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帆- 第1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话,这个集团的产品还会为他们带来可观的利润。

    然而,随着神工集团的不断扩大,它的触角也在不断地向各个经营领域延伸,最令人绝望的是,它但凡进入一个领域,必然会为这个领域带来更新鲜、更有竞争力的东西。在这样的东西面前,原先执市场牛耳的商家,往往很快便会被赶下老大的宝座。

    而更可怕的是,这个集团的经营模式便如一头张着血盆大口的鲸鱼,不断地在玩着大鱼吃小鱼的游戏,被它排挤的难以经营的商家,往往很快便被它兼并。

    面对着这样一头商业怪兽,大宋的其他商家渐渐警惕起来,一些合纵连横的手段更是时不时地运用在与神工集团的商战之中。

    此次杨帆宣抚江南,神工集团组织百人的团队随之南下,目的再清楚不过。江南之地的巨商大贾早已如临大敌、暗中应对。

    今日杨州画舫之上,便是三家江南商会的会长。名叫徐文前的,乃是江南最大的布商,朝庭八成以上的岁供便是由他提供;而那曹齐,多年以来把持江南的茶盐专卖;名叫宋士远的,则是大宋有名的瓷商。

    除了此三人以外,还有一名来自北方商行的掌柜,此人名叫王念吾,却是以王黼为后台的北方商家代表。今日牵头组织之人,自然也非他莫属。

    “此次神工集团派出大批人马进入江南,所谋必定不小,相爷可有什么对策?”宋士远看着远去的杨帆船队,朝王念吾问道。

    王念吾故作神秘地一笑,却是卖了关子反问道:“诸位可有对策?”

    四人中的曹齐摇头道:“在下倒是没有什么对策,不过想来那神工集团不会插手盐茶生意吧,而且说实话,前些天里那神工集团曾联系在下,欲与我们商行做几笔生意。”

    “是啊!”布商徐文前也道,“神工集团似乎要拓展海外的生意,我们这丝绸、陶瓷、茶叶可是主要的贷,他神工集团求购不正赚钱的机会么,不知相爷为何如此审慎。”

    “昨夜扬州樊楼诸位可曾订到位置?”王念吾有些答非所问。

    “李师师扬州献艺,如何肯错过?幸亏曹兄这边面熟,托人订了几个位子,得以一睹那师师姑娘的风采。”

    “噢?那不知曹老弟花了多少银子订到的这几个位子?”

    曹齐拍拍头,尤感肉疼地道:“三个位子花了三千两银子!”

    “唉!不过是一顿饭的工夫,便花去了老弟三千两银子。可是昨夜我在扬州的丽春院,找了他们的头牌陪酒、陪睡,总共才花了二百两银子不到。呵呵,这丽春院原先可是扬州最好的销魂之地,可昨晚真是冷清,若在原先,听说想要那素素姑娘陪上一晚,须提前十日便要交要订银,约好日子。”

    曹齐三人沉默不语,他们明白王念吾想要说什么。

    “这丽春院之所以出现昨晚的窘境,便是拜那樊楼所赐,樊楼真正的东家诸位不会不知便是神工集团那位吧。”

    三人有的摇头,有的点头,不过所表达的意思显然是一致的。

    “哼!据我所知,这丽春院也没少跟神工集团做生意,可如今落得什么下场,大家都看到了。三位这几年依仗相爷的照拂,把生意做成了一方巨擎,固然可喜,然而我看诸位这种轻松赚钱日子实在是过得的太久了,便把这商场如战场的道理给全忘了——那神工集团岂是好相与之辈,你们同它做生意,不怕被它咬一口肉去?”

    三人皆是走了王黼的路子,取得各自领域的朝庭专供权,才将生意做到了今天的规模,而这王念吾显然是带着王黼的指示前来,目的便是要对付神工集团,他们也不敢有太多违拗。

    “相爷有什么吩咐,王掌柜尽可讲来,我等定当全力以赴。”曹齐道。

    “好!大家也知道,当前朝中,那杨帆乃是相爷的劲敌,相爷怎么可能眼看着他的神工集团在江南为所欲为?此次在下约三位出来,便是商量如何对付这神工集团。”

    “这个自然,相爷就是咱们的根,他老人家的政敌,也是我们的敌人。只是这神工集团接下来要做什么,我们并不知道,接下该做什么,相爷可有具体安排?”

