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称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元末称雄- 第2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张世华见此,扭头一笑,便也不由开口朗声打趣道:“呵呵,你们听到了吗,对于能玩能赚钱的东西,世辉这小子心思,总能用的比平常的时候要多。”

    “哈哈哈哈,主公此话,所言甚是啊!”听到张世华这样打趣,张明通朗声一笑,便也不由第一个出言附和起了。

    而听到张明通这样的附和之声,这在襄阳城的共三十余名巡检司出身的将官,自也不由笑的越发欢快了。

    “行了行了,你们啊就知道取笑我。到时候等到咱们在场上踢球的时候,我可非让你们这群家伙,看看我这点小心思,到底有没有白用。”张世辉见此,不但没有着恼,却反不由这般说道。

    而听到他这样的话,张世华笑着摆了摆手,便也不由率先翻身下马。

    “好了,都过来。咱们先按照老规矩,朝天掷铜板分一下队。等队伍分出来之后,在剪刀石头布选出来上场的和替补的。至于我和世辉,则还是和以前一样,正面的黑队跟我一队,反面的白队跟他一队。诸位兄弟,觉得这样行不行?”说完这话,张世华还不由笑着问了问众人的意见。

    不过对此,众人自然不会有什么意见可言。

    所以在一致通过之后,张世辉便也不由最先喊道:“好了大哥,咱们现在直接就开始吧。弟兄们,快快快,掏铜板掷正反了。”这般说着这话,他便也不由站到了和张世华相对立的一侧。

    而场上这些个巡检司出身的将官们见此,便也各自从口袋中取出一个铜板来。

    毕竟这可是他们踢蹴鞠分队的老规矩了,巡检司出身的这些个将官们对这一点就没有不知道的。要不然现在这群已经富有起来的家伙,平常出门的时候,还真不会往自己兜里揣铜板。

    不得不说,朝天掷铜板看正反的分队方法相对而言还是很公平的。

    很轻松的在场的三十一人便也各自分好的队伍。而且这个队伍分的,还正好是张世华这边十五人,张世辉那边十六人。不过这其中,石十三和张明通两个人,却都是分到了张世辉的白队之中。

    队伍分好了,衣服上自然也要做出一些区分来。黑队的包括张世华在内,身上穿着的都是黑衣军统一制式冬装棉衣。

    当然了,像黑衣军的冬装棉衣,虽然都是统一制式的,但各级将士的衣服也是有着区分的。

    普通的士卒衣服就是纯黑色,而到了什长一级,领口和袖口上便带着一圈白边;而再向上的排长一级,领口和袖口上便带着一圈绿边;再向上的正副百户一级,领口和袖口便就是蓝边;再上的正副千户,领口和袖口便就是红边;再上的正副万户一级,领口和袖口便就是紫色的边纹。

    而至于张世华这个黑衣军总元帅,他身上穿的这一身黑衣军军服,领口和袖口便就是明黄色的边纹了。

    所以从这一点上也能看的出,在好几个月前,设计出这样的军服的时候,张世华在心底就已经隐隐有了问鼎至尊之位的野心了。不过对于这种野心张世华却掩饰的很好,以至于有些时候连他自己都骗了。

    好了,话再说回来。因为身上穿的乃是黑衣军的制式军装。所以张世华所在的黑队,是不需要在衣服上做什么来区分的。

    而至于张世辉的白队,在这个时候他们当然也不可能去换上一身白衣服。

    所以在这个时候,他们只是拿出了一个白布条,然后将其绑在了自己的手臂上,以用作和张世华的黑队进行区分。

    故而就这般,在队伍分好,除张世华和张世辉这两个队长在内的所有人有以剪刀石头布的方法,选出来上场的和替补的人员之后。

    时隔近两年的时间,张世华和巡检司这些个永远都不可能在凑齐的兄弟,也不由再度在蹴鞠场上一起踢起了蹴鞠。

    “老周你快点,挡住他,挡住他!”“主公这边,把球传给我,把球传给我!”

    “王十九你护好球门,别让他进球,别……哎!”

    “呦吼!黑队进球,一比零!”球场上的众人一起欢呼着,仿佛时间又回到了两年前一样。

    ……

    休闲和欢快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所以不过眨眼间的功夫,时间也不由到了至正十三年元月二十日。

    到这天,长达一个月之久的封印假期也终于结束。所属黑衣军的将官们,也不由再度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

    而恰恰也就在这个时候,一道政策,却也不由从襄阳城,以最快的速度下达到了荆门州、安陆府、峡州路、沔阳府、中兴路这些个人口密度大,在这个时代绝对算的上是地狭人稠的地区。

    “准许百姓自愿报名,但凡自愿来到襄阳和南阳地区生活的百姓,盘缠官付,男丁可获得口田十五亩,女丁可获得口田十亩,并头两年只征半税。”中兴路,江陵城,身兼知府的张烈文念着下达下来的这道政策,也不由不住的点头。

    “很好啊,有了这样的政策不但可以弥补财政上的短缺,更加可以让咱们这边的没有土地的流民百姓有地耕、有饭吃。这真的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好政策啊!”

