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宰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执宰大宋- 第1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且未央虽然与王安石投缘,但是并不是一伙的,两人的施政方针,相悖处诸多,早晚会有冲突,这是不可避免的。

    蔓菁看着未央贼兮兮的样子,没好气的道:“夫君,王相公这个位置,是你搞的鬼吧?”

    未央连连摆手道:“这话可没有道理,夫君只是一个开封府尹罢了,又不是皇帝,怎么会去左右朝臣任命?王相公这个位置,确确实实,实实在在是圣人封的,与我没有半点干系。”

    蔓菁满脸的不信,未央无奈道:“好吧好吧,我只是给圣人提了点意见。”

    蔓菁这才笑嘻嘻的道:“我就知道,以圣人急功近利的性子,王安石如此大才,怎么可能不委以重任?参知政事虽然看似进入政事堂,位列相公,但是名不正言不顺啊!”

    苏八娘笑道:“夫君给人家下了绊子,万一人家反应过来,不会怪夫君吧?平甫与咱们关系不错,若是恶了他的哥哥,只怕不美。”

    未央摇头道:“一码归一码,这事情做出来,该怎么做,都是要有章程的,王相公是大才不假,但是他的性子过于乖戾,而且大刀阔斧,并不适合大宋,只有循序渐进才是硬道理。”

    蔓菁却摇头道:“夫君,你一直强调循序渐进,不外乎是因为不想伤了大宋根本。

    但是循序渐进,代表的就是效率不高,速度自然就会降了下来。

    需知道,早一日变法,百姓才能早一日过上好日子,就算是当下损失一些利益,从长远利益来看,总是好的,为了一部分人,而耽搁另一部分人,未必就是对他们好。”

    未央闻言,愣了愣,他确实是这么想的,凡事过犹不及,他不想太过急功近利,到时候搞的民怨沸腾,可就不好了,要知道百姓可不管你是不是为他们做事,他们能看到的,只是眼前的好处。

    那么问题来了,为了不损失一些百姓的利益,而耽搁变法进程,可能让本来能享受变法成果的百姓,享受不到这种好处,真的就是好的吗?

    未央陷入了迷茫之中,不停的思索着这个问题。

    苏八娘与蔓菁相视一笑,贼兮兮的携手而去。

    后院里,曹皇后早就等在了那里。

    “把二郎哄住了?”曹皇后笑吟吟的道。

    苏八娘笑道:“哄住夫君,可不是容易的事情,还不如让他陷入迷思之中,一时半会,也就顾不上我们了。”

    曹皇后好奇的道:“二郎这么聪明的人,还能陷入这种小陷阱?”

    蔓菁摇头晃脑的说道:“若是小事,自然难不住夫君,但若是国家大事,关乎民生,夫君自然会在意,咱们就有时间布局做事了。”

    曹皇后无奈道:“不过是几间铺子的事情,怎么搞的像是天大的事情一般,还不许官家与二郎插手。”

    蔓菁连忙道:“娘娘,您可不要小看这几间铺子,弄好了,日进斗金都是轻而易举,就算是日后与天下集团掰掰腕子,也是有可能的。”

    曹皇后惊讶的看着蔓菁,没想到蔓菁竟然对这些小生意如此看重。

    蔓菁解释道:“这是妾身与夫君共同推演过的,如今大宋富足,藏富于民,早晚会迎来消费高潮,大家都会追逐高质量、高品质的生活,而我们的东西,用六个字来标榜:尊贵、尊享、尊崇。

    一定要记住,我们卖的不是商品,而是一种对生活的追求,一种高品味的生活享受。”

    凡事与尊贵、尊享、尊崇这六个字联系起来,看起来高大上,但是现实未必是那么回事,未央与蔓菁曾经辽国这个东西,不过是一种营销手段,造成品牌效应,只要操作得当,成就另一个天下集团,也并不是什么难事,要知道,天下有钱人多的是,他们有了钱,别的事情先不说,肯定会让自己过的舒舒服服的。

    谁能让他们显得更加尊贵呢?还有比跟皇家沾边更霸道的事情吗?

    所以曹皇后、苏八娘与蔓菁三人成立的这个小小联盟,就叫做:雅集。

    当然,后面还带着曹皇后的私印。

    两个字不值钱,带上皇后的私印,那就价值不可估量了。

    这就是最简单的营销手段。

    至于雅集的本部,蔓菁直接就盘下了樊楼对面的一座阁楼,翻新了一番,又租下数十个店铺,作为分销中心。

    暂时的规模就这么大,而且她们并没有大张旗鼓。

    按照曹皇后的意思,能低调就低调,所以她们很是低调,低调到整个开封,知道这事的人都不多,就这么悄悄的开了起来。

    一家名不经传的店铺开业,自然是没有人关注的,生意也自然谈不上好。

    这是因为,曹皇后不愿借用自己的名声和未家媳妇的势力,去宣传,她就想知道,没有这些额外的东西,会不会做成生意。

    果不其然,没有经过宣传的东西,是没有人愿意去尝试的,开封有上千家超市,里面琳琅满目,衣食住行,齐全的让人都懒得去别的店铺看一眼。

    尤其是超市里,还有各种优惠,更关键的是,可以拿旧钱去结账,若有盈余,找回来的还是新币,这岂不是更好吗?

