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枭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枭士- 第5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赵构迟疑一下道:“可这样我很难为情!”

    曹俨想了想道:“不如这样,陛下也赐一眼皇家山泉给李员外,这样就是礼尚往来了。”

    赵构觉得这个办法也不错,便笑道:“好吧!朕就把凤凰山东麓的流芳泉赐给李员外,算是这座宅子的一点回礼。”

    在临安府的二十大皇家名泉中,流芳泉排名第五,本来是留给太上皇享用,但太上皇却看中了排名第一的瑞石泉,这眼流芳泉赵构便顺手赏赐给了李大器。

    搞定了别宫,赵构便告辞离去了,李大器一直将赵构送到码头,李大器犹豫一下问道:“请问陛下,延庆最近有没有回临安的计划?”

    赵构微微一笑,“按照惯例,他应该进京述职,不过西北的事情太多,而且又是在前线,他需要将诸事安排妥当后才能成行,所以在时间上朕不作限制,现在已是十月,严冬将至,朕估计他要到明年开春恐怕才能成行。”

    李大器行一礼道:“小民明白了,这座宅子今天就可交给宫中,太上皇随时可以过来居住。”

    赵构见曹俨和几名侍卫已经先上了船,便取出一封信递给李大器,低声嘱咐道:“速派人把这封信送给延庆。”

    李大器吓了一跳,连忙收下信,“小民下午就派人去京兆。”

    赵构倒不是不相信曹俨,而是父皇准备接见的老臣名单中,曹家老爷子排在第一个,赵构担心曹家会被父皇拉过去。

    十月的关中已进入了晚秋,在十月的云雾之下,关中大地上的颜色已慢慢褪去,太白山峰顶已盖了初雪,平原上也已披上一件枯涩的大衣,天空中一堆堆深灰色的迷云,低低地压着大地,森林里那一望无际的树木都已光秃,老树阴郁地矗立着,让褐色的苔藓掩盖住他身上的皱纹,无情的秋天剥去了他们浓绿的外衣,它们只好枯秃站在那里。

    但城池里却是另一番景象,秋收的喜悦还没有从人们脸上消退,对新年的期待又跳进了人们的眼中,主妇们开始在市场上巡睃便宜的年货,男人们则在为年底的一份体面收入而拼命干活,孩子们也开始数着日子盼望着新年,他们的新衣服、压岁钱、炮仗还有正月十五的灯会等等,穷人家的孩子在那一天也能美美的大吃一顿。

    对于京兆城内的各大寺庙而言,新年也是香火钱入账的日子,大户人家几乎都会在新年前后来还原许愿,所以离新年还有两个月,各大寺庙已经开始筹备各自的法会了,那是吸引香客最有效的手段。

    大慈恩寺今天却山门紧闭,山门前扫得干干净净,十几名沙弥和数十名士兵站在门口,不断地将前来上香的香客们劝回,门口贴了一张告示,‘大慈恩寺今日有贵客临门,暂停接待一日,明日准时开启山门,万望香客谅解。’

    大慈恩寺内不时有穿着红白两色武士服的女侍卫在各个角落出没,警惕地巡视着四周的动静,今天是晋王妃带着几个姐妹特地来大慈恩寺上香,王妃曹蕴和次妃赵福金在三个月前都怀了身孕,三个月内需在家里静养,三个月后则可以出门散心了。

    所以曹蕴和赵福金便约好,可以上街时便一起来寺院为孩儿祈福,恳求佛祖保佑孩子平安健康,今天是良辰吉日,一家人便选在今天来到了大慈恩寺。

    大慈恩寺是唐高宗李治在当太子时追念母亲长孙皇后而修建,占地广阔,气势恢宏,是大唐王朝的皇家寺院之一,唐末时寺院毁于战火,现在的寺院是在原址上重建,无论规模还是僧众都远不能和大唐时代相比,在京兆城它也不是最大的寺院,曹蕴选择大慈恩寺上香,是因为王府离这里很近,就隔一条小河。

    寺院住持智光大师带着十几名长老陪同四位夫人来到大雄宝殿,智光大师合掌笑眯眯道:“王妃除了祈福外,应该还有求子吧!”

    任何一个寺院都希望香客有所祈求,有祈求就有许愿,有许愿就有还原,尤其是王妃这样的大香客,住持更是希望她能在佛祖面前多一些许愿,但话不能说得这么直接,求子就是最好托词。

    大慈恩寺也是王府的供奉寺院,曹蕴每年会捐香油五百斤,曹蕴点了点头,“晋王子嗣偏少,今天来也是希望腹中骨肉是两位少郎,若能实现愿望,我们一定在还原时重重感谢。”

    “阿弥陀佛,王妃心诚,一定会感动佛祖,请上香吧!”

