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带着一个世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随身带着一个世界- 第1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然,这样低廉的处理费用也让ZF部门松了一口气,能够用较少的资金来解决一个以前让大家都头痛的历史问题,已经算是做得非常完美的了。

    只不过,对于民生公司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依赖变得更加严重了,这一点也是魏民生意料之中并尽力在推动的事情。

第290章 机械基础() 
华夏国现在对于彩钢工棚的需求较大,所以魏民生又引进了一套彩钢大棚加工设备。

    这套设备花钱不多,而且对加工技术要求不高,对于那些通过了考核的成员来说,几乎没有什么难度。

    唯一觉得高大上的地方就是大棚钢架的焊接工艺了,这不是一看就学得会的,要想做出高品质、没有缺陷的焊缝,还需要经常练习才行。

    对于钢材的钻孔、切割、塑形等工艺来说,稍微有点自学能力的人都可以胜任,唯一的差别就是在加工精度上存在的误差大小而已。

    当然,这彩钢大棚也并不需要精细加工,误差只要控制在一厘米范围内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而厘米级的加工误差对于一个加工行业来说,都已经是最低级的要求了。

    如果这个要求都无法达到的话,魏民生觉得还是建议他到另外的工作岗位上去看看。

    由于这个彩钢加工厂对于华夏国来说,目前还是唯一的存在,所以,很多事情都可以在计算机的下实现更优化的统筹。

    比如钢架加工过程中会用到的各种管材,在切割下料时,并不能保证能够充分利用每一点材料。

    因为标准的管材长度并不一定是需求长度的整倍数,所以有时会丢弃一小段材料,有时又需要用焊接的方式接上一段材料。

    但不论是丢弃材料和焊接一段材料,从工作效率和加工成本上来看都存在一定的浪费。

    减少这些不必要的浪费,魏民生专门给下料场设计了一套原材料,并与库存相结合,对现有材料的规格、长度和数量进行信息化。

    在这套的帮助下,下料工人只需要在电脑上选择好自己手上正准备切割的材料规格,屏幕上就会自动把此规格材料的库存非标准长短的分类数量顺序排列显示出来。

    由于加工产品的特殊性,同一批次下料工作中这些所谓边角余料的长短几乎就那么几个规格,所以在按照一定的长度范围分类后,可以很方便地对这些边角余料进行。

    进一步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魏民生还在中了一个自动选择材料的。

    下料工人只需要在屏幕上输入下料清单上要求的长度,就可以自动从库存中选择出那些相似或成倍数关系的材料,并用高亮显示。

    这样一来,下料工人就可以直接到库存中去领取相应的材料来进行简单的加工就可以了。

    如果库存中没有合适的材料,也可以自动计算出最合适的切割方式,确保剩余部分能够尽量保持与库存中的规格相似。

    有了这个材料后,绝大多数的边角余料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

    由于本地生产不再受时间差的限制,所以蓝色的彩钢大棚如雨后春笋式地在居住区附近冒了出来。

    在彩钢大棚的遮挡下,哪怕遇到雨季的到来,或者夏季的烈日,都无法再影响到华夏国绝大多数的工作开展了。

    ……

    而在现实世界中,由于民生公司在环境保护方面作出的贡献,作为互惠条件,当地ZF相关部门对于民生公司修建报废车辆拆解场的审批大开绿灯刘梦玲她们的工作进展得非常顺利。

    有了宽松的政策环境,民生公司的报废车辆拆解场很快在工业园区内建立了起来。

    厂房什么的几乎都是现成的,简单收拾一下就可以投入使用。

    相关的机械加工处理设备也逐步购买了回来,设备方正在对设备进行和调试。

    随着这些设备一起送过来的,还有另外一些简单的设备,但这些设备并没有在这个拆解场里,而是通过龙浩的共享空间悄悄地转移到华夏国去了。

    魏民生在华夏国里,用彩钢大棚和活动房搭建了一个机械修理场。

    这个机械修理场以活动房为墙,以彩钢大棚为顶,中间留出了一片空地,就像一个很大的四合院一样,总共用地接近十五亩的规模。

    修理场里面按照农机修理厂的标准了一些简单的机械加工设备,车床、铣床和切割焊接等设备是必不可少的了。

    在这些设备和工具的下,华夏国已经具备了简单的钢材加工处理能力,维修一下那些不小心受到损坏的车辆部件已经没有多大的问题了。

    虽然在配件加工的精度和外形的处理细节上还存在较大的差异,但至少被修复的机械设备已经恢复了相应的,不用魏民生每隔一段时间就把这些存在简单问题的机械设备送回现实世界维修了。

