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将版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武将版三国- 第2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伊尹谟和乙巴素被斩杀于城内,接下来推平高句丽,将再无阻碍。

    倘若让他们二人逃走,纵虎归山谈不上,高句丽接下来就还有得打的。

    不过,郝梦也只是关心结果,真要是让高句丽的这对君臣逃走,到时候折损的反正又不是他郝梦的兵马,胃疼的又不是他郝梦呢。

    ……

    琐奴看了他们家大王柯比能一眼,就惭愧的低下头颅,低沉着声回道:“咱们刚杀进城的时候,就让他们从南门逃了。末将追之不及,便返回城内执行大将军的军令。”

    郝梦他们风尘仆仆杀到高句丽王都时,是从西门而来。

    当时,也不知道出于什么缘故,郝梦并未向其它几座城门派兵,而是直接从西门处破城。

    身临第一线的柯比能,当时也没有问,似乎并不知道围城而攻的道理。

    而这,就给了高句丽君臣逃走的机会!

    “嗯,果然还是让他们逃走了!”

    郝梦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不知道是该失望呢,还是应该高兴。倒是身旁的柯比能,似乎有些远见,知道高句丽国君和丞相逃走,拍了一下额头,很是失落的叹了口气。

    至于柯比能为何叹息,他们鲜卑精骑刚才的折损,就是前车之鉴!

    ……

    “既然,更高级君臣逃了,那咱们就接着追吧。”

    待大军归营,郝梦并未进城一关,而是直接开军议,部署接下来的行动。

    “高句丽的王都都已陷落,其大军也折损在辽东四郡,此时的高句丽宛如待宰羔羊,很轻松就能横扫其全境的。是以,本将军决定分兵。”

    “每五千精骑为一个方向,总计八支,负责八个方向。沿途的高句丽城池、村庄,统统毁灭,只要看见高句丽人,都给本将军鸡犬不留!”

    “剩下的一万骑,还有那一万武将,都随着本将军追击高句丽伪王!”

    “柯比能首领,你意下如何?!”

    杀入高句丽的鲜卑精骑,这时加上武将也只余不足六万人,这些兵力,横扫毫无还手之力的高句丽全境,绝对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六万骑在一起,一个城池一个城池的屠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

    他郝梦还要不要回归中原啦?

    所以,分兵出击,就是必然的。

    至于决定之后再询问柯比能的意见,这是表示尊重不是?

    再说,柯比能他有反对意见么?!

    ……

    柯比能确实没有反对意见,对郝梦的决定也没什么不满。

    诚如大将军郝梦所想,柯比能也觉得,分兵出击扫荡,这是势在必行的。

    高句丽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真要一个城池一个城池的扫下去,只怕明年这时也扫不完的。

    他柯比能的族中精锐大都在此,其王庭弹汗山的防守相当空虚。倘若他们在高句丽迁延日久,弹汗山绝对会被有些人趁虚攻破。

    弹汗山虽然还能征召十万大军,却不是精锐。

    真要遇上步度根的精锐,王庭弹汗山属于谁,那可就真的很难说啦!

    而分兵,却能大大的提高清扫高句丽的节奏。

    ……

    见到柯比能首肯,表示并无异议,郝梦又道:“那好,怎么分兵,就由柯比能首领来安排。午餐过后,柯比能首领还是随着咱们一起,南下追击伪王伊尹谟。”

    “伊尹谟南逃,咱们正好趁机解决南部的三韩人!”

第479章 真理() 
分荟山,是狼林山脉末端的一片小山脉。

    山脚,有一条名为贝川的小河向西南而流。

    这里,是高句丽与大汉乐浪郡的分界线,国界就是以小河贝川为界的。

    在乐浪郡被三韩人窃据以后,贝川小河就是三韩人与高句丽的分界线。

    此前,双方都还算克制,高句丽的将士从不涉足乐浪郡的地盘,窃据乐浪郡的三韩人,也从未他国贝川小河半步。

    然则,时过正午,贝川小河边,却有几百骑从北而来。

    来者以一年轻人为首,三五百人的队伍却拉得老长。到了贝川小河边,年轻人掏出一个小舟模型,往河中一扔,便是载重三百石的大船一艘。

    众人也不在河边停留,纷纷登船。

    年轻人正想驱使小船抵达对岸时,却为身边的一老者所阻。

    “大王,后面还有百余人,咱们再稍等片刻,带着他们一起难逃吧。”

    这群人,正是从王都国内城逃出来的伊尹谟一群人。

    ……

    此地是高句丽与乐浪郡的边境,距离王都国内城有三百余里。

    好在,身为高句丽君王,伊尹谟不仅是武将,手中还是有着速度不错的坐骑的;其身边的丞相乙巴素,以及跟着逃至此地的几百卫队,也是胯下的坐骑还算给力。

    君不见,五千王宫卫队,逃至此处的也不过三五百人么?

