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三国有点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这个三国有点玄- 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迁都好啊,这还得感谢董卓为我铺平道路……”

    迁都长安,就算董卓不干,楚驿将来也要做。楚驿看来,董卓之乱的根源便是国都在雒阳而不是长安。

    东汉后期,最能打的两个将领便是段颎和皇甫嵩,他们都有着惊人的将才和不世战功。

    但是段颎征战羌胡,与羌胡大战数百场,平定羌胡之乱。然而身至太尉却不得不依附于宦官,最后落得饮鸩而死的下场。

    皇甫嵩扫平黄巾威震华夏,好事做尽,为人温良恭俭让。然而也是被贬削官,撵出朝堂,只能屯驻扶风。

    这两位汉末名将为何会有这样的下场?原因只有一个,他们是凉州人。亦或说,他们是关西人。

    雒阳地处关东,而朝堂之上也是关东人居多,所以他们对关西人极为排斥,否则段颎何必要依附宦官?皇甫嵩怎会常年在朝堂之外?

    西汉时,都城在关中长安,所以能够平衡关西和关东的势力。但是到了东汉,京都东迁,这种平衡立刻被打破。

    看过《后汉书》就知道,整个东汉,最大的麻烦就是在西北边陲。无论是花了朝廷数百亿钱都没彻底搞定的羌胡也好,还是凉州百姓对汉庭的离心离德并时不时的叛乱也好。

    总之西北就是一个无底洞,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钱财和人力!甚至最近几十年,东汉朝廷有数次认真的讨论要不要放弃凉州!

    这就像一个恶性循环。

    朝堂之上,关东的仕人排挤关西的仕人,而且由于羌胡之乱和凉州叛军,数次提出放弃凉州。这导致凉州百信与朝廷疏离,凉州叛军日益严重。

    长期被朝廷排挤、被轻视,这样凉州人很是不满。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所以这一次的董卓强势,也是被压抑了许久的凉州人的一次爆发的体现。

    但是在董卓之后,朝廷还是没能吸取这样的教训。

    董卓死后,有人向王允提议让皇甫嵩统领董卓旧部,并让他进行安抚。但是王允拒绝了。虽然理由没说,但楚驿也能猜得出来。

    无非是皇甫嵩也是凉州人,王允顾忌关东群雄的情绪。

    然后结果很喜人,王允舍弃了皇甫嵩这大汉的最后一根的擎天大柱。于是李傕郭汜率领了十数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杀向长安。

    自此,天子成为了别人争夺的吉祥物,汉室的尊严被彻底践踏,汉朝也失去了最后一次中兴的可能。

    当然,这一次,楚驿不会让这一切重演。有了董卓打头阵,楚驿日后平衡关东关西的势力也要轻松不少。

    只要能再次打通西域,那么至少在未来这一、两百年里,长安就是最合格的都城。更何况,楚驿还打算将来能向西扩张,也只有长安能支撑起一个大国帝都的这样一个职能。

    楚驿望着长安的方向笑了笑,转身回到了住宅。虽然宅邸只剩了一个家仆和一个厨娘,但在楚驿看来也够了。

    洛阳原有人口有数十万,现在全都撤走了,整个雒阳便如死城一般,但楚驿也不在意,董卓的大军正在向雒阳方向开来。

    按照历史的发展,董卓差不多也要火烧雒阳了,楚驿倒是还得劝阻他,不然这雒阳数百年的发展就真的要毁于一旦了。

    (qq群:479340721,无论是看正版还是看盗版的童鞋都欢迎进来玩啊~)

第一百一十六章 做我义子如何?() 
董卓的火烧洛阳一是为了泄心中之愤,二是为了不想给联军留下任何东西。三是万一真的被联军打败了,也要凭借着千里赤地延缓阻碍联军进攻长安。

    但是要真的留下雒阳也不是不行,楚驿如今深的董卓看重,凭借三寸不烂之舌便劝阻了董卓。

    但是楚驿现在对现在这局面有些抓瞎,史书记载,原先讨董是十路大军,有的屯驻河内,有的屯驻鲁阳,还有的屯驻酸枣。其实从地图上就可以看出来,联军此举,是对董卓呈三面合围之势。

    但是,如今不算被孙坚宰掉的王叡和在青州出不来的焦和,一共还有十六路诸侯!

    更扯淡的是,这十几路居然全挤在酸枣!你们怎么这么喜欢酸枣?想和董卓直接肛正面?楚驿对此一阵无语。

    不过唯一在楚驿预料之中的是,韩馥派将前往,自己并没有过来,而是坐镇冀州运输粮草。

    但这和正史出入太大了,和各版的演义也不一样。楚驿对此颇为谨慎,不能凭以往的经验来。

    楚驿开口道:“敢问中郎将徐荣何在?”

