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位乡邑的里正指挥着乡中的青壮搬出来藏了一冬天的大家伙——龙骨水车,高声道:“乡亲们,下地哩!”
于是,上林苑的两百万条亩田地上,数万的羽林军军屯垦军、平民、隶民或播种着自家的田产,或播种着官府的“官田”。
春雨贵如油,几场春雨的到来,原来苍白了一个冬天的上林苑,变的绿油油的了。
反观淯水另一岸,虽然也是绿意,但那是杂草、野蒿开春冒了头,对比上林苑这边的绿意却是显得死气沉沉的。
至于上林苑的农人则是在播种过后,每天喜滋滋的到田头看着自家的庄稼每天的变化,好像每天都能长一截似的。
因为今年朝廷对于劝农令的重视,这些劝农吏也是不敢有丝毫懈怠,因为多是同乡,所以这些经验丰富的劝农吏也是每日奔赴田头,棘阳渠的灌溉用水分配引起来的争吵此起彼伏。
不过一切都是在有秩序的规则之中,五月的一场大雨,下了三天三夜,忽大忽小,就是没有断绝过,往昔引起了邻邑争吵的棘阳渠再也没有人为抢水争吵了,而是不约而同地开渠放水。
农人们看着这条自己在冬日里耗费了好大的气力挖掘出来的棘阳渠,也是感叹道“还是尚书府的读书士子看得远呐,要是没有这棘阳渠,恐怕这场大雨会泡坏了庄稼哩!”
大雨过后,又是艳阳高照的几天,田地里的庄稼长的可喜,一尺多高了,劝农吏们都缓下了一口气,这样的趋势长下去,一个好收成是不用担心了。
上林苑虽然是显得生机勃勃,但外界却是引起来了滔天巨浪。
荆国寿王军围攻邓国都邑襄城,五月中旬,掘沔水淹城,水淹邓国六万国民,襄城告破,邓王室惨遭屠戮!
这消息没有过多久,又有消息传来,说是荆国的北王军已攻克随国,打算横穿大泽,与寿王军会合,兵发大秦南境!
不过第三个消息倒是好一点,却是没有好到哪里去,新野军上将军关宁掘沔水而守,半渡而击,挫败寿王军的先锋军。
林玧琰得到消息,是在铸造坊不远的临时军营,这里是斥候营的驻扎场地。
看着这些在场地的灌木丛中,泥水中,静静不动的斥候,林玧琰也是示意让斥候营的百夫长楚峦召集斥候。
楚峦吹了一个口哨,似山中鸟雀长鸣,那些斥候来到了林玧琰的面前集结。
这段时间,林玧琰拿着晋魏氏武卒的训练强度来训练他们,甚至是林玧琰的宗卫也是当作这些斥候的陪练,以此来训练他们的格斗方式。
这些斥候士卒的底子不错,短短两个月的集训,虽然进步有限,但是对于如何在丛林隐藏狙杀敌人已经是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一点也是林玧琰最看重的。
“楚峦,接下来是你们这支斥候营的第一次任务!”
楚峦抱拳道:“殿下尽管吩咐,我等定会竭尽全力!”
林玧琰扫视了这百人的斥候营,道:“把你们在这里想过的事情,传播进武阳军,挑起羽林军士卒的请战情绪!”
楚峦及其麾下的斥候营应声道:“喏!”
林玧琰看着这些士卒,缓缓开口道:“要记住,你们不是在怂恿他们去送死,而是激励他们完成自己作为士卒的责任,他们得用自己的剑来护住大秦,护住上林苑,因为他们的家,他们的父母,他们的妻儿都在上林苑,都在大秦,他们要是不拿起剑,不拿起戈矛手刃敌人,他们的家园就会被敌人占据,他们的亲人就会成为敌人的奴隶,这样是你们愿意的么?回答我!”
众位斥候营士卒应道:“不愿意!”
“秋收之前,我要羽林军人人有死战之心,你们能够做到么?!”
“能!”
“好,现在回归你们的羽林军各个军营中去,履行你们的任务去,你们将是英雄,将是国之利刃,插进敌人的胸腔,保卫亲人的家园!”
“喏!”
林玧琰挥挥手,便是让这些斥候回到羽林军的军营中去了。
荆翊见到自家殿下伫立原地良久,也是上前提醒道:“殿下”
林玧琰闻声,睁开眼,然后扭过头看着荆翊:“嗯?”
荆翊道:“殿下在这里已经是站了一炷香的时间了”
林玧琰这才反应过来,的确是在这里站了许久,不过转瞬却是对荆翊道出了实话:“荆翊,当初我还在王宫的时候,总想着出来能够领兵征战大秦之敌,一想到此事便是心潮涌动,但是今日这日子已经到了,我却是有点迈不开腿来了。”
荆翊闻言,惊诧道:“殿下要亲自出征南境?”
