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三国有点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这个三国有点玄- 第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一百七十七章 钟繇的警告() 
“胡无人,汉道昌……好,好!”王允开怀大笑,“咱们并州,居然出了你这么一个胸怀大志的奇才!天幸!天幸啊!”

    楚驿微微一笑,宠辱不惊的样子:“王司徒谬赞了。”

    王允这个人,楚驿本来就要打算接触的。鸡蛋不能投在一个框子里,事事依仗杨家只会为人所钳制。

    楚驿本人年龄尚小,没有任何根基,而且对朝中事物不是很了解,在政治上根本玩不顾杨家这个三公世家。

    皇甫嵩性格软弱,也绝对制衡不了杨家。

    蔡邕虽有名望和手段,但是他远离庙堂一十二年,物是人非,要想掌控大权,难。

    而王允性格强势,掌管尚书台,为人也比较贪权,是和杨家抗衡的最佳人选。

    但是王允如今是长安最有实权的人物,虽然对方深受都能董卓信任,然身为董卓心腹,楚驿还是不能私自和王允走的太近。

    王允也知道楚驿的顾忌,笑着问道:“你姊姊吕奉先,要去并州任刺史吗?”

    楚驿谨慎地道:“此乃朝廷的安排,岂是在下可以妄议的?”

    “哈哈,你倒是谨慎地很呐!”王允笑了笑,“即使不能为并州刺史,那么为使匈奴中郎将或者度辽将军也可以的。”

    说罢,王允又长叹了一声:“并州历来饱受胡人祸乱,吕将军勇猛无敌,回了并州之后,想必终是可以护一方安宁了。”

    按照大汉的规定,一个是不能在本州任职的,但是如今朝政不明,大家对此也只当没注意。更何况王允虽然是在比较安定的太原郡,但是也是并州人,心中也希望同为并州的出生的吕布能解决并州的胡人之乱。

    楚驿对此笑了笑:“希望如此吧。”

    王允见楚驿不愿过多提起这件事,遂转移话题:“我曾私下里听蔡大人说,你的志向是为天地立心,不知是真是假?”

    楚驿平静地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在下还不到十岁时立下的誓言。但是时至今日,在下依然以此为准则行事。”

    王粲顿时面如死灰。

    王允拍了拍楚驿的肩膀:“陈仲举大人束发之年曾经说要要扫平天下,没想到楚侍郎志向更加远大。呵,如果楚侍郎真的能说到做道,那真是大汉之福啊!”

    王允此言是在暗示楚驿能够匡扶正义,不要助董为虐,只是楚驿假装没听懂。

    坐了一会,楚驿就起身告辞。他的目的已经完成了,王粲已经被打击的体无完肤,自然不用在久留与此。

    志向和才学,已经被双重碾压了。

    至于和王允的接触,也不用偷偷摸摸,有了今日的接触,楚驿偶尔也可以去王允的府上,光明正大地拜访几次。

    “楚侍郎请稍等!”

    楚驿刚刚离开蔡府,身后就有一人急忙喊住了他。

    楚驿见来人四十岁上下,拱了拱手:“不知阁下是?”

    那人笑了笑,开口道:“我名钟繇,表字元常,前段时间和楚大人一样,升任了黄门侍郎。”

    楚驿又惊又喜:“原来是钟大人!”

    钟繇笑眯眯地:“楚大人听说过我的名字?”

    楚驿笑道:“在下听文若提起过您,说您开达理干,乃是一时俊伟。只可惜在下在颍川时,您已经出仕了,一直无缘得见。”

    “原来如此……”钟繇笑了笑,随即又有些不好意思,“其实我平生最爱好书法,而楚大人的书法和蔡大人的书法有着截然不同的精妙,不知可否指教一二?”

    “咳咳……”楚驿呛得咳嗽,嗯,主要是心虚。

    就好像你在人前背着《将进酒》开始嘚瑟,然后青年时期的李白突然跑过来说,吾爱楚夫子,风流天下闻!你说你心不心虚?

    钟繇神色一黯:“怎么了,不方便吗?”

    “不不不不……”楚驿连连摇头,随即狂点头,“方便,方便!寒舍就在前方不远处,还请钟大人跟我来!”

    钟繇可是未来的楷书鼻祖,如今居然让楚驿指教他书法,楚驿只感觉脚步有点飘飘的。

    到了楚驿的府上,楚驿立刻让人给钟繇奉茶,随即大致给他讲了一下楷体的各种比划的书写要旨。

    前一世,楚驿练的颜真卿的颜体楷书,而如今又结合了蔡邕所授的书法,字体在颜体字的雄浑圆厚上,又多了一丝蔡邕字体的灵动。

    钟繇此刻已经练出了楷体的雏形,又听得楚驿完善的楷书说明,只觉一窍通,百窍通,心中大有顿悟之感。

    楚驿说明完之后,小心翼翼地道:“额,我把这种字体叫做楷书……”

    钟繇点头赞同:“嗯,楷者,乃规范的意思。这字体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为楷模,楚大人这个字体的名字取得很好啊!”