    现实世界中的报废车辆拆解场还没有开始营业,但在相关部门的默许下,拆解场已经开始了报废车辆的接收工作。

    在接收报废车辆的幌子下,同时也低价购进了一些二手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等工程车辆,以及的二手建筑设备。

第291章 报废车辆的余辉() 
建筑设备还好一些,至少在维修上没有什么限制,只要购买到合适的配件,就可以自行维修。

    但那些车辆的维修,在现实世界中却不是那么随意的了,尤其是发动机、车架等大件的更换上,要求是非常严格的。

    出台相关政策的时候,也许是考虑到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可以通过发动机和车架的编来找到那些被盗车辆的真正主人。

    但实际上想法很美好,执行起来却是困难重重。

    因为在现有加工能力的支撑下,发动机和车架的编也可以打磨后重新刻上编。

    而广大的执法人员却并不具备识别这种造假手段的能力,所以,这个更换车辆主要部件需报备的政策已经基本失去了它的意义和初衷,反而成了车主们自由维修自己车辆的枷锁,甚至成一些部门以此获取利益的手段。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原本在更换相关部件后就可以恢复正常使用的车辆,避免今后可能出现的麻烦,迫不得已进行了报废。

    这些车辆在现实世界中相当于已经寿终正寝了,但在异界的华夏国之中,那些被拆解后的车辆,通过相同部件的更换,以另一种方式重生,再次获得正常行驶的能力。

    也许,华夏国这些初级工人的维修能力并没有办法与现实世界中那些专业人员相比,维修出来的车辆也无法恢复到其设计标准的要求。

    但在这华夏国现有基础设施条件下,也用不着那么高的标准,安全行驶速度达到六、七十公里就已经可以碾压这个世界最好的交通工具了。

    等到华夏国逐步培养出足够的机械加工人员之后,才可以放心大胆地开始全面的机械化进程。

    因为在没有机械加工能力的情况下,更多的机械设施投入只能加重魏民生充当两界搬运工的负担。

    对于那些因为外观锈蚀严重的报废车辆,华夏国目前也并不具有翻新的能力,但实际上这些报废车辆的动力系统基本上还是可以使用的。

    像国外一些老爷车,在车主的精心养护下,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雨,依然可以满足日常的需求。

    让这些动力系统有一个好的去处,魏民生从现实世界中购买了一些直径在50cm左右的无缝钢管,以及一些板材。

    将这些钢管切割成十米一段后,将钢管的两端用钢板焊接密封起来,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用来充当隔水舱的单元。

    这些两端被密封起来的无缝钢管,在除去自身重量后,每根可以近两吨的浮力。

    密封好的钢管在码头上塔吊的帮助下,测试确保不进水之后,用角钢并排固定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平台。

    平台的四边都用钢板焊接了一个斜面,以减少平台在水面中行动时的阻力。

    这个十米乘十米的水面运输平台,总共可以达到近四十吨的承载能力。

    避免运输过程中货物被江水影响,又用木板制作了一个货舱固定在平台上面。

    在这个钢管焊接而成的运输平台一边的中间位置,用切割下来的汽车大梁,焊接了一个动力平台。

    动力平台周围的水面下,也用密封的钢管做了一个三角形的防撞保护框,把动力平台围了起来。

    然后把分离出来的汽车的动力系统固定在动力平台之上,并用木头做了一个小房子作为操作间,同时避免发动机与相关电路系统被雨水淋湿影响使用。

    动力系统与变速箱连接之后与油门配合,可以方便地进行加速、减速和转向,通过齿轮带动一个可以360度转向的螺旋桨灵活地控制运输平台的行驶方向。

    这样的简易运输平台制作简单,大小也非常适合以前修建的那个码头,货物的装卸完全可以通过码头上的塔吊或者传送带来解决,极大地节约了人力。

    最的是,这种运输平台吃水浅,对于这个尚没进行过水文勘测和清理的航道来说,具有非常优良的通过性能。

    钢管的圆柱性结构具有优良的抗碰撞能力,对于一般的水底岩石来说,不容易受到损坏。

    独立的浮力单元哪怕是出现意外也不会出现整个平台突然丧失浮力的情况,对于意外情况下的施救工作有足够的缓冲时间。

    还有就是,这种平台的部件的焊接和组装工作,都可以由华夏国目前的技术力量完成,几乎不存在维修上的技术障碍。

    就算是他们还没有掌握汽车动力系统的大修技术,但他们有足够的报废汽车可以动力系统的整体更换能力。

    而换下来的那些动力系统,完全可以让他们尽情地练手,通过不断地拆装来熟悉发动机各种配件的作用。

    同时在相关书籍的帮助下,逐步积累各种发动机维修的经验,为今后的大规模机械化进程做好技术储备。

第292章 铁匠郑元() 
汝南郡郑家有一个叫郑麻的,擅长兵器,一直是汉廷御用的铁匠,传说中他在流放到高昌时,把西域锻造工艺和中原锻造工艺相结合,冶炼出了一种材料。

