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唐重生李世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残唐重生李世民- 第2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龆ā

    李世民目光深邃的看着陆贽,点头说道:“好,很好,非常好。”一连说出了三个‘好’字。

    陆贽终于暗暗吁了一口气:“微臣何德何能,不敢受陛下夸奖。是陛下慧眼如炬才是。”他也终于领会到了,皇帝的用心是何等的深刻。他把李怀光留下来养马、训兵,除了军事上的需要,政治上的意图也是相当的明确。有这样心机独到而又目光长远的皇帝,大唐又何愁不能长治久安?

    “看来你与朕心中所想,已是不谋而合。”李世民略感欣慰的点头赞道,“李怀光,的确是北伐军元帅的不二人选。但是,也要军机处同意让他挂帅才行,朕不会强行任命。陆贽,今日朕和你说的话,不可泄露。你明白吗?”

    “微臣明白。微臣遵旨!”陆贽一拜而再拜,不敢有半点含糊。

    “嗯,好了。你且退下。”李世民面对微笑,心情比较舒畅。虽然他心中的人选已经敲定,但是这样问一回陆贽,也让自己的心意更加坚定了。因为这一场战争,对政治的影响将会十分巨大。陆贽身为宰相、甚至可以说是目前的当朝首辅,在政治上是相当敏锐而且很有觉悟的。如果他都认为没有问题,那就必然是妥当的了。

    陆贽出了弘文馆,突然一下感觉身上有些轻飘飘的。仿佛压在身上的万斤巨石已然卸了下来。他心头飞快的思索道:皇帝特意留下我来,跟我说这番话。无疑是要我向马燧吐露一点消息。按马燧的性子,他难保不让自己挂帅,或是举荐自己的门生李光颜、李光进、段佐那些人。而武元衡呢,一向是深知陛下心意的嗯,有时候,善意的违抗一下圣旨,也是可行的。我得早点去把皇帝的意思告诉马燧,免得那老头儿在这当口犯错,那就不可收拾了李怀光挂帅,已是定局。这一场北伐大戏,必然精彩而又别致!,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375章 临阵缺将() 
当晚,弘文馆里彻夜灯火通明。武元衡和马燧,带领着兵部和其他有关衙门的官员,商讨北伐之事。

    从粮草军器,到天时地理,许多的事情都要在出征前商榷清楚。最重要的,这是一场‘涉外’的战争。外交上也有许多的事情要做。

    雄鸡破晓时,下了一场白霜,天气异常的寒冷,。

    武元衡和马燧都是双眼通红的走出了弘文馆,踩着咯吱作响的霜冻碎片朝皇城外走去。熬了夜以后人会特别的怕冷,二人都裹紧了身上的锦袍,没有骑马也没有坐轿,而是步行取暖。

    “伯苍,诸项大事都商议得差不多了。只要王锷那里的粮草军饷不出问题,北伐军今天出征应该是可以的。”马燧一边轻轻的打着哆嗦,一边叹道,“人老啦,真是不中用了。想当年在河北时,老夫带着将士们破开冰块淌过大河,百里袭敌追击了一天一夜,也没感觉像现在这么冷。”

    武元衡是个文弱书生,这时嘴都冻得紫了,脸上的微笑却是没有淡去:“洵美兄是老骥伏励,志在千里。像在下这样四体不勤的白面书生,是从来都受不住这等严寒哪!要说起来,还是当年在西川时过得比较舒服。在下虽是北方人,却觉得南方的气候比较适合一些。”

    马燧笑了一笑,说道:“其实,平常身体越好、药不沾身的人,一但病倒,那就是大病、重病。比喻说李良器。他比老夫还年轻一岁。早年,曾是天下闻名的‘万人敌’。一条铁枪横扫大江南北,天下英雄莫敢与之争锋。这样的英雄,何时听说他得过病、吃过药?可你看他今天,咳得血都出来了。真的是病来如山倒啊!”

    说起李晟,武元衡也皱起了眉头,说道:“洵美兄,我们还是走得快点,去李相公府上拜会一下吧。北伐的许多事情,在下也想请教一下他的意思。对于西边的军事,没有人比他更熟了。尤其在用人选将上,我们还有许多没有商榷下来的地方,最好也是听一听他的意见。”

    “嗯,也好。”马燧也加快了步子。心中却在暗自想道:武元衡果然是个谦虚而又谨慎的人。皇帝都让他主领军机处了,用意已是十分的明显,就是凡事让他定夺。他又是一向深黯陛下之心的,不会做错什么事情。眼下,他可以说是拥有大唐最大军权的人物了,却还在照顾着老夫和李晟这些人的面子不错,后生可畏。也幸得陆贽提醒了我一下,要不然老夫又要犯糊涂,自行请缨要挂帅北伐了。

