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小农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小农民-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晨他亲自带一百多人埋伏在玄武门内。李建成和李元吉一同入朝,待走到临湖殿,发觉不对头,急忙拔马往回跑。李大帝带领伏兵从后面喊杀而来,李元吉情急之下向李大帝连射三箭,无一射中。李大帝沉着冷静,一箭就射死李建成,同时尉迟恭也射死李元吉,东宫的部将得到消息前来报仇,和秦王的部队在玄武门外发生激烈战斗,尉迟恭将二人的头割下示众,李建成的兵马才不得已散去,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玄武门之变”,由此可见,李大帝对情报的重视。

    虽然现在已经没有了天策府,而且有唐一朝,不再设置,但是谁敢说李大帝现在就不重视情报了,徐凡对此惴惴不安。

    直到后来,李老汉过来询问徐凡:“小凡啊,自从咱们这宅子建起来之后,又是建工坊,又是印书房,招进来了那么多人,还有几十口子庄户要养活,以后肯定会更多,但是府里只有一千多亩地,是不是太少了?产出的粮食以后交完‘租’和‘调’后还不一定够府里使用呢,咱们是不是再买点地啊?”

    对啊,徐凡一拍脑袋,咱现在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种地才是首要任务,偶尔“发明”点东西,做点小生意,贴补贴补家用,在李大帝眼里,咱算哪根葱啊,还要他来注意咱。李大爷太好了,这一语点醒梦中人啊。

    “买,一定要多买,买它个五千亩、八千亩的,咱是农民,不种地还能干啥啊,哈哈哈。。。。”醒悟过来的徐凡,一阵大笑。

    “小凡,你没事吧?出啥事了,你跟老汉说说,咱们现在府里要人有人,要银子有银子,啥都不怕”李大爷看着大笑的徐凡,吓了一跳,赶紧拉着徐凡说道。

    李老汉的一番豪言壮语说的徐凡直翻白眼,寻思这真要是李大帝要“咔嚓”了咱,咱这些人还真不够人家塞牙缝的,就算你有再多的银子有啥用啊,这个国家都是人家的,而且人家很得民心,想造反都没办法。

    “呵呵,李大爷,我没事,就是。。。,你说的买地这事我高兴,这几天也在愁这个事呢,既然您老也觉得需要买,您老看着办吧,我先去上课了。”徐凡很高兴,找了个借口,应付完李老汉后就高兴的背着手,夹着书本去上课了。

    “这买地有啥高兴的,怎么可能还发愁呢,这有银子还怕买不着地?难不成怕我不同意,不给银子?我怎么可能不同意,但是买多少合适呢?”看着徐凡兴奋的走出书房,李老汉不解的咕哝了几句,就去考虑买地的事情了。

    ————————华丽的分割线———————————————

    这一天上午,徐凡在清香书院上课,正跟学生们讲《常识》中树木的年轮,小宝和知画、墨香也拿着书本在后面聚精会神的听着。

    “世间万物,皆有灵气,草精木魄,虽然口不能言,但却有别的手段来记录事情”徐凡指着手中的断木说道:“你们看,这断木之上一圈一圈的是什么啊?”

    “报告先生,那是木头的年轮,每年长一圈,数一下就知道树木的年龄呢。”

    “恩,张亮同学回答的很好,加5分,你是怎么知道啊?”徐凡看到有学生知道,而且回答的很好,好奇的问道。

    “报告先生,是我爷爷告诉我的,他是木匠”张亮大声的回答道。

    “恩,不错,那你们知道这根断木的生长情况吗?”

    学生们都摇摇头说不知道。

    “你们看啊,这年轮的线条啊,有粗有细,间隔呢,也有宽有窄,分布有密有疏,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徐凡又引导着说道。

    结果底下又是一阵摇头。

    “呵呵,都记住了啊,这也是树木的一个记事方法,咱们看啊,这年轮粗的,代表的是风调雨顺的好年景,所以大树生长的很快、很健康。而这年轮细的,代表年景不好,有灾害,所以大树的生长也受影响。”

    看到学生们集中精力看着自己的手指,徐凡又说道:“而且啊,在树木生长的过程中,朝南的一面呢,受阳光照射较多,所以木质生长较快,因此年轮比较宽。而背阴朝北的一面呢,则生长缓慢,年轮也就较狭窄。光是从这年轮上推算,你就可以知道这树是那年种的,生长过程里哪年年景好,哪年年景不好。它当时哪那一面儿朝南,哪一面儿朝北。你们说是不是很神奇啊?”

    底下的学生们都纷纷惊奇的看着徐凡,就连后面听课的小宝和知画、墨香三人也会目瞪口呆,没想到一截断木头,能让徐凡讲出那么多听都没听过的大道理。

    看到学生们和小宝三人目瞪口呆,徐凡很高兴,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其实啊,不止树木有自己的年轮,牛羊的角上也有年轮,代表了牛羊的岁数。乌龟的年轮在龟甲上,根据龟甲上的图案,咱们就能知道乌龟的岁数,大家是不是觉得着这世间的万物都很厉害啊?”

