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带着一个世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随身带着一个世界- 第1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要芝麻信用分在600分以上的认证用户,连押金都不需要,只需要在租赁页面选择自己需要的电器清单,确定好收货地址,就有人将相应的东西送上门来。

    而自己离开的时候更是简单,一个电话或者登录网页约定退货时间,自然就有人上门来收走这些使用过的电器,同时使用你认为最方便的支付方式来支付相关租赁使用费。

    1

第301章 吴光良的困惑() 
吴光良现年二十四岁,大学毕业后参加公务员考试,成一名政府部门的普通公务员。

    本来他在大学学习的专业是测绘,可最终分配到的工作岗位却是一名普通的办事员,所学的知识几乎完全与自己的日常工作无关。

    由于全国范围内的反腐败和整顿作风运动,现在基层公务员的日子早已没有了以前那样风光,上下班准时签到销假更为严格,窗口部门还了监控头。

    用吴光良的话来说,现在在政府部门上班的人连坐牢都不如,你看:

    坐牢的大多数时间都呆在五六个平方的牢房里,普通的基层公务员大多数时间呆的办公室也不过十多个平方,但一个办公室里通常都是几个人共用,所以人均面积还没有牢房大;

    坐牢的一日三餐全部,而且用餐时间很有规律,不用操心今天的肉价、菜价又上涨了多少。

    上班的虽然休息时间可以出去吃饭,但加班是常有的事,生活无规律,费用还得自己负责。

    看着那不断上涨的物价和逐渐干瘪的钱包,苦逼的日子比坐牢还难熬;

    坐牢的表现好的话可以休息,但上班的只有拼命工作、随叫随到才能算得上表现好;

    坐牢的可以看电视或者玩游戏,但上班时间看电视玩游戏的事一但被传到网上,当事人有面临被辞退的风险;

    坐牢的一年至少要进行两次比较全面的体检,但上班的最多能够享受到一次基本的体检;

    坐牢的生病了,看守们会派专车送他去医院进行治疗,不用排队,不用自己花一分钱医药费。

    但上班的生病了,与同事关系好的可能有一两个人陪着去医院,初来咋到不认识几个人的只能自己撑着去医院排队,费用还得自己出;

    ……

    如果给他更多的时间,再开上一瓶酒,吴光良能够举出更多的例子来证明现在的上班族日子过得不如一个坐牢的。

    论资排辈始终是上班一族无法绕过的坎,一参加工作领导就会说,年轻人就该多学一些、多做一些,多向前辈们请教。

    这些道理放在传统行业也没有什么不对的,但像吴光良这样的服务窗口,日常工作几乎都可以在电脑上完成,还要去向那些连打字都不顺畅、什么是Word、什么是电子表格都不知道的“前辈”们请教,学习如何操作电脑,如何做报表和用计算器对报表数据进行汇总,总有一些啼笑皆非的感觉。

    办公桌对面那个老同志叫黄玉山,老百姓到他窗口办事的话,随手翻一翻老百姓的资料,然后说你先去哪里哪里开个证明、盖个章,总是不把需要准备的资料一次性说完,等到别人好不容易把资料补上来了,又说哪里还要差一个东西别人再跑一趟。

    吴光良怎么也无法理解他的这种办事风格,这黄玉山把老百姓支来支去地跑了一下午,终于把资料准备齐了,但下班时间也到了。

    黄玉山又在那里“仔仔细细”地把资料都再看了一遍,等到办公室的人都下班一阵子了,才慢腾腾地给别人把事情办了,嘴里还一直不停的说:上面要求高啊,现在办事都是终生负责制,差一样都要追责的,你这个证明有些事还没有写清楚,本来都还要你再跑一趟的,看到你跑了一下午,我就冒点风险给你办了。

    这样一来,前来办事的看到他下班了还把事件办了,自己还少跑了一趟路,更的是又节约了半天时间,心里感恩戴德,遇到好人了啊!

    反正也到了吃晚饭的时间,于是在别人的“盛情邀请”下,“不得不”一起共进晚餐,晚上再喝点小酒、唱点小歌也是很正常的嘛,又没有公款吃喝。

    这样的套路吴光良看的次数多了后,总算搞清楚了黄玉山这样做的目的,真是姜还是老的辣啊。

    领导经常对吴光良说:“你看人家黄玉山,虽然是老同志了,但工作还是兢兢业业,认真仔细,经常加班为群众办事,深受办事群众的好评,你们年青同志要好好向他学习才是啊。”

    吴光良表面上又不好说,只是心里暗暗发苦:尼玛,窗口上的工作大部分都推给我做了,自己上班忙得头都抬不了几下。

    这黄玉山不但上班时间做样子,把老百姓支得团团转,混吃混喝,工作还得到了领导的表扬,这都是些什么破事儿啊?