    而且雅集经营的东西,都是高端货色,动不动就价值数十银币,好几个金币的。

    需知道,普通人家,一年到头能挣几个银币?至于官宦之家,谁闲着没事干,也不会去一家小店里逛是不是?平白丢了身份。

    七日过后,曹皇后垂头丧气的来到了未家后院,面色不虞。

    蔓菁纵横商海,什么场面没见过,她笑着安慰道:“娘娘不用担心,这只是开始,所谓万事开头难,何况咱们这是做生意?在别人不了解的情况下,开始的时候,自然是赔本的。

    不过不用担心,再过些时日,就会好的。”

    曹皇后只得打起精神,整日里盯着店铺,连觉都睡不好,而且赵祯去找她的时候,总是不在,或者不耐烦的把赵祯打发走。

    皇帝是什么人?想知道的事情,随便找个人问问就是了?陈琳告诉皇帝事情的原委之后,赵祯差点没笑岔气。

    将门虎女,一国之母,跑去做商贾之事,也不算什么,可笑的是,竟然赔本了,这就让赵祯心情大好了,不过一想到几日没与皇后腻歪,赵祯就满心的腻歪。

    赵祯一腻歪,自然有人要倒霉。

    这个倒霉鬼就是未央,未央接到了必须为曹皇后的店铺打开局面的指令,至于其他的事情,暂且放下吧。

    天大地大,老婆最大!

    这是放之四海皆准的道理,未央没有理由拒绝。

    于是未央漫不经心的找到了柳羽,漫不经心的透露了京城有个铺子,里面专营女性服装饰品之类的,漫不经心的告诉柳羽,你家姐姐整日里呆在家里折腾你,不如让她出去折腾别人,总也嫁不出去,也不是个事啊?梳妆打扮一番,搞不好能觅得如意郎君呢?

    所以雅集的第一桩生意终于来了,柳羽为了让自己不再受折磨,为了让自己的姐姐嫁出去,当真是花了血本,几乎每一样东西,都按照柳月娥的标准,弄了三四套回家,足足三大车,都没有拉完。

    要说女人这个生物,确实是很奇怪,柳月娥也是一枚妥妥的女汉子,什么场面没见过?御街打马,皇城斗殴,这些纨绔子弟干的事情,人家是一件没拉下。

    但是见到柳羽的礼物,依旧是双眼冒星星,哪个女子不爱美?女汉子也不能例外不是?

    柳月娥本身就颜色迤逦,不说天香国色,那也是少有的美女,迫不及待的试了几套衣服首饰,再加上配套的香水之类的,去找自家姐妹显摆去了。

    要说京城权贵圈子就这么大,柳月娥一个女汉子,转眼间成了貂蝉,有闭月羞花沉鱼落雁之感,让所有的大姑娘小媳妇,都趋之若鹜,来打听这东西都是哪儿出来的。

    于是雅集火了!

    于是皇后笑了!

    于是赵祯开心了!

    于是未家一家三口,就更加的开心了!

第318章 九十九与一() 
曹皇后三人折腾了十来天,终于让雅集火了起来,王安石在政事堂呆了也十来天,却黯然自伤,因为他发现,自己或许没有那么重要,新法有没有自己,似乎无关紧要,未央制定出来的制度与章程,似乎已经很是完美,完全不给别人置喙的空间。

    这让自诩能臣的王安石颇为受伤,不过人家毕竟是猛将兄,既然来了开封,怎么可能不做出一番事业来?

    他不眠不休的研读未央的一切书面上的东西,隔三差五,还去找未央请教一番,收益良多的同时,对未央更加佩服。

    直到未央有些不爽了,王安石也学的差不多了,人家心满意足的走了,打算找出未央章程中的漏洞。

    好巧不巧的是,未央还真的留了漏洞,世间本就没有完美的东西,更何况未央还特意留了漏洞,这对于王安石来说,发现漏洞,并完善漏洞,这是他的职责所在,于是他兴高采烈的开始干起了正事。

    王安石以为自己干的是正事,但是在未央这里,却是不务正业。

    你一个变法大家,儒家大儒,年纪轻轻的,就得天下之大望,不去干你的变法大业,你特么去研究商贾之道,是不是过于不务正业了?

