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传奇之陈逸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传奇之陈逸传- 第1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定时间你觉着几天合适?“陈逸问到戏志才道。戏志才思索了一会儿,最后说道:”我觉着十天就可以恢复原来的产能。“陈逸想了想:”那就这么办吧,我回头单独找他们两个布置一下这个工作,资金问题让他们两个自己提,你下去之后提前跟他们两个说一下,允许他们两个参观铁官工坊,提前打个底让他们两个自己把所需资金调出来。“

    戏志才点点头:”我觉着这个办法不错,就交给他们两个吧。“陈逸握紧了双手:“这个铁官工坊就是个消耗钱深不见底的无底洞,不管是铁锅还是农具都是投资,铁锅这项投资能不能成功还是两说,农具的话连成本都回不来,这里的百姓太贫穷了,如果价格定得太高的话他们会买不起的,我们造的农具不能让老百姓买不起,那样春耕计划还是不能实行,铁官工坊虽然告一段落了,但是新的问题来了。”戏志才想了一会儿说到:“欧,主公,你说的是资金问题吧,咱们现在没有多少财政收入,再加上您三令五申的取消了那些名目奇怪的苛捐杂税,所以我们现在完全是在向外输出,但是却没有任何的收入,这回可怎么办?”陈逸紧张地搓着手,他现在也全都是计划,并没有能够付出实践的东西,而且执行起来还有着非常大的失败的风险性。陈逸实在是没有十足的信心完成这件事情,但是只要是成功了绝对是一本万利的。

    陈逸看戏志才很高兴,而且还有话说的样子,就问道:“怎么了,戏先生,看你挺兴奋啊,难不成是有什么好消息要告诉我?”戏志才同一次哈哈大笑:“主公真是知己,我当然是有好消息要告诉您,而且我觉着您也一定会开心的,我觉着这个就是咱们能够缓解困局的方法。”陈逸一看他志得意满的还真是有了慢慢的期待,不知道戏志才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好消息那?

    戏志才马上微微一笑说道:“主公,其实我这次除了带回来几个铁匠之外,我还带回来一些工匠。”戏志才知道陈逸素来重视工匠,因此这次也是多方打听,除了超额完成了铁匠任务之外。“我还带回来一批烧制陶器的工匠!”陈逸吃惊的站了起来:“什么?制陶工?”戏志才继续说道:“不光如此,他们说还有别的绝技,还是让他们自己跟你说吧。”陈逸点点头:“也好,这些人现在在何处?”“我把这些人暂时安排到了我的住处,他们随时等待着您的接见。”陈逸很高兴:“那事不宜迟,现在就叫来吧,我们在这里等一下,嗯,趁着他们没来的这个时间,我把我路上制定的春耕计划跟你说一下。”戏志才非常佩服陈逸的心思缜密和雷厉风行,这才是自己憧憬的出色地主公。戏志才也是提起了精神:“好的,春耕可是大事啊。”之后齐虎潘悦传话召集这群制陶工前来,趁着这段时间,陈逸久违的铺了一张纸,因为纸张的稀缺度陈逸已经很久没有使用过纸这种珍贵的东西了,但是这个计划因为要时时补正,因此陈逸就用了纸张来记述自己的计划。

    “首先,按照低于成本价的价格发放铁制基本农具,进行铁制农具的普及,这样春耕的时候就算是没有畜力开垦他也应该有些能力开垦土地,这是第一点农具。第二,一些新工具的发明制造,除了我的秘密武器还没设计出来之外,我已经让木匠工坊去制作了,主要就是独轮车和播种用的耧车,一个是方便进行短途运输,另一个就是播种用的,现在他们那个种植方式简直就要逼疯我,这是新的生产工具;第三点,关于补充地力的问题,第一个方法就是肥料的堆积和发酵,这个我知道,在各个地方收集人畜粪便和残肢落叶,总之就是腐烂发臭的认为没用的东西,进行发酵以后我们就能把它们作为肥料补充地力,我们不能一味地向土地索取却不知道回报,有了这些之后土地的地力将会得到提升,我们等到春耕播种的时候就会有更好的产量了,这是第一个提高地力的方法,还有一个,就是我要推广的,四轮轮作制!”戏志才前面都听得津津有味,听到这个四轮轮作制精神更上一层楼。“四轮轮作制?”陈逸总能给戏志才带来新的词汇和新的思想。