    年青的据王伊尹谟,这时是真的吓破了胆。在王都国内城的时候,鲜卑人才刚刚杀进城,伊尹谟就没有抵抗,带着王宫卫队就从南门逃出。

    总算,年青的君王没有忘记他的丞相,逃出城的时候,好歹还是将乙巴素给捎上了。

    到了贝川小河边,伊尹谟还是觉得不怎安全,还想继续逃窜,最好一路逃到三韩人的首府再说。甚至,伊尹谟都顾不得身后掉队的那百余卫队成员。

    但是,随行的丞相乙巴素,却阻止了君王抛弃将士的举动。

    这不是收买人心,而是减少折损。

    这些跟着逃至此处的王宫卫队,好歹都是武将不是?

    王都国内城丢了,高句丽只怕也难保,这跟着他们逃至此处的三五百人,就是他们今后的本钱。这时抛弃一名将士容易,来日,高句丽东山再起时的本钱,相应的也会少一分。

    倘若没有这三五百人追随,他们君臣二人只怕要不了多久,就会成为阶下之囚!

    ……

    船上,年青的君王一边等着掉队者,一边喃喃自语着:“汉人的报复怎么来得那么快?”

    这个问题,不仅困扰着君王伊尹谟,就连丞相乙巴素也是一脑门的百思不得其解。

    说好的,这个时候的中原汉人,不是正值诸侯们打破狗脑袋的么?

    为何骠骑大将军郝梦还有余力,来管他们高句丽的闲事儿?

    难不成,郝梦那厮已经扫平了大汉全境不成?

    真要如此的话,就算他们君臣逃进三韩人的地盘,只怕多半也是凶多吉少。

    如此,他们似乎还得继续南逃!

    丞相乙巴素这时却正想着,倒底要逃至哪里,他们高句丽人才能东山再起。

    是的,到了这个时候,乙巴素念念不忘的,还是他的高句丽王国。

    想当初,高句丽的开国君王朱蒙,也不过是带着千儿八百人,逃至鸭绿江泮,这才有机会建立了高句丽。今日他们君臣二人只要谋得一块安全的地盘,高句丽王国未必不能东山再起!

    “说好的迁都呢?”伊尹谟碎念念的,这时神经都有些异常了。

    任谁,悲喜转换如此之快,只怕也会神经错乱的吧?

    前一刻,高句丽还在歌舞升平,还在欢庆抢占了大汉的辽东四郡。下一刻,却是警钟长鸣,大汉的一位诸侯就带着大军杀至王都之下。

    沧海桑田,也不会有这么快的吧?

    而且,当时的年青君王,可是一直就惦记着迁都的呢!

    丞相乙巴素听到君王的碎念念,却有些气恼,没好气道:“大王,这回倒真是如大王所愿,咱们却是得迁都啦!”

    ……

    傍晚时分,追击而至的大军姗姗来迟。

    贝川小河之泮,逃亡至此的高句丽君臣,早已再度南逃。

    武将有一批速度快的坐骑,一个时辰百余里不是难事儿,而且可以不用停歇的说。

    如郝梦和典韦,速度最快的时候,一个时辰两三百里路,,那只是小意思。

    但是,跟随而来的鲜卑精骑中,武将只有万余人,平均速度还只有五六十里。

    那些普通的鲜卑精骑,座下的宝马再是精粮,却倒底不是系统出品,奔行一两个时辰就得休养一会儿的说。

    所以,郝梦他们追击的速度,真心不是很快。

    ……

    “禀大将军,依据痕迹看,高句丽伪王逃离此地已有两个多时辰,咱们今晚无论如何是追不上的。”苴罗侯查探了河边的痕迹之后,凑到郝梦与柯比能身边,汇报着。

    追到贝川河边,武将倒是都没什么事情,但另外一万鲜卑精骑,其座下的战马却得好好休息了,否则就都得废。

    是以,郝梦直接下令,就在北川河边扎营过夜。

    这不是天色已晚了么?

    其实,真要追杀高句丽的君王和丞相,并不是非得带着鲜卑大军的说。郝梦和典韦带上几只小萝莉,就足以追上伊尹谟一行人,并将他们斩尽杀绝。

    问题是,郝梦也想废物利用一下,追杀着伊尹谟等人,杀进三韩人的地盘。

    高句丽这时已经废了,仅剩的君臣几人,在没有地盘东山再起的情况下,其实也就不足为虑。但南边半岛上的三韩人,郝梦却觉得很有必要,趁次机会也清理一下。

    且不说三韩人窃据了大汉的疆土,仅三韩人甘为异族的心态,就必须得从世间抹去。

    异族,唯有灭掉的异族,才是好的异族。

    这就是郝梦对待异族的真理!

