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传奇之陈逸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传奇之陈逸传-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宋亮已经在这个边关待了20年了,已经是一个都尉了,但是在这儿他也不能擅自做主,不过凭借这二十年来腥风血雨、刀尖上舔血的经验看来,马上就要重新有一场战斗经历了,他也早就不是那个单纯的士兵了,现在的他只希望平平淡淡的过日子,毕竟自己两个孩子都已经十二岁了,他可不想让自己那心爱的老婆和自己那一对儿可爱的龙凤胎子女为自己担心,不过那些在外面闲逛的匈奴人好像并不知道自己的心思,要不然就不会这一个月以来成群结队的来这个边关瞎逛了,而且人数和频率越来越多了。

    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宋亮心里想着,啃了一口手里的粟饼,突然有士兵叫他去中军帐议事,他就知道,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的。又一场精彩大戏即将拉开帷幕。

第41章 双调 对决 汉与匈奴() 
宋亮赶忙吃完了自己手里握着的干粮,叫上另外一个都尉赵峰,两个人一起去了边军的议事大帐。宋亮和赵峰两个人是同乡,参军的时候是一起的,之后又是在一个炉灶内吃饭的好兄弟,两个人一起出生入死,最后一起因为战功卓著晋升为了都尉,他们两个的好交情在整个边军大营里都是有名的。

    赵峰膝下两个儿子,宋亮当时是听两个算命先生算的,宋亮的儿子起了个名字叫宋忠、女儿叫宋薇,赵峰的儿子大的起名叫赵雨、二儿子叫赵云,两个孩子都还小,尤其是二儿子赵云,生出来才三个月,不过小家伙明显比他那个哥哥精神,看起来将来会很强壮,至于自己那两个孩子,哎,为人父母,不奢望他们能怎么样,只求他们在这个混乱的边疆,能够好好地活下去就好。

    因为最近边关将士逃跑现象严重,边军的孙大帅下了个命令,主要的军官和重要岗位上的士卒全都要把家属带到离边军大营最近的县城里面,让他们来这居住也是为了栓住边关将士的心,这里的人都有专门的人员看管,以防止他们的家属逃跑,不过这个地方是并州的边缘。(并州的最北方按照划界来说都已经到了如今的内蒙古境内,没有人烟的地方很多,擅自跑出去很难生存下来。)现在并州的人员因为长期的被匈奴的掠夺,已经剩下的不多了,正好把这些边军家属拉过来充充人数,要不然的话连最基本的补给供应都没有人,边军衣服破了想找个裁缝都找不着,这样子可不行,对不对。

    两个人来到了边军大帐,发现这里的人已经到的差不多了,有不少熟人,两个人在属于自己的位置站好,和身边熟悉的同袍们用眼神交流了一下,之后就用严肃的表情等候着大帅的到来。随着一声响亮的喊声:“大帅到!!!众军官肃立。”所有人站直身子等待着大帅的检阅。

    此时,有士兵一挑帘,从大帐外面走进来一个矮胖的中年人,这个人穿戴着一身装饰华丽的盔甲,外面还罩着一身火红的披风,留着两撇黑色的小胡子,胡子油光锃亮的,嘴唇上还有好像永远洗不下去的酱汁,明明今年只有45岁,但是那一脑袋花白的头发却是像六十岁的人,整个人都给人一种很颓废的感觉,像是迟暮的老人,他这个人只是纵欲过度罢了。

    孙大帅看了看肃立两旁的军官,咳了两声,之后就走到了属于自己的大帅座位:这个时候还没有正经的座位儿,都是来自于别的地方叫做胡床的东西,不过孙大帅的胡床的腿是很高的,而且还出现了一点儿椅背儿的样子,有一些后世椅子的雏形了,这个体重超标的孙大帅坐在这张胡床上倒也是四平八稳,不过还是有些摇晃。

    这个孙大帅摸了摸自己的两撇小胡子,之后清了清嗓子说道:“诸位同袍,今日召集大家来此,不为别的。近日那些匈奴人长期在我们边关转悠,显然是有预谋的挑衅行为,因此,召集大家过来是为了商量对策,看看我们应该如何对付这群匈奴人,大家有什么想法,尽可以畅所欲言,不必拘束。”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四下耳语了一番,最终还是选择了沉默。孙大帅对此很不满意,平时养着你们这伙吃干饭的,到了关键时刻居然一个都不管用。虽然自己这个边军的大帅是花钱买过来的,但是他好歹也是个大帅啊,这些人怎么能这么不给自己面子那,孙大帅非常的不满,难过的心情都写在脸上了,他用眼神一瞥站在自己右手边的一个校尉,这个人姓高,叫高明,是个并州上党人,人长得魁梧彪悍,而且善使一把开山大斧,英勇异常,而且因为常年在塞外拼杀的缘故,马上功夫也是十分了的,来这里劫掠的匈奴人都非常畏惧这位大将。