    楚驿有点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又给钟繇讲行楷。

    钟繇听完楚驿的讲解,评价道:“这行楷便是在楷书演变而来吧?似乎还兼具了行书的特点。看上去随性圆润,潇洒流畅。”

    “嗯”楚驿点点头,行书此刻已经出现了只是并不流行,但是像钟繇这样的书法痴迷者知道行书还是很正常的。

    “你去把青儿给我喊过来。”楚驿随手指了一个家仆,吩咐道。

    家仆应诺而去,不一会,张青儿便走了过来,在外人面前张青儿还是很给楚驿面子的,甜甜地喊了声夫君。

    楚驿介绍道:“这位是钟元常钟侍郎。”

    张青儿行礼道:“妾身见过钟大人”

    钟繇也被张青儿那我见尤怜的风流姿态为之惊艳,但是既知对方是楚驿的爱妾,心中也没有什么别的想法,只是笑着让她无需多礼。

    楚驿问道:“青儿,我出征之前那些练习的书法都还在吗?”

    张青儿点点头,“妾身都还收藏着。”

    “把那些都取过来,送给钟大人吧。”

    张青儿微怔,心道钟繇这是从哪冒出来的,楚驿居然要把他平时练习的书法全部送给他!但是在外人面前,张青儿也不好说什么,笑着点头:“是。”

    “诶呀,这多不好意思……”钟繇满脸笑容,但是没有丝毫客气的。

    楚驿心中一笑,根据羊欣的《笔阵图》记载:繇乃问蔡伯喈笔法于韦诞,诞惜不与。乃自捶胸呕血。太祖以五灵丹救之,得活。及诞死,繇令人盗掘其墓,遂得之。由是繇笔更妙。

    就是说钟繇曾经向韦诞讨要过蔡邕的笔法字帖,但是韦诞不给,于是钟繇气得捶胸吐血。在韦诞死后,还把他坟给刨了,终于获得了蔡邕的字帖。

    虽然这事并非记载在正史上,可靠性存疑,但是哪怕是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楚驿也不想自己的坟也被他刨了。

第一百七十八章 乱而不亡的东汉() 
“杨家毕竟只是世家之一,楚侍郎最好能多结交一下长安和原雒阳的诸士子。”

    “嗯?”楚驿愣了愣。

    钟繇神色怪异地轻笑道:“而且楚侍郎本是并州平民,非世家子弟。事成之后,他们承认你,你便是忠臣,若是不承认,便是乱臣贼子、某人第二。还请楚侍郎多多思虑。”

    说完,钟繇笑着告辞离开,只留下楚驿脸色阴晴不定地呆坐着。

    张青儿小心翼翼地戳了戳楚驿的肩膀:“他说的那些话是什么意思?你怎么脸色这么难看?”

    “若非钟元常提醒,险些坏了大事!”许久,楚驿一擦头上的冷汗,有些后怕。

    张青儿问道:“怎么了?”

    “青儿快让我抱抱……呼……这社会真是险恶啊……”

    楚驿一把张青儿揽进怀里,由于对方胸太平,楚驿的下巴就搭她香肩上。

    “又怎么了?”张青儿扭了扭身子,没有抗拒,她知道只有楚驿发现什么重大疏漏或者是发现了什么糟糕的事情的时候,才会这样脱力。

    楚驿叹了口气:“你夫君我才发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啊,我之前好像有点一厢情愿了……其实人家根本没把我当成自己人。”

    “谁没把你当成自己人?”

    “那些世家士子!出身卑微就是出身卑微啊,这一点改变不了……他们可以因为才学和蔡子的关系而尊敬我,但是绝不会信任我。”

    虽然楚驿一直想拿诸世家开刀,但是他也知道,对于世家只能打压而不能消灭。更何况在天下稳定、刘协可以亲政之前,他必须还要和诸世家虚与委蛇,以获得他们的支持!

    理由钟繇也说了,诸世家支持他的行为是拨乱反正,匡扶正义,那么楚驿便可以合理的掌控大局。

    而若是诸世家不承认他,那么楚驿便是和董卓一样,企图篡汉自立的反贼!那么朝廷的政令难出司州!

    然而楚驿第一是并州人,第二出身微寒。至少现在世家还并没有接纳他!

    而且楚驿外谦内傲,心中看不起诸世家,所以对他们的态度一向是敬而远之,即表面尊敬但是保持距离。钟繇在蔡邕的宴会上也是看出了这一点,才会选择提醒楚驿的。

    钟繇此言,可谓一语惊醒梦中人,楚驿知道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不然杀了董卓之后,要么做董卓第二,要么彻底放权给世家。

    第一点是绝对不可能的,董卓第二则意味着天下大乱,那楚驿苦心谋划了这么久岂不是成了笑话?