    陈逸点点头:“对的,就是四轮轮作制,如果说在一块儿土地上连续种植,那么土地的肥力就会被极大的消耗,这个时候就算是风调雨顺也不会太好的收成,但是如果说推广四轮轮作制的话,我们就不用担心这些事情了,我下面跟你详细的说明一下。”戏志才点点头:“好。”陈逸缓了一下嗓子,继续说道:“首先,将土地分成四块儿,这四块儿分别种植不同的作物,根据我们现有的粮食情况和拥有的种子情况,我对这些进行了规定:一、第一块儿土地,挑选最肥沃的地方,种植小麦或者大麦,依据不同的地点和个人喜好,可以选择一种,这些是必要的粮食;二、第二块土地,种植萝卜、芜菁或者是其他的蔬菜,视个人喜好而定,但是最好是萝卜和芜菁,这两种东西既可以作为人食用的蔬菜,也可以必要时候喂养家畜,视情况而定,人不能不吃蔬菜,这些也好保存下来,虽这而来的还有我要推行的地窖技术,北方寒冷适合这些地窖的存在,现有的地窖我也看过,非常的残破和简陋,我对这些地窖进行了改进和重新设计,能够把地窖里的东西保存的时间更长,也更不容易被老鼠之类的偷吃,这是第二块儿土地的使用,我们还有第三块儿;三、第三块儿土地,我准备种植大豆,黄豆黑豆都可以,也是自己选择,种植豆子也能够提高地力,有可能比施有机肥还有用那,一年过后你就知道了,还有,豆子不仅很容易保存,而且吃了之后更有饱腹感,如果是消化不良的我们还可以把豆子磨成豆腐。”戏志才插了句嘴:“主公啊,这什么是豆腐啊?”陈逸看他不像装的,看来这里也没有豆腐。

    陈逸耸了耸肩膀:“回头我会做出来的,你尝尝就知道了,很好吃的东西,还能够补充人体所需的蛋……抱歉,这个词儿说了也不懂,总之就是豆腐这个东西能够给人们提供更多的饱腹感食物,算是主粮的替代品。我继续说?”戏志才欧了一声:“啊,是在下唐突了,主公您接着说。”陈逸又接着说了下去:“最后一块儿地,是我最深谋远虑的一块儿土地,我准备用这个土地种植优质牧草或者苜蓿,苜蓿你应该知道吧?”戏志才说道:“嗯,是我朝张骞出使西域从西域带来之物,在原来饥荒的时候我还吃过这种东西,掺在粮食里就很好了。”戏志才也是吃过苦的人,他马上想起了小时候闹饥荒的时候对于这种不起眼草的争夺。陈逸看他回想往事就等呆了一会儿,等到戏志才回过意识来,陈逸才继续说下去:“这牧草和苜蓿,都是养马或者牛羊非常好的东西,既可以收割起来晒干待用,也可以直接喂食,配合上面的豆子,都是可以养出优质战马的饲料,对了,那十几匹种马的饲养和配种工作进行的怎么样了?”

    戏志才想了想答道:“这个也是咱们捡了个便宜,这西河郡郡城里面就有非常出色的兽医和懂得养种马的人,这人和崔化有着很深的交情,他们两个是一个村子长大的,发小的关系,所以很痛快地答应了这个工作,我们还托他教我们军中的兽医那,他也是很上心的,他打包票说明年就能养出几十匹小马驹来。”陈逸非常兴奋:“好啊,只要能够稳定培育,我们就能有战马,不过这农耕还是牛比较好,可是这西河郡听闻没有耕牛啊,是因为去年的匈奴扫荡都抢去了吗?”戏志才挠挠头:“虽然没有人前来报告,但是应该是这样的,匈奴人除了女人钱财粮食之外,就喜欢这赖以维生的牲畜了,他们那边虽然掳去了耕牛,但是因为努力的生产积极性一直不高,有了耕牛也没有什么用处,咱们应该可以接触一下,看看买一些耕牛回来,匈奴里面有各个部落,就算是有着南匈奴单于他们也不是铁板一块儿,咱们从他们的宿怨里面做些文章,应该可以搞些耕牛回来,而且张家庄随我们一起迁来的时候也是有耕牛的,差不多有二十头牛,也是不少,可惜没有能够配种的牛,这时间长了牛也会死啊。”陈逸眼睛转了几圈,说道:“尝试着接触一下,我记得下去视察的时候也有人说过,有几个部族不喜欢杀戮抢夺,已经走上了耕种之路,他们应该有着不少的耕牛,我们用金银珠宝贿赂一下他们的首领,之后许以公平交易,这个耕牛也不是什么难事,只是数量上一定不多,而且咱们现在是坐吃山空,不能把钱都砸在这个上面。””嗯,主公言之有理,咱们还是尝试着接触一下,应该不难,货比三家,也不怕他们把价格抬到天上去,买一些回来之后怎么打算?“陈逸把纸卷了起来,仔细的放到了一个木制的筒里面,然后盖上了盖子。”视情况而定,如果说数量不足的话就全都交给张老爷子,张家庄已经重新建了起来,也已经是我们坚实的同伴,如果数量少的话我们就直接交给张家庄发展生产,因为张家庄出产的粮食全都是归我们自己所有,啊,不对,现在已经叫陈家庄了。“