    点着头,无比感慨的说完这样的话之后,张烈文便也不由招手叫来了一名文吏,并对着那文吏吩咐道:“快,你现在立即将这上面的内容全部抄写到文书上,然后再将文书给我送到咱中兴路每一个县城中去。”

    “还有,记得在文书中嘱咐他们,一定要第一时间让境内的百姓们知道这件事。你明白了吗?”

    “是,属下明白了。属下这就去办。”听到张烈文这样的吩咐,这人也不由忙答应道。

    而张烈文见此,摆了摆手,便也不由让他退下了去。

    ……

    “都来看都来看了,上面下达新政策了。”不过就区区两个时辰的时间,作为附郭知县且还是降官的江陵知县梁凯,也不由在接到命令后,便在第一时间将这道命令执行了下去。

    所以早上的时候作为江陵知府的张烈文才接到消息,到了晌午的时候,江陵城中那些个里正坊长之类的,便也就一个个敲锣打鼓的开始为黑衣军宣扬这中的政策。

    “乡亲们,都过来了,平章大人给咱们下达好政策喽。”城内的一处街道胡同中,一名里正不由敲着锣,这般高声叫喊。

    “里正,怎么了,什么政策啊,您快给说说啊?”街坊胡同中的百姓见里正这样,自也不由纷纷疑惑的发问。

    而那里正见此,哈哈一笑,便也不由放下手中的锣,对着这些人高声解释道:“是这样的,襄阳和南阳这两个地方地广人稀,这两年兵灾又闹的特别厉害。因而现在的襄阳和南阳,到处都是没有人耕种的土地。”

    “所以平章大人就决定了,只要是有人自愿搬到襄阳和南阳,那么男丁便可获得口田十五亩,女丁便可获得口田十亩。而且不但由官府来报销你们的盘缠,带你们走。甚至就连头两年的粮税,也比平常的时候要少征一半。”

    “一个男丁十五亩地,女丁十亩地。真的这么好吗?”听到这样的话,周遭百姓先是窃窃私语,最后却是不由的发出了一声质疑。

    不过听到这样的质疑,这里正却也是丝毫不着恼。在这个时候,这个脾气还算好的里正,依旧是耐心的说道:“那是当然了。你们要想一想,说这话的那可是咱黑衣军的张元帅。”

    “咱张元帅对咱们这些个老百姓,那有过说话不算话的时候吗?所以呀,你们就放心好了。这个消息绝对是真的,只要你们去了。田地一定是不会少得了你们的。”

    “怎么,想一想,你们有愿意去的吗。如果有愿意去的,那就告诉我,我马上去官府给你们报个道。我听说这个事还是有名额的,要是报道晚了,人够了那可就不行了。”

    “里正,既然如此,那我吕甘愿意去。我家就我自己一个穷光蛋,没有什么舍不得的,我愿意报名。”眼中尽是希望的吕甘高举着手,对着那里正如此说道。

    对此,那里正微笑着,自也不由那笔记下了吕甘的名字。

    而此时此刻,这样的一幕在现在的江陵城中,却也是到处都是。

第三百三十四章 春季大移民() 
十天后,也就是二月初一这天,来自中兴路的第一批移民也也不由乘船来到了襄阳路。

    这一批移民的人数达到了一万五千多人,当然这只是来自中兴路的四批移民中人数最少的一批。

    是的,这一次自愿移民的人口很多,多的远超张世华他们预先的想象。

    华夏人自古以来就有这强烈的故土难离的情绪,所以张世华以为,中兴路这个五个地方的全部移民加起来能有十万就已经不错了。

    但令张世华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仅仅是中兴路一地,中兴七城的全部移民人口,便就接近了八万人。而中兴、安陆、峡州、荆门、沔阳这个地区的全部移民人口更是达到了惊人的二十万。

    比张世华他们所预料的人数,足足多出了一倍。

    当然了,二十万人在咱们后世人看来,也就是一个小县城的人口规模,根本就不值得一提。

    但二十万人口规模的移民要是放在十四世纪的华夏,那可就是一件很大很大的事情了。而且要知道,张世华现在还不过就是一个在元末时代占据了八成襄荆之地的小军阀。

    所以二十万人口规模的移民,对他造成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因而为了解决这一个重大的移民问题,张世华甚至将刚刚训练完毕的新兵营都投入到了这件事情之中。

