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小农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小农民-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老头子你先别吃饭了,赶紧去把老关头喊过来,跟他说道说道,就让徐小哥在咱们这儿安家落户,徐小哥孤身一人也挺不容易,这段时间就住在咱家”看到徐凡伤心的样子,擦着泪的李大娘忍不住母爱泛滥。

    “好的,我这就去”被徐凡的话感动的眼泪汪汪的李老汉放下碗,就匆匆出了门。

    “徐小哥,你放心,以后啊,就在咱们这儿安心住下来,咱们这里早就没有战乱了,当今皇上也体谅咱们,免了三年的赋税,回来的人还给分地,还给一头牛,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的”李大娘抹着泪安慰着,徐凡一边抹着泪一边点头的配合着。

    匆匆而去的李老汉到了村正家,把情况跟村正一说,村正关老头一拍大腿,差点跳起来,这是好事啊,村里又能多一户人家,还能多分一头牛,接着就跟着李老汉一路不停的赶回李老汉家。

    跑到门口,老关头一边扶着门框喘气,一边对着李大娘正在安慰的徐凡说“徐小哥,欢迎你到我们小李村落户,你放心,村里一定给你分一大块良田,明天你跟我去县里找户丞登记一下,领一头牛回来,村里再帮你整一个院子给你住”接着就是不停的喘气。

    “看,我就说吧,你李大爷跟老关头一说,他肯定得屁颠屁颠的跑过来。”李大娘一看村正急乎乎的样,破涕为笑的跟徐凡调侃着村正老关头。

    “哎呦,老嫂子,我能不急吗?这是一个大好事啊,徐小哥来了,村里不但多了一个青壮劳力,还能从县里领回一头耕牛,咱们村就那么几十户人家,村外还荒着那么多地呢,我看着心疼啊”老关头一瞪眼,胡子都翘起来了。

    看着这么可爱的老头,徐凡也是忍俊不禁,破涕为笑,赶忙走上前拱手施礼“感谢村正大人收留我这个无家可归的人,请您放心,我一定好好种地,为村里分忧”

    “好好好,看徐小哥眉清目秀的样子,应该是一个读书人吧?”老关头双手将徐凡扶起,捏着胡子打量着徐凡。

    “算是吧,我从小跟随父母在海外读了十几年书”徐凡恭敬的回答道,想着自己小学五年,中学六年,再加上大学四年,还有研究生三年,可不是十几年吗。

    “好好好,没想到还是一个人才,咱们村现在就缺读书人啊,你放心,除了朝廷规定的二十亩口分田,村里额外再分给你二十亩,村里找人帮着你种,只是,能不能请徐小哥任村里的私塾先生啊?”一听说徐凡是读书人,老关头有些激动,又有些期待的看着徐凡。

    “呃,可以是可以,但是我之前没有教过书啊,而且我也没有书本啊”徐凡有些愣,自己虽然学过文言文,无聊的时候也跟着那个小老头导师写过一段时间的毛笔字,但是自己还真没教过书,还是古代的繁体字。

    “呵呵,这个没关系,没教过不要紧,只要会写会读就行,没有书本不要紧,村里给你解决”老关头的兴奋溢于言表,当下就任命徐凡为小李村的私塾先生,月例一百五十文钱,村里给额外分20亩口分田,由村里找人帮着徐凡一起种。

    李大爷和李大娘一听说徐凡是读书人,也很高兴,毕竟在这个时代,士农工商,读书人是很吃香的。

    在跟徐凡约好明天去县里为徐凡登记落户后,老关头就兴高采烈的回去了,李大叔李大娘也赶紧为徐凡安排住宿,并且将家里最好的被褥都给徐凡铺上,徐凡被李大爷李大娘突然间迸发的热情整的有点手足无措,拒绝了几次,在被李大娘瞪了一眼,说了几句后,也只好无奈的接受。

