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第10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个弹股打完,杨明志以最娴熟的动作,一个人卸下空弹鼓,插上新的,干练的拉动拉机柄后,继续瞄准射击。

    整个过程仅仅过去四秒!至少乌斯季诺夫心里估摸着就是四秒的样子。

    这是何其的惊人?!四秒钟!要知道战场上机枪的压制性射击,一次射击的间隔往往都能放到五秒。

    在这方面乌斯季诺夫非常清楚,伏罗希洛夫又何尝生疏呢?

    换弹鼓的速度甚至比压制性射击的间隔时间更短,对此,捷格加廖夫倍感担忧。

    研讨会上别列科夫一张嘴大大吹捧了他的新枪,不管是不是真的,在没有靶场展示之前,捷格加廖夫保持一定怀疑。现在,他震撼了!自己研发的轻机枪,那个大弹盘打光了子弹,更换新的怎么着也得十秒左右。

    这点时间其实不算长,可它的弹容量也不高啊。人家别列科夫的新枪,弹容量高,换弹鼓很快,再说人家的射击精度也是惊人的。

    子弹究竟有没有中靶,捷格加廖夫举着望远镜得出一个恐怖的结论。

    他不禁捣捣年迈的费德洛夫:“老师,我敢确定,等靶子拿回来后,上面肯定是密密麻麻的弹孔。”

    “对!我有同样的感觉。”费德洛夫说着就放下望远镜,摆出一副明白一切的表情:“捷格加廖夫同志,恐怕您的轻机枪就要开始大规模的退役了。”

    “是的。这就是历史必然的发展趋势吧,接下来就看斯大林同志作何决定了。”

    当看到密集的尘土那一刹那,捷格加廖夫就觉得自己是时候研发新的轻机枪,成名之作dp28已经落伍。

    战争催生出了五花八门的新锐杀人怪物,别列科夫的新枪就是其中一个。

    精度高,射击稳定,弹容量大,换弹速度快,枪焰微弱,震动小。捷格加廖夫总结出新枪这六个有点,如果硬要说一个缺点,他唯一能想到的莫过于射手射击时不可能知道弹股里还有多少子弹。

    dp28的弹盘随着射击而转动,射手根据其上的挂扣环,就能判断子弹余量。

    再稍稍想想,捷格加廖夫也不觉得那是什么特别的优点,甚至非常鸡肋。人家别列科夫的新枪,换弹鼓的速度太快了,而且连续打了150发子弹,明显还能继续射击呢!

    持续的枪声在保持了三分钟后停滞,嘈杂的靶场安静下来,风声中只有围观的人们窃窃私语。

    杨明志又对枪械一番按部就班的检查,确保枪膛没有子弹,再卸下空弹股站起身。

    他走近斯大林,站在其面前。

    “报告斯大林同志,射击完毕,请您指示。”

    “很好……你做的很好。”斯大林的话语有些低沉,其冷静的外表下压制着的是火热的心。

    斯大林不经意的眼神骗不过杨明志,苏联的最高领袖心里肯定乐开花了。

    杨明志这一刻无比的清楚,虽不知命中率如何,自己的新枪基本得到了斯大林的青睐。 富品中文

    

第1819章 斯大林的最终认可() 
通过旗语和口哨,靶子后面土坑里的士兵知晓打靶已经结束了。

    短暂的打靶时间给予这位士兵是巨大的心理刺激,今日测试的不是一款新式步枪和轻机枪吗?怎么火力相当于重机枪?士兵一直蜷缩在坑里,在其正上方一片不大的区域正是子弹的密集落点。

    连日来气候相对干燥,子弹弄得尘土飞扬,当士兵站起身,他第一个动作先把身上厚厚的尘土拍打干净。

    他接着爬出土坑,赫然看到靶子上密密麻麻的弹孔。

    “这……究竟是怎样一种武器!”

    一介小兵的内心都被震撼了,然而他只是一介士兵。

    他不敢怠慢,猛地拔掉深深插在土中的标靶铁杆,接着拖拽着整个靶子就往靶场的发射点走去。

    没有经过多久,士兵将标靶拖到了射手,乃至斯大林本人的面前。

    靶子送抵了,围观的所有人屈从于好奇的本能纷纷聚集而来。

    费德洛夫和几位最具专业素养的枪械工程师们,他们无畏于斯大林的气场,直接凑到靶子边。当然,斯大林也需要这些专家为之讲解。

    靶子就平摆在地上,场面令围观者震惊,甚至于枪械射击者、射手本人也为之震撼。

    杨明志不禁扶扶自己的眼镜,只见这幅钢板人性标靶,它本身是一个奔跑人形的形象,钢板上密密麻麻布满弹孔。更疯狂的是,在弹孔的四周,钢板也都凹了下去。

    明眼人都看得明白,子弹飞行了四百米后依旧保有很强的动能,子弹打穿了三毫米的钢板不假,还对周边的钢板带来巨大压力。

    此情此景,斯大林陷入兴奋,也对乌斯季诺夫急切的命令:“快点,你快数数有多少个枪眼。”

