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的高素质官兵队伍。得益于此,无论是黄昏前后的高速突进还是雨夜中的战术机动,德国舰队始终保持着较为严整的队形,籍此掌握住了两次宝贵的战机,先瓦解贝蒂舰队、后重创伯尼编队,使战局不断朝着有利于己方的方向发展。纵然如此,极其糟糕的视线和十分恶劣的海况仍让夏树顾忌重重。其实,若不是这场突如其来而又避无可避的雨暴,他本可利用“俾斯麦”号携带的舰载机和鱼雷艇母舰编队搭载的高速鱼雷艇扰破英国舰队的阵列,进而将其逐个击破,舍尔的老式战列舰队也不必为牵制敌方主力舰艇而‘蒙’受灾难‘性’的损失。
踌躇之间,夏树转头向右。紧邻舰桥的二号主炮塔已经变成了一堆扭曲变形的钢铁残骸,厚达12英寸的正面装甲依然没能抵御住英国战舰在极近距离上发‘射’的穿甲弹,这时候,一小队损管人员正顺着外翻的破口进入炮塔内部,但里面几乎不可能有幸存者,他们能做的只是看看里面的火炮是否有继续使用的可能——仅剩4‘门’主炮的“腓特烈大帝”号俨然成了一艘拥有厚装甲和强火力的前无畏舰。
在夏树的视线中,位于前甲板的一号炮载着它那对12英寸口径的双联装主炮沿顺时针方向转动,长长的炮管在与舷线垂直的角度停了下来。片刻,猩红的焰光刺破黑暗,这一声隆咚轰响仿佛巨槌擂动巨鼓,心随这战舰猛然一颤,因迟疑而凝滞的血气又重新涌动起来。
瞬息,猩红的光焰再现,隆隆炮声再度催动心中的战意。几乎在同一时间,后方海面响起密集而磅礴的炮声,想必是“恺撒”号和“国王”号在联手攻击转向不灵的“本邦”号,‘激’烈的轰响难辨其况。
“全速向前!”夏树这一声铿锵有力的命令让困‘惑’矛盾中的军官们找到了使力的方向,舰长冯…卢比奇上校亲自走到电话旁,用他那高亢的嗓音向轮机部‘门’下令:“轮机满负荷运转,全速前进!”
因为锅炉舱始终保持着充足的压力,轮机舱的工作人员只需调转几个旋钮就能让舰上的三台蒸汽轮机全部达到满负荷运转状态,从而以36000马力的功率输出实现23。2节的静水航速。由于汹涌袭来的海‘浪’造成了极大的航行阻力,舰尾又有接近200吨的进水,“腓特烈大帝”号只跑出21。4节的实际航速,但这已赋予了它充足的近战机动能力。
就在“腓特烈大帝”号开火后不久,它左舷方向的海面突然亮起了数盏大功率探照灯。沉沉黑暗中,这一根根穿透雨幕的光柱竟给人一种奇幻的美感,但随之而来的炮火立即让人们从幻觉回到这残酷的现实世界——它们哪是天堂的圣光,分明就是死神的魅‘惑’!
在探照灯光的指引下,英国炮手们展现出了一流海军应有的‘射’术,全速航行的德国公海舰队总旗舰顿时笼罩在炮火‘激’起的水柱‘浪’‘花’当中,密集的炮焰与浩‘荡’的炮声很可能让初见阵仗的菜鸟们误以为对方已经火力全开,老手们却能够从这声光场景推断出对方的实际情况。很显然,那艘英国战舰只调动起了部分主副炮火力,若是真正的全舷齐‘射’,“腓特烈大帝”号至少要被海水多浇湿一遍!
