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约阿希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万岁约阿希姆- 第5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战略形势的变化为拉尔斯提议的跳岛作战带来了更大的把握,尽管第一批意奥舰艇要到10月初才会抵达前线,夏树自信满满地在9月29日签发了作战命令。

    要想攻占科尔武岛,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驻扎在弗洛里斯岛的美英航空部队。从空中侦察情报推测,其实力已经达到了历史顶峰,包括从特塞尔转移来的战机在内,岛上目前至少有300架战斗机和500架其他类型的飞机,在守军高度戒备的状态下,即便投入同盟国主力舰队的全部4艘航母也难以夺取制空权,圣米格尔和圣玛利亚的陆基航空部队乃是取胜的关键。

    9月30日清晨,轮番休整的同盟国空军部队在一起蜂拥出动,除了部分负责佯攻的联队外,多数战机的攻击目标都从相距不远的特塞尔岛变成了300多公里外的弗洛里斯岛,距离是同盟国飞行员需要克服的第一重障碍。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飞行,第一波88架ju…30战术轰炸机在95架福克g…51和36架me…50的掩护下抵近弗洛里斯岛,前方空域是上百架起飞迎战的美英战斗机。对于这场至关重要的正面交锋,双方志在必得,互不相让,而且投入战斗的大多都是性能优异的主力机型,大部分飞行员都是各自阵营的精英,亚速尔战役期间最激烈、最精彩也是最惨烈的一幕由此上演。

    在战区司令部强有效的统一指挥下,空军部队的攻击这边刚刚拉开序幕,海军航母的攻击亦如离弦之箭。从航母和辅助航母上起飞的纷纷上阵,70架舰载战斗机和26架舰载轰炸机组成的海上攻击梯队踩着精准的节奏进入战场。尽管多数舰载机都被美英战机阻截在了岛屿海岸线以外,而且在战斗中遭受了不小的损失,这种车轮战式的轮番攻击见效显著,战至午后,同盟国轰炸机已基本瘫痪了美英军队在弗洛里斯岛的三座机场,所有的硬质跑道皆遭轰炸,由于岛上缺乏平坦开阔的草地,美英战斗机只能使用经过修整的沙土路进行起降,出动效率和安全性均大打折扣。

    争夺亚速尔群岛北部战场制空权的行动进展顺利,及至黄昏,由德国无畏舰“大选帝侯”号担当指挥舰的炮击舰队从西南方向快速逼近弗洛里斯岛,并在夜幕降临后从距离该岛约20公里的位置展开炮击。值得一提的是,在己方舰艇的无线电指引下,从圣米格尔岛起飞的ju…28重型轰炸机于当晚对弗洛里斯岛进行了两轮夜间轰炸。

    10月1日和2日,交战双方继续展开空中较量,部署在各个岛屿的美英战斗机纷纷加入战斗,仅10月1日这一天就击落了171架同盟国战机,创下了特塞尔岛之战以来的新纪录,自身也损失了近两百架战机,其中超过三分之一是被击毁在地面……

    同盟国海空军不计损失的攻击逐渐取得了预期的成效,10月3日清晨,当机翼喷涂铁十字徽标的轰炸机群在战斗机的掩护下飞抵弗洛里斯岛时,只有区区21架美英战机前来迎战,同盟国战机如潮水般淹没了这条微不足道的海堤,在敌方地面防空炮声势大多过于实效的抵抗下将炸弹投向机场、港口、高炮阵地、雷达站乃至村镇房舍。

    同一天,从皮库岛起飞的美军侦察机在圣米格尔岛南部和圣玛利亚岛西部发现有运输舰船集结,并有数以千计的陆战部队在各处港口码头待命,这让美英联合作战指挥部做出了同盟**队即将发动夺岛作战的判断,而从敌方海空军今日的疯狂举动来看,弗洛里斯是最有可能成为攻击目标的岛屿。

    得到指挥部的警示,接掌舰队指挥权的英国海军上将查特菲尔德连忙调整部署,分驻各岛的轻舰艇迅速向弗洛里斯岛集结,用以增强该岛的海上警戒和防卫能力,主力舰队则从特塞尔岛海域移师相距不远的皮库岛,以便拦截从亚速尔群岛东南端驶往西北端的同盟国登陆舰队。

    在美英将领乃至许多中立的观察者看来,同盟**队虽然通过连日的高强度空袭掌握了制空优势,本质上并没有改变双方在亚速尔群岛的战略态势,要知道美英军队坐拥近30万训练有素、装备齐整的作战部队,较同盟**队多出一倍有余,在意、奥舰艇抵达之前,美英舰艇数量依然较同盟国方面更多,可供作战的飞机也还处在一个让对手不能掉以轻心的规模,真正处于下风的只是信心和士气罢了,只要能缓过劲来并且做出正确的应对,挫败同盟**队过分冒进的反攻并不是太大的难题。

第760章 跳岛攻略(下)() 


