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秦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雄秦崛起- 第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故此如今云梦军堪堪数千人而已,主要是镇守在随国南部一些要害之地,防备北王军。

    旧随方面,已经是接到了宛城的消息,万万没有想到,大秦派过来的江夏守居然会是从北王军手中解救旧随人的公子琰!

    这可真是意外之喜,据杜会与季梁所知,这位殿下也算是知根知底,但是无论怎么样总比大秦派过来一位不清不楚的人过来要好上不少。

    杜会等将领再一次见到林玧琰,自然是一阵寒暄,其后杜会便是向着林玧琰问了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不知殿下以何处为都邑?”

    何处为都邑?

    按照杜会所想,自然是旧随都最好,毕竟杜会在旧随都待了半辈子时间,但是听着这位殿下的意思,为了保持和大秦本土得了联系,着重发展旧随国北部和古唐地一带,因此如今旧随人纷纷北迁,而随都南部,则是人烟稀少。

    不过林玧琰答话却不在此,“大秦实行的乃是郡守制,江夏乃是一郡并无都邑这一说法,称作为郡府才合适”

    杜会闻言,连忙告罪道:“某乃武将,还请殿下勿要怪罪!”

    林玧琰摆了摆手,示意杜会自己不会纠结此事,而是说道:“江夏郡府自然以其天时地利人和为众,我观旧随都和应城最为合适,其中应城偏西,且又荒芜,便是按照旧例安排在旧随都吧!”

    杜会闻言朗笑道:“如此一来倒是方便了不少,殿下,季梁大夫已经是在旧随都收拾好了,就等殿下定了江夏的郡府,便收拾文案迁移过去,如今倒是省了不少事”

    林玧琰点了点头,此处距离随都至少是需要大半日的功夫,杜会和嵇狩此番前来迎接带过来的人马并不多,只要数百人,因此继续赶向了随都。

    一路上,杜会也是简易介绍了如今江夏的情况,江夏北部经历了与北王军的战事,随国数百年的积累悉数化为了灰烬,尤其是随国本土出现了如同伪随王应甾,安陆侯等人,对随地的搜刮真的可以用凄惨来形容,若不是大胜北王军留下一批粮食,恐怕支撑不到今年秋收,随地便会出现一场严重饥荒。

    对此林玧琰也是颇为无奈,毕竟如今大秦的南阳本土,亦是粮食不足。无法供应江夏这边。

    不过说出来这一点,杜会倒是表示理解,旋即又是提醒林玧琰说道:“殿下莫非忘了旧随人把握的可是昔日楚国王室的狩猎之地——千里云梦泽!”

    随即杜会解释道:“殿下如今执掌江夏文武之事,不妨解开山林池泽的封禁,如今万物复苏的时令,千里云梦泽还能拿不出来供区区数万人吃的粮食么!”

    这倒是提醒了林玧琰,因为他曾经看到过云梦泽内一条小支流里居然是鱼群跃出了水面,每一只鱼皆是成人手臂长短,就这么一条鱼的鱼肉,足够一个五口之家数日的口粮。

    比起来南阳,江夏虽然是人迹稀少,但是无可否认,占据了云梦泽的江夏,的确是无疑富饶的多。

    当日天色堪黑,林玧琰便是一行人到达了随都,派回来了先行斥候,已经是知晓了此处主事的上大夫季梁。

    旧随的覆灭,这些旧随之臣还未得到大秦的新封,故此才保持旧时的称谓。

    上大夫季梁远到城外三里前来迎接林玧琰:“殿下!”

    “嗯”经历了韩悝一事,林玧琰也是要觉得自身要保证一丝威严,故说道:“季梁大夫可安排妥当了郡府一事”

    “随都城内多时大宅,乃是旧随臣属的宅子,不妨合并几间大宅子,甚至是选择旧随侯宫来作为郡府,也不为过”季梁点了点头说道:“听闻殿下作为江夏守前来,随地之民皆是大喜,纷纷献上了食材来答谢殿下,洗尘宴已经是在城内准备好,还请殿下移步。”

    听到季梁如此说,林玧琰自然是前往了城内,北王军治下,这些旧随人多是供驱使的奴隶,林玧琰率领羽林军击溃北王军之后,这些随地之民皆是从军,老弱妇孺苦荆久矣。

    这个时候林玧琰解决了他们,对他们来说,自然是恩重深厚,后期得知林玧琰乃是大秦的公子,上大夫季梁,将军杜会之人届时要归附大秦,民众自然是不会反对,比之穷凶极欲,一手造成随国崩塌的随侯,这位大秦的公子自然是好做选择一些。

    酒宴是摆在就是随侯的会宴之地,如今随地的情况能够准备出来这样的一顿饭食,已经是极为用心了。

    林玧琰入宴,并对季梁说道开放山林池泽的禁令一事,并且组织乡间民勇开始针对云梦泽内的猛兽进行猎杀,如此为民之举,季梁岂会反对。

    席间,林玧琰又说问道:“如今旧随氏族还有几人存留?”

