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里牢头坐值的那间房内,四把巨大的油烛将房间照得通亮。房内中间位置的一张椅子上,带了镣铐的苏成坐在上面,双腿之上被一块铁板覆盖,便如坐在了一个小小的牢笼之中。
第二三四章 “唐僧唠叨”审讯法()
自从昨天开始,苏成便一直忙活处理赃粮之事未得一刻休息,此时他已经疲惫到了极点,脑袋一歪一歪地直想瞌睡过去。
“嗨!醒醒!问你的事情还没有交待,不能睡觉。”坐在前边两名神龙突击队大声地冲苏成喊道。
“我爹是江宁的苏峙,我妹是宫里的苏贵妃我什么也没做,我要睡觉”苏成嘴里下意识地喃喃说着,脑袋一耷拉,便发出轻微的呼噜声。
“还是不说是吧,那再好好想想。来来,给他提提神。”
一名卫兵笑着起身,来到苏成跟前,将一个小瓶子拔出塞儿,凑到了苏成的鼻子下面。
“啊嚏!”苏成一个激灵,醒了过来,“你们要干什么!老子要睡觉,知不知道老子什么人!等老子出去,叫你们好看!”
“哼!还敢咆哮公堂!既然有这精神头,赶紧想想你做过的那些事情,交待清楚、签字画押之后,就可以睡觉了!”
“哦呸!你们算什么东西,也敢来审老子,叫那姓杨的来,老子要跟他对质!”
“还是这么嚣张!也不知你是不是脑子有问题。大人岂是你这种人想见就见的,哼!莫说是你,便是你那父亲见了大人也是要下拜行礼的。你不要有侥幸心理,还是老老实实地交待你的罪行,免得以后受皮肉之苦。”
“啊”苏成大吼一声,有些崩溃。
“你这么大吼也没用,还是好好想想你的问题”不急不躁的语话又响了起来。
苏成抱头痛哭。
窗外,杨帆看到这情形,笑着朝两个手下道:“就是这个样子,接下来你们值班,不要停。今晚别让他睡觉,明天本官亲自审问,定会让他画押认罪。”
这个年代没有禁止刑讯逼供的规定,大多的官员审案,基本便是一招:如不从实招来,大刑伺候。因此,杨帆对苏成使出这些小手段,自是无任何的顾虑,而且,在此时的人们眼中,不让你休息,大抵也算不得“刑讯”。如此一来,若之后那苏峙或是苏贵妃要质疑起杨帆的审讯手段之时,也基本无话可说。
其实,唐僧能够将两个小妖唠叨的自杀,是有一定道理的。杨帆当然知道,这些小手段甚至比那些“大刑”还要管用,有时候精神的折磨要比肉体的折磨伤害大得多。以苏成的体格两天两夜不休息本也不至于能到崩溃的边缘,可当有两名不停地在他耳边唠叨的“唐僧”之时,情况便不同了。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审讯室的时候,涕泪俱下的苏成已经只会喃喃地自语:“你们杀了我吧你们杀了我吧!”
门“吱呀”一声打开,杨帆沉着脸跨步而入。本想再吱吱几句的苏成,看到杨帆这一脸的肃杀之气,竟不由的选择了闭上嘴巴。一夜的心理打击,着实磨去了他极多的锋芒。
杨帆坐到审讯的桌子之前,一旁的书吏早已准备好的纸笔。
“堂下之人,报上名来!”杨帆坐下之后,只是盯着手中的一卷书册,随意地朝苏成问道。
苏成打个哈欠,心中虽然腹诽杨帆这是明知故问,但经过一夜折磨的他,终于认清了当前的形势,便只好乖乖地答道:“末将苏成。”
“苏成——想好了没有?还不将你所犯之罪一一道来?”
“大人,末将不知所犯何罪”
“啪”未等苏成话音落下,杨帆便将手中的书册扔在了他的脸上。书册打在苏成脸上之后,正好弹落在他正前方的地上,苏成一眼便认出,这卷书册正是他贪墨赈灾之粮时,贿赂与分赃的账册。
苏成沉默不语,他开始后悔起自己的大意来。
“物证在此,再让他见见人证!”
侍立在门口的卫兵,听到杨帆的命令,打开房门,便见两名卫兵押了一个人进来。
看到此人,苏成禁不住脱口而道:“刀疯子!”
那被押之人闻言,却是冷笑道:“不错,是我!没想到我还活着吧!”
苏成对于此话自然是一脸惘然,不过未等他再出言相询,杨帆已经摆摆手,令人将这刀疯子押了出去。
“哼!伙同他人私吞朝庭赈灾之粮,指使属下刺杀朝庭命官。如今人证物证俱在,你还有什么可狡辩之处?这个案子本就是铁案,本官即便不要你的口供,也可判你个‘杀无赦、斩立决’。而现在如此这般地询问于你,不过是希望你能交待出其他人的问题,好求个从宽处理,这也是看在你那父亲向朝庭捐了二千石粮食的面子之上。可没想到你居然如此冥顽不化,那也就不要怪本官没给你机会了!”
