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传奇之陈逸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传奇之陈逸传- 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夹住」刀片,形成一种真空状态,使得刀子不易拔出。若在刀上做有血槽,则血便会从此流出体外而破坏此一真空状态。然而问题是:从未有证据显示此一真空状态会发生,许多猎人及屠夫告诉我,不论使用有或无血槽的刀子在拔出动物体时其难易程度并无差别,且社会新闻亦告诉我们,那些手持细薄且无血槽设计水果刀的杀人犯,并不会在刺入被害者一刀后便因刀子被吸住,而无法继续杀害被害人。种种的事实都显现:只要你刺得入,你便拔得出,不论有无血槽。

    不过这一切的前提是建立在这个人的体力充沛,这个时候他的体力变化自己是感觉不到的,不过上了战场就不一样了,上了战场的人你的对手可不是一个两个人,有些时候几千人都要和几万人抗衡,到了这个时候能够节省一丝的力气都会是自己活命的一条出路,而且这样也可以避免因减重而平均减薄刀身导致强度下降严重,因此血槽是有它的存在的合理性的,一些制式刀和专门征战用的刀上一般都会加上血槽,不过现在早已不是冷兵器的大规模杀戮时代,至于血槽到底是有什么样的用处,也只是一些个人看法,大家觉着说的对就凑活着看,要是不对的话大家也别喷我,我自认才疏学浅。

    魏延那边大刀上下翻飞,一个匈奴人壮着胆子冲了上来,魏延把刀从另一个人的肩膀上拔了下来,然后右脚向后撤蹬地,左脚一踏,大刀从上往下来了个力劈华山,那个匈奴人忙举起自己的刀往上一顶,但是他那个薄薄的刀身根本架不住魏延的大刀,魏延的大刀碰上这个人的薄片弯刀,因为够沉就顺势往下滑,魏延一弯腰,刀就直接落到了这个人的肩膀上,然后魏延左手不动,右手一转,直接顺着左肩膀往右边劈了下来,将这个人直接干掉,魏延大刀一甩,这个人变成两半儿落在了地上,魏延双眼一抬,像极了吃东西不吐骨头的猛虎,就算是这些杀汉人无数的匈奴人也是吓坏了,纷纷往后退了一步,平时这个时候都会有主帅鼓励或者威逼大家向前的,这个人刚刚不久才被典韦割了脑袋,只有一个副帅站了出来,挥舞着自己的刀大声的叫喊着,魏延就算听不懂也猜出了个大概,肯定是代替那个死了的家伙在这里发号施令的。

    魏延眼角微微上扬,拿着把刀到处挥舞,然后大吼一声,朝着那个人冲了过去,那人大惊失色。

第110章 战斗结束 报恩() 
魏延大喝一声:“拿命来!!!”魏延大刀往人群中一扎,然后左右一滑,众人不仅见过自己的老大用过这把刀,而且刚才魏延手里丧命的也有二十多个匈奴人了,众人也知道这个人的厉害,这两招虚晃众人就躲开了,光剩下一个在哪儿大喊大叫的副帅首领,那个人一看大家都散开了就傻了眼,魏延一看大功告成,往前跑了几步,直奔那个副帅,那个副帅自知不敌,掉头就跑,但是他跑的距离根本比不上魏延和魏延手里那把刀,魏延看看渐渐赶上,然后一刀劈了下去,直接砍到了这个副帅的后心上面,这个副帅咡了一声,之后就倒在了地上,一命呜呼,之后魏延甩了甩刀上面的血,把刀一横,扫示众人,众人纷纷散开,典韦那边也是之后频频得手,典韦干掉几个匈奴人以后就冲进了杀手堆,那群杀手根本不知道这个两米多像熊一样的大个儿居然会冲了过来,典韦仗着身高和体重的优势,从上往下劈,一刀一个,连续砍翻了十多个人,那些官军也是见状冲了上来,一个个越战越勇,也是逼得这些杀手且战且退,最后这些黑衣杀手其中一个大喊了一声:“风大!扯呼!!!”黑衣人好多从怀里随随便便的掏出来一些东西,有些是正经的暗器,还有些是石灰粉,甚至有些是吃的东西,朝着这边乱扔一气,之后一大群人就全都跑了,官军也决定不在追赶,也是实在是没有力气追了,那些匈奴人一看这些杀手全都撤退了,纷纷傻了眼,主将副将全都死了,这群人也是作树倒猢狲散,呼啦的一下全都跑了,这些官军对于这些匈奴人也是装模做样的追了追,后来就退了回来,众人终于是有喘了一口气的机会,魏延和典韦两个人看了看,拿了几样东西,之后就打算转身就走。

    谁知道这个时候突然从车队里钻出一个老者来,高声大喊到:“二位壮士请留步!请留步!”典韦把刀收了起来,砍下几块二干净的布来,擦了擦身上的血,魏延把自己的刀在这些人身上蹭了蹭,算是擦了擦刀,看向了这个在众人搀扶和注视下缓缓走出来的老者。两个人看既然被人叫住了,再走就不合适了,两个人就留了下来,看着这个老人想要怎么样。

