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起中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雄起中亚- 第3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并且还出现两条小道,在火光的映照下,两条小道内都黑漆漆的,看不出什么差别。

    但曹芸角来过这里,带他们选择了其中一条小道。图尔干有些疑虑的蹲在洞口前,将衣袖挡在洞口上边。见其往自己的怀中飘动了几许,才跟曹芸角往前走。

    因为只有空气流通的情况下,衣袖才会摆动。这也证明了,曹芸角说得没错。

    一路无话,等他们再出现在洞口外时,已经到了夏国境内了。

    担心碰到越境的蒙古骑兵,他们避开了官道。利用指南针,一路穿山越岭。

    但路上还是撞见了蒙古骑兵!

    好在他们小心谨慎,一直都离得远远的,才没被发现。

    这么赶到克夷门的元军驻地,已经是两天后了。

    这里已被当成元军阻挡蒙古大军南下的最前线。从前夏军在失去了黑水镇燕军司后,也全力经营克夷门关隘。

    原本这里驻扎了两万夏军,但在元军到来后,已经知趣的接受了元军的招抚。

    图尔干他们回来时,克夷门外,已经出现了蒙军的游骑。这也意味着,蒙古的大军不远了。

    战争的号角已经吹响,元蒙两国的第一次大战,也似乎无可避免。未来东亚的霸主,也可在这场战争中初见端倪。

    但就在这剑拔弩张之际,刚刚恢复稳定的中兴府,还在元军的看护下,继续收拢难民,慢慢恢复元气。

    并且不等动乱的遗痕完全消弭,夏国又要迎来他们新的国主。

    这样的大喜事,却在中兴府平静得像什么事儿都没发生一样。

    李德旺就是在这种平淡而又压抑的气氛中,走进夏国的权利中枢……皇宫。

    一路上,都有元军护着他的安全。尽管城里已经安全得连个小偷都没有了,可是元军并不会就此大意。

    李德旺身着华服,坐在皇上才能用的轿辇上。沿途看不到欢迎的队伍,只有时而巡视的元国士兵。

    这也在告诉李德旺认清现实,夏国,还在大元的掌控之中。

    但他还是有些抑制不住的激动。

    因为从今天起,这座城,甚至整个夏国,名义上都是他的了。

    说实话,当被关进刑部大牢时,他只想着能活下来就够了。

    哪里想到,正因为被关进了牢里,反而躲过了一场大祸。

    现在城中的皇族宗亲死的死,失踪的失踪。官员也都死伤惨重,没有谁比得上他这个齐王之子再适合继承王位了。

    尽管他这个王位是大元给的!中兴府,也找不出一支听令于自己的夏国军队。

    但是傀儡就傀儡吧!在性命都难保的情况下,他已经没有心思想别的了。

    “王爷,诸位将军都在紫薇宫等着了。”,刘有荣见李德旺一副兴奋,又极力忍耐的模样,提醒道。

    现在刘有荣已经是李德旺的贴身近卫了!当初大牢里,就是刘有荣去劫狱的。正好京城大乱,刑部一时也门户洞开,方便了刘有荣的行动。

    至于王爷的称呼,李德旺现在还没祭天,行百官册封大礼,自然也算不得皇帝。

    经过一处宫门时,一个身段高挑的女子领着几个宫女向李德旺行了一礼,出声道:“奴婢阿绿恭迎王爷!”。

    阿绿是大元的探子,在第一次被阿绿救出齐王府时,他就猜到了这一点。现在阿绿堂而皇之的在这里等着,据说已经成了宫城的掌事女官。

    李德旺没有在阿绿面前摆架子,平和让其起身,就听阿绿从旁的宫女手中接来一个册子,出声道:“这是皇城的内库典藏。王爷先请过目!”,谁都知道,元军封锁了皇城内城是为了干什么。这内库典藏,很可能什么都不剩。现在拿来让他过目,不过是想让他承认这个事实罢了。

    自然,李德旺没有什么不允的。连看都没看,就表示自己知道了。阿绿也就是走一个过场,微微一笑道:“王府的家什已经搬进宫里了。王爷祭天后,便可住下了。”,说完,就默默退了下去。

    李德旺客气的说了声辛苦了,便接着往紫薇殿走。待转过几道宫门,紫薇殿前的宽阔广场便出现在了眼前。

    从前他也不是没有来过紫薇殿,但他当时只是一个王爷的次子,连世子都算不上。在紫薇殿,也就只能在外面垫着脚尖看上几眼。

    但今天,紫薇殿前已经站满了文武百官。

    虽然之前的‘吃人’横祸让不少达官显贵遭了秧,但也不是所有官员都死绝了。外地的流官,不入流的京城小官,以及某些幸运儿,现在都在大元的‘呼应’下,来恭贺新的国主登基。