杨帆站起身来,衣袖一拂,便欲离去:“你们两个再给他讲讲政策,本官先去吃饭,什么时候等他想通了,再去叫我!”
苏成一呆,混沌的脑海闪过“再讲讲政策”、“吃饭”几个词语,他的腹内下意识地一阵抽搐——再讲讲政策要讲到什么时候啊,又困又累的自己如何能撑得住?
“等等!”苏成忍不住地开口道。他的脑海中又隐约闪过杨帆先前所说的“从宽处理”、“你父亲”几个字眼,内心之中禁不住生出一些侥幸的希望来。
“我说说完了之后,能让我吃饭睡觉吗?”
“当然!”杨帆重新坐下,淡然地道。
对于魏斯年的审讯自然没有这般轻松,李纲不是酷吏,犯人又是文官,故而他所做的基本是用圣人大义压下去,以期魏斯年能幡然悔悟、诚心改错。
这对早有准备的魏斯年来说,显然毫无用处。
午饭时候,见到杨帆得胜归来,李纲面露惭色,直斥魏斯年不知羞耻、妄读圣贤之书。
杨帆见状便回道:“你看这满朝的贪官,十个里面有九个是读圣贤书之人,你想凭你的三寸不烂之舌让他认罪,只怕他会暗地里笑你迂腐了。”
“迂腐?”李纲气道,“本官不过是看在同为读书之人的份上,不去做那有辱斯文之事,他还真当本官不敢动用大刑?”
第二三五章 阻力()
杨帆摆手安慰他道:“动刑毕竟不能让人信服,不过我这儿还有一件证据,足可让其无从狡辩,下午之时,你便拿给他看。”
杨帆说罢便从怀中取出一封信交与李纲。李纲拿出信笺迅速浏览一遍,道:“这是魏斯年写与苏成的信,哼,他的笔迹与印鉴是别人模仿不了的,有了这封信,便是他不承认,也可定他的罪。”
杨帆不置可否地笑笑,心道:“信倒的确是魏斯年的,不过说他的笔迹与印鉴别人模仿不了却不尽然,自己的统计局便有专门伪造这些东西的人员,要不也不会将这封信从信使手中换得,却让那苏成一无所觉。”
李纲将信收好,埋怨几句杨帆不早将信交出,便又谈到案子的前景上来。
“如今看来,这苏成、魏斯年还有宣州、翕州、睦州几地的十几个官吏,是证据确凿,只有那曹齐,仅凭苏成的口供,似是有些单薄。当然,他不过一介商贾尔,便是借着这个由头抄了他的家,他也无处讲理去。听说这厮前段时间在这江南之地兴风作浪、囤积居奇,这番倒正好让他吐出这些年来所赚的黑心之钱,也算是稍解咱们筹集北伐钱粮的压力。”
杨帆摇摇头:“这厮自然有罪,不过本官却不想因为筹集北伐钱粮之事而对他量刑过重,律法之事,讲究的便是一个公证,断不能因为他是商贾,便要个别对待,更不能因为利私而乱用律法。”
李纲一愣,旋即想到杨帆除了官身之外,也是商贾身份,顿觉有些尴尬。他随口地说道:“大人说得是!大人说得是!”心里却着实有些不以为然。
大宋虽然重视商业,但商人的地位却是极低,在众多官员的眼里,商人大抵相当于朝庭养的一群肥羊,逢着需要用钱的时候,总得宰上几只去卖。李纲虽然持身甚正,但毕竟是儒生出身,信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道理,对商人有种发自骨子里的鄙视。因此,正值朝庭缺钱之时,他也不认为宰只老偷主人粮食、把自己吃得又肥又壮的羊儿去换些银子,有什么不对。
杨帆对于李纲的心思自然有所察觉,他也不以为意,时代的局限性在哪儿,不是他一时半会能改变的。
“还有那苏成,不知大人如何处置?”李纲接着问道。
“杀良冒功、贪墨赈粮、行刺官员,他难逃一死!”杨帆果断地答道。
“只怕”李纲想了一会道,“只怕会有些阻力。”
“你是说来自苏家,来自宫里?”杨帆微晒。
“这苏峙曾与我在御史台共过事,其人行事公正廉明,我倒是不担心他会阻挠于我们办案。只是这苏成是他唯一的儿子,宫里的那位肯定要闹上一闹。大人也知道,皇上素来心软,这苏成的命他多半会保下来。”
“那就让皇上下决心,像苏成犯下如此案子,还不能将其法办的话,我等还怎么有脸坐在现在的位置上。”
李纲点头称是,不过还是犹豫道:“只是律法不外乎人情,大人可否看在苏峙公忠体国,捐献赈灾之粮的份上,免那苏成一死。当然,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判他个终身充军流放,也不为过。”
杨帆戏谑道:“听闻李大人素来刚正不阿,怎么这次这么怂了?”