    至于第二点更是扯淡,世家什么玩意他还不清楚吗?黄巾起义与其说是宦官子弟官逼民反,还不如说是世家和天子联手逼民造反。汉灵帝敛财无度,世家子弟鱼肉地方。谁都不是好东西!要是真把权力交给世家……那后果楚驿都不能想象。

    东汉是个非常奇葩的朝代,真的很奇葩。就连那个编《后汉书》的范晔都说,东汉是乱而不亡百余年。你要是搁到别的朝代,别说乱百余年,不到五十年你就该亡了!

    但是这一切并非是完全没有理由的,帝国的消亡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权力的交替很成问题。

    然而权力的交替在东汉却是完全不成问题,原因是……因为外戚!

    提起东汉,人们的主观印象就是宦官乱政,外戚掌权。

    那咱们来理一理东汉到底是什么奇葩。

    东汉最早乱于第四任皇帝汉和帝时期。这位汉和帝十岁就登基,当时他的年龄很小,按理说应该朝局不稳,但是正是因为有外戚窦氏的专权,朝廷并没有混乱。由此可见,在皇帝年幼不能亲政的情况下,外戚掌权有利于朝局稳定。

    当然,皇帝年长之后,你外戚要是能将权力平安交接,那就完美了。但是这个窦太后和窦宪显然舍不得,依然想专政,然后就被汉和帝联手宦官给干掉了。

    请注意,帮助汉和帝干掉外戚的不是世家,不是百官,而是宦党!

    汉和帝是很不错的皇帝,在位一十八年,将东汉发展到了顶峰。但他还是感激宦官帮他消灭了外戚,于是开始逐步提升宦官的权力,开始为后面的一些隐患埋下伏笔。

    汉和帝之后是汉殇帝,继位时出生刚满一百天,且在位二百二十天就夭折了,一切权力归于邓太后和邓骘,嗯,又是外戚。还是老样子,权力集中在太后和外戚手中,百官也没有什反对的。

    汉殇帝之后是汉安帝,汉质帝是汉和帝兄长的儿子,在位时年龄也不大,才十三岁。然后汉安帝苦熬十几年,在邓太后死后联合宦官把外戚邓骘干掉了。

    其实外戚邓家还是不错的,或许是有窦氏的前车之鉴,邓太后和邓骘虽然贪权,但是为政较为清明,邓家的子弟也大多能克己守礼,而且邓太后还能适当的给世家们一些甜枣,所以邓家口碑不算差。

    只是对于汉安帝来说,邓家是他权力的绊脚石,是必须要踢开。

    汉安帝死后,因为汉安帝的皇后阎姬杀了汉安帝唯一的儿子刘保的生母,所以不想立刘保而改从宗室里挑选一位,但是还是宦官们合力,平息了这一场阴谋。于是刘保成功继位,是为顺帝。

    汉顺帝时期,又出了一个外戚,叫梁冀。

    这个梁冀除了顶着一个外戚的名号,其他表现比董卓还董卓,在汉顺帝死后大权独揽,先后废立杀害冲帝和质帝,最后奉迎年龄仅仅十五岁的桓帝。

    桓帝忍了十三年,在宦官唐衡(据说这个唐衡还是荀彧的岳父)等人的帮助下,诛杀了梁冀。

    这也是大汉最后一个外戚之祸。

    纵观东汉史,从汉和帝开始,继位的皇帝大多是年幼难以掌控局面的,而这时又偏偏有外戚掌权。然后等到皇帝年长,再联合宦官将外戚诛杀,权力交替的也比较稳固。不会出什么纰漏。

    这也是为什么汉室百年乱而不亡,因为一直有外戚这个吸引火力的靶子。

    这也是为什么汉室能宦官掌权,汉室皇帝都宠信宦官。因为外戚都是宦官冒着生命危险帮忙干掉的!那些文武百官面对外戚的时候阿谀奉承,简直没有半点用!你叫皇帝怎么喜欢你们!

第一百七十九章 送礼() 
汉桓帝之后也有一个外戚,叫窦武。桓帝无子,于是窦武和桓帝皇后窦妙立了时年十二岁的灵帝。

    先不谈窦武为什么要立年龄这么小的灵帝,但或许是因为梁冀之祸就在眼前,也有可能这个窦武本身就是儒者出生,思想觉悟比较高,他辅政然而不专政……总而言之,就是和士大夫共天下。

    当时宦官经过数代皇帝的宠爱,已经变得极为嚣张跋扈,于是窦武和名臣陈蕃(就是那个扬言立志要扫平天下的陈仲举)两人合谋,要诛杀宦官。

    可惜计划泄露,宦官们歃血为盟背水一战,窦武陈蕃两人被反杀,同时连累一大批人,而宦官的权力则愈重。

    由此观之,年龄尚幼的新帝继位,要么得有外戚先掌控大局,要么就是有宦官的支持。

    但是如今这两样刘协都没有,这也是楚驿不得不勾搭杨家的原因。

    第一刘协现在的年龄太小了,无法掌控局势。

    第二他没有外戚给他选择,汉灵帝倒是有个皇后何氏和她兄长何进,但是这两人心向的是刘辩,而且已经死了。如果董太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