    曹蕴带着赵福金进了大殿,师师和扈青儿也跟在后面进了大殿,师师要为女儿的平安健康祈求佛祖保佑,而青儿也希望自己能早怀身孕,她已在上月被册封为三品郡夫人,当然,在兵部的封赏册中,她又以扈三娘的名字升为正五品宁远将军,在京兆军中由女兵营统领升为女兵营统制。

    这是扈青儿的两个身份,她不想放弃军职,但又渴望为夫郎生一个孩儿,正好遇到停战,她便希望这段和平时期能早怀身孕。

    四人在香案前先敬了香,随即四人在佛祖面前跪下,她们合掌磕头,默默地向佛祖许下了各自的心愿。

    “求佛祖保佑,保佑女子腹中骨肉生为少郎,为李氏繁荣烟火。”

    “求佛祖保佑,保佑女子诞下麟儿,求佛祖保佑父皇身体健康,保佑皇兄平安康宁。”

    “求佛祖保佑小女莲儿无病无灾,快乐长大,保佑女子和夫君白头偕老,不离不弃。”

    “头顶三尺大佛当知,你若使我夫君神勇,让我早怀身孕,我必修僧房百间,为汝重塑金身!”

第九百二十六章 贺兰老剑() 
    虽然宋朝的京兆城已经没有当年长安城的东市和西市,宋朝早已拆掉了坊墙,沿街皆可开店,不像唐朝那样必须有指定的市场,使宋朝的经济更加发达,商业也更加繁荣。

    不过除了沿街店铺外,宋朝也有商业集中之地,瓦肆便充当这种角色,它更加后世的综合体,吃喝玩乐集中在一起,但比后世综合体更加庞大,更加丰富多彩。

    京兆城有六大瓦肆,其中西城万家湾瓦子便是京兆城最大的一座勾栏瓦肆,占地约三百余亩,有各种店铺上千家,西北角还有一座蹴鞠球场,还有可容纳数千人的歌棚,眼看要到新年,万家湾瓦子内行人如织,各家店铺叫卖着来自天南地北的各种货物,热闹异常。

    李延庆和往常一样在瓦肆内随意而行,他可不是微服出行,他虽然是川陕经略使,是陕西路的最高军政长官,但他也和普通官员一样,有正常的生活,逛逛街,去酒楼喝一杯,或者去茶馆坐坐什么的,都是很正常的事情,百姓也没有因为他是最高主官而对他特别畏惧。

    宋朝是典型的市民社会,官民之间的鸿沟并不是很深,民不畏官,官不欺民,在宋朝已是很寻常之事。

    李延庆头戴硬角幞头,身穿一件白色的衫,腰束革带,手执一柄折扇,典型的读书人打扮,他虽然身材比较高大,但相貌却很普通,换一身寻常的人打扮,街上行人还真没有人认出他就是李经略,和李延庆同行的还有新任经略府主薄曹叶,曹叶是曹俨之子,三年前完成太学学业,赐同进士出身,出任黄州官学助教,因京兆府学升级为太学,需要大量的教授,曹叶便从黄州调到京兆,出任经学教授。

    但因为李延庆手下大量官员去河东路上任,经略府严重缺人,曹叶便被调到经略府出任主簿一职,从黄州时的从九品文林郎升为从七品朝散郎,也算是升官有术。

    曹叶性格开朗,做事稳重,又是曹家子弟,深得李延庆器重,每次出行都会把他带在身后,他就相当于后世的秘书一职。

    身后不远处跟着几名亲兵随从,若遇到什么麻烦事,还得他们冲上去。

    “官人今天还是去广济米铺?”曹叶笑问道。

    五天前,李延庆听到管家抱怨,说米价涨得太快,他便自己跑到这座瓦肆的一家米铺里买米,价格上涨了五成,原因竟然是有谣言说宋夏要重新开战,引起百姓恐慌屯粮,导致粮价普遍上涨,李延庆一方面让官府避谣,另一方面令张顺严查谣言源头。

    现在谣言已经平息,所以李延庆今天又特地来看看粮价。

    “只能说顺便看看吧!”

    李延庆笑道:“不能什么事情都要我过问,否则知府就该罢官免职了。”

    “经略说得对,这些小事插手太多也不是好事情。”

    就在这时,不远处忽然传来了砰嘣嘣的炮仗爆炸声,很多人都跑了过去,“好像是有新店开业了!”曹叶笑道。

    最近几个月确实有不少店铺开业,主要是宋军夺取了河东路,使陕西路有了安全保障,商人们首先考虑的是安全,当安全问题解决后,商业便迅速恢复过去的繁荣。

    今天开业的是一家皮毛店,店铺名字叫做‘贺兰老剑’,确实比较夺人眼球,而且这个名字就让人猜到,这家店可能和西夏有关。

    李延庆顿时有了兴趣,要知道西夏货物中除了毛皮、牲畜、药材、葡萄酒外,西夏的兵器和马具也极为有名。

    闻名后世的物产就有金饰鞍、冷锻甲和夏国剑,西夏的铸剑术曾一度是天下之最,连大宋天子的佩剑都是西夏宝剑,西夏的马鞍虽然没有好契丹鞍那么有名,但也是做工精致,非常注重骑士的感受,骑在马上更加舒适,能长途跋涉。