    老者踏着这一地的死尸脸上的表情却丝毫没有变过,其实对于古代人而言,死亡见得多了,很多人就算是尸横遍野也是看淡了,现在来看现代人真的是幸福多了,我们有着和平的环境,而这些全都是靠死者的尸体铸成的围墙换来的,我们又怎么可以不慎重啊。老者走到二人跟前以后先施一礼:“老夫先谢过二位壮士搭救,救命之恩铭记肺腑,感恩不尽。”典韦和魏延两个人也是还了礼:“没什么,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见人危难岂有不搭救之理?您老不必放在心上,如果没有什么事情我们二人还要赶路,失陪了。”两个人有着任务在身,肯定是不想在这里多呆,他们在外面多逗留一会儿,陈逸那边就相当于多了一份危险,两个人不敢冒这个险,所以二人打算见过礼以后就是就此别过,但是那位老者确实不这么想。

    “二位如此焦急于赶路,敢问二位壮士意欲何方啊?“典韦和魏延两个人使了个眼色,因为这个老者一看就是非富即贵,而且既然被这么多人刺杀,又有如此多的官军保驾护航,这人一定是一个地位极高的官员,这边的官员应该都是入洛阳觐见的,两个人要想更加顺利的进入洛阳,那么就可以借助这层关系,这样就会更加顺利的进入洛阳城,两个人于是就打算都说了。

    魏延施了一礼以后说道:“我二人是这山中的猎户,今日是打算进洛阳城中把自己最近打到的猎物换东西,然后补贴家用的。“

    那个老人闻听此言微微一笑:“实不相瞒,老夫在朝中为官,今日也是入朝中述职的,二位壮士要是不嫌弃的话,可以与老夫同行,也好让老夫能够好好的报答二位的救命之恩,如若不弃,待老夫述职完成以后,于我府中小住片刻,岂不美哉?“

    魏延和典韦想了想,魏延说到:“请容我二人商量一下。“那人一抚嗐下的银髯:”呵呵,请便,不过时间不是那么的充裕,还请尽快给老夫一个答复。“典韦回了一句:”放心,我们两个尽快商量出结果来,还请您老稍等片刻。“典韦和魏延两个人抱着头交头接耳,其实也没商量出什么来,两个人虽然不愿意牵涉太多,但是毕竟见到官人以后行动起来有些地方也有些方便,别人也会多卖给他们两个白身一点面子,要不然有些地方连钱也解决不了的时候,就这能够靠关系进去了。两个人一合计于是决定跟着这些人一起,这样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两个人转过身来以后向着这名老者深施一礼,”既然您诚心相邀,那我们两个人要是再行推辞,就是真的不懂礼数了,而且这一路之上可能还会有些盗匪之类的不轨之徒,我二人既然救人那就定要护送您到达目的地,保护您的安全。“那名老者呵呵一笑:”这一路之上有两位壮士相护,那我们这一路之上定是顺畅无比,那我在这里就多谢二位壮士了,敢问二位壮士是如何而来啊?“典韦答道:”我等二人均是山中猎户,平时追逐猎物,自然是骑马而来。“”啊,这是自然,敢问二位马在何处?“魏延说到:”方才途经此地,看情况紧急,我等二人将所乘之马栓在山坡对面。“”啊,既然如此,那二位壮士可以先去牵回自己的马,老夫带人在这里打扫一下,稍作休息,一会儿我们在这里会和。不知二位意下如何?“典韦和魏延点了点头:”如此甚好,那我二人先行告退,去去便来。“

    典韦和魏延去牵了马,留下老者带着这些残兵败将在这儿,老者松了一口气以后这才要吩咐下去。到底后来事情如何?咱们下回再说。

第111章 赶赴洛阳城 新太傅() 
魏延和典韦两个人翻过了山坡,找到了没有跑走的马,牵着马重新绕过那个急转弯,看到那个老者在两个仆人的搀扶下指挥者这些人收拾地上的死尸,那些阵亡的官军只要能够辨别出来的全都登记在册,之后暂时安葬,等到过几天以后会有专门的人来收尸体给他们的家人,也会负责抚恤金的问题,但是因为这个朝廷本身就很贪财的缘故,这些抚恤金其实是少得可怜的,其实也算是亏待了这些烈士,他们的英勇奋战确实不值啊。不过总比没有强,以后诸侯混战的时候就没有抚恤金这一说了,因为死的人太多了,而且诸侯从一种程度上来说完全是军阀,压根不会管那些强征上来的民夫的死活,一般来说都是炮灰部队在前,精兵在后,最后是主将自己一直带在身边的亲兵,这样三层才是打仗的一般摸样,两边都是等着炮灰部队死光了以后才开始正式比拼精兵的战斗力,到了实在不行的时候才会有亲兵上场跟人拼命的情况,这样的时候一般来说是掩护主将撤退的时候,而且亲兵是不会上阵的,因为亲兵这种的很多都是打小培养的,死一个就少一个,亲兵是靠感情的,这种的实在是损失不起,这就像军中的大旗一样,是绝对不能丢的,大旗要是倒不了还依然挺立着的话,就是代表主将还存在于战场之上的证明,要是旗子一倒,那就证明大家可以跑了,这个时候就没人管了。