    躺在床上,隔壁屋的李大爷李大娘在为徐凡高兴了一阵后,已经酣然入睡,而徐凡却久久无法入眠,抱着自己的旅行箱,望着窗外夜幕上的星星点点,想着今天一天奇特的遭遇,像是在梦里,却又那么真实,自己现在已经身在大唐了,这是多么狗血啊,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应该会很好吧,从旅行箱里拿出自己的手机,三块电池还有一个大容量的充电宝,难道自己有预感会穿越,还准备的那么充分,有着这么一个作弊的神器,明天一定会很好的。

    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a>;<;a>;手机用户请到阅读。<;/a>;

第3章 独一份的大唐早餐() 
第二天,一大早徐凡就起来了,对于习惯晚睡的徐凡来说,那么早就上床睡觉的他有些不习惯。拉开竹制的房门,虽然还没出太阳,但是天已经很亮了。屋外稍微有些凉,走出房门,徐凡发现李大娘已经在厨房开始淘米做饭了,而李大爷正在门口收拾那辆牛车,今天徐凡要和村正去县里登记落户,李大爷也要驾着牛车一起去。

    看见徐凡走出来,正在淘米的李大娘笑着说道“徐小哥,起那么早干嘛,怎么不多睡会,天还没亮呢!”

    “呵呵,睡醒了就睡不着了。大爷大娘,你们以后还是叫我小凡或者凡子吧,之前我爹娘就是这么叫我的,在我眼里,你们就像我爹娘一样,老叫我徐小哥,我别扭的慌!”徐凡看着李大爷和俩大娘恳求的说道。

    “好,好,以后都是一家人了,那我和你大爷就叫你小凡了”看着徐凡眼中的恳求,李大娘和蔼的说道。

    “呵呵,大爷,我来帮你套车吧”徐凡高兴的走向正在套车的李大爷。

    “不用,不用,小凡啊,你还是歇着吧,这牛啊认生,除了我以外,它不让别人上套,上次老关头想帮忙,还让它给顶了狗吃屎呢,呵呵”李大爷摆摆手,不让徐凡过去。

    “呃,好吧”看着这个壮实的老黄牛,说实话徐凡还真有点怵。

    “大娘,我来帮你做饭吧”徐凡又走向正在做饭的李大娘

    “别了,别了,厨房里脏”李大娘也摆摆手不让徐凡过去帮忙。

    “大爷,大娘,你们还是让我干点活吧,老这么白吃白喝,我还不成猪了啊,呵呵。你们别跟我客气,不然我可没法在这儿住下去。大娘,您歇着,今早的饭还是我来做吧,之前都是我做饭,我爹娘都说我做的好吃,今天啊,我给你们做一顿,也让你们尝尝”徐凡诚恳的对着两位老人说道。

    李大娘本想拒绝,但看着徐凡诚恳的脸色“好吧,那今天我们尝尝小凡的手艺,大娘给你打下手,呵呵”

    “这就对啦,大娘,你们别跟我客气,该让我干什么就让我干什么”

    洗过手,徐凡就走到厨房,看了看厨房里的东西,一口锅,一个粗瓷碗里的半碗盐巴,一块腊肉,一点山蘑,几个山鸡蛋,还有李大娘淘的半木盆米,简简单单的,大唐百姓的饮食里除了一些饭店、酒楼,基本上没有油,更没有炒菜的说法,大多就是把菜和水放到锅里,加点盐巴就开始煮。就这对于能吃饱饭的村民来说,就已经很不错了,还怎么可能去苛求美食大餐呢,眼前这些估计还是因为徐凡的到来,两个老人家特地多准备的。

    徐凡回头看了看院子里种的一些菜,一畦小葱,一畦山椒,还有一些从山里移植的山韭菜等野菜,在小菜园旁边还有几根李大爷修栅栏剩下的竹子。徐凡走过去拿起几根竹子,上面有一些晨间的露水,看着还挺新鲜,用旁边的砍刀砍出七八节手腕粗细,有二十几厘米长的竹节,将竹节的一头砍开,闻了闻,还有竹子的清香,刚好还能用。