    另外西夏的铁甲也很有名,铁鹞子披挂的冷锻甲更是名震天下,这主要是西夏使用一种大型的立式双扇风箱,能使炉火温度更高,打造出的铁器质量更好。

    不过西夏铁矿石产量很低,大宋又对西夏实施生铁禁运,所以西夏剑和铠甲的质量虽高,但产量极低,在西夏只有贵族才能佩戴,另外冷锻甲也只有西夏天子的三千核心卫队披挂。

    所以李延庆看见这家店铺居然叫做‘贺兰老剑’,深感奇怪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要知道贺兰几乎就是西夏的别称。

    店铺大门上用红色彩缎扎成了各种绢花,几名伙计正在热情地招呼客人,这几年战争不绝,人们普遍缺乏安全感,兵器的生意确实不错,只要不买卖长兵器和军弩等禁品,官府也不干涉。

    李延庆颇有兴趣地走进了店铺,店铺的布置和一般的兵器铺没有区别、架子上,墙上挂满了各种刀剑弓矢,虽然叫做贺兰老剑,李延庆却没有看见一把来自西夏的宝剑。

    这时,掌柜迎上来陪笑道:“客官要买什么?”

    李延庆打量他一眼,见他并不是党项人,而是一口川音,地地道道的汉人,便笑道:“既然叫做贺兰老剑。这里可有夏国剑?”

    “有是有,只是量很少,价格很贵,所以没有摆出来。”

    “可以拿出来看看吗?”

    掌柜犹豫一下,还是和伙计从柜台下抬出一口箱子,旁边几名客人听说有夏国剑,纷纷围拢上来。

    箱子打开,里面取出了八口宝剑,剑鞘是木制,外面缝制一层华贵的豹皮,剑长适中,李延庆拾起一把剑,抽出一半,只觉一股寒气扑面而来,剑刃寒光闪闪,他在试剑木桩上轻轻一击,剑身便没入木桩。

    “好剑!好剑!”李延庆连声赞道。

    其他客人亲眼看见宝剑的锋利,纷纷上前抢剑,掌柜一把按住木箱盖子,高声道:“我丑话说在前面,这剑价格昂贵,丢了我赔不起,要想看剑,我们去里面谈!”

    “掌柜,这剑多少钱一把!”

    李延庆把剑还给掌柜,他还想看看另外七把。

    “这是正宗的夏国剑,我家东主也费千辛万苦才运到大宋来,五百两银子一口,一文不让!”

    众人顿时倒吸一口冷气,两千五百贯钱,如果是铁钱就要五千贯,还要市面少见的白银,谁买得起,众人纷纷摇头,便转身散去,待众人都走了,李延庆这才对掌柜笑道:“我们去里面谈谈吧!”

    “官人有兴趣?”

    李延庆笑着点点头,掌柜立刻将李延庆请进了里屋。

    李延庆从箱子里一把把试剑,每把剑都锋利异常,令他爱不释手,李延庆笑道:“这八口剑我都要了,价格稍稍让一让,如何?”

    掌柜呆住了,半晌才迟疑问道:“客官八口剑都要?”

    “这种夏国剑是可遇而不可求,既然被我遇到了,我怎么能放过呢?”李延庆笑道。

    掌柜沉思半晌道:“如果客官肯付黄金,那就四百两银子一口,这是最低价格。”

    李延庆也知道西夏黄金值钱,如果自己付黄金,实际上就变成了六百两银子一口,这也是赚两国金价差异,但能把黄金运回西夏,这倒是个大本事,宋夏两国都严禁金银出境,抓住就要杀头。

    不过对方居然能把西夏严禁出口的夏国剑运到大宋来,确实有点本事。

    他点点头,“那就三百二十两黄金,我回头就让人送来。”

    他给两名亲兵吩咐一声,两人立刻本回去了。

    李延庆便坐在店里等候,掌柜给他上了一杯茶,笑问道:“听口音,官人似乎也不是京兆人?”

    “我是河北相州人,现在天下大乱,大家都在背井离乡。”

    “是啊!西夏去年遭受百年罕见的雪灾,各地损失惨重,到现在还没有恢复。”

    “掌柜是党项人?”李延庆试探着问道、

    掌柜摇摇头,“我是汉人,在西夏生活了几年时间,今年才来京兆。”

    李延庆沉吟一下道:“我想再定一百把夏国剑,有没有可能办到?”

    掌柜连忙摇头,“夏国剑在西夏也很难买到,更不用说走私到大宋,这个恕我不能答应。”

    李延庆又笑道:“西夏四大禁品,夏国剑、冷锻甲、竹牛角、贺兰马,我都有兴趣,我们是不是可以合作?”

    掌柜起身把门关上,低声道:“夏国剑和冷锻甲被皇宫控制,基本上搞不到,但竹牛角和贺兰马倒有点可能,如果官人肯用黄金交易,我们来想想办法。”

    竹牛角是一种叫做竹牛的角,只产于西夏,是制弓的最好原料,交给良匠造弓,一石弓就能达到三石弓的杀伤力,西夏没有好弓匠,宋朝有最好的弓匠,却没有这种竹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