    魏延和典韦两个人牵着马走到了老者的面前:“我二人迁延一阵,还请您恕罪。”老者回过头来笑道:“哪里哪里,二位壮士恐怕还要等一会儿,这里受伤的人也挺多的,我现在在指挥大家收拾一下,伤者包扎一番以后再上路,要不然的话不仅看能会拖慢走路的速度,还有可能会继续有人死去,这样的话罪过就全在老夫一人身上了。”典韦闻言说了一句:“既然如此,那我们两个就来帮忙吧,这样还能快点,我们两个也想出一份力呀。“老者点了点头:”那就再次谢过二位了,也替这些战士们谢谢你,大家护送我这个老头子实在是太不容易了,对于今天这事我一定要奏明圣上,严查此次的凶手,不能让大家的血白流啊。“魏延一看这个当官的不仅有地位,而且还有些最起码表面上的良知,这点倒是挺难得的。魏延问道:“还没有来得及请教尊驾的大名,如果看得起我二人,可否告知?”

    老者一抚嗐下的银髯:“哎呀,贱名行于世不过徒有虚名罢了,老夫姓胡讳广,祖籍南郡华容,蒙圣上抬爱,担任了太傅一职,这次也是在外巡视要回去进京述职,恰逢二位壮士出手相救,要不然的话,估计老夫这次老命休矣啊。”魏延和典韦差点没站住,啥玩意儿,随随便便一救就是一个太傅?这么大的官儿居然让他们两个撞上了。确实是有些不可思议。

    胡广(91年—172年4月17日),字伯始。南郡华容(今湖北监利)人,东汉时期重臣、学者。胡广初举孝廉,后中策试第一。历任尚书郎、尚书仆射、汝南太守、大司农、司徒、太尉等职,因拥立汉桓帝有功,获封安乐乡侯。汉灵帝继位后,拜司徒、录尚书事。(这里是重点陈蕃遇害后,接任太傅。)熹平元年(172年),胡广去世,年八十二,谥号“文恭”。其追赠及葬礼规格,为东汉中兴以来人臣之最。

    胡广博学多闻,史称其“学究五经,古今术艺毕览之”。他在前人学术成就的基础上,作《百官箴》四十八篇,为后人研究汉朝官制留下了宝贵资料。又在选举上主张“选举人才,无拘定制”。但他性格圆滑,柔媚宦官,以奉行中庸之道著称,历事六朝,为官三十余年,史称“一履司空,再作司徒,三登太尉”。京师为其作谚语道:“万事不理问伯始,天下中庸有胡公。”权德舆评其“多方善柔,保位持禄。”建和元年(147年)六月,胡广因疾病逊位。同年,因拥立桓帝之功,被封为育阳县安乐乡侯。十月,又被拜为司空。十一月,李固被梁冀陷害下狱,临死前写信斥责胡广和赵戒没有坚持正义,二人看到李固的遗书后,感到悲伤惭愧,但也不过是长叹流泪而已。从这件事情我们就可以看出,胡广这个人不仅中庸,而且还有些懦弱,比起陈逸那个便宜老爹陈蕃的火暴脾气,不知道温和了多少倍了,不过这样的温和反而是一种纵容,也是这种纵容把这个已经日渐下山的朝廷再度推向了深渊,有些时候漠视不管或者是妥协并不能解决问题,你反而有可能成为帮凶,坐山观虎斗一般最后的结果就是你被其中一只老虎干掉,没有想象中的捡便宜。最后这些只会反噬自己,该来的还是会降临到你的身上的。

    有些事情也许你可以逃脱,但是最后肯定会降临在你不愿意让他落下的地方,当个人有能力的时候不去做,等到最后就算是集体也是改变不了什么的时候,人就知道疼了,不过那时候早就晚了。人要有前瞻性,就像李斯一样,舍不得手里那点东西,最后满门抄斩什么都得不到,虽然这么说,但是人世间又有几个人愿意放弃手里的东西那?大多数人都做不到的,抓到就很不容易了,撒手很难,但是有些时候也要舍得放手啊,这就是所谓的有舍有得,有些时候失去一个东西就会保住另一个,弃车保帅从来不是一个单纯的游戏策略,而是一种难得的人生智慧,就像毒蛇咬中胳膊,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最好的就是砍掉那根胳膊,这样做都是为了后面更重要的东西,为了必须要坚持的东西而勇敢,这就像是陈逸最喜欢的一句话,为了真正的大义而牺牲自我吧。

    震惊归震惊,魏延和典韦帮着忙活了半天,给人包扎伤口,帮助抬人,收拾尸体,掩埋,又忙了大概一个多时辰,他们两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