    上班干实事得不到认可,下班还得自己买菜煮饭,这就是才出生社会、刚走入公务员队伍的年青人,揣着一份“为人民服务”的良心,埋头苦干所得到的生活。

    这种工作和生活是看得到未来的,因为稳定,只要没有遇上什么不可抗拒的力量,这辈子结婚、生子,经过漫长的提升之路,在单位上混到老、退休、等死……这是最经典的套路,无悲无喜,只不过证明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来过而已。

    这种工作和生活又是看不到未来的,因为太稳定,人生少了些,找不到自己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意义。

    这种人生,就像一个大大的囚笼,囚笼之中,尽是被判终身监禁之人,所谓的自由,也仅仅是身体意义上的自由而已。

第302章 中介“李草药”() 
在这种看得到未来和看不到未来的生活中,吴光良很困惑:自己的所谓工作,完全找不到“为人民服务”的影子。

    自己的这个工作岗位,只不过是这个“人求人”社会中的一个环节,有它不多,无它不少,目的就是维持这个“人求人”的社会运转机制。

    “人不求人一般大”,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

    但在这个按照“人求人”机制运行的社会之中,哪有人不求人的可能。

    就算你四大皆空、遁入空门,还是得接受相关部门的,什么能做,什么能说,都只能在一个早就规划好的框架之内。

    这样的社会关系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背负着求人的包袱,所要求的,也仅仅是少一些麻烦,希望明天会更好而已。

    追求幸福是每一个人的天性,可幸福是需要比较的,这些用自己的卑微所换来的生活,体现出自己过得更好,就会利用自己的一切优势,向求到自己的人转嫁自己的卑微情绪。

    于是,整个社会就开启了互害模式,人人深受其害,却又找不到元凶。

    吴光良是幸运的,因为至少他一毕业就找到了工作,虽然工资不高、工作还很累,但至少已经不会再向家里的父母要钱家人可以过得稍微轻松一点。

    吴光良也是悲哀的,因为他这点工资,只能维持自己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就算是这个排不的城市里,三千多一个平方的房价也不是他这个才参加工作的人能够奢望的。

    还好,最近他和几个同事合租的小区里进驻了一个民生食堂的取餐点,终于解决了他们几个一日三餐的问题。

    没有了吃饭问题的困扰,几个年青人的生活仿佛过得轻松了许多。

    上班、回家吃饭睡觉,这就是吴光良几人的生活日常。

    这样的生活吴光良无法去改变,他的勤奋工作虽然没有能够领导的法眼,但却被另外一个人群所。

    这个人群就是中介,也就是大家口中的“黄牛”。

    他们非常熟悉各种办事流程和要求,只要你给钱,就可以用最短的时间给你把事情办好。

    他们不惧风雨,不管节假日,全方位为有需求的百姓最贴心的服务,前提是“有钱”。

    “李草药”就是这样一个中介,由于他以前是卖草药的,在当地也小有名气。

    大家只知道他姓李,偶尔说一下名字可能大家还反应不过来说的是谁,但一说“李草药”,附近的人都明白说的是谁。

    所以,“李草药”就代替了他的名字,成为大家跟他打招呼时的统一称呼。

    对于“李草药”来说,黄玉山这样的人是最不好伺候的,虽然表面上不接受金钱的打点,但实际上用于吃饭、娱乐方面的钱却更多。

    更让人苦恼的是还要搭上自己的个人休息时间,陪吃、陪喝、陪耍,整一个新时期的“三陪”。

    而那才分过来的年青人,虽然对工作要求严格,有时候说话不留情面,但只要你准备的资料,他都会以最快的时间给你做好。

    一来二去之下,“李草药”和吴光良的关系也就越来越融洽。

    “李草药”的事交给吴光良来办,他很放心,因为关系熟悉之后,吴光良有时加班都会把他的事情办好。

    而吴光良给“李草药”办事也觉得轻松,因为“李草药”交上来的资料非常,资料的顺序很有规律,而且也明白具体的要求,所以核实起来非常方便,也不用费心地去给当事人解释缺些什么东西。