    陈逸想到这儿还有些不好意思,因为陈逸需要一个”合法“的身份,所以张家庄重建之后就安在了离石县,成为了离石县新的最大的家族,同时随着物资的安放,陈逸获得了极大数量的马车队,现在这些马车正在不停的忙碌,除了帮助安置百姓之外,就是奔跑在山道上帮助陈逸运送矿石,还有就是作为陈逸的军队的交通工具,虽然现在没办法有摩托车机械化部队,但是不妨碍陈逸引入这个概念,利用改造后的新型马车,可以更好的载人,这些马车能够更快地适应战场上新的变化,随时能够在最需要的地方快速的投入一批精英部队支援战场,这就是在摩托车机械化部队的理念下建立的快速机动步兵,陈逸让熟悉骑兵动向的宋亮来训练和组织这只奇特的步兵部队,也是属于把被人遗忘的战车重新拉回到战争视野里面的一大创举,陈逸也不知道今后这个理念会神奇的生根发芽,成为了陈逸新的战争利器帮助他在某一时期急剧地扩大自己的地盘。因为碍于马车数量和士兵们的兵种特性问题,这支新的部队的主要组成人员为弓弩兵,尤其是陈逸最看好的弩,弩比起弓箭来说更好操作,初学者也更容易上手,士兵的训练时间也会缩短,在紧急时期能够更快的把预备兵培养成正规兵,而且陈逸每回一想到威震东方六国的秦军弩阵陈逸就口水直流,那样的军队战斗力才叫恐怖那。陈逸的梦想就是步卒能有秦军战士那样的战斗力,骑兵有着当年卫青霍去病那样的战斗力就好了,横扫北方还是没问题的。

    弩的话陈逸也是顺带交代了下去,铁匠们也都很上心,拆了二十个弩之后开始仔细研究配件,秦代制弩的时候就有了模块化生产组装的概念,可以说是十分超前的一件事情了,正因为有了这种生产工艺和方式,秦代的弩坏了任何一个部件儿都能够快速更换,不会因为一个部件的损坏而造成了整把弩的报废,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到了汉代的时候这个传统就被丢弃了,难道是认为这些都是暴政的产物?我们不得而知,反正陈逸所处的这个时代汉代的弩就不是模块生产组装的,但是到了陈逸这里,这家伙甚至还想用畜力驱动整出一条传送带来,搞流水线生产,可惜因为资金问题被大家集体反对否决了,陈逸心里委屈但是陈逸不说……

    戏志才毫无疑问的全部同意了陈逸的计划,并且决定用军队强制力保障实施,虽然第一年春耕会有很多人不情愿,但是当他们熬过这一年的时候,就会尝到陈逸给的方法的甜头了。后来根据他们胡乱选种的问题陈逸还追加了一个盐水选种法,非常简单高效,道理也十分简单好种子饱满密度大,在盐水中下沉,坏种子密度较小在盐水中上浮。就是运用的物体的密度问题很简单但是很有用,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还能取得很好的收成效果,有时候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改动就能够创造巨大的收益。不过陈逸还是有着别的想法的,能够很快的取得收益的办法,只是风险很大。

    就在两个人谈论完以后,齐虎潘悦走了进来:”少爷,他们到了,等待您的接见。“陈逸对戏志才微微一笑:”真可谓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好了,请他们进来吧。“到底这些制陶工会给陈逸带来多大的惊喜?咱么下回再说。

第233章 陶器与瓷器 赚钱的新的门路() 
陈逸坐回椅子上,制陶工一行人在齐虎潘悦的指引下就走了进来。陈逸看着这来的几个人,先从人的穿着摸样打扮来看:一共来了三个人,一个是年龄很大的老者,神色飘忽,整个人很黑,而且还是那种因为长期守着火炉熏出来的黑色,整个人显得很有力量,手上还有着厚厚的老茧,年纪在五十岁上下的人有这样的模样,看来是在制陶上下过一番苦功夫的,陈逸对于他们的能力又有了期待,下过一番苦功夫,那么这个能力应该也不会太差;在这位老汉左手边的是一个黑脸的汉子,个子很高,有一米八的个子,整个人十分的壮实,有着十足的力量,年纪也不大,三十岁上下,两眼炯炯有神,陈逸在打量他的时候他也在打量陈逸,对于陈逸的年纪十分的吃惊,但是看着陈逸身上那种不容质疑的气场却又让他有些不敢直视,这段时间处理政务,陈逸的身上也多出了一些不可明言的特殊气质,这也算是陈逸辛苦劳累的结果;第三个人就有些特殊了,年纪太小了一点儿,头上围着条麻巾,整个把头遮住面相上也看不清,个子也不高,一米六的个子和另外两个人比起来就矮了很多,而且手脚细长,虽然有些黑但是皮肤却很细腻,不像是在炉窑前长期干活儿的人,这个人给陈逸一种十分奇怪的感觉,总感觉这个人跟其余的两个人格格不入,仿佛他在这里出现就是一个美丽的误会,陈逸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有这种感觉,也许是一直以来都比较准的直觉吧。虽然很奇怪,但是陈逸并不觉着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