    孙大帅来这里自然知道自己挤掉了原来威望很高的卢大帅的位置,这里的军官肯定都不会服自己这个空降过来的大帅,因此自己要想在这里混的下去,自己必须培植一下自己亲信,要不然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匈奴人摘掉脑袋,也因此,孙大帅对于这位远近闻名的大将高明是礼遇有加,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最后还送了他一段姻缘,把自己和家里侍女生下的私生女嫁给了高明,还时不时的给些赏钱,也因此高明对于这位不能透漏的老丈人一直是尊敬有加,谁让人家对自己有知遇之恩那。

    也因此,这个时候高明需要抢先站出来为孙大帅解围,才算对的起他往日那么看得起自己。高明抱拳出列,单膝跪倒在地:“大帅,卑职有话要说。”孙大帅大喜,心想这个高明不枉费自己那么对他,这个关键的时候果然能给自己挣回一点脸面来。“孙大帅笑脸盈盈的看着高明:”高将军啊,本帅刚才也说了,你要是有什么建议想说的话,但说无妨,不必拘束了,啊,哈哈哈。“高明回了声是,于是就站直了身子,朗声说道:”禀大帅,卑职认为,虽然这些匈奴人挑衅我大汉,实属嚣张之举,但如今朝廷新立,不想有大的战事,因此,卑职认为,我们不应该抢先动手。这点我们已经失去了先机,也正因为如此,我们要是想要变被动为主动,就应该加强防御,严守重要的隘口,再组织一支精兵,由一名大将率领,再多派斥候,时刻注意匈奴人的动向。万一那些匈奴人敢动手,我们的这只精兵就可以直接摧毁敌军的中心,从而一举击溃匈奴人。“

    孙大帅这个外行都能听出一丝道理来,连忙拍手叫好:”好!好,好,好,高将军真不愧为我边军的一员大将啊,这个方案依本帅愚见确实可行,不知道在场的诸位同袍意下如何啊?“在场的这些人交流了一下眼神,都觉着这个方案可行,而且目前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另一个牙门将崔化站出来说到:”大帅,高将军所言甚是。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加固城防,多打造一些守城器械,再向朝廷催促一下,让朝廷早发粮草。这样我们的边军将士们就有了打下去的决心。“众人纷纷点头称是。

    孙大帅一听也是有理,大肆夸奖了一番高明和崔化两个人,然后就直接分配了一下任务:高明和崔化两个人分别担任主官和副官,亲自去挑选一批能征善战之士,总计一千人,尽量是出色的骑兵,由他们两个人带着严加训练,有突发情况的时候这支精兵就能发挥大作用。另外有一个校尉带着两个都尉拿着孙大帅的亲笔信去朝廷催粮,另外有一个校尉姓张,叫张钝,他负责带着宋亮和赵峰两个人修缮城墙,打造攻城器械。任务分配下去以后,所有人接了任务以后就想离开了,孙大帅看出了众人的意思,于是借机宣布散会,然后赏赐了高明和崔化两个人,二人连声称谢以后告退,孙大帅也不阻拦,他今天还要好好陪陪昨天买到的那个胡姬那,自己来这儿不就是为了这种生活的吗?孙大帅甩了甩胡子,一脸淫笑的回家去了。

    汉这一边已经定了,那匈奴那边那?还是说,你们真的以为那边是匈奴?

第42章 越调 假匈奴() 
在城外,一群骑着马的“匈奴族”战士,完成了骚扰任务以后也是开始回到自己的营地当中,途中,他们几个人聊着天。其中一个骑在最前面的人说道:“你们说,大汗叫我们每天都来这些弱鸡的地盘转悠一圈为什么?”另外一个人说到:“丘敦罗,你我谨遵大汗的命令即可,不用想那么多。”那个人撇了撇嘴:“我这不是好奇嘛,总不能只听命令吧。”另一个人也没再说话,于是这几个人就沉默了下来,催着马往家里赶,他们也想早点回去,因为这儿毕竟是很靠北的地方,现在已经进入下半年了,天气还是很冷的。

    东汉的时候天气逐渐趋冷,这也是粮食减产的一个主要因素,不过要不是横征暴敛,老百姓也不会起义。天气转冷,北方的游牧民族日子也不好过,草早早的就枯黄了,牛羊全都饿瘦了好几圈,也就是因为毛皮多不太担心御寒的问题,不过这个吃饭就越来越是问题了,也因此,抢劫这件游牧民族的大事儿再次被提上了日程,这不,现在就是在紧锣密鼓的操办着那。

    一群人催马进入了大营,这个时候在外边守着的人打开了大营的门,几个人骑着马就直接进去了,之后就飞身下马,把马交给了身边的族人,之后就直接进了中军的大帐。

    这个中军大帐用厚厚的毛皮和毡子做成的,用好几根粗大的木头当作大帐的柱子,外面还有很多游牧战士守着,可以看得出来大帐中的人物身份地位一定非同小可。

    几个人通报过守卫之后进了大帐,不过身上的刀和弓箭全部都按要求被卸了下来,不准带进大帐里面。几个人按照顺序站好,之后全部跪倒在地:“参加大汗!”大汗?如果是匈奴人的话,这个时候不是应该称呼单于吗?难道说,这群图谋不轨的人不是匈奴人?