    二人出了皇城才坐上马车,径直朝李晟府上而去。这时已是辰牌时分,朱雀大道和西市上有了许多的行人,各路官员也纷纷前来轮值上班了。他们二人也是因为情况特殊,才特准这两天不必上早朝,专心料理军机处的事情就好。

    二人到了李晟宅前,通报姓名之后门吏慌忙就请了他们进来。二人进了院子一看,不禁有些愕然:李晟家的院落还算气派,那是太上皇亲赐的宅第。可是整间院落里,却是一根树也没有,连花草灌木都被砍得干干净净了。一眼望去,光秃秃的甚是荒凉。

    二人正在惊愕间,李愬领着一些家人急忙迎了上来,迎头就拜。

    “李愬,你父亲的病如何了?”马燧问道。

    李愬双眉深锁,担忧的说道:“父亲大人昨夜咳了一夜。陛下派来的御医也在他身边守了一夜,清晨方才睡下一会儿。看来这一次,病得不轻。”

    马燧和武元衡对视一眼,都流露出失望和担忧的神色来。

    “既然如此,我们稍后再来,让你父亲好好歇息。”马燧就要告辞。

    “二位大人请别急着走。”李愬急忙留客,拱手拜道,“父亲虽然睡下了,可是昨夜给小侄说下了许多话语,让小侄转告给马大帅和武大人。”

    “哦?”马燧和武元衡各自一惊,心中暗道:这个李晟,还有几分未卜先知的本事了?

    “请二位大人稍移贵步,到暖厅用茶如何?”李愬翩翩有礼。

    马燧和武元衡,就跟着李愬一起到了他家暖厅中。熊熊的炉火升了起来,一壶暖茶几碟点心,十分的简单。李晟家中的摆设,也是十分的简朴。

    “二位大人容禀。”李愬说道,“家父昨夜曾言,回鹘内乱,我大唐准备出兵干涉,可有此事?”

    “不错,我等也正为此事而来。”马燧说道,“当时你父亲正准备向陛下进言,谈及关于北伐一事。不料突然就病发咳嗽起来。陛下于是请他回府歇息了。后来陛下立定主意,决定出兵北上,武力干涉。我等今天前来,就是想问一下良器的看法与意见。”

    李愬微微笑了一笑,说道:“看来父亲大人的预料,还是蛮准的。他曾预言,北伐之事必是马大帅和武大人主事,今日果应此言。父亲临睡前曾说,如果二位大人前来拜访,可以将三句话转告给二位。”

    “哪三句?”武元衡和马燧齐声问道。

    李愬徐徐说道:“是这样三句话:其一,出征部队要飞龙骑为主,神武卫为辅;其二,河北幽州一带,要施压契丹、奚以及室韦,以防这些部族趁乱造反,令回鹘首尾不能相顾;其三,杀叛而不剿亲。”

    马燧眉头一皱,说道:“这第三句话,作何解释?”

    武元衡微微一笑,说道:“在下可能明白一二。李相公的意思是,要北伐军到了回鹘以后,结好贞忠可汗的儿子那帮势力,而剿灭篡立作乱之徒。在这一点上,立场要非常的鲜明。”

    李愬拱手一拜:“武大人高见。父亲正是此意。”

    马燧缓缓的点了点头,随即又愕然道:“除了这三句,就没别的话了?”

    “回马大帅,没了。”

    马燧惊讶道:“他就没说上一说,让谁挂帅、让谁充将?”

    “没有。”李愬答道,“其实,小侄也问过父亲这样的话。但父亲说,这样的事情,不是他该操心的。一来陛下心中已有定夺,二来马大帅和武大人,也能商榷出合适的人选来。他只说了一句,如果朝廷有用得到小侄的地方,让小侄不必以他为念,即刻戎装上马,奔赴前线。”

    武元衡马上就笑了起来:“看来李良器,果然是神机妙算名不虚传哪!”马燧也深以为然的点头赞道:“果然是高见、高见!”

    武元衡道:“李愬,实不相瞒,我等今日前来,本来就是想在你父亲面前讨句话的。北伐军挂帅的人选已然敲定,就是李怀光。只是缺一员生力大将。我们商议,一致认为你李愬是最合适的人选。但你父亲如今重病在床,你能否出征,还等你父亲说了算。”

    李愬顿时正色单膝而拜,重重的一抱拳道:“二位大人不必多虑。父亲时常教导小侄,男儿以国事为重,自古忠孝难以两全。唯今国家用人之际,小侄也甘愿背负不孝之骂名,随军出征了却国事。”

    “好,很好。”武元衡和马燧一起称赞起来。

    众人正聊着,忽然听外面门吏大声报道:“皇帝驾到!”