761。第761章 伞降火山岛() 
当同盟**队突然发起登陆进攻时,驻防科尔武岛的美英军队仅872人,其中有84名是非战斗人员,还有220名缺乏近战能力的防空炮手,真正意义上的陆战兵力尚不及一个普通的步兵营,编员较为完整的主要是美军一个步兵连和加拿大军一个步兵连,前者驻守在开阔地带,战斗刚一开始就被同盟国海空军轰了个七七八八,抵御进攻的主战力量成了加拿大人reads;。

    上一场大战,不列颠本土险遭入侵,作为英联邦国家之一,加拿大责无旁贷地派兵参战,先后有二十余万加军部队开赴欧洲,超过三万名加拿大士兵在法国和爱尔兰战场阵亡或是被俘,近万人因伤落下终身残疾,对于总人口七百多万的加拿大来说,这样的损失已是相当的沉重。尽管如此,当又一场战争浩劫降临时,成千上万的加拿大成年男子毅然告别家人,饱含热情地走进征兵站,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然后排队登船,奔赴充满艰辛、杀机四伏的战场……

    科尔武岛的轮廓终于出现在视线前方,爱尔兰空军上等兵斯蒂夫…奎夫背靠颤动的机舱壁,连做了几个深呼吸。此次空降行动额外配发了充气救生衣,即便在伞降过程中不幸落水,只要临危不乱,严格按规程操作,被溺死的可能性应该很低,但战场上除了意外溺水还有各种各样的威胁存在。当初与自己一道加入空降部队的伙伴十已去三四,此战过后又会有几人永留异乡?

    不久,舱门旁的红灯亮起,领队士官起身道:“小伙子们,做好准备,五分钟后跳伞!”

    话音刚落,伞兵们纷纷开始对随身携带的装备进行最后一遍检查,确认用途不尽相同的各处扣环都在正确的位置上。而后,有人闭目等待,有人念念有词,也有人目不转睛地盯着机窗外面。

    此时的科尔武就像是一座活跃的火山岛,只不过夹杂火光的浓烟是从火山脚而不是火山口喷出来的。在岛屿东、南两面,各有十数艘舰艇停靠海岸,还有多艘战舰在近海区域徘徊游弋。

    片刻过后,舱门旁的红灯闪了两下,熄灭了,下方的绿灯亮起。

    “最后三十秒!”领队士官高声喊出口令。

    伞兵们当即从位置上站了起来,将拉绳挂钩扣上开伞绳索,接下来,所有人都无一例外地亲吻了自己的三叶草臂章——它既是胜利与荣耀的象征,更是幸运的精神寄托。

    半分钟时间一晃而过,领队士官用力打开舱门,强劲的气流瞬间涌入,机舱里的沉闷温热顿时被清目醒脑的新鲜空气一扫而空。

    领队士官朝舱门外瞥了一眼,旋即高喊:“出发!”

    这12名伞兵如同一串熟透的葡萄,稍稍摇摆枝梗,便一个接着一个落下。

    晴天,少云,东北风,风力二至三级,这是一个比较适合伞降的天气——在伞兵登机出发之前,指挥部就会将目标地点的天气情况连同敌军部署等重要的信息提供给他们,但这些情报并不总能够跟实际情况相吻合,天气变化、敌军调整部署或是其他偶然因素都有可能给空降行动带来变数。

    目标区域的风向和风速,在飞机上是难有直观感受的,跳出机舱之后,有经验的伞兵能够通过下方参照物的相对位移情况进行判断。风向稳定,风速偏低,更重要的是,岛上没有骇人的防空火力,这让斯蒂夫安心了不少。在下降的过程中,这名年轻但富有实战经验的伞兵不像第一次跳伞那样双眼紧闭,而是一边观察下方的情形,一边估算自己的降落地点。相较于德军青睐的r型快速降落伞,爱尔兰空降部队选用的t型降落伞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伞兵可以通过曳放四根连接皮带改变降落的方向——精锐的皇家卫队成员甚至能够准确地降落在屋顶大小的区域。

    科尔武岛的碗型火山顶位于西北角,其面积约有三平方公里,爱尔兰空降兵的作战目标是夺取制高点,从后方攻击敌人的防御工事,配合登陆部队尽速攻占全岛。斯蒂夫所在的连,预定降落位置是火山顶南端,由于火山口的内坡陡峭难行,最佳的降落地点是火山口的外缘地带,所以斯蒂夫小心翼翼地调整方方向,让自己逐渐落向在照片上看过许多遍的那片坡地。

    没有士兵,没有堑壕,也没有任何的地面建筑物,这片荒芜的坡地似乎就是为爱尔兰伞兵们准备的降落场。数十名伞兵在不受阻碍的情况下落向地面,正当他们已经绷紧足部准备接受地面的缓冲力时,连串子弹扫荡而至,嗖嗖嗖的声音让伞兵们个个背冒冷汗!