林玧琰这才想起来自己从未和其他人说过要亲自出征南境,当下便是朝着荆翊点了点头道:“国难当头,朝廷可用之人极少,我打算请战。”
荆翊提醒道:“殿下今年只有十七虚岁,大秦有史以来,从未出现过如此年纪的征军统帅!”
林玧琰却是回道:“三王兄镇守北疆的时候,年岁只有十七”
“这”荆翊无言以对。
荆翊知道自家殿下心意已决,也是抱拳道:“荆翊愿亲侍殿下左右!”
“好!”林玧琰点点头,道:“荆翊,你乃是宗府十二年的武卒斩金旗者,纪武和淳于启亦是斩银旗者与斩铜旗者,是宗府武卒之中的佼佼者,理应驰骋沙场!”
“喏,”荆翊应下了林玧琰。
林玧琰却是转回头看着宛城的方向道:“该回去宛城了,邓国告破的消息,想必依靠几道关卡也是瞒不住了,上林苑的事情已经告一段落,有韩子和房德在,出不了什么大事,接下来就是要回宛城,等待朝廷出军的消息了”
第40章 献土归秦()
六月份,南境传来捷报,荆国寿王军的水淹襄城六万军民、屠戮邓王室以后,新野军上将军关宁将计就计,采用夏水襄陵之计,掘开沔水,使秦邓两国的边境成为一片汪洋,以阻碍寿王军的北上。
不过这也是权宜之计,毕竟沔水一旦等到九月份河水暴跌的时候,两国边境将会畅通无阻。
到时候,荆国的寿王军与北王军兵合一处,单单是凭借南境的新野军,恐怕难以抵挡。
宛城已经有了当年晋韩之难前夕的骚乱迹象,又是春荒的末尾,粮价一路疯长。
林玧琰回到了宛城数日,却也没有丝毫动作,一来朝廷尚未准备好出兵事宜,二来羽林军还未达到林玧琰出兵的心目中状态。
六月某日,公子琰府邸却是接到了一封拜贴。
而拜帖的主人却让林玧琰有点意外,乃是邓国王室的公子,公子叙。
林玧琰皱眉,这公子叙送过来与拜帖一起的,还有一箱珍宝,这明显是来者不善。
拜帖上,公子叙只有一个请求,让林玧琰在下一次的旬朝议事,同意秦国出兵邓国。
虽说林玧琰是打算同意出兵邓国,但是收下了这邓国王室的公子叙一箱珍宝,怎么看也不是一回事,便是让人将这些珠宝送还给了公子叙所下榻的驿站。
六月十五日,连日忧急焚心的秦伯也是无法安心的坐在宝座上,今日的旬朝议事已经是非常明显了,出兵邓国之事,必须要刻不容缓的商量出来一个定策了。
或许是这些朝臣有卫国之心,不过让人更相信,应该是邓国王室的公子叙的走动,据说已经送给了朝中不少权贵贵重的珍宝。
此时大秦议兵事,皆言附议出兵邓国。
然后秦伯询问何时出兵、何人领兵却是出现了短暂的鸦雀无声,随后便是争吵了起来。
有人说立即出兵,也有人说从长计议,有让宫卫大将军赵靖为将的,也有让王城卫军上将军盛侬领兵的,甚至还说要从北境边军中的两位上将军鞠信、皇甫高挑选一位回宛城领兵南征。
总之也没有一个定案。
最后还是礼大夫沮授站出来道:“君上,邓国王室公子叙愿献邓国南郡地图,渴求大秦出兵!”
众位朝臣看过去,礼大夫沮授素来正派,可并非是拿人钱财的人,怎么会替邓国的公子叙说话?
秦伯也算是找到了一点眉目,随即顺着沮授的意思,召邓国王室公子叙上宣政殿。
公子叙一身丧麻之衣,顿时那些收了公子叙珍宝的朝臣不禁皱眉,其中也有耿直的朝臣,呵斥公子叙不知礼仪。
秦伯也是皱起了眉头。
公子叙上了朝堂之上,对秦伯行诸侯会见的礼节,随后缓缓道:“荆贼水淹襄城,叙之王属惨遭杀戮,除叙之外,无一生存,请秦君恕叙丧麻随身。”
这么一说,倒是情有可原。
秦伯也是眉目舒展开,不过面色依旧凝重。
公子叙从怀中取出玉匣,然后高举过头顶,对武帝道:“叙愿献邓国地图,以示纳土归秦之意,叩请秦君出兵南郡!”
公子叙将玉匣放在身前,随即重重的一叩首,行礼请求道。
这一叩,任谁都能感受到公子叙所蕴含着的亡国之恨!
不过毕竟不是切身之痛,这些朝臣转瞬之间,注意力又是移到了公子叙所要说的话中。
愿献邓国之土归秦国?!
