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约阿希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万岁约阿希姆- 第3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或许只有在童话中才存在这样百折不挠的爱情。

    夏树顿了顿,用更为积极的语调说道:“这完全无关于国家利益,纯粹是我个人的人生抉择,我可以保证它绝不会影响到爱尔兰的国家立场,所以……希望能够得到你们所有人的祝福!”

    端坐在威廉二世身旁的维多利亚皇后先是瞪大眼睛、以手掩嘴,片刻之后,从她带泪的笑容中流露出如水般的慈祥。

    皇帝脸上的阴云被这阵劲风给吹散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言的凝重。儿时的印象,成年后的认识,还有四年前参加爱德华七世葬礼时的所见所闻,对于彼岸的国度,他实在有着太过复杂的感怀。

    出乎夏树意料的是,反对的声音居然来自于拥有美满感情和幸福小家庭的威廉皇储:“虽然即将登上爱尔兰王位的准陛下是我们当中值得信赖的一员,可一旦娶了英国女性,爱尔兰的臣民在心态上必然产生一些微妙的影响,继而在决定国家策略的时候有所偏颇,这才是我们真正担心的。”

    夏树的视线迎向威廉皇储的目光,从对方波澜不惊的眼神中,他无法看出其内心所想,但可以确定的是,无论他是善意的劝诫还是恶意的攻击,这番言论的犀利程度丝毫不亚于一柄锋利无比的尖刀,瞬间让夏树陷入了非常被动的境地。

    威廉皇储高高昂起下巴,拿出了下一代家族首领的气概:“作为霍亨索伦家族的继承人和诸位年轻殿下的兄长,我要提醒大家的是,年轻时候可以肆无忌惮地寻找爱情的浪漫感觉,真正考虑婚姻大事的时候,应该将家族和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然后你们会渐渐发现,一段符合家族和国家利益的婚姻才是受到祝福最多的,而且最为稳固长久的。”

    自威廉皇储之后,艾伯特、阿达尔伯特、奥古斯特、奥斯卡四位王子均已成婚,正如威廉皇储所言,他们所娶的要么是德意志邦国的公主,要么是拥有女公爵或女伯爵头衔的显赫贵族,这样的婚姻有助于维系霍亨索伦皇族的统治地位,保证德意志帝国的稳定。所以,威廉皇储这一席话显然是针对满脑袋自由感情并且试图跟平民成婚的两位王子公主。

    露易丝没有大声辩驳,而是愤愤地小声抱怨道:“这不公平!我们生活的时代已经不是未开化的中世纪了,为什么要剥夺我们自由选择配偶的权力?”

    出于种种考虑,一旁的夏树亦没有拍案而起,他面无表情的低语道:“越是难以顺应时代潮流的事物,越是害怕被时代抛弃,所以才会想方设法维护它的存在感。”“那我们怎么办?”露易丝小声向夏树求助。夏树毅然回答:“就像我从前跟你讲过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第45章 朝露() 
圣诞节当天,夏树无意贪享兄妹团聚的小温馨,在爱尔兰驻柏林使节的陪同下,他造访位于柏林的德意志皇家军事学院,看望在此深造的爱尔兰军官们。

    人才是***之本,所以爱尔兰王国的政fu机构还在筹建之时,这个国家的第一批正规军事院校就已宣告成立,迄今已对数以千计的军官和士官进行了中短期的基础培训,而且在国家财力尚不宽裕的情况下,军事院校建设的投入最大限度地得到了保障,再加上老牌军事强国德国几乎不设限的支援,其规模和质量的提高速度惊人。

    本土的军事院校蓬勃发展,但要论名气和底蕴,德国的军事院校无疑是爱尔兰青年军官们进一步深造的理想之地。得益于两国之间的同盟关系以及王室间的血脉渊源,爱尔兰人可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就连德国最好的几所海陆军学校也都敞开大门接纳来自爱尔兰的交流人员,算上大战爆发前就已进入德**事院校的有志之士,如今已有超过两千名军事人才在德国留学,而且人数还在不断增加——为免爱尔兰军队的各级指挥层出现留德派和本土派的对立,在夏树的主导下,爱尔兰军队建立了一套特殊的人才培养体系,但凡考入本土院校的军官生和士官生,正式结业前都将前往德国进行课程培训和军队见习,这样既能够提升他们的素质,又能够让他们接受德**事传统的熏陶。随着这套体系的运作,在不久的将来,这些纪律严明、意志顽强、素质优良的职业军人将撑起爱尔兰军队的脊梁!

    “马克…奥拉利,哈,我记得你,都柏林之战,你率领一个步兵连攻破了一处坚固的英军堡垒,当时还受了枪伤,看起来完全没问题了!”夏树一边笑着,一边用拳头砸砸这名矮个子军官的肩膀,而对方也是无拘无束地咧嘴笑。

    “怎么样,在这里过得还习惯吧?”