    王念吾点点头道:“这杨大人之所以能得这两路宣抚使的职位,便的在皇上面前立下军令状,要在一年之内筹集足朝庭北伐所用的金钱、粮草。可方腊之乱刚刚平息,江南之地五十余县三年赋税尽免,其他地方还要支援这五十余县,凭借如今江南之地一年的赋税,根本不可能凑齐朝庭所需的数目。因此,他此次南下带足了神工集团的什么经理……销售……之类的人员,除了要在江南同诸位争夺市场之外,最重要的任务自然是想多赚些银两,好购买粮食,补足北伐之资的差额。”

    “这神工集团赚钱的本领大家自然知道,便是一年之内在江南赚不到钱,以他们的家底,补足朝庭北伐所需之资的差额应是毫无问题——这也是那杨大人敢于应下这趟差事的底气所在。可是,他却忘了一件事情,那便是即便有钱也不一定能买粮食。”

    “相爷的意思是……”

    “呵呵,自然是让那杨大人有钱也无处花。”

    “这么说,相爷是要我们……”

    “不错,便是要你们筹集资金,将这市面上的粮食全部买下,如此一来,便能拿住这杨大人的命门,嘿嘿,到时他还不是要任我们宰割。”

    “哈哈,奇货可居,只要囤积起足够的粮食,到时咱们便可来个狮子大开口,狠狠向那神工集团敲上一笔。”

    “那我们立即着手操办此事。现下正值秋收,可是收购粮食的大好时节。”

    “那有劳三位了!”

    “请王掌柜代为禀报相爷,请他老人家放心,今秋这市面上的粮食,我们三家全包了。”

    “不——不但今秋市面上的粮食,便是明年两季的余粮也要提前买下来!”

    曹齐三人皱眉道:“明年两季的余粮?此时如何收购?”

    “相爷说了,如果只收购今秋市面上的粮食,必会打草惊蛇,引得神工集团出来竞争,那接下来咱们想要继续收购的话,必然会付出更大的成本。所以,咱们要一击必中,提前将明年两季的余粮全部收购了。”

    “王掌柜的意思是,咱们先行将明年的余粮订下?”

    “对!让江南各大族估算一下明年余粮的分量,咱们提前也订下来?至于订金方面,多给点。契约上的违约条款定得高一些。”

    “多给点?不知给几成合适?”

    “最少五成!”

    “五成?是不是有些多?若是要先付五成订金的话,我们手头上的现银恐怕周转不过来。”

    “是啊!五成实在是有些多,我看咱们只需付二成便可,难不成他们还真敢毁约不成?”

    王念吾朝着三人戏谑地笑笑:“现银周转不过来?这几年三位赚了多少家底,相府可是清楚地很。怎么?要赚钱的时候能想到相爷,现下需要你们为相爷出点力气了,便要推三阻四么?”

    三人看着王念吾尴尬地低声道:“王掌柜这是哪里的话……”

    王念吾摆下手道:“相爷知道你们这些商贾的德行,三位放心好了,相爷有言,若这件事情办得好的话,盈利的银子给你们五成,另外明年朝庭的专供还是交由你们置办。”

    三人闻言大喜,忙齐声道:“谢相爷恩赐!王掌柜吩咐之事,我们明日即刻去办。”

    ……

    大宋宣和三年的中秋节,历经方腊之乱一度十分萧条的杭州再次热闹起来。尽管城内许多坍塌的残垣、烧焦的废墟仍然宣示着战争的悲凉,但作为东南政治中心、各级官员的办公驻地,时至中秋佳节,杭州城便是想安静,也安静不起来。

    方腊之乱中,驻守杭州的官员大部分遇难,此时新晋为官的绝大数是从外地调来之人,他们之间自然需要借着节日期间应酬一番,一方面彼此增进熟悉程度,另一方面其实也暗含了相互庆贺的意思,毕竟在这东南繁华之地为官,可是他们一直以来的梦想。

    而另一方面,杭州作为东南之地的经济中心,市场又刚刚因为方腊之乱而重新洗牌,进新市场的众多商家自然也要拉拢巴结杭州城内的众多官员,以求在之后的日子里获得支持和照顾。

    无论是官员之间还是官商之间的这些应酬,显然拉动起了杭州城的内需,羌管弄晴,菱歌泛夜,乘醉听箫鼓的繁华情形一如从前。

    便在这样的氛围中,杨帆来到了杭州。

第二一六章 大财力、大气魄() 
杭州宣抚使司。

    相比于此时人员冗余的其他衙门,杨帆的宣抚使司虽然级别甚高,但大小官吏并不是很多。他此次宣抚江南两路,主要任务是筹集北伐之资,但具体的工作自然是由当地官府来完成,杨帆主要还是从中协调监督,故而这宣抚使司也用不了多少人。

    中秋节刚刚过完,杨帆的衙门也随之忙碌起来。一道道的文书命令,不断地从衙门之中发出。一年的时间很短,杨帆必须抓紧时间,尤其当下正是秋收时节,正是筹集粮草的最好时机。

    这项任务地方上最关键的部门便是转运司。在这个位置上,杨帆争取到了两个实缺名额,然后安排了两名得力官员。这两名官员名头很大,却是遭王黼构陷,被赵佶贬谪到江南收税的原户部尚书唐恪和原监察御史李纲。