    不过未央却也没有去阻拦人家,反正这个参知政事本来就是观政用的,真要变法,王安石几斤几两,未央太清楚了,他比历史上更年轻,也就会更冒进,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所以你爱研究啥就研究啥去吧。

    在这个当口,宗室条例终于出台了,满天下都翘首以待,想看看,这朝廷,对于皇子皇孙,能不能下去这个狠手。

    赵家的子孙,到了赵祯一朝,已经进入了高速膨胀期,就像裂变反应一样,一代十几个子孙,每个子孙又能生几十个,如果再加上出嫁的女儿,还有乱七八糟的亲戚仆人,数额之大,简直超乎想象。

    原本赵祯是不想碰宗室的,毕竟是一家人,都姓赵,身体里流的都是一样的血,何必斤斤计较?

    可是要变法,是绕不过去的,全天下都看着皇帝,都看着宗室,他能怎么办?

    他让大宗正寺长官濮安懿王赵允让和首相文彦博一同拟定宗室条例,结果就是宗室子弟,哀鸿遍野,一片狼藉叫苦之声……

    按照新的宗室条例,王位只能维持三代,三代过后,就是普通人,再也没有皇室特权。

    可是哪家宗室不是子孙一大堆,传给谁,又不传给谁呢?若是没有天大的功劳,维持不住王位,三代以后就是普通人,所以就算是传位给你,你也只是承担了天大的责任,难度太大了。

    新的宗室条例规定,王爵最多一个,公爵最多三个,以赵允让为例,他就算是生个千儿八百的儿孙,但是众多的儿子之中,只能由一个王爵,三个公爵,其他的儿子,只能在宗正寺领取一份钱粮俸禄,挂一个虚职,假如他们结婚生子,下一代就只能靠自己吃饭了,朝廷与皇家都不会负责。

    再往下捋,比如赵允让把王位传给了赵宗实,赵宗实依旧是王爷,赵宗实把王位传给他的儿子,他的儿子依旧是王爷,但是其他的儿子,没有获得公爵身份的机会,沦为普通人,需要自食其力,然后再降一代,连王爵都没了,只剩下公爵了,慢慢的,他们这一脉,就跟皇家没什么关系了。

    孔子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赵祯是用了印的,未央也是点了头的,政事堂更是全盘通过,认为这是文人对于皇权的胜利。

    就算是普通人,传承了三五代之后,所谓的远亲,或许都没见过面,还有什么情分可言?

    皇家血统虽然尊贵,但是三五代之后,血脉淡薄,凭什么依旧享受朝廷的补贴呢?

    尤其是赵家的子孙越发的多,如今没有十万也有八万,光是这一笔支出,每年政事堂都要打不少官司。

    新的宗室条例,突出了皇室血缘的重要性。

    皇帝的儿子可以是亲王,但是亲王之后,按照宗室条例,三五代之后,依旧是普通人。

    以此类比,国库也能减轻不少负担。

    但是政事堂也没有把人逼入绝路,为宗室子弟提供了出路。

    比如科举,比如从军!

    这可是原本的宗室子弟,连碰都不能碰的地方。

    当年斧声烛影,无论是子虚乌有,还是空穴来风,赵二的位子,来的不光彩,他不愿意自己的后人,也学自己,生怕自己也被夺了位子,所以对于宗室弟子的要求很严格,严格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就是把宗室子弟当猪养。

    老老实实的做你的富贵闲人,屁事没有,敢整什么幺蛾子,立刻就能下狱治罪。

    当年宗室王爷乔装微服,去市面上游览,结果被御史告诉了朝廷,就遭到了严惩,连王位都丢了。

    凶不凶?猛不猛?

    就要这样整治才行。

    朝廷关了一扇门,打开了一扇窗,只要你有本事,或者肯下功夫,对于宗室弟子,比起普通百姓,总有些关照的。

    比如科举,便是恩科,不仅仅试题简单了许多,录取的人数,也大大增加。

    这样算下来,仅仅只是对那些趴在朝廷身上吸血的宗室弟子有些妨碍,对于那些真正有本事的,反而是大好事,想干啥就干啥,只要有才能,不怕没饭吃,搞不好还能进入政事堂,图谋一下首相的位置。

    人生在世,梦想这个东西,还是要有的,如果没有梦想,与一条咸鱼又有什么区别呢?

    一生下来,就衣食无忧,含着金汤匙,固然不错。可是从出生就能看到死,当一头锦衣玉食的猪,远不如真正打拼,努力奋进来得爽快。

    当赵宗实心情忐忑来找未央的时候,未央掰开了揉碎了,给他讲了其中的道理。

    赵宗实大喜过望,犹犹豫豫的道:“师父,学生若是不继承王位,是不是也可以参加科举?”

    未央一愣,旋即笑道:“宗室,为师一直很看好你,出身尊贵,却不骄不躁,为人谦逊,却有大将之风。

    若是你对王位没有兴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