    循着子弹飞来的方向搜寻,斯蒂夫霍然发现喷吐火舌的居然是个不起眼的小山包,巧妙的伪装使它成功躲过了前面的炮击和轰炸。爱尔兰伞兵们悬在空中,仿佛一块块吊在挂钩上的肉,只有任人宰割的份,唯有尽快落地才能想方设法消除眼前危机——德军之所以选用r型降落伞,首要的考虑因素就是减少伞兵们的滞空时间,既降低了风险,又压减了敌人的反应时间。

    最后一段降落距离,斯蒂夫做好了随时被子弹集中的心理准备,好在敌人就那么一两挺机枪,而且位置稍远不易瞄准,大多数伞兵都有惊无险地落到了地面。落地的时刻终于到来,斯蒂夫顺势向后倒下,用臀部以及背包吸收掉大部分缓冲力reads;。就在这时,一阵大风从西面吹来,重新张开的降落伞拽着斯蒂夫在凹凸起伏的滑行了好几米,凹凸不平的地面硌得他屁股生疼。

    好容易摆脱了降落伞包的束缚,斯蒂夫反身匍匐,一边观察四周,一边从防撞囊里取出自己的步枪。

    “真该死,朝我们开火的好像是一辆维克斯…20!”有人叫道。

    同盟国阵营将英制维克斯轻战车称为维克斯…20,因为这种战车最早公开亮相是在1920年。在德国和爱尔兰的主力战车面前,这种仅装备机枪的六吨战车就像玩具一样不堪,但它们终究属于装甲战斗车辆,对缺乏重武器支援的部队还是很有优势的。

    “见鬼,这家伙是怎么开上来的?”斯蒂夫在心里嘀咕,转念一想,那个山包的体积倒是跟维克斯…20的旋转炮塔差不多大小,还真有可能是一辆覆盖了伪装的敌军战车。爱尔兰空降部队的标准配置中包含钢芯子弹和反战车手雷,它们在理论上足以应付一般的装甲目标,但实战情况大相径庭,一辆得到步兵掩护或置身特殊掩体当中的轻型战车非常不好对付,而伞兵们一旦在战场上遇到敌方战车,主动后撤或固守待援是最为理智的选择。

    敌人的机枪嘎嘎嘎地叫着,飞窜的子弹将爱尔兰伞兵们死死压制在了这片坡地,紧接着听得轰隆一声炮响,一发小口径炮弹破空而来,在坡地中央炸起偌大一团烟尘。

    “那不是维克斯…20,是在混凝土工事上面安装的战车炮塔,是德**队留下的‘杰作’,他们投降前居然没有将其炸毁!”另一个声音喊道。

    就在这人说话的功夫,敌人的机枪又打出了好几梭子弹,但这些子弹不像刚才那样擦着伞兵们头皮飞过,而是嗖嗖地往上飞。

    斯蒂夫抬头一看,又是漫天白色伞花的壮观景象,少说也有二三十名伞兵在往这边飘,带有曳光弹的机枪子弹以跟地面约30度夹角的轨迹斜飞向上——炮塔机枪受到俯仰角的限制,一般无法作为防空机枪使用,何况谁能料到同盟**队竟会在这样一座火山岛实施空降作战?

    “安格斯中尉!有谁看见安格斯中尉了?”前面一名士官急匆匆地喊着问。

    “中尉在这里!”随即有人应答道,“他中弹了,我们正在给他止血。”

    就眼下的形势而言,这绝对是一个非常糟糕的消息。

    片刻,刚刚的声音喊道:“滕克上士,安格斯中尉授权你指挥战斗!”

    前面那名士官毫不迟疑地接管了战斗,他大声询问说:“我们的迫击炮呢?我们的迫击炮在哪里?”

    旋即有人回应他:“迫击炮组全员就位,但没有迫击炮,我们得想办法避开敌人的机枪找到武器囊!能不能呼叫舰炮支援?”

    代理指挥官立马否决了这个建议:“不行!这里离海岸太远了,舰炮有可能把我们一并送上天!我们得向前推进,看看能否用冲锋枪和手榴弹解决掉这个大麻烦。3排原地射击,分散敌人的注意力;4排1班、2班,从南面迂回;4排3班、4班,从北边迂回,谁先接近目标就由谁发起进攻!立即执行!”

    尽管起身就有可能被迎面射来的枪弹击中,伞兵们仍然勇敢地行动起来,一队往南也即地势低洼处迂回前进,一队向北也就是火山顶的方向迅速推进,余下的伞兵则在坡地上各自寻找射击位置,试着用步枪和轻机枪压制敌人的火力,但是普通枪弹和钢芯子弹都无法对远处的工事构成破坏。随着时间的推移,降落在坡地及周围的伞兵越来越多,但受制于敌方火力点,各部根本无法展开,更无从达成预定的作战目标,形势很不乐观。

    几分钟后,从北面迂回的小股伞兵逐渐逼近敌方工事。眼看他们就要发起进攻,紧挨着战车炮塔的一处掩体里突然甩出两枚手雷。只听得轰轰两声,几名伞兵顿时倒在了血泊当中。

    伞兵斯蒂夫正在由南迂回的队伍里,遥遥望见一股烟尘升起,还以为是另一组同伴得手了,但嘎嘎怪叫的机枪声再度响起,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脚步。

    从北面迂回的伞兵虽然没能完成任务,但至少分散了敌人的注意力,使得从南面迂回的这一组伞兵能够较为轻松地绕到敌方防御工事侧后方。不多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