎么,郝壮士难道认为,袁盟主的这个提议有些不妥?”荀彧低声问道。

    坐在前面的曹操闻言,也回过身来看了郝梦一眼,然后侧了侧身子,表示洗耳恭听。

    郝梦还是一副似乎嘲笑的样子,看了荀彧一眼。

    郝梦不信,以荀彧的聪明才智,会看不出袁绍提议中的猫腻来。

    但是,荀彧或许真的看出了其中的猫腻,可能连曹操都看出其中的问题,却没有一人说出来。

    看了一眼帅座上的袁绍,郝梦低声道:“袁盟主的这个提议很不错,但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万众一心。”

    “现在看来,也不知道是袁盟主忽略了呢,还是其故意放纵众诸侯的私心。”

    “联军全部压到虎牢关,也得分出个先锋、中军和后卫。”

    “袁绍身为盟主,自然不可能去当先锋。那么,在虎牢关下消磨的士卒和武将再多,也不是他袁绍的麾下。”

    “正好,趁此机会,袁盟主还能削弱以后的敌人。”

    “而在场的这么多诸侯,能看出这一点的,应该还有好几人,但大家都是闷声发大财。”

    “毕竟,天下就这么大,今天削弱一位诸侯,他日分饼之时就会少一人。”

    听到郝梦这么一说,荀彧和曹操对视一眼,对郝梦的眼光都有些意外。

    自然,曹操和荀彧早就看出了这些,但正如郝梦所言,看透其中关窍的人,都是闷声发大财。

    即便是轮到自家军队进攻,看透了其中的关窍,也能千方百计的保存实力。

    ……

    曹操转身,继续与众诸侯敬酒看歌舞,耳朵却还在支棱着,随时聆听郝梦和荀彧的谈话。

    荀彧笑道:“没想到郝壮士也能看透这一点,除此之外,还有一点,不知道郝壮士知道与否?”

    郝梦举杯敬酒道:“郝某愿闻其详!”

    荀彧抚须笑道:“此战,无论输赢,袁绍都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算上武将在内四十万大军,不要说碾碎虎牢关,扫平天下都不是什么难事儿。”

    “而战胜了董卓,收获最大的还是袁绍。因为他是诸侯盟主,天下人都会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