    董卓沉声:“我之前派他和段煨去凉州征兵去了,正在赶回来的路上。”

    楚驿一阵无语,中郎将中最能统兵最厉害的两人居然远放出去征兵……

    其实董卓也是无奈之举,他原本的兵力不到三万,和皇甫嵩一起保护三辅。但是后来朝廷命他去并州,他率军走到了河东就停下来了。雒阳之乱时,董卓快刀斩乱麻,迅速吞并丁原以及雒阳内外的其他势力,兵力也就堪堪达到十万。

    但是这十万大军中有不少都对董卓心中不服,所以董卓只好一面加以安抚,一面派徐荣等人招募新兵,而这些人中,和董卓同乡的凉州人无疑是最可靠的。

    但是如今徐荣和段煨还没有赶回来,董卓手下可用的中郎将不多……

    楚驿想了一会儿,提议道:“不如启用华雄,并擢用李傕、郭汜率军前去拒敌?”

    这场仗对于董卓来说是防御战,只要关东联军打不赢,就是董卓的胜利,董卓依然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

    董卓面有深深地忌惮之色:“某家也有此打算,但是我却担心那皇甫嵩,他要是和关东联军前后呼应,那么……”

    李儒道:“相国勿忧,只要相国征召皇甫嵩进长安任职,便可乘机夺了皇甫嵩的兵权,还能除一大患!”

    董卓皱眉:“可那皇甫义真会乖乖让出兵权吗?”

    楚驿接口道:“皇甫嵩对汉庭极是忠诚,而且他爱惜名声就像鸟爱惜自己的羽毛,没有朝廷的诏书他绝不敢动,但有朝廷的诏书他也不敢不动。相国只需命尚书台下诏书征召皇甫嵩孤身进京,那么皇甫嵩必然遵从。”

    董卓点点头:“如此也好,某家便即刻令尚书台征召皇甫嵩!再擢华雄为都督,李傕、郭汜受其节制。领兵五万,东进拒敌!”

    华雄本就是董卓的都督,由于都督并非什么正经的官职,地位也可大可小。曾经因为恶意想找楚驿麻烦被董卓踢到平阴做了平阴都尉。

    但是他的个人实力在西凉军中仅次于董卓,而且统兵也不弱,虽不及徐荣、李傕和郭汜三人,但也犹在其余诸将之上,据说和段煨在伯仲之间。所以华雄在军中的地位在校尉之上,和中郎将差不多,甚至还略有超过。

    至于李傕郭汜二人虽然骁勇善战,但是年龄不大,尤其是郭汜也不过二十出头,官职太高难以服众,所以官职仅仅是校尉,还要受诸多中郎将节制。

    更何况李傕和郭汜的经验还是不够,他们能指挥数千乃至一两万兵马,但是再多就不是现在的他们能掌控得了的。

    楚驿开口道:“在下愿同华都督一起随军出征。”

    董卓一惊:“你也要去?打仗可危险的很,尤其你才堪堪黄级实力,稍有不慎便有性命之忧!你不如就留在雒阳,为我谋划于帷幄之中也可以啊!”

    楚驿恳切地道:“盟军势大,其中必会有不少能人。所以为替相国分忧,在下定要亲自走一趟,顺便观察盟军形势。何况在下和家姊本为布衣,承蒙相国看重方能入仕为臣,如今既有乱臣贼子与相国为难,在下岂能袖手旁观?”

    董卓听罢沉默了下来,脸上看不出表情。

    李儒想了想,开口道:“华雄虽勇,然其无谋。郭、李虽悍,然则少智。在下以为,子璋虽幼,然而心思缜密,奇谋百出。不妨听子璋之言。”

    董卓眯了眯眼,脸上横肉一抖一抖,半晌方才仰天长叹:“想不到啊,刘岱、韩馥那群所谓的名仕还不如一个十六岁的孩子!你放心,你既然如此忠心某家,日后定不会亏待你!”

    楚驿数次帮他谋划,无一计不成。后来又自愿放弃西入长安避难,和他留守雒阳。如今更是愿意以身犯险,帮他拒敌。这份忠心,实在是让董卓感动!

    尤其是经历了刘岱等人的集体背叛之后,董卓居然在楚驿的身上看到了死去的幺儿的影子!

    “如果我那孩儿没死,应该也有二十了吧。”

    董卓心中叹息一声,随即道:“某家便任命你为此次出行的军师,可监察军务,军中大事,华雄须同你商议!”

    楚驿拜谢:“多谢相国。”

    军师,最早可起源于孙膑。只是一提起军师,楚驿自然而然地想起了诸葛亮……说起来,他现在应该有十岁了吧,不知道他爹现在到底死没死,估计去襄阳还得再等两年……

    这时,董卓突然鬼使神差地道:“此番回来之后,你做我义子如何?”

    “啊?”楚驿眨了眨眼,一脸懵圈。

    (qq群:479340721,无论是看正版还是看盗版的童鞋都欢迎进来玩啊~)

第一百一十七章 选择() 
楚驿懵逼了,做董卓的义子?搞笑的吧!我何德何能可以做你的义子啊?

    楚驿急忙拜倒:“在下原为并州弃婴,幸为并州戍边屯长吕良捡到并收为义子,如今义父虽然故去,然义姊尚存。如今在下若贸然拜下相国为父,那对相国、对我那故去的义父、对我阿姊都是大不敬!”