    下面的学生又是一阵呆滞,我去,什么情况啊,给点面子配合一下好不好,徐凡一阵郁闷。

    “小宝,你说少爷这一身学问是怎么学的啊?他讲的这些之前都没听人说过,而且讲的那么深刻,好像什么都知道,难不成少爷真是天上的星君下凡?”回过神儿的知画用胳膊捣了一下还在呆滞的小宝问道。

    “啊。。。,我也不知道呢,他们都说少爷是天上的星君下凡,我不知道星君什么样,我就知道少爷很厉害,好像什么事情都能解决。”小宝一脸崇拜的开着讲台上的徐凡说道。

    “嗯嗯嗯,少爷就是天上的星君下凡,不然他怎么知道那么多东西呢”旁边的墨香直点自己的小脑袋,十分肯定的说道。

    郁闷的徐凡正准备讲下面的内容呢,就听见门外传来一阵阵马蹄声,还有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圣旨到,徐凡接旨”

第26章 圣旨到(二)() 
正在给学生们讲课的徐凡,听到外面传来:“圣旨到,徐凡接旨”的时候,惊得差点一头栽倒在地。奶奶的,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前两天还说呢,自己就是一个种地的农民,算哪根葱啊,李大帝怎么可能会注意到他呢,结果今天圣旨就到了。真是个乌鸦嘴,说啥来啥,好的不灵坏的灵,徐凡真恨不得给自己的一个嘴巴子。

    不敢怠慢,赶紧带着学生们和小宝三人跑下来,这接圣旨可不是小事,稍有不敬,那就是杀头的大罪,这个电视上都演过。

    赶忙跑到门口,李老汉已经带着府里的人都跑过来了,贺贵带着皂工坊的工人和护院也在,李彪笔直的站在旁边。

    “小凡,这是怎么回事啊,怎么还有圣旨啊?”李老汉和众人满脸惊讶,纷纷不解的看向徐凡。

    “李大爷,我也纳闷呢,先不管这个,赶紧准备香案,咱们去迎接宣旨的公差,问问是怎么回事。”徐凡也是纳闷,咱也没干啥事啊,就是做点生意,怎么还引来了圣旨啊,难不成李大帝看我这香皂生意赚钱,想收归朝廷所有?

    伸头往外一看,外面几个公差已经下马,一个头戴冲天盔,身穿细鳞甲的将军正带着几个人正向徐凡走来。打眼一看,奶奶的,这不是那个长安兴隆斋的李继策吗,前两天还在猜他身份不简单呢,结果今天就穿着甲胄来了,徐凡真恨不得再给自己一个嘴巴子。

    “李兄,怎么是你啊?你不是长安兴隆斋的掌柜吗,怎么一转眼成将军了,还过来宣旨?”虽然明知道其身份不凡,但是该装傻的时候还得装傻,该问的还是得问啊,徐凡硬着头皮迎上去问道。

    “呵呵,徐兄,我之前还邀徐兄去长安开酒楼呢,看来这次要一语中的了,其他的咱们稍后再说,赶紧摆香案,先宣读圣旨吧。”李继策一脸的笑容,要先办公事,再谈私事。

    “好。。。好,那就请进吧,李大爷,香案呢,准备的怎么样了。”徐凡赶紧将几个公差迎进来,回头去问李老汉。

    在正堂门前,面朝北,摆好香案,“草民徐凡接旨”徐凡带着一众下人和学生跪在香案前。

    李继策带着几个人站在香案后,拆开封线,打开秀有金龙图案的明黄色卷轴,站定后,双手打开各持一个卷轴,念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特招徐凡前来觐见,钦此”圣旨的基本意思就是,李大帝自登基以后就非常重视农业,重视教育,徐凡呢,发明了新农具,极大的便利了百姓的耕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且免费给学生们提供书册并免费教学,所作所为很是符合李大帝的胃口,并且还发明了香皂、肥皂以及鞭炮等物,李大帝也很是喜欢。李大帝登基后,励精图治,求贤如渴,重用人才,想考察一下徐凡的才学,要委任官职,并命忠武将军,曹国公之子李继策前来宣旨并带徐凡去长安觐见。

    圣旨宣完后,徐凡目瞪口呆,一是没想到竟然是好事,李大帝要接见自己,还要让自己当官;二是没想到李继策竟然是曹国公徐世绩的儿子。

    “徐兄,赶紧接旨吧,别发呆了,这抗旨的罪过可是不小哦”李继策合上圣旨后开玩笑逗着发呆的徐凡。

    “草民徐凡,领旨谢恩”磕了一个头后,徐凡赶紧蹦起来。

    “李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啊,皇上他老人家怎么注意到我了啊?还有你不是长安兴隆斋的掌柜的么,怎么一转眼成了曹国公的公子了啊?”接过圣旨,徐凡揪着李继策,赶紧问道。