    这一真理,可不仅仅适用于半岛上的高句丽人和三韩人,郝梦海还看了一眼身边的柯比能。

    ……

    不到幽州,郝梦其实还不知道,北边草原上的鲜卑人,势力居然已经如此庞大啦。

    虽说,眼下的鲜卑人分裂成了三部,但谁都在谋求着鲜卑部族的统一不是?

    真要是让鲜卑人统一诸部,集兵五十万肯定是没问题的。

    这也难怪后世的历史上,五胡乱华的时候,这鲜卑人也是主力的说!

    所以说,郝梦的某些真理,其实也是适合鲜卑人的。

    哪怕,这时的柯比能还在跪舔着他郝梦!

第480章 三韩() 
朝鲜半岛,在汉武帝之前,其实并不属于华夏故土。

    甚至,包括辽东四郡在内,山海关外的所有地域,在此之前从来就不是汉家所有。

    山海关以外,自古以来就是不毛之地,是化外之地。

    早在殷商时期,殷皇室成员箕子斗争失败,便带领旗下成员东逃至朝鲜半岛这不毛之地,这才有了箕子朝鲜的由来。

    后来,战国时期卫国的皇室后裔,姬姓卫氏之卫满,在汉初的斗争中失利,也东逃至朝鲜;并被当时的朝鲜国君箕准拜为大将军。

    只可惜,卫满终究狼子野心,篡了箕氏朝鲜的政权,建立了卫满朝鲜。

    再后来,卫氏朝鲜的狼子野心,终于一头撞在铁板上。与大汉帝国刚正面,还是武帝时期的大汉帝国,卫氏朝鲜的结果可想而知。

    总之,朝鲜半岛被大汉军队犁了一遍之后,便纳入大汉版图,归入幽州治下。

    无论是箕子朝鲜也好,还是卫氏朝鲜也罢,其实都是以华夏子裔统治当地的野人,并传播着中原文化,壮大着当地的华夏人口。

    是以,朝鲜半岛纳入大汉版图之后,并无反复。

    严格意义上来说,高句丽也好,更南边的三韩人也罢,都只是后来者。

    高句丽的前身,是起源于东北黑龙江左近的扶余人,是**逃奔至鸭绿江之后,这才建立了高句丽政权,并回身吞并扶余人。

    后来,高句丽又收拢了一些野人部落,才有着今日的高句丽之强大。

    至于三韩人,早起的统治者其实也是中原人,是为马氏、辰氏和卉氏;其底下被统治的民众,却是倭人,也就是小鬼子们的先祖之一部。

    倒是现在三韩人的首领是谁,这就有待考证了。

    所以说,后世许多人都闹不明白,小小的一个朝鲜半岛上,居然分裂成两个国家。

    其实,人家从始至终都是两个民族的好不!

    北边的是高句丽,这就是后来的朝鲜族。

    南边的是三韩,就是后世的棒子,所谓的“大韩民族”!

    ……

    朝鲜半岛的最南端,其实离着瀛洲四岛很近,稍微大一点的渔船都能抵达。

    瀛洲四岛上生活着的东瀛人也即是倭人,其先祖之起源是不是也是华夏子民的一支,早已无从考证,说不定真的是岛上的猴子进化来的也不一定。

    朝鲜半岛纳入大汉版图之后,半岛山的汉人也好,那些野人部落也罢,生活都在奔着小康。

    于是,在瀛洲四岛上,生活于水深火热中的倭人,多有逃难至朝鲜半岛的。

    在王莽时期,朝鲜半岛的最南端,生活着好几万倭人。

    然后,逃难至此的马氏等贵族,给这些倭人带来了最为先进的问话,也带了正确的思想指导。再于是,双方一拍即合,这就有了三韩之由来。

    其时,大汉暗弱,三韩也只是刚建,朝鲜半岛的最南端,就此被三韩人窃据。

    只是,这三韩人终究没有建国立制,窃据的朝鲜半岛南端,名义上一直还是属于大汉领土;所以,即便光武中兴之后,这百余年来,汉军再也没有扫荡过朝鲜半岛。

    即便到了现在,大汉帝国再度暗弱,三韩人更是进一步窃据了乐浪郡,却依旧没有建国立制。乐浪郡在名义上,依旧还是大汉故土。

    所以说,如果不是追杀高句丽伪王伊尹谟,郝梦还真没有什么好借口进兵乐浪郡。

    毕竟,这个时代讲究的是师出有名。

    ……

    乐浪郡,乃至真个朝鲜半岛南部,虽然被三韩人窃据。

    但三韩人毕竟没有说:这里从此就是咱们的地盘!

    而且,在朝鲜半岛上,三韩人一直都是以大汉百姓自居。

    虽然他们干的不是大汉百姓干的事儿!

    郝梦总不可能出兵自家地盘,还屠杀自家百姓吧?

    至少,在名义!

    现在追杀高句丽伪王伊尹谟,这就有所不同了。

    三韩人如果不收留伊尹谟,郝梦多半会在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