面对英国战舰的轰击,德国炮手们不甘示弱,主炮装填间隙,左舷所余的一对双联装6英寸炮和4‘门’88毫米炮进入全速‘射’击状态,咚咚炮声就像是一名军乐手在快速敲击进军鼓,大大小小的炮弹以‘肉’眼可辨的轨迹朝那些探照灯飞去,它们虽然穿不透英国无畏舰的装甲,却连续打灭了对方三四盏探照灯,黑暗中很快只剩下两盏探照灯,犹如恶魔的一双眼眸恶狠狠地注视着海上的对手。
凭借主炮‘射’速的明显优势,“腓特烈大帝”号的两座双联装主炮抢先发动了第二轮炮击。虽然只进行了急促的瞄准和调整,德国炮手们依然奉上了一场颇为‘精’彩的‘射’击表演,四发炮弹有三发落在了距目标舰舷十米以内的位置,它们轰起的水柱几乎贴着英国战舰的舰体,这可不仅仅是浇湿甲板建筑、冲走倒霉舰员的效果,落点极佳的近失弹很可能炸开水下数米位置的舷侧装甲,造成舰舱进水,对战舰的破坏和威胁甚至超过了直接命中舰体。
高高扬起的水柱犹在回落,两发副炮弹击中这艘英国战舰,跃起的爆炸闪光瞬间照亮了它的轮廓和姿态。德国主力舰队的年轻指挥者也敏锐地捕捉到了这至关重要的一幕,他不失时机地下令道:“左转2个罗经点!”
这一次换德国战舰主动冲向英国战舰——“腓特烈大帝”对“猎户座”。
眼见德国舰队的先导战舰迎面冲来,指挥这艘英国战列舰的帕博上校顿时慌了神,他原本打算发挥全舷齐‘射’的火力尽速干掉对手,可如果是野蛮撞击而非文明式的炮战,以己舷侧对敌舰艏几乎是最糟糕的态势。
意识到对方的航速已经成为致命的利器,帕博上校一面下令满舵左转,一面寄希望于装填中的主炮火力。在“恶魔之眼”的映照下,两舰的距离迅速缩减,瞭望台上的英国舰员已惊讶地望见了对方桅杆上的舰队司令旗!
咚……咚……咚咚……咚……咚……
舰舯、舰尾的六‘门’13。5英寸主炮因为之前未获‘射’击角度,此刻是第一次开火。在这之前,炮手们仅从‘射’击指挥室得到方位和距离的指向‘性’数据,他们必须结合自己的观瞄确定最终的‘射’击参数,再由‘射’击指挥室根据初次‘射’击的弹着点散布情况进行校正,但眼下的形势已经不由得他们从容调整了。若能一击即中,还有机会将对手的野蛮冲撞扼杀在终点线前,否则的话,胜败存亡将‘交’由命运做出决断。
区区两三百米的距离,人们的直观感觉是稍作瞄准就能命中,即便稍稍偏离,也能够对目标构成近失伤害,可大大出乎人们意料的是,六发炮弹不但无一命中,有两发居然偏出百米之遥,最近的一发也只打在了舰艏前方十数米处,看似壮观的水柱完全不能阻挡钢铁战舰的强势突进。
一转眼,“猎户座”压低至水平角度的四‘门’前主炮接连咆哮起来。在这‘肉’眼足以看清对方信号旗的距离上,炮弹明明都是直奔敌舰而去,却没有一团爆炸的烈焰如愿出现。四发13。5英寸口径的穿甲弹要么擦着“腓特烈大帝”号舰桥飞过,要么在高耸的烟囱上钻出一对弹眼,还有两发一左一右地落在了舰艏侧旁,能否炸穿舰体装甲不说,阻止对方的最后一次机会就此溜走。
在“即将发生碰撞”的警告声中,“腓特烈大帝”号上的军官和水兵们在深呼吸的同时纷纷抓紧手边的固定物,而在数度与死神擦肩的战斗舰桥内,视忠诚和荣誉为生命的高级军官们都意识到这是一次铸就毕生荣耀的机会,他们各自正冠整衣,以从容不迫的姿态迎接军事生涯中最大的一次冒险。 。。
第191章 英雄的时代〔下〕()
47个月前,“腓特烈大帝”号在汉堡伏尔锵造船厂缓缓滑下船台,那一刻,军人踌躇满志,民众欢欣鼓舞,绝不会有人料到,这艘以旗舰规格设计建造的新式战列舰会在英德大战中连续撞击敌舰,否则的话,工程师应该给它装上传统撞角,并在舷侧披挂额外的坚实重甲。
1914年8月8日凌晨0时23分,与英国战列舰“本邦”号发生碰撞后仅仅7分钟,搭载德国公海舰队司令冯…英格诺尔海军上将、参谋长约阿希姆王子等一干指挥人员的“腓特烈大帝”号又一头撞上“猎户座”号。没有爆炸的烈焰与硝烟,没有摩擦的火星与刮刺,只伴随一声摄人心魄的轰然巨响,两艘三万吨的战舰结结实实地撞了个满怀——“腓特烈大帝”号的舰艏像用斧子猛砍树干,一口气切开了对方那穿甲弹难以撼动的12英寸主装甲,由左舷狠狠****了“猎户座”号舰体后部,撞击点在它三号和四号主炮塔之间的后舰桥位置,大致位于它纵线的四分之三,而切口深度接近十米,几乎触到了战舰的中轴线!