    “呵呵,徐兄,此事说来话长,先让李管家招待一下跟我来的公差吧,然后去你的正堂慢慢说,刚好我也有事找你商量呢。”李继策笑呵呵的说道。

    “好的,你稍等一会,李大爷。。。”徐凡喊过李老汉,让他去招待一下跟李继策来宣旨的公差,并让李老汉悄悄的给每个人二十两银子,经常看电视剧,这些门道徐凡懂得很;又让知画和墨香去安排学生们休息,今天李继策带圣旨过来,下午肯定要在府里开宴,估计是上不了课了。

    转过身,带着李继策来到正堂,小宝上完茶水后,想按例站到徐凡身后,徐凡一摆手让其退下去。李继策端起茶碗,喝了一口,看到徐凡疑问的目光之后,放下茶碗后说道:“呵呵,不瞒徐兄,家父确实是并州总管,当今曹国公姓李,名讳单字绩,我本名李振,字继策,上次来襄阳是去剑南道公干。回来的时候,想顺道游历一下襄阳,恰逢其会,赶上你府上的李管家正在贩卖香皂和肥皂。兴隆斋确实是我们国公府的产业,所以我就代表兴隆斋参与了一下,说实话,徐兄你这肥皂和香皂的确是好东西,上次拉回去的那一万多块肥皂和近八千块香皂,没用几天就被长安城的富商勋贵给抢没了,我出来的时候,这一批才刚运回去。。。。。。”

    徐凡听着李继策讲述,心里又想起李世绩的前半生。

    李世绩,原姓徐,名世绩,字懋功,亦作茂公,跟徐凡也算本家,李大帝登基后,为避讳李大帝的名讳,遂改为单名绩。年青时家本豪富,隋末徙居滑州。史称其“家多僮仆,积栗数千钟”,与其父徐盖都是乐善好施之人,拯救贫乏,不问亲疏。隋炀帝大业末年,徐世绩才十七岁,见天下大乱,就近参加了翟让的军队。不久后,隋朝遣名将张须陀讨伐,翟让吓得要跑,徐世绩止之,与隋军两万多人交战,竟于阵中斩张须陀,大败官军,徐世绩一战成名,被翟让依为左膀右臂。

    当时,蒲山公李密参与杨玄感反叛,兵败逃亡。徐世绩与浚仪人王伯当知道李密天下英雄,一同劝说翟让奉李密为主,以收买人心,扩大影响。

    隋朝令王世充讨伐李密,徐世绩多次拒战,以奇计在洛水两岸几次大败王世充,李密因此封他为东海郡公。当时河南、山东大水,饥民遍地,隋朝赈给不周,每天饿死数万人。徐世绩向李密进言:“天下大乱,本是为饥。如果我们攻陷黎阳国仓,大事可成矣”李密听计,派徐世绩带五千人自愿武渡黄河掩袭黎阳仓隋朝守军,当日攻克,开仓招民众随便领粮,十天之间,就招募到兵士二十多万人。一年多后,宇文化及江都弑隋炀帝,越王杨侗即位于东京洛阳,赦免李密诸人,封魏国公,拜太尉。隋廷又授徐世绩右武侯大将军,命他们一同讨伐宇文化及。徐世绩守黎阳仓城,宇文化及率军四面攻城,形式危急,徐世绩从城中向往挖地道,忽然现身城外,大败宇文化及,解围而去。

    后来翟让与李密心生嫌隙,最后发展到都要除去对方的地步。李密最后在众人劝说下决定除去翟让,趁宴请机会斩杀翟让,由于徐世绩当时是翟让属下,也被乱兵刀砍剑劈,遭受重创,李密见到后马上制止士兵的杀戮,徐世绩免于一死。

    后,李密与王世充的作战中屡次败北,加之手下密谋反叛,大势已去,不得已归唐。

    当时徐世绩全统李密旧境,东至于大海,南至于长江,西至汝州,东至魏郡,一时间未有所属。不过徐世绩是真义士,他对长史郭孝恪说:“魏公(李密)已归大唐,如果我自己上表向唐主献地,是自邀功劳而彰主公败绩,还是把土地人口军人数目造册,总启魏公,让魏公自献,于是派使臣上表。唐高祖李渊听说徐世绩有使人来忙召见,一见只有给李密的信,很感奇怪。使人详细道明原委,高祖大喜,认为徐世绩“感德推功,实纯臣也,马上下诏封徐世绩黎阳总管、曹国公,不久又加右武侯大将军,赐姓李氏,并封其父李盖为王,为李盖固辞,于是封为舒国公。

    后来李密在广西反唐,唐将史万宝、盛彦师早有准备,伏兵山谷,横击李密及王伯当等人,众人皆被杀,李密时年才三十七岁。

    李世绩听说李密被诛,上表请唐朝容许他收葬故主,唐庭诏许。徐世绩服重孝,与从前僚属旧臣将士隆重地把李密安葬于黎山之南,坟高七仞,以君礼葬之,朝野闻讯都赞叹他的忠义。

    “。。。,后来家父向皇上进言,下旨招徐兄去长安觐见。这就是此事的始末,徐兄,虽然为兄此前隐瞒了身份,但也是迫不得已,望徐兄见谅,不要责怪。”李继策说完后拱手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