    到了现在,伏罗希洛夫知道自己的赌局已经输了。事实就是如此,自己只能表示遗憾。

    不过,看到了这番惊人的场面,大清早的跑到内务部的偏僻靶场,此行确实不亏。

    杨明志蹲在靶子边,很快,乌斯季诺夫一脸惊讶的蹲在其旁边。

    “别列科夫同志,你已经取得很大成功。现在,我们得把弹孔数清楚。”

    “是!我现在很激动,让我们一起来统计。”

    这两人蹲下,很快,他们的周边聚集了更多的人。

    几位苏联的高级领导人,最具盛名的枪械设计专家,他们完全放下了身段,围着钢制标靶站成一圈。

    乌斯季诺夫奉命统计弹孔,然而当他数到第五十的时候突然犹豫不决。

    “糟了!”

    “您怎么回事,同志?”杨明志问道。

    “您的命中率太高,我……我数混淆了。算了,再好好数一遍。”

    斯大林一直围观着,近距离看着钢板,他突然起了一身鸡皮疙瘩,他还不知道这是所谓“密集恐惧”的正常反应,当缓过精神后他也亲自目视数弹孔,很快又数晕了。

    废了一番力气,奉了命令的乌斯季诺夫才完成了最终的统计。

    数据出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数据。

    乌斯季诺夫的额头渗着汗珠,他站起来,紧张的向斯大林汇报:“报告领袖同志,弹孔数量……”

    “数量有多少?快说!”

    “有一百一十九个!”

    “什么?您再说一下?”

    “是一百一十九个。”

    “这么多?!”斯大林一时间不敢相信这一疯狂的数字。

    伏罗希洛夫亦是不敢相信,因为这完全颠覆了他的认知,这便多嘴说一句:“数字可靠吗?您数了两遍中途还有数错的情况。一百五十发命中这么多,也许您应该再数一下。”

    本来,斯大林觉得这个数字已经非常优秀,或许里面还有纰漏?

    斯大林希望更完美一点,便命令乌斯季诺夫和别列科夫一起,好好再统计一下。

    要说还是杨明志脑子好使,确实自己的枪械打出了在他人看来恐怖的成绩,对于自己而言,该成绩确实优秀,也算不得惊艳。

    毕竟在另一个时空,班用轻机枪在四百米的短点**度是惊人的,只有连续扫射时子弹才越来越飘。唯一让杨明志兴奋的,就是自己完成了极为成功的复刻。

    杨明志想到一招,反正打完的弹壳散落一地。他将空弹壳插进弹孔里,只要看看还有多少弹壳未被插进,就能获悉精确的命中率。

    最终,还有三十个弹壳留在草地上,事实证明了更为疯狂的事,分明是乌斯季诺夫数少了。

    惊人的事实摆在大家面前,打出一百五十发子弹,四百米的命中率高达80%,而且飞行了四百米,钢芯的子弹还能打穿三毫米的钢板。

    班用轻机枪和它所用的弹药,不仅精度极高,杀伤威力并不比莫辛纳甘逊色!

    斯大林陷入兴奋中,其他人亦是如此。

    大家其实都在看斯大林的态度,只见得苏联的最高领袖,高高兴兴的走近传奇的别列科夫将军面前,一双有着巨大权力的双手,狠狠的拍在将军的肩膀上。

    杨明志结结实实的承担了这下落的力度,看看斯大林的脸,他已经完全明白自己已然成功。

    “别列科夫同志!谢谢您,为我们伟大的苏维埃祖国研发了惊人的枪械,您今日让我看到了奇迹。”

    “斯大林同志……您……也许我……”这一刻,杨明志受宠若惊。

    “哈哈,您不用紧张什么!我对您的两款新枪非常满意,想必其他同志也是满意的。”说着,斯大林看着乌斯季诺夫:“怎么样,您现在满意吗?”

    “我非常满意,斯大林同志。”乌斯季诺夫故作谨慎的说明:“或许我们还需进一步实验。一百五十发子弹说明的问题是有限的,我们需要进一步的实验。将军从新西伯利亚带来了一批子弹用于实验,我们可以将这些子弹打完。”

    “哦?还有这方面的必要吗?我觉得新枪的实验到此为止,接下来我们要进行大规模的生产。”

    “这!”乌斯季诺夫不想惹斯大林的不快,可他是负责全联盟武器生产的关键人物之一,即便别列科夫的新兵器再好,它能否进行量产,确实需要进一步的检查。

    这一刻,乌斯季诺夫大起胆子:“斯大林同志。新枪能否实现量产,我们还需考虑成本问题。这件事我们还需研究一下。”

    “难道还要研究什么?”斯大林瞬间皱起眉头,严肃的表情让人畏惧。接着又问到杨明志:“别列科夫同志,您告诉我,生产一支突击步枪的时间,比之莫辛纳甘如何?”

