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传奇之陈逸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传奇之陈逸传- 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意身体。”说完管家就退了出去,去了趟仓库开始重新盘点一遍明天的财物,虽然这些东西看似十分惊人,但是对于胡广来说不过是多一些赏赐罢了,这些东西还不过是九牛一毛,上次那些底层官员给的炭敬可比这些多的多了去了,除了表面上的仓库之外胡广还在这个太傅府里秘密的挖了一个地下金库,真正的好东西都在哪里,一共有三把钥匙在,两个管家各一把,胡广自己有一把,算是一种监督和监管。(你们觉得我为什么要在这儿提到这个事情那?嘿嘿嘿)所以现在管家看这些东西没有丝毫的心疼,只要胡广还活着一天,这钱就像流水一样的灌进来,说起来讽刺,给魏延和典韦两个人的救命之恩的财物还比不上贿赂一个十常侍的二十分之一。

    典韦和魏延吃完收拾完以后面色凝重地上床休息,因为能不能完成陈逸给的任务就看这几天的效果了,只要能毕其功于一役陈逸的底子就成了,从此以后陈逸就有了叫嚣的资本了(这么说好像有点问题,但事实就是如此)。两个人陷入了梦乡,一夜无话。

    到了第二天一大早,魏延和典韦两个人穿戴好了一身的装备,典韦昨天还找了回铁匠铺子,凭着关系打了两把小的铁戟,虽然典韦还是不那么满意但是好歹能凑活用了,魏延则是拿上了缴获的那把黑刀,黑刀上面光泽全无,刀刃锋利无比,两个人还多亏胡广赠了两身软甲,穿在衣服的里面又加了一层防护,让两个人安全感倍增,骑上新买的几匹马赶往交易的约定地点,到了约定的地点两个人一看还真是热闹,各种各样的马车花花绿绿的形形色色的伙计,马车给有将近三十辆,伙计就别提了,也是很多人,典韦到那一看就认出了在整整齐齐的车队前面站着的管家,管家笑脸盈盈抱拳拱手的等候在那里,典韦和魏延见状催了两下马,快到管家面前的时候收住了坐下马,翻身下马之后典韦和魏延来到管家面前:“老哥哥何故在这里相等?”管家笑着说:“这并非只是我个人的意思,也是老爷的授意,送送二位,礼轻情意重吗,而且我今天来还有一个任务,鉴于上次遭袭的教训,老爷特地让我给您二位带来了一批人手,路上也好有个照应,来。”说完管家一招手,几十个穿戴好了的家丁打扮的人就靠了过来,每个人迈着的步子还算整齐,每个人身上都穿了皮甲,虽然看起来确实不怎么样,但是好歹是多了一些防护,拿着的兵器都是铁制卜字形戟而不是某些人想象当中的长枪,卜字形戟可以格挡刺杀或者钩住对手,一般士兵只要是属于长期的野战军都是装备了铁制的玄甲,但是胡广肯定不可能给正规军,他就是有再大的本事和魄力也不可能给正规军,但是从这些家丁的训练素质来说,最少这些全都是当过兵的人。

    管家微笑着说:“一共是八十八个人,也算是给您二位祈福求个吉利,带着他们路上也好有个保障。”典韦他们现在确实需要这些人,再说了,送上门的买卖为什么不要?典韦和魏延谢过之后就宣布接受了这部分人,让会骑马骑上他们买的那几匹马,其余人步行护送车队。典韦和魏延对管家和胡广进行了再三地感谢之后就宣布车队启程,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往这次真正的地点进发。

第135章 接头 陈逸的教育() 
典韦和魏延带领着浩浩荡荡的车队开往了回去的路途,那您就有疑问了,他们不是要去找那一大群边军吗?怎么现在回家了?事实就是现在这么多人,当然不能明目张胆的去哪儿了,典韦和魏延两个人刚才研究了一下,他们两个人发现这次打听到的(在闲逛的时候那家绸缎铺的老板对了暗号,这个没提到是我的失误,大家就当提到过了好的吧,嗯,我就替你们答应了好伐)情况就是两个人选择的很远的路的话,也能够经过这次的目的地,所以按照之前的说法,如果两个人逗留的时间过长的话陈逸和陈骧会带着新培养的一批职业卧底自行前往边军的藏身地点,对于任务进行一个快速解决,要不然的话这件事情确实不能拖下去,拖得时间越长变数越大,看似稳得一匹其实是慌得要死,不过陈逸和戏志才提早就准备好了后手,因为两个大活人出去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意外,现在的情形也证明了这一点,一旦事情出现了变数,而且过了时间还没能传过来消息的话,陈逸他们就会直接动身,陈逸让陈骧召集他训练好的那群杀手来一起出行,戏志才在四个人的护卫下先走一步,因为戏志才身体虚弱走得慢,现在戏志才的病情已经好了,可以出行,但是现在戏志才不会骑马,所以就让两个人带着他先行一步。