    这位爱尔兰军官不假思索地回答说:“嗬,什么都好,就是天气太干燥了。”

    “中欧的气候便是如此。”

    说罢,夏树转向聚拢于此的另外几名爱尔兰军官,道:“跟德国的准军官们一起学习,你们觉得收获大不大?”

    他们眼中流露出的积极乐观便是这个问题的最好答案。(更新最快最稳定)

    在独立战争期间,这些年轻的爱尔兰军官有的是爱尔兰志愿军的中低级指挥官,有的是其他地方武装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共同点是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有民族主义倾向但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者。他们能够进入这所为德**队培养高级参谋人员的军官学校,夏树从中发挥的作用十分关键,但他从来不要求这些人以任何形式向自己效忠,而是让他们学习到最先进的军事理念,让他们发自内心地意识到,爱尔兰王国的强大离不开一位雄才伟略的贤明君主,而他正是这个时代最适合此角之人。

    军官们七嘴八舌地说了在德国的收获与感触,一名面目清秀的军官以稍显腼腆的语态对夏树说:“陛下,能否向您提个小小的要求?”

    前一晚在家族宴席上的嘴仗俨然没有影响到夏树的好心情,赢得了贝尔法斯特之争,通向爱尔兰王座的最后一个障碍已被扫清,登基加冕仪式已处于倒计时,下属军官的小小要求自然不在话下。

    得到夏树肯定式的示意,这名看起来最多二十五六岁的军官开口道:“我们有幸跟着欧洲大陆最优秀的军事教官学习,眼界和思维都比从前开阔了许多,可惜我们终究不是德国人,而学院方面对所有的外籍交流生都是有所保留的。例如我们只能研习较早期的战例,对于大战期间最为激烈的几场战斗,我们接触到的只是报纸刊登过的内容,最核心的内容——德**队各级指挥部的战时决策和战术部署资料,单单供给德国的军官生们参阅。我知道,院方这样做固然有他们的立场,这点无可指责,但是我们学习军事,为的就是能在战场上合理运用战术部署,如果我们再用十年二十年前的作战模式去对付现在的敌人,很快会像第二次科克之战那样,被运用先进技战术的敌人打得一败涂地。所以……陛下,您能否跟院方沟通一下,哪怕只给我们翻看一次的机会也好,我们绝对会保守那些不应外泄的秘密。”

    “噢,这样啊!”

    这个问题简单也不简单,若是做官面文章,院方肯定会予以拒绝,如果动用私人关系的话,这个要求就不难办到了。夏树饶有兴致地打量着提出这个问题的年轻人,他名叫约翰…维纶,出身于爱尔兰自由军,夏树率军登陆爱尔兰后不久就与之结识,但两人仅有过数面之缘,彼此并无深交。独立战争后期,在德军帮助下进行了整编训练的自由军表现可圈可点,但就规模和作用而言,爱尔兰志愿军在爱尔兰的各独立武装力量当中还是当仁不让的大哥大。

    见夏树这般打量自己,维纶顿时紧张起来,他低头道:“如果这让陛下觉得为难的话,权当我没有提过吧!”

    “不,只要是对爱尔兰有帮助的事情,我必定竭尽全力去做,也希望你们牢记自己的使命,无论遇到多少困难,也请全力以赴。”夏树冠冕堂皇地提出了自己的期望。

    爱尔兰军官们纷纷表示将尽自己的最大努力,绝不辜负准国王的冀盼。

    紧接着,夏树做出预告说:“大战末期,皇家射手团在东线与德军并肩作战,我们的表现获得了不错的评价。前些时候,冯…克卢克元帅建议在中东地区组建一支多国联军,用以维持当地的局势稳定,德国皇帝已批准了这一计划,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意大利以及爱尔兰都将参与其中。我们初步计划派遣2000名士兵前往,你们临近毕业,且有过在德国学习生活的经历,跟德**官们相处起来应该会比较顺利,所以我打算从你们当中挑选两到三人担任这支部队的高级指挥官。”

    遥远的中东到处是荒凉的沙漠,但这对小伙子们来说却是千难逢的好机会,他们一个个眼睛发亮,恨不得立即向自己的准国王展示自己勤学苦练的成果,唯独两名学习装甲指挥的军官显得神情黯淡。德意志皇家军事学院建立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步兵和炮兵是普鲁士军队克敌制胜的两**宝,所以步兵和炮兵指挥是这所学员最具权威性的专业,而装甲指挥专业的诞生还不到一年时间,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教学模式和教材课未成体系,概括来说,这是个还处在探索阶段的新专业。在德**队,将装甲战车视为陆战辅助力量的观点仍居主流地位,这种态度又反过来影响到了装甲指挥专业在德意志皇家军事学院的受重视程度。