    这对于才走出校园,还没有学会该如何跟各种文化层次的群众打交道的吴光良来说,正是求之不得的事。

    随着双方打交道的时间越来越多,“李草药”晚上没事的时候,偶尔也会把吴光良拉去一起吃饭,感谢他对自己的关照,顺便拉近一些关系。

    这样的事吴光良觉得没有违反什么规定,因为自己都是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办事,也没有因为和“李草药”的关系而做出违反政策的事。

    人本来就是一种“群居动物”,尤其是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里,他更加渴望得到别人的和认同。

    吴光良的家庭情况很一般,老家距离自己上班的地方有一百多公里,而且是一个比较偏僻的乡村。

    这一百多公里的距离,说远不远,可说近也不近。

    因为该下班的时候,车站的班车也基本上收车了,中途再转车既浪费时间,还非常麻烦,回一次家就要耽搁近一天的时间。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偶尔工作上受了委屈,也不可能随时到家的港湾里躲避风浪。

    打车的话,自己的这点工资根本就无法承受。

    虽然吴光良在几个同事的劝说下,挤出了一些时间考了一个驾照,但也只能偶尔借同事的车练一下手而已。

    买车?对于无法得到家庭经济的吴光良来说,好像更是一件很遥远的事。

第303章 贫富之间() 
在一个周末的晚上,吴光良和“李草药”在街边小坐的时候,无意中谈起了自己回家不方便的事情。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李草药”听到吴光良的难处,没有一丝犹豫,直接给了吴光良一套车钥匙,指着停在外面的一辆车说:“兄弟,这是我前几个月才买的车,主要平时办事的时候用得多,但周末外出的时候,多数时候是和爱人一起用另外一辆。

    这车虽然不适合到那些大山里搞自驾游,但平常的路还是没有问题的。

    周末的时候这车我都放在我家的楼下,你也知道那个地方,到时候你开这车回家就是。”

    吴光良推辞了几次,但抵不住“李草药”的热情和坚持,就半推半就地收下了车钥匙,说:“那好,李哥,我就先谢谢了,到时候我用了车后把油给你加上。”

    “李草药”没有说话,挥了挥手就结账离开了,既没有拒绝,也没有说加油的事。

    能够让吴光良承这一个人情,到时候多办几件事就在里面了,那点油钱根本算不了什么。

    于是,吴光良每周五下班后就开着“李草药”的车回家,星期天晚上又回来。

    一百多公里的路,油钱也花不了多少,但感觉回家方便多了,而且左邻右舍的村民的看向吴家的眼神都与以前有了一些不同的意味。

    儿子争气啊,才考上公务员不久,就开上了新车,混得不错嘛。

    虽然吴光良的工作并没有给村子里带来什么直接的好处,但至少吴光良感觉到,自从自己每周开车回家之后,他的父母在村里的地位突然间就得到了提升,与别人打招呼的声音都仿佛提高了几个分贝。

    在这一个嫌贫爱富的社会环境里,吴光良知道这是“李草药”借的那辆车给他家增加的底气。

    但他知道,嫌贫爱富只是大家的表相,更深层次的东西应该是嫌麻烦。

    在这个万事求人的社会里,求神求仙求菩萨,就是求不来一个公平。

    国人累,就算是学了一些法律也没用,因为有时他们是按照政策和红头文件来办事。

    当你好不容易把政策意图搞清楚了,有时还是没有什么用,因为他们又要讲行政权力、讲人情世故、讲传统习惯、讲乡规民约……

    穷尽一生,也没有人能够把这些层出不穷的规矩都了然于心。

    在这些层出不穷的规矩之中,各种不可思议的漏洞也更多,更夸张的是各种不同层次的规矩之间,经常性的出现各种无法理解的冲突。

    这些所谓的规矩最终化一种瓜分利益的手段,哪怕是在法庭之上,也拼得是谁请的律师懂得更多的规矩,谁更能够利用那些更适合于自己的规矩把别人说得哑口无言。

    因为这些规矩在不同的领域几乎已经固化了下来,把整个领域的利益与这些规矩绑定在了一起。

    你可以用其他规矩来指出对方做法的不当之处,却不能对规矩本身产生的质疑。

    在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中,人最终都被逼成了人情社会中的一个环节,规矩最终成利益分配的一种方式。

    所以,越贫穷的人家就意味着这家人没有什么本事,想找他们帮忙都不知道他们能够帮得上什么。

    而越富裕的人家就意味着这家人有本事,没有灵活的大脑、宽广的人脉和待人接物的能力,是不可能富裕得起来的。

    哪怕是一些混天过日子的富二代、官二代,至少他们的父母也是需要一些本事的。

    和这些有本事的人多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