    三人俱是一惊,一齐迎了出来。正好看到皇帝进了院门,于是都上前拜礼。

    “都起来。”李世民说道,“李愬,你家里这是怎么回事?怎么一根树也没有?光秃秃的像座荒凉的破庙。”

    李愬顿时面露难色:“这”

    “陛下,让老臣来告诉你吧!”正在这时,众人身后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李晟在家人的搀扶之下走了出来,迎着皇帝就要拜。李世民连忙上前将他扶住不让他行礼:“良器就不必多礼了。重病在身,快回房间,外头风大。”然后,李世民不顾李晟的极力推辞,亲自扶着他进了卧房。

    当真是病来如山倒。李晟虽然已是六十五岁高龄,可一直是身板挺直威武雄壮。现如今人一得病,仿佛一夜之间就老了二三十岁去,精气神都输了一大截了。

    李世民担忧的打量了李晟一阵,说道:“良器,你可要保重身体啊!朕的身边,可不能少了你。”

    李晟悠然的叹了一口气,说道:“多谢陛下挂念。陛下亲自前来探望,真是令老臣惶恐不安,如何敢当?老臣这一生,除了阵上受伤,从不患病。这一次病了下来,估计是很难痊愈了。老臣真是惭愧啊如今国家正是用人之际,北伐的事情,老臣怕是帮不上什么忙了。”

    “北伐之事你就不必担心了,安心养病才是重要。”李世民心里也清楚。像李晟这样的人,一向是虎倒威不倒。现在这个样子,恐怕真的是难以痊愈了。毕竟已经是六七十岁的人了。

    “陛下,老臣有一言,不得不当面对陛下说。”李晟神色凝重的说道,“若是说得不对,陛下就请治老臣之罪吧!”

    “恕你无罪。但有何言,说来无妨。”李世民正色的说道。

    “谢陛下。”李晟悠悠的说道,“陛下正当壮年,风华正茂,老臣本不该提起这样的话来。可是东宫乃是国之根基万民所望。宜早早定下人选,明确国储方能让万众归心。”

    李世民一点也不惊讶,点了点头说道:“朕就知道,你会说起这件事情。满朝臣子,都不愿意当着朕的面说起这样的事情。也唯有你李良器,敢于如此直言。”

    李晟苦笑了一笑,说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李世民不悦的愠道:“良器何等英雄人物,何以轻言死字?”

    “天命如此。老臣的身体,自己清楚。这一场急袭而来的严寒,就是老臣的催命符。”李晟说道,“自古皆有死,死又何妨。让老臣欣慰的是,犬子李愬,与徒儿房慈、徐战,都已成器,可堪一用。老臣就算是命归于天,也没什么好遗憾的了。他们大可以代替老臣,继续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此事不必再提。你安心养病,一定要好起来。”李世民的心里突然有一点酸。眼下的这种谈话,就像是商讨李晟的后事一样,让他心里很不舒服。

    “老臣遵旨”李晟不得不调转了话锋,说道,“陛下,老臣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东宫。东宫一直空虚,满朝大臣的心也就飘摇不定。陛下当尽早明确东宫才是。”

    李世民皱着眉头寻思了许久,说道:“良器,你我虽是君臣,却是莫逆之交,亲如兄弟。东宫之事,是大唐的大事,也是朕的家事。你可愿意以朕的兄弟身份,说一说谁是更合适的东宫人选?”

    “这!”李晟顿时一下瞪大一眼睛,神情骇然。

    “怎么,连你也不好说?”李世民戏谑而又无奈的笑了一笑,说道,“还是不敢说?”

    “回陛下话。老臣的确是不好说,也不敢说。”李晟也不否认,神情肃然的说道,“老臣也看出来了。陛下在努力的平衡着三位皇子在后宫的势力平衡。朝中的势力,也渐渐的归到了三位皇子身边。其实,这也是有利,而又弊的事情啊!”

    “利是什么,弊又如何说?”李世民追问道。

    李晟有点累,悠了一口气,说道:“这利嘛,自然是不必说。实力均衡,就可以防止大权独揽的大臣出现,可以避免强烈而恶性的党争给朝廷和国家带来损失。可是这弊”

    “有话就讲。今日是兄弟私谈,不是君臣对话。”李世民说道,“不管你说什么,朕都不怪你,也不会治你的罪。”,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376章 悠悠老臣心() 
李晟犹豫了片刻,还是说了出来:“陛下,凡事皆是有利有弊。陛下登基这几年来,朝中的局势一直呈现祥和、稳定的局面发展,那是因为所有人心中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那就是重振大唐。本来陛下就是个任人唯贤的明君,朝中大臣多是忠良贤能之辈;再在这个核心动力的鞭策下,都没有太多的心思玩弄那些勾心斗角的权术问题。而且这几年来,大唐屡生大事疲于应对,于是朝臣们都非常的团结,没有出现明显的党争与伐异。可是现在,大唐九州已经归于一统,重现昔日盛唐景象只是时间问题。常言有道,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如何在和平的环境下依旧保持稳定发展,是陛下今后几年必须要做的事情。”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