    “小凡啊,你这是要干嘛啊?”李大娘好奇看着徐凡

    “大娘,今天咱们做一点竹筒饭,保证让你吃了还想吃”说着徐凡走到厨房的菜板前,取出一块腊肉,将腊肉切成小肉丁,然后将肉丁放到控好水的米盆里,将肉丁和盆里的大米搅拌均匀。

    “大娘,你跟我一样,将盆里的米和肉丁均匀的塞到这个竹筒里”徐凡一边拿起一个竹筒,一边喊着呆呆的看着自己的大娘。

    “呃,好!”虽然有些纳闷,但是李大娘还是选择相信徐凡。

    俩人一起,将七八个竹筒都给装的七八分分满,徐凡将竹筒的盖子盖好,然后并排码放在锅里,用木瓢添上水,没过竹筒后,又去抓了把新鲜的竹叶放到锅里。

    徐凡让李大娘烧火后,自己又去小院子里摘了一把山椒,一把山韭菜,拔了几棵小葱,洗干净后放到菜板上,跑到栅栏边上挑了一块晾晒了不是很久的腊肉,切下肥的一部分,将剩下的腊肉放回去,拿起厨房的那块腌好的腊肉切成肉条,将小葱切段,山椒切丝,然后将山韭菜切段。

    等到李大娘差不多煮完竹筒饭,徐凡过去拿起一节竹筒,闻了闻,一股浓郁的肉香裹着竹子和米饭的清香,扑鼻而来。

    “哎呀,真香,没想到小凡做的那么香,大娘都忍不住想赶紧吃了!”竹筒饭的香味让李大娘有些惊喜,还有些馋涎欲滴。

    “哈哈,大娘,别着急,等到我再做两个菜,咱们今天早上就好好吃一顿!”李大娘的话让徐凡信心大增。

    将竹筒饭收起来放到饭盆里,徐凡开始准备炒菜。先将切下来的肥腊肉放到锅里榨出油,再将其捞出,这样锅里就有油了,然后将切好的腊肉条放到锅里翻炒,等到腊肉条炒的差不多快熟的时候,放入小葱和山椒丝,翻炒一会,浓郁的香味就飘出来了,因为腊肉里本省就有盐,不必再放,徐凡将其盛出来放到盘里。

    然后再用那块肥腊肉榨出油,徐凡又炒了一盘山韭菜烧鸡蛋。

    新奇的做法,让李大娘惊诧不已,饭菜的香味又让李大爷和李大娘赞叹不已,直夸徐凡手艺高。

    “哎呀,老嫂子,你做的啥好吃的啊?老远就闻着你们家这边的香味了,从来没闻过这么香的饭香,把我的馋虫都引出来了,赶紧的让我尝尝!”闻着饭香的老关头一溜小跑来到李大爷家,滑稽的模样惹得徐凡和李大爷一家哈哈大笑。

    “老关头,你这次有口福了,这是小凡今天早上刚做的,你绝对没吃过!”李大娘端着菜,李大爷端着放着竹筒饭的饭盆,笑着看着要流口水的老关头。

    “哎呀,徐小哥,你还有这本事呢,还好我没吃早饭就跑过来了,不然还不得错过这一顿美食啊!走走,老嫂子啊,开饭,开饭,可馋死我了!”一脸馋相的老关头又惹得众人哭笑不得。

    徐凡做的一顿新奇的早餐,让没吃过如此新颖饭菜的三人吃的满嘴流油,直呼过瘾,老关头更是连吃两个竹筒饭,相当于三大碗米饭,抱着肚子还想吃。徐凡和李大娘,李大爷各吃了一个竹筒饭就够了,剩下的三个就当做了徐凡三人路上的干粮。