早知道,邓国可是占据大半南郡,有四十万人口,秦国要是并了邓国,便会坐拥岭南两郡之地,携百万之民,瞬间跻身到当世的二流强国之中。
不过现在么众位朝臣也是心痒痒的,邓国已经是落入荆国之手了,明显靠着这邓国王室仅剩下来了公子叙无法复国,便是想借用秦国之力,来达到他复仇的目的。
但是这个烫手的山芋能接么?!
众多朝臣的视线看回了秦伯,这最终的拍板,还是由秦伯来定案。
秦伯看着公子叙许久,随后才对高锦道:“取地图来。”
高锦便是从公子叙的头前取走了玉匣,最后放到秦伯面前的案上,取出了地图之后,缓缓摊开。
这地图乃是帛书所到,上面的笔画勾勒,将邓国所在的南郡城池、道路、地势、河流悉数描绘在上面。
看着这幅地图,秦伯心血澎湃,虽然知道公子叙拿出这幅地图,并非是出自好意,但是如果真的占据了邓国所在的南郡。
那秦国的疆域将会横跨两郡,成为大秦南迁有史以来的巅峰,而秦伯建立的功勋,将会媲美南秦的开国太公。
这个诱惑,秦伯无法拒绝。
秦伯视线落回了公子叙身上,问道:“你有何要求?”
“愿请秦君收复南郡失地,斩杀荆国寿王军贼首,桓羽!”
“桓羽?!”
秦伯知晓这个名字,南境新野军发回的战报上便是多次提起了桓羽,这位寿王军的统帅,能够在不依靠荆国北伐的东路北王军支援的情况下,以一己之力攻伐下四十万人口的邓国,又岂会是泛泛之辈?!
“此事,孤不能答应你!”
即便是公子叙抛出来的条件十分诱人,秦伯还是知道目前秦国的国力能不能支撑着再打一仗国战。
守好国门已是不易,秦伯不会冒险为了收复南郡而耗费国力的,毕竟秦国的北面,还有一个虎视眈眈的晋韩氏!
但公子叙作为邓国仅剩的王室公子,他的这道承诺已经是将邓国名义上划进了大秦的境内。
“既然邓国已经沦陷,公子叙留居秦国也好。”秦伯缓缓开口,随即又是说道:“至于出兵一事,有大秦的诸位朝臣思虑,就不劳公子叙烦神了公子叙新丧,宜保重身体,孤可以答应你,尽量寻回邓王及王属的尸身厚葬的。”
公子叙叩首,声音微微泣诉道:“叙谢过秦君!”
秦伯便是让人送回了公子叙,待公子叙走后,秦伯也是再问朝臣,“诸卿何议?”
司徒百里槐道:“君上,如今宛城仓空虚,不如等秋收后收上赋税,再行出兵。”
君上思虑,百里司徒此言乃是从实际出发,眼下,大秦的确是无力出兵。
秦伯道:“秋收之前,各部兵马当点齐兵力,待秋粮收上来,便挥师南下支援南境,至于领兵者,再议!”
“喏!”众朝臣齐声道。
第41章 城防营营啸()
旬朝议事,邓国王室的仅存在世的公子叙上朝献给大秦邓国全境的消息,只在大秦的上层权贵之间所知晓。
宛城某处宅院里,现在已经是六月份了,下着大雨,将宛城变得湿热,但这里还是一件密不透风的屋子,屋子里甚至是点着炉子在驱散湿气。
赢五子拈开了手中的拇指大竹牌,扫了一眼,便是将竹牌丢进了炉火之中,其身边还有一人,观其面容似乎还是一个女人。
赢五子咳嗽问道:“王长兄那边如何?”
那女人回道:“灰雀传回来的消息,长公子虽然是心不甘情不愿,但该做的还是按照殿下的吩咐做了。”
“咳咳咳不可强求他,他终究是嫡长子,心高气傲惯了,能够做到这一步,已经是出乎我的意料了。”赢五子如此说道,然后看着炉火中的被烧起来的竹牌,咳嗽了两声又是说道:“朝廷已经准备出兵了,王城卫军的监军已经是进了公子信的城防营,告诉灰雀见机行动吧,虽然想扳倒公子信,但王城卫军毕竟是此次南征的一份力量,切不可让它一蹶不振了!”
“喏!”那女子应道。
城防营,最近这段时间是被闹得人心惶惶,有传言到,朝廷将会派出城防营前去南方增援,这可把城防营中的士卒吓了一大跳,城防营归公子信节制,不似巡防营,城防营现在三千多人,其中有一大半是各个老氏族求到了公子信的府上,将族内的子弟塞进来的。
而他们这般做,并不是为了锻炼族内后辈,而是城防营毕竟是王城卫军,其中福利待遇自然是不与别处相同,甚至要比边军士卒更要快活一点,那是族内后辈多是不学无术的小子,将他们送入城防营一是为了混一个军职,二呢,城防营的俸禄可是一笔不少的数目。
因此如今的城防营已经是毫无战斗力可言,其中水分,可想而知!
一听到南境告急的消息,这些王城卫军的士卒第一个想到的不是前去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