    这是大元对夏国的最新处置。

    经过内阁和李承绩的商议,以及李承业为首的甘肃官员对夏国的考量,一致认为,现阶段吞并夏国,并不是明智之举。

    所以不如退一步,以扶持亲近大元的新国主成为夏国国主。从而间接掌控夏国,断了蒙古试图利用夏国给大元找麻烦的念想。

    这也算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以后大元可以利用夏国作跳板,对蒙古进可攻,退可守。

    而且不直接吞并夏国,也可以打消那些还对夏国心存幻想的忠义之士的疑虑。通过扶持夏国国主,再赐予这些人高官厚禄。反而更容易从利益上,将他们和大元绑在一起。

    出色的商业手段,也让大元有信心掌控夏国的命脉。

    往后夏国就是蒙古和大元的缓冲区,就算爆发的冲突,也可将战争挡在大元的国境之外。

    不过整个河西走廊,大元还是要拿到手的。这是通往中原的重要陆上通道,也是大元的重要商道。

    这是作为大元扶持夏国,帮助夏国抵抗蒙古人的重要条件之一。

    

第七百一十二章 新皇登基() 
“齐王到!”,太监用尖细的嗓子大声道。

    等待的文臣武将们,都齐齐看了过来。

    此时前来的夏国官员中,文臣多,武将少。北方几个军司,都只是派了品级不高的军将过来观礼。

    眼下大元也没有精力顾及他们,自然不会因此事而大肆攻伐。

    李德旺知道自己是傀儡,更不敢对此有异议。

    “拜见王爷!”,众人山呼。

    不过场上还有一群身着银色兵甲的元军将领,却并没有拜服。包括四周守护皇城的元军士兵,也都只是默然旁观。

    “下国小王拜见凉王!”,李德旺知道分寸,没有理会跪拜的官员们,抢先来到观礼的李承业跟前,姿态谦卑的行礼。

    “快起来吧!册封你的诏书已差人从马鲁送过来了。本想多等几日,以便诏书抵达,一起行册封之礼。但蒙人入关,也没时间细细准备。就今日册封,荣登国主之位吧。”,李承业交待道。

    脸上虽然挂着笑,但只是出于礼性的假笑。真要说有几分真心实意,也看不出来。

    李德旺没有不允的,马上应声道:“一切听王爷安排就好!”。

    于是礼乐声奏响,李德旺在百官的见证下,行祭天祷告之礼。一番繁杂而又生涩难懂的祷告词念完后,便再次接受文武百官的跪拜。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夏国国主登基,完全遵从汉礼。

    从文字到仪仗,再到服饰,全都以汉礼为主。包括来观礼的官员,也都身着汉服。

    只有元军还身着军装,有些格格不入。

    等所有礼仪走完,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天。

    这还是准备仓促的缘故,否则根本不可能在一天之内解决。晚上是毫无例外的大宴,就算中兴府遭遇巨变,夏国北方也不安宁。新皇登基,普天同庆,宴请文臣武将的规矩还是没变。

    李德旺就亲自下令,赐予文臣武将棉布、悬钟、玉石等不同的贵重礼物。这些都是大元的拳头产品,李承业从大元的商人手中,大肆购入。然后再以高价,卖给了李德旺。

    当然,是用矿产、田地等不动产来结算的。

    李德旺自己没有钱,但他身为夏国国主,是可以动用夏国的资源的。这些矿产、田地,还包括往后的修路权、收税权等,都可以充作等价物,用来和大元交易。

    在诸事未平的情况下,大元刚组建不久的银行,已经计划在夏国新建分部了。甘肃行省的分部,也不过才建立两个月。眼下就在甘州,已经发挥了建设性的经济作用。

    像商人外出经商,就不用再携带大量的钱币了。只要从银行兑换纸币,甚至是数额巨大的银票,就完全可以用做交易。

    而且运输也方便。

    从前需要从马鲁、蒲华等地采买商货,然后千里迢迢的赶到别的地方售卖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只要以书信的方式,提前告知代理商行需要购买的货物。然后在目的地等着大元邮政司的人将货物运来就行了。

    比如一个甘州的商人想要购买伊犁的水果罐头,运到夏国买。那他就可以将自己的需求用书信的方式,送到伊犁当地的代理采买商行。就算没有熟悉的商行也不要紧!

    在李氏商行的经营模式下,全领域、跨境连锁的经营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很多大型商团也纷纷建立连锁商行,在各大热门贸易点都设立了分部。

    一些小商人,可以通过这些商行的分部进行采买。

    不过这些大型商行的代理费可不低,从成本考虑,一些商人会选择和官府合作。

    为了提高百姓的收入,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官府也是积极组织百姓与商人合作,将自己的富余产品卖出去。

    还是以苹果为例!