    饭后,徐凡和李大爷以及老关头三人就要启程去县城办理徐凡的落户登记手续,考虑到钱包里的rmb在这个时代没法使用,徐凡赶紧回屋,在床底的旅行箱里翻出在唐朝还算稀有的玻璃瓶,感谢前世的师兄给自己装了几个放棉花种子的广口玻璃瓶,徐凡将棉花倒在两个个备用的塑料袋里,然后将两个广口玻璃瓶塞到李大娘给自己准备的一个小布包里,就随老关头和李大爷驾车上路了。

第4章 天价水晶瓶() 
第4章天价水晶瓶

    襄阳城,雄据汉水中游,城池始建于汉,共有六座城门,即大,小北门,长门,东门,西门和南门,北、东、南由滔滔汉水环绕,西靠羊祜山、凤凰山诸峰,墙体高约10米,厚1。3~1。5米,唐时周长近9公里,据山临水,蔚为壮观,城下环以护城河,平均宽度180米,最宽处250米,人称“华夏第一城池”。整个襄阳城布局严谨,形势险要,自古誉为“铁打的襄阳”。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南宋末年,宋元之战时,襄州依托其易守难攻的地理优势,与蒙元足足抗争了6年,可见其坚固。

    唐代襄阳城为山南东道治所,辖区扩及今陕西、四川的部分地区。

    从清晨出发的徐凡三人,直到临近午时才从北门赶到襄阳城县衙,跟着老关头在县衙司户房经过司户按比、登记造册后,徐凡就成了大唐合法的一员了。拿着司户开具的牌子,到县衙牛栏领了一头一岁多的小黄牛,把老关头乐的屁颠屁颠的。

    走出县衙,怀揣着40亩永业田,80亩口分田的地契,徐凡一阵激动,咱也算是有着100多亩地的大唐小地主了,嘿嘿,就是现在还没有人家地主有钱。

    想到钱,徐凡钱包里的rmb是没法使用了,在这个时代人家不认啊,但是咱的小布包里还有两个玻璃瓶子啊,在这个时代应该还值点。

    跟李大爷和老关头说了一下,经常到县城的李大爷,赶着牛车来到襄州城北街的一个叫裕通當的当铺。

    徐凡一看,嚯!这铺面开的阔气,地处闹市,二层高的小楼,六扇门脸,楼顶两角琉璃瓦的飞檐锃光瓦亮,里面装修豪华,摆设精致,一条一米多高的红木柜台横设当间,绝对是后世没个百八十万连想都不用想的临街豪华铺面。此时店里两个伙计正拿着抹布和鸡毛掸子正在擦拭着柜台后的货架。

    留下李大爷在门外看着牛车,将小牛栓到车尾后,徐凡和老关头举步迈进当铺。

    看到徐凡二人进来,一个小伙计放下鸡毛掸子满脸带着职业化微笑的走过来招呼。

    “呦,两位客官,您二位是来典当啊还是取当啊?”

    “呵呵,典当”徐凡面带微笑的说道

    在这重农轻商的年月,能在这襄州城里开大字号的当铺,背后没有啥关系那是屁话,徐凡这初来乍到,啥都不懂,也不敢太张扬。

    “呃。。。。。。,您二位稍等,我这就去喊掌柜的出来。”小伙计呆了一下,转身走进后堂。估计也是被徐凡的装束惊了一下,从进城开始到走到店铺,徐凡“怪异”的装束引得路人指指点点,议论纷纷,就连给徐凡登记户籍的司户都盯着徐凡看了半晌。

    卖了玻璃瓶,一定得换套衣服!徐凡暗暗心想。

    没一会,一个头戴皮瓜帽,身穿圆领丝绸袍衫,胖乎乎的掌柜走了出来。圆乎乎的小脸一笑,眼睛都快挤得看不见了,老远就拱着手:“二位客官,你们是要典当什么东西啊?”

    “典当一个瓶子,这位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