    但即便是如此,忙活了近十天的时间,他们才刚刚能把来自中兴路的第一批移民运来。毕竟在一开始的时候,张世华他们所做出的计划和安排只是按照十万人的标准制定的。现在移民人口一下子多出了一倍,原本制定的计划和安排自然就要全部推翻。

    不过万幸,黑衣军现在还是一个新生的政权,政权本身还充满着积极向上的活力性。

    所以这一次的春季移民虽然对会黑衣军上下都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但在政方和军方通力合作之下,只要不出意外,预计到二月底,二十万移民百姓便也可以领到属于自己的土地、农具还有种子,得到合理的安置。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单说现在,因为最先一批的报名了移民,连江陵县都没有出过的吕甘,也不由在安陆府那边登船,来到了距离家乡足有数百里之遥的襄阳。

    “好了,乡亲们你们都看到河边摆着的那个界碑了吗。现在啊,咱们也就算是正式的来到了襄阳路了。”从安陆登船,做了一天一夜的船之后,孤身一人,只拿着一个小包裹的吕甘,也不由听到了船老大对着他们说出了这样的话。

    而这大沙船上,足足一百多号乡亲听到这话,对未来深怀迷茫乃至恐惧的他们,也不由窃窃私语起来。

    不过从面上看来,他们大多数人至少还是欢喜的。毕竟他们现在终于来到了这个据说是充满着希望的地方。

    “哎,船老大,那我们还有多久才能领到自己的土地,有个扎根落脚的地方呢?”窃窃私语了片刻,一个拖家带口,皮肤黝黑,面上看上去差不有要有四十岁的汉子,也不由颇为拘束小心的对着船老大问出了船上所有人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

    “没多久了。”船老大看着那人笑着回答了一声。“知道吗,最多再走几个时辰,咱们就能赶到宜城了。宜城这两年来,兵祸遭的特别厉害,城里的老百姓都差不多走光了。”

    “所以接下来,你们这一船人就会被安置到宜城去。到时候,只要你们登了记,咱平章大人就会把土地、农具还有种子,都发放给你们的。”

    “啥,平章大人还会给我们农具!”听到船老大这样说,船上很多人也不由欢喜的叫了出来。

    毕竟对于这些处于绝对底层的穷苦百姓来说,铁制的农具,真的是一笔很宝贵的财产了。

    而对此,那船老大也是理解的,所以只见他摆了摆手,将船上的杂音压下去之后,继续开口道:“诸位听我说,农具、种子之类的东西,肯定都是会有的。而且种子肯定是白送给你们的,不过除了种子之外,其他的东西是不是白送,那我就不知道了。”

    “毕竟你们看看就知道,这一次像你们这样移民的有多少人。不过你们也放心好了,以咱们平章大人的为人,咱平章大人也一定是不会坑你们的。你们说是不是。”

    “是,倒也是这个道理。”听到船老大这样说,船上的这些个老百姓也不由纷纷点头。

    虽然像他们这些人,用老爷们的话说,那都是大字不认识一个的泥腿子。

    不过体味过生活的酸甜苦辣咸之后,天底下没有免费午餐吃的道理,他们也都是明白的。所以他们并不是那种‘贪心不足蛇吞象’的人,即便农具之类的东西都要花钱,他们也都是可以接受的。

    毕竟‘拿不是自己的东西要花钱’这样的道理,在他们看来那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这就像太阳每天要从东边升起来一样,没什么不能接受的地方。

    不过心中虽然明白这样的道理,但像吕甘这样的却还是不由的有些担心。因为他身上并没有卖农具的钱。

    但在这个时候,一想到自己即将可以拥有一份土地。吕甘的心中便也就又充满了希望。

    只要能有一块地,肯卖力气,一切就总会有的。吕甘紧握着手上那个打着补丁的简陋包裹,年纪才刚满二十岁的他,眼神也不由再度变得坚定。

    ……

    “喔,大家都醒一醒了,都醒一醒了,咱们现在到地方了。”晌午,吃了一些上船时候官府的差爷们发的一些干粮,又迷迷糊糊的睡了一会后,便也不由听到了船老大在甲板上这样高喊起来。

    而一听到这样的话,吕甘猛的睁开了自己的眼睛后,也不由将手里一直拿着的包裹再度抓到了怀里。

    然后稍稍打开包裹,看了一眼包裹中自己好不容易攒下来的两百多个铜板还在之后。吕甘他深吸了一口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