猛烈的碰撞使得两艘战列舰都出现了极为剧烈的震‘荡’,巨大的惯‘性’让许多未固定物体原地飞了出去,17名英国舰员因此落水,但“猎户座”号只沉寂了片刻,左舷的6英寸副炮便急不可耐地狂吠起来,炮弹齐齐轰向“腓特烈大帝”号的舰桥,只是这些炮弹根本奈何不了德国旗舰13。8英寸厚的舰桥装甲,它们悉数发生了偏跳,而装备皇家海军的维克斯机枪也徒劳地扫向“腓特烈大帝”号的甲板和上层建筑,陆战队军官们则准备发动一场看起来属于风帆时代的跳舷进攻……
以自己的舰艏撞击对方的舷侧,“腓特烈大帝”号无疑处在优势位置。它的舰艏部位如同卷刃的剑,整个发生了严重的变形,甲板高高拱起,水下部分成了踩瘪的铁皮盒子,锚机舱、水密舱悉数损毁,但伤势未及前部弹‘药’库,只要妥善封闭相应的水密舱‘门’,战舰并无倾覆之虞,只是难再以较高航速在惊涛骇‘浪’中傲然巡游。英舰的左舷枪炮密集‘射’击,德国旗舰右舷前部的双联装6英寸副炮也逮到了发挥威力的机会,而舰桥侧旁的88毫米单装副炮和舰桥上方的37毫米机关炮亦不失时机地朝对方猛烈开火。除了坚厚的舰桥是这些炮弹无法威胁的,其他甲板建筑任由它们“挑选”。“猎户座”号舰桥后方、桅杆之间的区域因此留下了不计其数的弹孔。
与中小口径枪炮隔靴搔痒式的攻击不同,在这种近乎零距离的状态下,两艘战列舰的主炮具备彻底结束战斗的能力,但任何一艘战舰因弹‘药’库遭袭而引发全舰大爆炸,另一艘战舰也必然受到‘波’及,甚至可能出现同归于尽的结果。不过,没等双方指挥官在是否动用主炮轰击对手的问题上产生纠结,也没给英国海军陆战队员们展现他们英雄气概的机会,两艘战舰便已经摆脱了这奇异的合体状态。等待它们的将是截然不同的命运——“猎户座”号左舷遭受的可不是大口径穿甲弹的撕裂‘性’创伤,而是深入脏腑、伤及脊骨的重击,切口位置的防雷舱、燃油舱、水兵舱以及底部水密舱乃至舰体的双重甲板完全遭到破坏,汹涌海水直接灌入锅炉舱,并且沿着水密舱上层的功能舱室和舰内通道迅速蔓延,战舰以非常明显的速度向左倾斜,而当倾斜角度超过维持舰体平衡的极限状态,倾覆也就无可避免。
至于这场重大‘交’通事故的肇事者,“腓特烈大帝”号,航行方向在撞击中调转了60度,分离之后越过“猎户座”的航迹向南驶去,其舰体因为前部舱室的大量进水而一度前倾10度,舰艏甲板没入海水,航速锐减至8节。