    这让季梁面色有些尴尬说道:“殿下,荆国红巾军乃是暴民出身,对氏族之人极为仇恨,凡是所遇之地的乡间豪绅,若是不提前归附红巾军,便遭到红巾军士卒的斩杀,即便是梁以及其它逃免一难的旧随官吏,也是隐瞒自己的身份,躲在民众之间才能够避祸。”

    闻言,林玧琰倒是稍微勾起嘴角,有意说道:“旧随遭此大难,幸存之人乃是上苍眷顾,既然如此,季梁大夫不如擢升平民的身份,令其拥有土地,屋宅,可以自行耕种,无须冗重的佃户抽成,如何?”

    “甚好甚好”季梁接连答道,他本是旧随的“亲民”一派,若是没有这场大难,恐怕他也会在旧随朝堂之上被攻讦的无立锥之地。

    随后林玧琰又是吩咐将随地的民众户籍,田亩记录归纳好,送到自己的下榻之地,并在明日召集起来随地可用的官吏前来自己面前听从大秦朝廷的新封。

    季梁也是一一答应。

第182章 商议大策(上)() 
翌日,随都内旧随遗留的一些官吏随着上大夫季梁前往林玧琰下榻的行宫,进行大秦朝廷对江夏的安置。

    毫无因为,大秦是不会让林玧琰单骑上任江夏守的,这倒不是大秦对江夏旧随人的不信任,而是出于大秦对江夏的掌控,总不能让摆出来归附大秦态势的江夏旧随仍旧是自己管理自己的,那样的话,大秦不多想旧随人也会多想的。

    早在任命林玧琰作为江夏守之前,国相韩悝已经是选择了一些基层管理准备投入到江夏之中,供林玧琰选用,而这些官吏多是出自上林苑尚书府的府吏,基层经验深厚。

    江夏的情况并不复杂,民心归附大秦,已经是成为必然之势,毫不夸张的说,随地高达九成以上的民众受过秦国的恩惠,而可能与大秦国策有着利益冲突的老氏族几乎折损在了红巾军的叛乱之中。

    而并不似南郡那边,明子夫在治理南郡之余,还得和老氏族角力。

    改换门庭自然是要改变往日的规矩,这一点,今日到达此处的旧随官吏已经是心知肚明,且已经是做好了准备。

    大秦朝廷并没有对林玧琰下达什么死命令,而是一切见机行事,不过试过了上林苑那种便利的行政制度,林玧琰又怎么会舍近求远。

    季梁早早的带领众多官吏,前往林玧琰的行宫,这是旧时随侯的一座行宫,保存尚好,故此季梁将此处作为了林玧琰的下榻之处。

    季梁唯恐迟到,故此早来了半个时辰,却是没有想到行宫大门洞开,而公子琰殿下身边的宗卫早是盔甲齐备,静候在门口,见到季梁等人来至,说道:“诸位大人,殿下已经是在正厅等候诸位多时了!”

    季梁有些诧异,没有想到这位大秦殿下居然会是如此勤政

    季梁道谢之后,便是带着身后的数十人旧随官吏,进了行宫之内,这行宫就是季梁布置的,故此道路十分熟悉,三拐两进之后,便是到达了正厅,看到大秦殿下正座其上,下面各自散坐着一些人影,季梁上前对林玧琰行礼道:“参见郡守”

    这也是林玧琰昨日告诫,勿要再用“殿下”称呼自己。

    季梁身后数十道身影亦是这幅姿态,林玧琰抬了抬手,示意他们起身落座。

    落座?

    季梁格外敏感,旁边皆是散坐着一些人,料想这些人应该是大秦指派过来的官吏,再敲着坐在右席之首的人影,不过还是在二席坐着,这下季梁便是明白了,这是这位大秦殿下在考验自己等人的自觉

    既然已经是察觉到了大秦殿下的用意,季梁也是心中有数,当下权衡再三,便是落座到了左席二座的位置,至于余者怎么做,季梁没有管顾,这种情况明知道殿下是在考验旧随官吏的自觉,又怎么会出言点破呢!

    见到众人皆是规规矩矩的选择好自己的位置,林玧琰也是一笑,的确,他也是想借此来考验旧随这些人的自觉,没有产生让他反感的事,林玧琰自然是心中喜悦,故此才瞧着最靠近自己的两人道:“季梁大夫,黄荃,你二人皆是我治理江夏的左膀右臂,居然如此生分,来,上前坐来!”

    林玧琰的话,两人岂会不听,皆是向前坐了一位,随即又听林玧琰为二人各自介绍道:“这位乃是旧随的上大夫季梁,这位乃是昔日羽林军中的伯长黄荃,多次出使红巾军营中交涉!”