李刚倒也不恼,爽声笑道:“老夫岂是屈于权贵之人?不过老夫亦非那些不知变通的腐儒。之所以提议大人饶那苏成一命,却是与提议重罚那曹齐一样,皆是为了我等此来江南的目的。”
见杨帆仍是无动于衷,李纲继续道:“苏家是江南一带的百年大族,苏峙也是德高望众的大儒。如果能卖与他一个人情,他必会出面说服诸多大族,放出族中存粮。这样的话,不但可以压低江南之地连续上涨的粮价,哈!也可以为大人省下不菲的银两。说实话,若非是为了朝庭大局,老夫便是拼着事后罢官,也要立斩了那苏成。大人知道,邓肃与老夫乃是忘年之交,他也是这几年里老夫所见为数不多能够洁身自好的年轻人之一。他的死,老夫既痛心又痛惜!”
杨帆会心地一笑,他知道李纲违心地做出这番提议,确实是为了筹集北伐钱粮之事。他起身拍拍李纲的肩头道:“关于钱粮之事,不必太过担心,他们囤积粮食无非便是想狠敲本官一笔竹杠,那到时候本官让他们敲就是,所谓‘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们吃下去的,早晚会给我吐出来!更何况,他们吃得下么?也不怕噎死。”
宣和三年十二月,大宋官场的一次震动,从宣州发端,向着附近乃至京城波动过去。
杨帆宣抚江南以来,终于一改相对温和的为官方式,顺着赈粮贪墨一案的线索,将江南十余名州县官吏绳之于法。
便如一块多米诺牌被推倒,这十几名官员的下马,很快便引起大宋朝野的一片连锁反应。被抓的这些官员自然属于王黼一系,落马之后,他们的家人朋友自然想方设法地替他们上下打点,以期能够保住官职或是求个轻判。而另一方面,眼见这些人落马而盯上了他们原本的官位的,也暗地里托人送礼,希望能得个肥缺。刚刚平静了不多时的大宋官场,一时之间又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
江宁,苏府。
“舅父,唯今之计,也只有让贵妃娘娘出面,向皇上讨一纸的赦免圣旨,方能救出表弟。”苏峙的书房之内,曹齐苦着脸诉道,“您的书信我已经送到了,那唐恪唐大人也写信劝那杨帆接受我们的诚意,可那杨帆居然一点面子都不讲,仍是判了表弟一斩刑。”
曹齐如今早已获得自由,毕竟他只是收购赃粮未遂,在杨帆不欲刻意针对他的情况下,只是罚没了一笔银两,便放其离开了宣州。获得自由之后的第一任务,曹齐自然是赶往苏府,给苏峙报信并帮其四下走动,欲救苏成一命。
苏峙得知儿子的所做所为之后,自然是气极。不过,便是他再怎么高风亮节,面对唯一儿子的性命,他所做的选择依然是不惜名节、不惜财力地去徇私舞弊。
“这件事情已经闹得如此沸沸扬扬,贵妃娘娘那儿岂会没有消息?只是宫中依然没有消息传来,说明贵妃娘娘她也没有好的办法。”
“那该如何才好?王太宰那边,我也托人送去了重礼,可是似乎也没有好的消息传来。”
“哼!那王黼恨不得看到杨帆杀了成儿,好叫老夫与那杨帆斗个两败俱伤。唉!叫人备车,老夫要亲自去宣州,看看能否说服那杨大人。如果不成的话,就怪成儿命中该有此劫吧。”苏峙闭眼叹道。
曹齐答应一声,吩咐下人准备车马行礼自不在话下。
第二三六章 注定的死路()
汴梁,宣和三年的第一场大雪正纷纷扬扬地下着。
天气寒冷,街上的行人极少,便连平日里生意红火的店铺,也有很多关门歇业,整个京城笼罩在了一个白茫茫的雪中,看上去煞是冷清。
然而,与这时节极不相衬的一幕,却在御街的皇宫正门上演着。
此时已经过了点卯时间,有资格进入皇城上班的官员也早已到岗,皇城的门口自然没有商贩在此设摊,按理此刻这儿应该门可罗雀才对。
情况却并非如此,白皑皑的城门广场上,一片青色的暗影印于其中,就像一方白色的宣纸上,用淡墨渲染出一池的方塘。
如果将视线慢慢拉近,这片青色的淡墨,便渐变为一个个跪于雪地之上的身影。
上访请愿这事儿,自古有之。
皇宫,紫宸殿。赵佶端坐于龙椅之上,一脸的不爽。
“那些太学生为什么还跪在宫门之前?”赵佶朝着众臣问道。
“回皇上!”稍微的安静片刻,大理寺卿出列回道,“关于苏成刺杀朝庭命官一案,至今未有结果,这些太学生声言,什么时候按律结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