    董卓本就是随口而出,听了楚驿的话,觉得也有道理,借坡下驴笑道:“某家也就随口一提,玩笑而已,你也不必当真。”

    原来历史上董卓收了吕布为义子,但那只是政治因素,因为吕布勇猛且可以替他安抚并州军。但他对吕布并没有多少父子之情,从曾因为一件小事就拿戟掷吕布这件事就可以看出来。

    可以说原本历史上董卓从没有把吕布看成是自己的义子,反而更像是一条狗。

    但是现在董卓是对楚驿动了真感情,楚驿虽然和他一样出身不好,但他是硕儒蔡邕的弟子,谈吐非凡,相貌也英俊潇洒。更重要的是,他对董卓也是“忠心耿耿”,数次替他出谋划策,凡采用的,无一计不成。

    所以董卓时时能在楚驿身上看到自己亲生儿子的影子,在他看来,若是他孩儿不死,想必也会和楚驿一般聪慧英俊,所以一时有感而发。

    但是话说出口,他心中又有些后悔,他那亲儿的身影出现在他的脑海中,似乎在阻止他。董卓也有些害怕,怕真的收了楚驿做了他的义子,那他亲儿的身影会越来越模糊。

    正好楚驿说了一堆理由,董卓也就趁势当做玩笑。

    楚驿离开董府,心里苦笑,还好董卓没有强迫他做什么义子,不然在这以孝治天下的时代,真不知道他是会留下“大义灭亲”的名声,还是会留下“弑父小人”的恶名。

    五万大军不是说开拔就开拔的,楚驿等了好多天,方才等华雄整顿完毕,粮草供给一应俱全。

    这天,朝廷的一封诏书,传到了扶风郡。

    皇甫郦看罢诏书大怒:“叔父,你当日若早听我之言,将那董贼铲除,又何来今日这么多事?”

    皇甫坚寿也道:“这董卓如此羞辱你,定然不安好心,父亲可万万不能中计啊!”

    长史梁衍:“汉室微弱,阉竖乱朝,董卓虽诛之,而不能尽忠于国,反而寇掠京邑,随着自己的心意废立天子。如今又征召将军,将军若去,大则受到危祸,小则被困辱。现在董贼在雒阳,天子却来了长安,如今以将军之众,精兵三万,迎接至尊,再奉令讨逆。以袁氏逼其东,将军再迫其西,则大事可成!”

    皇甫坚寿接着道:“梁大人说得对啊,如今董卓祸乱天下,京兆尹盖元固也邀请父亲举事。董卓兵虽多,然而怎敌父亲的三万战魂精兵?请父亲切莫犹豫,这可是建功立业地大好时机啊!”

    皇甫嵩正襟危坐,然而微微颤抖的手,却体现出他此刻并不平静,相较五年前,他的头上也多了些许斑白。他的眼睛直愣愣地看着诏书,或者是说,他在直愣愣地看着印在上面的官方印章。

    “喂喂喂,叔父你不是真傻了吧?”皇甫郦顺着皇甫嵩的目光望过去,差点跳了起来,“去岁朝廷让董卓把兵权交给你,他没交,那时我就劝你攻打董卓,可是你也不听,说什么没有朝廷召令。现在倒好了,董卓独掌大权,祸乱朝廷!可是现在眼下又有一个匡扶汉室的机会,你却不去把握还要自投罗网?你你你……哎!”

    皇甫嵩漠然地开口:“董卓篡权,是逆臣,袁氏无诏起兵,也是逆臣。二者有何不同?再者,这这份诏书既是真的,那么我也就应召便是。”

    皇甫坚寿眼睛瞪得老大:“叔父,您可是左将军啊!这诏书写得明明白白,是要征您进京做什么狗屁的城门校尉啊!连降三级也不是这么个降法啊!更何况您去了之后也性命堪忧啊!”

    皇甫嵩闭上眼睛,缓缓地道:“死则死矣,我皇甫嵩一生忠于朝廷,忠于大汉,即使为此而死,也不会有怨言!我只恨汉室不幸,竟然出了董卓这么一个乱臣贼子!你们不必再劝,我意已决。”

    皇甫坚寿重重地叹了口气,拜道:“父亲放心,此番去后,孩儿定然设法保住父亲的性命。”

    作为人子,他非常了解皇甫嵩的为人,忠诚而又固执,甚至还可以说是迂腐。就像当年他没有接到没有朝廷诏书,坚决不肯攻打董卓一样,如今既有朝廷的征调,即使前面是刀山火海也全然不惧。

    那份诏书既然盖着朝廷的印章,那么就是象征着朝廷的威信,就算已经被人践踏到泥里,皇甫嵩也要把它捡起来,擦干净,然后高高供起。

    诸将心情极其复杂地看着皇甫嵩那高大而又略显苍老的身影走出帐外,心中无不叹息。

    ……

    华雄骑在马上,有些春风得意,这是他第一次统领五万人,心情大好。如果不是一旁的楚驿也跟着,那么简直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