    陈逸则是选择和陈骧两个人带着剩余的十六个人骑着马奔向边军的藏身地,(因为现在边军属于典型的落魄,而且之所以陈逸让任务办的越快越好,也是因为在封建时代兵匪转换是很快的,陈逸必须在这群人从打了败仗的阴影里面解脱出来,还没有沾染上匪气之前,将这群还有这光荣的军人传统的边军收入囊中,要不然的话,等这群人从兵变匪就麻烦了,那个时候就算是收复了也是口服心不服,放在身边就是一个定时炸弹,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东西现在陈逸要不得,他实在是手上没有这个资本来承受一次下属背叛,所以必须提前把这群人的内心征服,这样才能够真正算是有了一批属于自己的势力。

    而且虽然说现在胡广给了典韦他们一批人,但是这群人的忠诚很难保证,也难保这群人里面会有胡广安插进来的卧底,不过典韦他们不知道的是胡广这次确实没有动什么歪心思,这群人全是胡广收养的一批无家可归的人,底子很干净,没有什么不良嗜好,当然也经过了一些训练,胡广的家丁都是服过兵役受过正规军训练的,典韦他们看到的时候这群人才显得训练有素的样子,但是有一个很难受的问题就是这群人没有见过血,是受过训练但没有真正的打过一场仗,这样的兵在那个战乱年代是新兵,没有打过仗上过战场流过血的全都是新兵,这就是那个战乱年代的规矩,至于经过一场战斗之后这八十八个人能够留下来多少就不得而知了,典韦和魏延一个管前面一个管后面,两个人也是十分感慨那时候的伸出援手,这不出去的时候是只有两个人,等到回来的时候就是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了,拿着武器的加上他们两个都有九十个人,典韦和魏延想起了陈逸和戏志才一直教导的心服为上,这一路之上嘴就没闲着过,不停的在这群可以称作陈逸的新兵的人群中游走加上游说。

    陈逸和戏志才其实一直没闲着,两个人合力编出了一套专门用来说服人的说辞,大体的框架陈逸是用的后世很多自己背过的战前演讲和共产党宣言的内容,还有最重要的那些著名的农民起义所说的话,像是陈胜吴广起义,李自成和太平天国这些,加上戏志才的文笔润色最后成为了一套系统化的说辞,像是为什么现在陈逸能够放心大胆的把戏志才的人身安全交给陈骧带出的那些杀手,原因就是陈逸对这几个人进行了深刻的思想教育,每天上午一堂课下午一堂课,每节课半个时辰,陈逸还自己用铁做了个小喇叭,搭了个土台子,坐在台子上拿着一根削好的长木棍儿在地上一边划拉着一边给这二十个人上课。

    这群人一开始也是一百个不情愿和不愿意,但是奈何大家这些所有人都见识过陈骧的手段,所有人都不想触这个霉头,再加上陈逸给这些人还发工资,大家在威逼利诱之下也就去了,虽然说所有人都不知道工资是个什么东西,反正就是给钱,虽然说现在不是个商业社会,但是汉朝商品经济还是发展的很不错的,大家都知道有钱就可以买得到东西,没有人会跟钱过不去的,于是二十个人第一天开课的时候就坐在台子下面听,每个人一开始都是很不情愿地,只不过左手边是陈骧一手拄着刀,一手把玩着飞刀,右手边是戏志才笔墨砚台,竹简上是每个人的名字,脚边就是一大袋子钱,正中间就是上课的陈逸,经过拼命的锻炼,陈逸现在一个九岁的人有着接近一米七的身高了,走起路来也是虎虎生风,在台子上一座也不是那么的像一个小孩子的样子了,稍稍有了种威严的感觉,左手拿着喇叭,右手握着一根长长的削好的小木棍儿。

    要说口才,我们陈逸是什么人,三届演讲比赛和辩论赛的冠军,新生军训动员大会的时候作为学生代表演过讲,见到领导照样对答如流的人,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的功夫别人是比不上的,他心里很清楚现在这二十个人没有文化,好多连字都不认得,跟他们说那些大道理没有什么用,要不是有陈骧的威逼和戏志才的利诱自己今天一个人都见不着,给想办法几节课就给把他们这些人拴住了,让这群人老老实实得跟着你的思想和思路走,所以陈逸想到了一个好办法——说书,说书这种艺术形式陈逸还学过,拜过专门的老师傅,要不怎么说知识就是力量那,你现在学的和获得的所有知识,看似没有的东西总能有一天派上过用场,大家一定要坚信这一点,不要信什么知识无用论,只是只要有道德的正确引导他永远是有用的。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第136章 开讲了() 
陈逸最后选择了用说书的方式给大家讲故事,出乎了在场所有人的所料,就连戏志才都以为主公会讲解一番两个人研究出来的大道理,但是事实上陈逸确实开始说书讲故事,开始给他们讲有些小众的廉颇蔺相如的故事。“战国时,廉颇是赵国的一名杰出的将军。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做赵国的将领,率兵攻打齐国,一举大败齐军,攻占了阳晋,那功劳可是相当不小啊,于是被封为左上卿,以勇猛善战闻名于各诸侯国。而蔺相如是赵国人,他是赵国宦官也就是太监缪贤的门客。大家一看就知道这个两个人的地位非常的悬殊,蔺相如的地位比廉颇低的很多对不对?”大家也开始觉得新鲜,没想到这个人上来不是讲大道理,而是开始给这二十个人讲故事,这二十个人也渐渐入戏了,大家异口同声的说:“没错!”