    唐恪与李纲皆是宰相之材,任一路的转运使自是能力足够。这两人亲近太子一党,与王黼互为政敌,而且他们人品在朝中也是出名的方正,必会不遗余力地去完成朝庭交办的任务。

    由于交通不便,杨帆也没有如后世一般安排一个专门的会议来布置这项工作。不过,像唐恪、李纲这种级别的官员,无论如何是要同他们坐在一起商议商议的。

    八月二十这日,新任两浙路转运使唐恪、荆湖路转运使李纲抵达杭州。他们之前本就在江南之地,但上任之后却是先行去了各自辖区摸查一番,故而抵达杭州的日子反而要比杨帆晚上一些。

    “如今江南之地因方腊之乱而民生凋敝,莫说另外筹集北伐钱粮,便是正常的秋税,恐怕也要拿出来赈济遭了兵灾的州县。所以杨大人你替我们争取的这趟差事恐怕不是易事,唉!老夫真不知是该感激你,还是该埋怨你!”

    杨帆的府衙之内,唐恪无奈地摇头道。之前他与李纲皆被贬为州县的税官,级别与一路转运使不可同日而语,而且这转运使之职也明显是他们回到京中、官复原职的跳板,他们自应感激杨帆的安排。当然,这是在他们能够顺利完成朝庭交办任务的基础之上,否则莫说回京,恐怕连原先小小的税官都做不成,故而唐恪说出这样的话。

    “唐大人说得是,江南之乱刚刚平定,不可再强逼百姓,我看今年的秋税便不要再加其他花样。而且,今年冬天遭了兵乱之灾的州县定不好过,各地官府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治下子民冻死、饿死而不顾。所以还请大人对于筹集北伐钱粮之事莫要着急,等稳定住江南大局,明年春秋两季税收之时再想些办法不迟。至于花石纲,也不宜即刻重启。”

    李纲性格要刚正上许多,话语里积极的成分也多一些。不过对于筹集钱粮之事,他依然将办法固于向百姓强加赋税或是再加盘剥之上。

    “不可竭泽而渔的道理我是懂的,当下江南百姓那里有那么多的油水可榨!”杨帆冲李纲摇头道,“两位只要将应收的赋税收缴上来,然后尽可能地多划归到北伐之资的筹集之用便可。至于不足的部分,神工集团先行垫补上,然后你们两路官府再分期慢慢归还便是。到时怕是要让两位大人同我那集团签订一份契约。”

    唐恪和李纲听杨帆如此一说,即惊且喜。他们惊的是杨帆身家之厚竟至如斯,喜的是杨帆以私济公,原先艰难的任务似乎不再令人那么心焦。

    “杨大人一心为公,我等佩服,契约之事只要在官府可承受的利息范围之内,自是不在话下。”唐恪朝杨帆道,李纲也默默地点头表示同意。

    “哈!什么利息,神工集团这次不要利息,而且,他们还有一系列帮助百姓休养生息的借贷措施,利息也是非常低的。两位大人放心便是。”

    唐恪、李纲起身施礼,对杨帆直是从心底敬佩起来。对于个人借钱给国家这事,放在后世自然是司空见惯,可放在这个时代,那是需要承担极大的风险的。所以这个时代即便再有钱的人,也基本是将钱藏在家中,很少有特大规模的投资,更不用说是借给官府了。而对于各地的官府来说,也没有听说可以先花去未来几年的钱,而去解决眼下困难的先例——即便是想,也没有人会先行借给它钱。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杨帆做出用自己钱先办朝庭事的决定,在唐恪与李纲看来自然是极可贵、极无私的。

    “我等替江南百姓谢大人这雨露之恩。”

    “两位大人不必客气,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然后才能再取之于民。民就是神工集团的根基,民就是我们的上帝,所以反哺百姓也就是发展我们自己。”

    “这话与先贤那句‘民能载舟,亦能覆舟’倒是异曲同工,大人能有如此见识与气魄,当真是江南百姓之幸、大宋朝庭之幸!”

    杨帆笑笑,道:“你们便不要如此吹捧了。虽然神工集团能够出钱,却未必有足够的粮食可买,因此这一年的时间里还需仰仗两位以及众多同僚将这江南之地守牧好,莫要让那些宵小之辈从中作梗。当然,本官也向皇上讨得了三口铡刀,不日便到各地巡查,但有发现借朝庭筹集北伐这资的名义,行贪赃枉法之事者,定斩不饶。”

    李纲闻言也肃然道:“当下确实有些棘手的问题困扰我等,要想明年增加赋税数量,便要将因遭受兵灾而成为无主之地的良田全部利用起来,然而从当前的情况看,这些良田恐怕会被各地的大族兼并起来,如此一来,税收怕是要少上很多。大人何妨将这些良田暂时划归官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