    这个时候就需要稍稍讲解一下了,欧,大家好,我是作者君。不说明一下大家恐怕会看不懂,是这样的,如果大家对于汉朝后面的少数民族政权有所了解的话,理解起来就会很简单了,在东汉末年,尤其是到了这个桓灵崩裂的时候,在北方的游牧民族早就不是匈奴人占主导了,而是一个新兴起的种族——鲜卑。

    鲜卑在他们大汗檀石槐(鲜卑部落首领。少时有勇有谋,被推举为部落首领。东汉末在高柳北弹汗山建立王庭,向南劫掠沿边各郡,北边抗拒丁零,东方击退夫余,西方进击乌孙,完全占据匈奴的故土,东西达一万四千余里,南北达七千余里。)

    而原来的匈奴则是在东汉时被窦宪击败以后,实力大不如前,整个种族是一蹶不振,北匈奴要吗是留在北方的极寒之地等死,要不然就去了欧洲,成为了第一次上帝之鞭——阿提拉,所以如果当时大汉能够远征大秦的话,说不定现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联合国了。不过历史这东西是不能假设的,因此,我们现在这里见到的这一大批的游牧民,他们全都是鲜卑族。

    因为在当时的汉人眼里,匈奴鲜卑羯氐羌这些个外族都长得一个样,这就像是我们现在,遇见金发碧眼的老外,根本分不清是哪国人,除非上去询问一番,不过这可是战场上,谁会告诉你自己是哪里的人?更不要说这群人是有意要伪装成匈奴人。

    游牧民族大都披着兽皮骑着马,汉朝这边守边关的都是普通士兵,连自己汉族的语言有些都听不太懂,异族的语言就算是听了,也不会多加研究,也因此,这边的人根本分不清这些在外面的这些游牧民族的来历和分类,他们只知道自己的老一辈儿一直教导他们来自己这边烧杀抢掠的就是匈奴人,那会想那么多。

    鲜卑军对于汉朝早就动手了,永寿二年(156年),鲜卑率军攻打云中郡。延熹元年(158年)后,鲜卑多次在长城一线的缘边九郡及辽东属国骚扰,汉桓帝忧患,欲封檀石槐为王,并跟他和亲。檀石槐非但不受,反而加紧对长城缘边要塞的侵犯和劫掠,并把自己占领的地区分为三部,各置一名大人统领。通过这一连串的政治手腕,鲜卑族的实力迅速膨胀,这一点也为日后北魏入侵中原并成功建立起一个强盛的北魏王朝奠定了一个基础。

    檀石槐点头示意道:“好了,你们几个起来吧,任务完成的怎么样了。”眉眼中尽是英气的檀石槐问道。丘敦罗先站了起来,行礼说道:“禀告大帅,我等处处试探汉军的底线,他们应该马上就要有所行动了,而且从上次抓到的那个探子的说法来看,这群愚蠢的汉狗真的把我们当成了匈奴人,大汗您真是神了。”

    檀石槐微微一笑,“其实并没有什么,那群汉和人匈奴人斗了那么多年,而咱们只要在立足未稳之前假冒匈奴人烧杀抢掠,那么那些汉人的军队就会继续去征剿匈奴人,现在汉朝的皇帝昏庸无能,这守在边境的军队肯定是越来越少,而且我们可以借刀杀人,那些汉军不会长期停留在匈奴人哪里,那之后自然是由我们来接手了匈奴人的地盘,这是借刀杀人之计,汉人和匈奴人厮杀,于我们而言是百利而无一害,而且匈奴人无端被诛杀,肯定是怀恨在心,再加上双方几百年的战争冲突,积怨已久,所以他们不可能会和解,也就不知道做事的是我们,等到双方实力再削弱下去,他们就必须拉拢我们,我们只要不停的抬高价码,壮大自己,之后再找一个好机会,我们就能一口气把双方一口吞掉。”

    几个人大喊道:“大汗英明神武,世所罕见,有大汗在,我们鲜卑人饮马长江,将不是梦想。”檀石槐哈哈大笑:“鲜卑的兴盛离不开所有族人的支持,大家一定要齐心协力,到时候我们入主中原的日子就不会遥远了。”“我等誓死追随大汗,大汗寿与天齐,万岁万岁万万岁!!!”

第43章 南吕宫 幽州白马() 
在远离并州的幽州,这里是典型的世家控制地区,而控制这里的就是后来声名在外公孙家族。公孙世家现在已经在此地扎根了几百年,在察举制的制度下,只要一个世家在一个地方待上五十年,那么他们就有可能一直扎根,并且生根发芽,现在早就是幽州的一棵参天大树,外人,在这儿很难有立足之地,也因此,这里会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