    “这……比莫辛纳甘更快。”

    “比冲锋枪呢?”

    此事的杨明志亦是当仁不让:“相比于波波沙,速度可能不相上下。”

    “很好,我相信您。”斯大林点点头,又看着乌斯季诺夫,“现在枪械的发明者说明的非常清楚,您就不要质疑什么。我现在决定,别列科夫同志的新枪靶场实验完全成功。您是负责武器生产的关键人员,我给您五天时间,给我拿出一套量产方案来!明白了吗?”

    “我……我明白了!我会很好的完成这些。”

    乌斯季诺夫的回答有些有气无力,他当然非常乐见于钢板上密密麻麻的弹孔,也非常不喜欢斯大林武断的决定。其实他觉得杨明志的新枪量产问题不大,可就是不喜欢斯大林不听自己以及其他专家的意见,甚至没让那些专家说上两句,就做出了重大决定。

    事情到了这般田地又能如何呢?斯大林的最高统帅,命令就是绝对的,自己只要和其他同志聚在一起,到了十月六日给斯大林拿出一套靠谱的量产方案。

    似乎靶场实验的事到此为止,其实不然。

    两支班用机枪和四支突击步枪留在了靶场,乌斯季诺夫执意继续留下来,和一众专家们进一步的进行打靶实验,直到为本次实验准备的弹药打光为止。

    斯大林不为难麾下的这位年轻有为之人,其人的责任心与务实精神令自己满意。再说,当斯大林冷静下来后,也觉得自己的决定有些武断了。

    然军令已经下达,新枪的量产工作是必须要落实的。

    新枪在靶场上的性能是惊艳的,正如乌斯季诺夫强调的那般,能否实现量产还需考虑成本之类的因素。斯大林谨慎的觉得自己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如若那些家伙还是一片异议可怎么办?量产是必须的,毕竟自己一下下了命令。但量产的数量自己并未说明,如此是生产一万支还是十万支,这就是以后会议要研讨的。

    对于斯大林来说,十月一日的事情并非特别重要。经历了此事,他的新枪好了很多,精神压力也为之减轻。

    斯大林从未跟杨明志说过,自己几个月以来因为顿河伏尔加河地区胶着的战事操碎了心,已经弄得有些精神萎靡。

    今日,他整个人精神为之一振,干脆邀请杨明志一起在克里姆林宫共进晚餐。

    如此邀请,难道可以拒绝么?

    杨明志最终没有再和乌斯季诺夫说上几句话,他仅与格里申科上了车,至于年轻的多布洛夫,则留在靶场,代替自己为执意继续测试的乌斯季诺夫等人讲解。

    大家各有各的任务,杨明志以极大的殊荣坐上了斯大林的专车,甚至于之肩并肩的坐着。

    如今杨明志已经不那么觉得斯大林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之人。

    斯大林是一个人,即便身处高位,他也会因为兴奋顾不得自己的形象。

    这不,一路之上斯大林变得有些话痨,枪械实验的事给予其很大的精神刺激,整个人变得非常健谈。

    其所提问的无外乎几个关键点,枪械的生产时间与成本。

    他尤其问到了一件事:“经历了这次莫斯科之行,您回到新西伯利亚后,您下属的工厂也该投入生产。我有意让您的工厂专职生产突击步枪。您告诉我,如果一个工厂全力生产,您一个月能拿出多大的产量。”

    该怎么回答呢?

    对此杨明志早就有这方面的想法,并希望找个机会亲自和斯大林说说此事。没想到是斯大林率先提出,杨明志赶紧说:“一天二百支,这样的产能基本是可以保证的。但是生产的第一个月,工人技术水平相对生疏,或许到了第二个月,每个月的产能就能装备一支步兵师。”

    “您确定吗?”

    “我非常确定。”

    “很好。”斯大林深沉的点点头,“一个月六千支,我明白了。”

    至此,斯大林没有再说什么。杨明志倒是希望斯大林再话痨的说些话,不曾想身边的老家伙突然一言不发,这种严肃让人慌张。

    当车队进入红场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三点了,期间包括斯大林也是简单的吃点苏联人百吃不厌的面包块,即便那面包有些硬邦邦的。

    杨明志最终会在共进晚餐后回到旅馆,在此之前,他在大克里姆林宫的一个房间里休息了一阵子,甚至还洗个了澡。

    宫里常驻的专业理发师,更是按照杨明志的要求给他剃了一个干爽的圆寸,还把脸上下巴的所有胡茬剃了个干干净净,甚至还清理了一下鼻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