与此同时,先前同德国旗舰发生碰撞的英国战列舰“本邦”号已在“凯撒”、“国王”、“阿尔伯特国王”三艘德国无畏舰的围攻下变成了一大团漂浮在海面上的燃烧物,坚厚的舰体装甲和良好的抗沉设计使它不像英国战列巡洋舰那样很快爆炸或者倾覆沉没,但在既无攻击力又不能自由转向的情况下,它俨然成了德国炮手们展开夜间‘射’击训练的绝佳标靶。“本邦”号的最后时刻还没到来,“凯撒”、“国王”、“阿尔伯特国王”便开足马力前去支援旗舰“腓特烈大帝”号,而在此后的十数分钟里,顽强的“本邦”号又接连遭到“路易‘波’特摄政王”、“凯瑟琳”、“赫尔戈兰”、“奥尔登堡”、“威斯特伐利亚”等德国战舰的轰击。直到0时40分,它才伴着一阵猛烈的爆炸从海面上彻底消失。
英国铁公爵级战列舰的防御水平可见一斑!
当许多参战的德国海军官兵惊叹于英国海军主力舰出‘色’的防护能力之时,他们自己的主力战舰——公海舰队总旗舰“腓特烈大帝”号,亦向对手展示了德国造船业的‘精’湛技艺。经过了先前的战斗以及两次非常态的战舰碰撞,它的进水量一度达到了2200吨,接近理论上的危险极值,舰上的人员伤亡也超过了300,相当于满编人员的25%。结束了同“猎户座”的亲密接触之后,大多数损管人员都集中到了中前部的底层舱室。为了增加战舰浮力,让接近海面的甲板相应升高,30名潜水员分成5组,他们逐个进入那些灌满海水的舱室,想尽一切办法堵塞隔舱之间的破口,危险的涡流和舱壁破损处的锐角时刻威胁着这些勇士的生命。凭着超乎想象的勇气和毅力,损管人员成功修复了一部分水密舱。随着后部舱室的平衡‘性’注水和前部舱室的全力排水,“腓特烈大帝”号又逐渐恢复到了水平状态,航速提高到11节,但是,这样的状况显然已经不适合继续率领德国舰队冲锋陷阵了。
因为英格诺尔的沉默,资深参谋官霍费尔特上校等人绝口不提更换旗舰的事情,到头来反而是舰长卢比奇上校主动提出了这一建议,英格诺尔没有表示反对,夏树再度成为拍板者。因为小型‘交’通艇难以在这‘波’涛汹涌的海面上作长距离航行,“腓特烈大帝”号发信号召来了在附近游弋的大型鱼雷艇v…25,但用于过渡的‘交’通艇还没放下,海面上又出现了第三艘英国战列舰。这个与铁公爵级相差无几的大家伙突然打开探照灯并以全舷火力猛轰德国旗舰,在六七百米的距离上,英国炮手们的准头出奇的好,大大小小的炮弹纷纷落在“腓特烈大帝”号周围,‘激’‘荡’的水柱迫使公海舰队司令部的军官们暂停转移。伤痕累累的“腓特烈大帝”遂以仅有的4‘门’主炮和为数不多的副炮进行还击,但没过多久,它前甲板的一号炮塔被英国战舰的大口径穿甲弹命中,一阵猛烈的爆炸过后,这艘德国旗舰就只剩下舰尾方向的一座双联装主炮还能够正常开火,雪上加霜的是,舰上的无线电天线也被炸坏。面对气势汹汹的攻击以及随之出现的第四艘英国战列舰,它只好转向避战,以灯光信号调遣援手。
战力充沛的“凯撒”号和“国王”号原本就已追近,它们没有理会翻沉倾覆中的“猎户座”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