    夏树看出了这两个年轻人的失意,他们都曾作为装甲射手团的军官出征东欧,在拉脱维亚和白俄罗斯跟沙俄军队交过手。有这样难得的资历,又得到了在德国高等军事学府进修的宝贵机会,在爱尔兰军队的发展前途本应一片光明,但是现在,他们的职业前景似乎被不明智的进修方向给耽误了——如果装甲战车永远是以连排规格配属给步兵单位使用,身为装甲指挥官的他们岂有出头之日?因为时代的局限性而产生这样的理解误区不足为奇,夏树好意提点道:“选去参加联军的人不能骄傲,没能选上的也不必气馁,我们的军队建设正好赶上了军事领域的一场时代变革,以步兵为主的传统军事力量将逐渐被立体化、技术化的新式军队所取代。西班牙通过航海技术的变革成为了一个时代的霸主,英国通过工业技术变革赶超了许多传统强国,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抓住军事变革的机会,从弱小的国家变成无人轻视的强者。在现代化的新式军队里,每个有才华、有特点的人都会得到施展抱负的机会。就比如说,我们正在组建一支以战车为主的装甲骑兵部队,它融合了传统骑兵快速机动、野战冲击力强的特点,又具备了装甲战车不惧枪炮攻击的优势,配以专门的装甲骑兵战术,一个团的作用相当于三四个骑兵团或五六个步兵团,这方面我们肯定是走在世界前列的,甚至比德**队的步伐还要快。”简单几句话,让两名进修装甲指挥的爱尔兰军官一扫之前的沮丧,亦令其他人对爱尔兰军队的未来充满了憧憬。这些青年军官步入行伍的时间不如列强国家的职业军人,而且皆非军人世家出身,骨子里没有传统军官的那种优越感,但他们充满朝气与活力,他们的思维方式显得更加活跃,他们的信心正随着自身能力的积累而不断提升,他们的志向因为军队实力的增长而变得远大,更重要的是,他们有一位值得信赖和倚靠的神奇预言家,那双平静如湖面、深邃若大海的眼睛似乎能够看清楚历史的发展轨迹,而不像是某些目光短浅、心胸狭隘之人,将其视为是造物主的眷顾和运气使然。

第46章 容克之翼() 
圣诞节后,新年之前,在柏林西郊的德意志航空公司一号试验基地,长长试飞跑道一头停着一架周身呈现硬质色泽的单发飞机,十数名技术人员正对它进行检查,细致程度到了连机翼和机尾的每个螺丝都不放过的地步。

    这架双翼飞机为单座设计,半敞开的驾驶舱里坐了一名二十五六岁的金发青年。这架飞机用于操控的仪表杆钮不多,他似乎早已了然于心,这时候只是静静看着旁边的技术人员忙碌。稍远一些的地方,呼啦啦地聚集了一大群人,他们当中约有三分之一是穿军装的,余下的也以姿态稳重的中老年居多。相较之下,身著华服而又年纪轻轻的几人很是显眼。

    新战斗机即将迎来重要试飞,再有一个多月就将度过57岁生日的雨果…容克博士看起来有些紧张,他时而抬头望天,时而低头查看跑道情况。在这种阴冷的天气进行飞机试飞似乎不太理想,可若要看老天的脸色,试飞恐怕要向后推迟两三个月。

    和过去一样,夏树背着手慢慢走到容克博士身旁,一语不发地与之并肩而立,只是他此刻的身份已不同以往。能够参加德国陆军机密项目的试飞,因为他仍是霍亨索伦家族的直系成员,即便失去了德国皇室的一切特权,实际地位依然高高在上,再者,这个被定名为“容克…15”的新型战机计划是在他手里启动实施的,移交出去的时候,项目完成度超过了百分之九十。若能大获成功,他是无可非议的重要功臣。

    预定时点已至,呼啸的北风依然没有消停的意思。在征得军方人员同意之后,容克博士向试飞员发出起飞指示。飞机刚一启动,新发动机便发出格外强劲的轰鸣声。大战期间,德国战鹰叱咤长空,钢铁战车沙场,乃至高速战艇呼啸海疆,这些都离不开戴姆勒和奔驰两大公司制造的机械之心,英法俄意等国虽也拥有性能一流的发动机,但几乎没有哪个企业能够像戴姆勒和奔驰一样接连不断地推陈出新,在动力领域始终保持着傲人的稳定性。对于这一点,夏树有着很深的认识,可惜爱尔兰的工业基础太过薄弱,又没有强劲的经济推力,中短期很难迎头赶上欧洲的老牌工业强国,只要采取见效最快并且符合未来趋势的“偏足跑”策略,即发展以海航、潜艇、快艇为突破口的军工产业。它们对发动机的依赖程度几乎是各个项目中最高的,而不管是进口还是仿制,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爱尔兰的军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