    伊犁当地的村子或镇子,会在州政府、县政府的组织下,和一些商人签订贸易合作协议。

    这有点类似后世的期货合同。

    在苹果还未成熟时,就约定好购买的数量,并支付一定的定金。后续无论价格涨跌,合约应付的金额都不会变。如果有一方违约,官府会出面促成另一方得到相应的赔偿。

    有官府做保,又有相比大型商行,高一些的利润空间。

    这种合作模式成为小商人最喜欢的贸易选择。

    所以他们只要提前拟定好合约后,在苹果成熟时,在约定的时间段内,托邮政司将商品运到甘州。

    期间除了天灾人祸,货物一旦出现损失,都无条件全额赔偿。

    这样一来,又刚好摒除了商人的运输风险。

    虽然全额赔偿的先决条件是要购买金额不高的保险,但和货物出现损坏的风险比,根本算不了什么。

    因此越来越多的商人,都选择了由货源地到期发货的贸易方式。

    以往春秋两季,大元南北到处都是南来北往的商贾身影,已经在悄悄改变。取而代之的,是邮政司的运输人员越来越多。

    马鲁和碎叶之间的官道,常常发生大堵车。

    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大元交通司已经计划在现有的官道外,再修一条官道。不过不是水泥的,而是钢铁铺就的轨道。到时候用马拉车的方式,让铺了滑轮的货箱在轨道上滑行。

    既缓解了运输压力,又加快了运输速度。

    这种新型铁道,交通司将其命名为‘大元铁路’。目前还在调研中,具体施工,估计还得等一段时间。

    对于夏国而言,大元的一切变化都与其联系不大。像李德旺在抵押修路权时,也丝毫没想到,以后大元会通过这条权益,获得更大的收益。

    在赏赐了一干官员后,就是昭告天下了。李德旺也颁发了登基的第一道诏书,是赦免令。对一部分并不是罪大恶极之辈,给予赦免。

    李承业见事情都已经差不多了,也就没在中兴府多耽搁。领着军将们,一刻不停地赶往克夷门前线。

    尽管夏国还有少数几个军司并不听大元的凋令,但也不怕他们坏事。因为东面的横山三个军司,防范的可是金国。他们可不敢轻举妄动。

    

第七百一十三章 哈拉和林() 
克夷门,也称山河关。

    处于中兴府外围,贺兰山东北面。因克夷门所在的山体像桌子,呈方形,又称当地人称为桌子山脉。而克夷门所在关道,处在两山对立的悬崖峭壁间。

    黄河从这里流经,是整条黄河的最窄处。

    经年累月的沙土堆积,促使关道的路面还算平坦。全长十公里,蜿蜒曲折,地势险要。从上往下看,整个沟底一览无余。

    当初铁木真攻下克夷门是采取了诱敌之计。

    先佯装失败,将驻军骗出关口。然后再杀个回马枪,才叫嵬名令公吃了败仗。

    现在蒙军再度聚兵于克夷门外。但守关者,却已经换成了元人。

    现下克夷门的军堡内,刚赶到没多久的李承业正听着底下人汇报最新军情。

    根据斥候和敌后探子传来的情报,此次哲别几乎调遣了整个汪古部兵马。加在一起,至少有二十万人。用倾巢而出来形容,也不为过。并且已经传信到了草原,铁木真还特地指派了两千怯薛军,用来支持哲别的军事行动。

    除此以外,敌方军将中,还多了三位重量级的人物。

    一个是右翼万户长兼千户长的阿尔剌·博尔术。他‘志意沉雄,善战知兵’,跟着铁木真,一路南征北战,统一蒙古各部。

    尽管此次攻夏的主将还是以哲别为主,但那不过是铁木真照顾哲别的情绪。毕竟战败就换将,是对一个军将的不信任。但将阿尔剌·博尔术派来,也是起到双重保险的作用。

    另两位分别是拖雷和窝阔台。他们都是去过元国的人,拖雷是被俘,窝阔台是出使赎人。两人身份贵重,来到哲别帐下。明着是增长见识,实际上是为了给哲别加油打气。

    尽管比不上铁木真亲自来的效果强烈,但有他们三人在,也足以提振蒙古军队的士气。

    “王爷,蒙军携重兵前来,摆明是来兴师问罪的。但帅府的意思让我们自己做主,却又不准演变成全面战,这可叫我们如何是好啊?”,图图拉克出声道。

    大元对东边与蒙古的战事,一直都保持谨慎的态度。现在克夷门的情况,显然超出了帅府的预料。所以才叫甘肃军团自行决定,但又切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