    两人自然是对视一眼,连称“久仰”。

    林玧琰回归话题,让淳于启拿出来一幅地图,是如今江夏的粗略地图,大概标志了几座城池和山脉河流,简易知晓是什么地方。

    期间,将军杜会也是赶了过来,这是林玧琰特地去城外的军营请过来的,林玧琰将他安排坐在了季梁和黄荃的中间。

    林玧琰说道:“前往江夏,便是在思虑如何治理地方,毕竟是经验不足,各位皆是大秦的良士之才,不妨集思广益一下,说说如何治理江夏,若是有什么好的办法,尽管说出来,即便是不合理,我也是绝不怪罪!”

    其中不乏有人听出来这是大秦公子的谦虚之词,杜会倒是没有想多,径直说道:“但凭殿下所言!”

    林玧琰笑了笑:“此事之上不必谦虚,诸位畅所欲言便是,若是此事之上,还不敢畅所欲言,我也是不敢任用诸位作为治理江夏的官吏的既然这样,我就来做一个表率,抛砖引玉”

    林玧琰侃侃说道:“江夏首重休养生息,虽然如今已经是放开了山林池泽的封禁,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旧随之地多时抛荒的土地,不妨将此土地分发给平民,生产粮食,如何?”

    居然要将土地分发给平民?

    除却大秦本土的官吏,这些江夏官吏皆是瞧着林玧琰,久久说不出话来,按照姬周时期的礼节,能够占有土地的,恐怕最低标准也只能是士族,平民占有土地,除了隐居山林自己垦荒的田地,恐怕是妄想了!

    季梁不确定的向着林玧琰开口问道:“殿下此话当真?”

    “自然不是虚言!”

    “善!”季梁回道:“殿下,若真是如此,江夏境内之民必定是民心归附!”

    见到众人没有反对,林玧琰也是继续说道:“大秦本土有上林苑,其制度甚是不错,黄荃,你便是将上林苑的情况简易对其它说说吧。”

    听见林玧琰吩咐,黄荃也是出列应喏,随即便是对着上林苑之内的状况进行解释。

    羽林军中,黄荃并不是以武力取胜,但是其言辞甚是出众,针对上林苑各处政策,皆是能够以着最为简便易懂的言辞说清楚,而身下的这些江夏官吏,从始至终皆是一副诧异之色,着实没有想到,大秦居然还有这等政策

    黄荃说完,已经是在半柱香之后。

    待黄荃坐下的时候,杜会感叹道:“若是郡守在江夏推行此种制度,恐怕江夏士卒,皆是人人为郡守死战!”

第183章 商议大策(下)() 
“若是郡守在江夏推行此种制度,恐怕江夏士卒,皆是人人为郡守死战!”

    就是在杜会发出来如是感叹的时候,周围的那位旧随大夫也是各有沉思,毫无疑问,无论黄荃将大秦上林苑的政策说的天花乱坠,这些旧随大夫也是听出来真正的意思,便是上林苑的朝廷府衙就是来为军队负责的。

    无论是士卒优先分配田地,且数量比起来普通家户多出来不少,甚至是只要家中有一人参军,所得到的好处几乎是全家受益。

    不过这秦国的新户制

    这也是这些旧随大夫有着稍稍顾虑的地方,很明显,这新户制所在,便正是为了瓦解掉氏族的影响力,一旦分家拥有了自己的土地,恐怕往昔的那些一族之长说的话就不似以前那般好使了!

    而在场的很多旧随大夫,往往是出自一些氏族之中,并且多是族领族老一类的人物。

    其中不乏有思考周全者,如同季梁便是对林玧琰直接说道:“殿下,诚如殿下所言,使五口之家能有百田,但是五口人的劳动力,恐怕不足以治理一百亩田产”

    黄荃替林玧琰解释道:“季大夫,上林苑内有铁器农具,又有能工巧匠制作的奇思器物,按照上林苑的旧制,一夫狹五口而治百田绝非是妄谈!”

    林玧琰也是补充道:“云梦大泽多沼泽山林,也可以因地制宜,分发下去沼泽山林顶替田产。”

    季梁等人已经是意识到,虽然眼下这位殿下还是商议的语气,不过已经是明着要求这条规矩也是必须在江夏推行了,旋即季梁意识到杜会等云梦军江陵欣然同意了这条政策之后,便是知道,再反对也无任何可能。

    果然,当季梁稍稍松口的时候,林玧琰便是大赞季梁等旧随人甚是开明,随即指着地图上说:“北王军之患,是大泽野物纵横,一路走来我也是听闻了几桩骇人听闻的消息,说是土龙成群袭击了泽中村落,村中数十口人无一幸免,眼看着又要到了夏季,泽中多是猛兽,眼下江夏地广人稀,实在是应该将散落在大泽之中的居户集中到一起,编户齐民,应对天灾人祸,也好让郡府的政令下达乡野。”

    “此法甚佳!”季梁也是道,意识到推行所谓的上林苑之制是无可避免,季梁深为同意。

    林玧琰点了点头:“大秦派过来的官吏并不多,避免指派的官吏成为负担,按照上林苑的旧制精简官员,同时划分重点大县聚拢人口,我的意思是除了随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