    陈逸接着说道:“这个时间到了赵惠文王的时候,赵国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这个和氏璧可是个无价之宝啊,听说是因为有凤凰落在过上面所以这块玉石有着自己独特的灵性,价值连城啊,这就像是大家都喜欢财宝一样,大家都开始想要这么个东西。这个消息传到了秦昭王的耳朵里。秦昭王知道这件事以后啊,心中起了贪心,就是起了歹念,就派人给赵王送信,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邑来换取和氏璧。大家都知道这原来的秦国是虎狼之国啊,那时候出了名的不讲道理,他们怎么可能收了人家的和氏璧就给城池那,这目的就是让赵国把和氏壁乖乖送到秦国来。但是既然人家把消息送到这儿来了,那么就起码要给人回个信对不对?”“大家都说:”对,要不然的话那就是自己理亏了。那不就话头落在别人手里了吗?“这句陕西话一出大家都哄堂大笑,气氛一下子就变得热闹起来。

    陈逸一看就很高兴,气氛已经很好了,下面接续下去灌输思想的日子指日可待,于是接着说道:”之后赵王与大将军廉颇以及各位大臣商议:如果把和氏璧给秦国,秦国的城邑恐怕得不到,只能是白白地受骗;如果不给秦国和氏璧,则担心秦国会出兵攻打赵国。拿不定主意,又找不到可派去回复秦国的人。就在这个大家还在左右为难的时候,那个太监缪贤说:“我的门客蔺相如智勇双全,遇事灵活机动,是个可造之才,可以出使秦国。”赵王于是就问:“您是根据什么,知道他可以做好这个差事呢?”缪贤回答说:“我曾经犯过罪,私下打算逃亡到燕国去。我的门客蔺相如阻止我,他对我说:‘您凭什么知道燕王会收容您呢?’我告诉他,我曾跟从大王在中国边境与燕王相会,燕王私下握着我的手说‘愿意和你交个朋友’,我就凭这个,所以打算去他那里。蔺相如对我说:‘那时赵国强,燕国弱,您又受赵王宠幸,所以燕王想要和您结交。现在您要从赵国逃奔到燕国,燕王害怕赵国,这种形势下燕王必定不敢收留您,反而还会把您捆绑起来送回赵国。您不如赤身伏在斧质上请罪,这样也许侥幸能够免罪。’臣听从了他的意见,大王也开恩赦免了我。我私下认为蔺相如是个智勇双全的勇士,应该能办好这个差事的。”陈逸接着说道:“虽然这个太监把话说的很满,但是大家都知道,太监这种东西不可信对不对!”大家这次非常愤怒地说道:”对!太监这种东西不可信,太监这群家伙残害忠良欺凌乡里,这种东西不可信。“

    ”之后,于是赵王召见蔺相如,问他:“秦王打算用十五座城换我的和氏璧,能不能给他?”相如说:“秦国强,赵国弱,不能不答应他。”赵王说:“得了我的璧,不给我城邑,怎么办?”相如说:“秦王请求用城换璧,而赵国(如果)不答应,赵国理亏;赵国给了璧,而秦国不给赵国城邑的话,那就是秦国理亏。比较这两个计策,宁可答应给秦璧,使它承担理亏的责任。”赵王问:“可以派谁去呢?”相如说:“如果大王实在无人可派,臣愿捧护和氏璧出使秦国。城邑归属赵国了,就把璧留给秦国;城邑不给赵国,请让我把璧完好无缺地带回赵国。”赵王于是就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西行入秦。这趟一定非常艰险,很可能这个文弱书生就不一定能够活着回来,对不对!“”对!“

    ”之后就是蔺相如进了秦国,来到了秦王宫,秦王坐在章台宫接见蔺相如。相如捧璧献给秦王。秦王非常高兴,把璧传给妃嫔及左右侍从看,群臣高呼“万岁”。蔺相如看出秦王没有要把城邑给赵国的意思,就走上前说:“璧上有点毛病,请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把璧交给相如。相如于是手持璧退后几步站定,背靠着柱子,怒发冲冠,对秦王说:“大王想要得到和氏璧,派人送信给赵王,赵王召集所有大臣商议,大家都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