    无人知道他到底采用什么工艺和材质,只知道采用这种材料造出来的那些武器锋利无比。

    作为这种材料的创始人,后人将这种钢质称为麻钢,麻钢的坚硬度几乎接近于钛合金的硬度,在那个和技术手段匮乏的时代,能够制造出这样划时代的东西几乎是一个传奇。

    在这个时代,铁只能由官方经营,打仗用的兵器和屯田用的农具更必需官府自办工场冶铸,民间是不准搞的。

    具有一定技术的铁匠几乎都被各个国家登记在册,世代皆为匠户,终身只能打铁。

    郑元就是出生于这样一个匠户之家,其祖上曾经就在那郑麻的带领下过兵器,算远点也算是郑家的人,但却不是嫡系传人。

    可在那郑麻被流放时,郑元的祖上也被连坐一并发放高昌,只是在路上因病重被抛弃。

    万幸的是,郑元的祖上最终熬了过来,捡回了一条性命。

    不幸的是,郑元的祖上是有家不能回,就算赶到高昌可能也是一个死罪的下场,于是就掩盖了自己是匠户的事实,在附近的一个村子成了家。

    郑元的祖上虽然掩盖了自己的身份,但一些冶炼的经验和故事却悄悄地传了下来。

    郑家甚至在偏僻的地方靠着山崖修建了房屋,房屋里面隐密地挖出了一个山洞,悄悄地为自己家族一些农具。

    所以,郑元虽然脱离了匠户的身份,但这打铁的技术和眼光却还是有的。

    到了郑元这一代,郑家好不容易又积累了一点根基,却不料又逢乱世,战火毁掉了郑家的一切。

    郑元和妹妹郑素只好带着家人,从此成四海为家的流民,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万幸的是,他们在夷陵郡遇上了李家农庄大肆招收流民,为他们修建一个前所未有的农庄。

    让他震惊的是,这李家农庄在修建过程中,竟然使用了材质非常好的钢材,甚至连那些房子都是用铁皮包起来的。

    这铁皮表面光滑无比,能够看得到的地方都表明,这些铁皮厚度都是一模一样的。

    这是什么样的工艺?这简直已经颠覆了祖上传下来的一切技术,因为在他的认知中,那些好的刀剑等武器,光滑的表面完全是后期磨出来的效果。

    而且就算是因为经常使用磨平了表面,但如果仔细观察地话,还是可以从磨损的程度上面隐隐看出时的锤印来。

    别说那些中间空的钢管,就连这最简单的铁皮,郑元都没有找到出来的方法。

    郑元在感叹这李家农庄实力的同时,也在心底默默地琢磨,究竟这些钢材是怎么加工出来的?要用到些怎样的特殊工具?

    可一个多月过去了,他也只想出了那种被李家农庄人称为“角钢”的方法,可这种方法也只能做到形似而已。

    就算是自己技术水平发挥得最好的时候,也不敢保证的地方厚薄都能够一致。

    对于郑元这样有着祖传技术的匠人来说,他们的内心是高傲的,不管是什么样的铁器,只需要看上一眼,就能够知道其大致的方法。

    可在这李家农庄里,郑元的高傲被狠狠地踩在了脚下,这么多明显就已经规模化生产的东西,自己竟然大部分都找不到方法。

    是郑家避世太久?还是这世界变化太快?郑元自己都已经迷惑了。

    但是,郑元也知道,自己目前的身份是流民,自己的这些家人能够在这李家农庄干活挣到足够的食物,不至于在这寒冷的冬天饿死,就已经是老天开眼了。

    李家农庄的活很简单,就是一些推拉抬送的工作,而且待遇非常不错,只要手脚利索,几乎都不存在挣不到足够的粮食挨饿的情况。

    力气大一点家里劳动力多几个的话,每天的收入还可以有结余。

    那种有神秘花纹的纸张虽然没有五铢钱结实,却可以在李家农庄里购买到一些造型奇特的衣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