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州物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云州物语- 第2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运粮的士兵只有两百多个,而且还不是什么精锐,所以很轻易地就被埋伏起来的山贼打了个落花流水,连铃木重信也受了伤,拼命逃回了会津若松城,粮食却全被夺走了。

    【我也觉得伊达政宗该考虑这个问题了,这会对越后的战事,拖得太久了,而且会津去年才打下来,没有花什么时间去整顿,却与别的国家开战,那小子已经犯了兵家大忌。。。。。。对了,明智先生,我认为眼下可以派人前往会津,煽动芦名家的旧人发动叛乱,复兴芦名家,你觉得怎么样?】

409 新的想法() 
409

    直江兼续,战国时代的【天下第一陪臣】。

    名号虽然光辉,才能虽然出众,但在关原之战前全上杉景胜与家康对敌是直江兼续一生最大的错失。

    其实那个时候双方实力已经很明显,因为朝鲜战争的关系,关西诸侯普遍国力衰弱,而有关东诸侯组成的东军,无论军力、将领能力都强西军。

    更重要的是西军的统帅石田三成和毛利辉元在军事上本身就很低劣,而德川家康从小就南征北讨,军事经验丰富,德川家康手下以及从属于家康的大名也都是些著名的谋臣、良将。

    西军除了一个岛津义弘和真田昌幸外,几乎找不到几个一流的大将,而东军却是人才济济。

    按道理,以直江兼续的才华,不应该看不出这些,我一直都没明白的问题就是直江兼续为什么要站在三成这边。

    在小早川景隆死后,上杉景胜被补为五大老之一,地位已经很高了,但由于家康的强势,在秀吉死后,五大老制度反而成了家康把持朝政的最有利的制度,这是五大老中毛利和宇喜多站在石田三成一边的主要原因,但原因也是因为毛利和宇喜多的领地都在西边。

    另外,【宅神】毛利辉元和宇喜多秀家都是有名的二世祖,先辈名头响亮,自身却毫无作为。

    而五大老之中,年纪最轻的前田利长,因为种种原因,虽然投靠了德川家康,但是因为本人能力问题,守备一方有余,却在大型斗争中,无法给予德川家康更多的帮助。

    但是上杉不一样,上杉的领地在东面,而且这个时候的德川家康也需要一个大老级别的大名支持,如果关原之战上杉景胜能坚决的站在德川家康一边,完全有可能在德川家康胜利后,得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待遇,毕竟他本身就有一百三十万石的领地(实际收入只有七十万石,但依旧相当可观),还有三千人的庞大家臣团和上杉谦信留给他的天下第一强兵,如果站队成功的话,恐怕德川家康也会感动得五体投地吧。

    所以作者个人认为,直江兼续的这个错误,成为了影响上杉家甚至影响了以后整个日本的败笔。

    直江兼续在那个时代还是算很有个人魅力的人,无论是猴子也好,乌龟也好,或者是他的主君上杉都给了他很高的评价,【天下第一陪臣】的名号可不是白得的。

    不过,也有说直江兼续与上杉景胜有断袖倾向的流言,这种流言的真假已经无可考证。在那个时代的人才中,直江兼续在他同时期算是很优秀的了,但是比起稍早一些的著名人物,比如竹中半兵卫、黑田官兵卫、真田、小早川景隆等,从才能以及后人的评价来说,还是有所不及。

    作者对直江先生没有很深的研究,最多就是看过小说《上杉景胜》和大河剧《天地人》,但从现在网上可以看到的资料里,作者觉得他的过失是:

    关原合战前鼓吹上杉景胜做好军事准备,虽说是看到了宇喜多家和前田家的危局而提前做出自保策略,有情可原但故意向德川家康挑衅,就实在不应该了。

    这也是后来德川家康削去上杉大部分领地的一大原因。

    至于他的魅力所在,一个应该在于他的能干。丰臣秀吉不惜用三十万石去认定他的才干,而且他后来的直江状也是太经典了,毕竟除了魔王和猴子之外,多年来敢这么招惹德川家康的,只有直江大帅哥一个人啊!

    而且他和片仓景纲并称【天下两大陪臣】,只不过我觉得他是比较偏向于内政方面,而缺少片仓景纲在战场上的能干。

    最后多说一句,在改革家上杉鹰山之前,直江兼续在上杉家的名声并不算好,上杉景胜之后的历代家督,都把直江兼续视为奸臣。。。。。。不过没有关系,通过【赤穗浪士事件】,我们就已经可以知道,江户时代的上杉家,到底是个什么德行!

    。。。。。。

    【那倒是个很不错的主意,芦名家刚刚灭亡,仍然有许多人对其表示忠诚,而且会津人和米泽人是世仇,挑动他们对伊达家的不满,这很轻易就能做到。】

    【那好,我明天就去禀报主公,派人到会津去。】

    【如果会津发生乱象的话,那么伊达政宗恐怕就不会再这么悠哉悠哉陪我们在越后耗着了。。。。。。就像我之前在越后守面前提过的'上中下'三策一样,摆在伊达政宗面前的,仍然有三条路。】

    【我真是佩服你,无论发生什么事,你都能想这么多,真不愧对'明智'的姓氏,快说说,又是哪三条路啊。】

    【我的姓氏和明不明智并没有什么关系,只是作为军师,必须要多方面的考虑战场上的事物。。。。。。好了,说正经事吧。】

    (日语中,作为姓氏名词的【明智】和作为形容词的【明智】,读音和写法都不一样,彼此几乎没有什么关系)

    【之前我曾经根据伊达军的动向,分析了伊达政宗三条进军路线,之后我们与伊达政宗在荃川不期而遇,虽然战败了,但倒也印证了我的推断。】

    明智小五郎目光炯炯有神的盯着直江兼续。

    【现在,我又为伊达政宗谋划了三条路。。。。。。第一条是下策,伊达政宗会借着胜利的机会大举进犯春日山城,而且会很快前来。】

    【很快?】

    【是的。他的补给是个大问题,越后并不是什么富庶的地方,除了春日山城和新发田城之外,其他地方都很穷,所以伊达政宗每攻下一座城池,对自身而言,都等于是平添了一份的负担。因此,对待春日山城,他必须要速战速决。】

    【哼,春日山城可不是什么容易攻打的城池,他想速战速决?做他的春秋大梦去吧!】

    【恐怕伊达政宗本人也知道这样做的难度,春日山城是上杉家的象征,无论如何,越后守都会拼死一战的,自己即便是全力进攻,也不可能在短时间之内取胜,所以。。。。。。如果我是伊达政宗的话,在权衡利弊之后,应该会放弃攻打春日山城。】

    【放弃?那不就等于是放弃之所缺的一切战果了吗?】

    【不不不,话不能这么说,我想,即便是伊达政宗自己,也不曾想到,自己在越后的战事会这么的辉煌和顺利,而对方可是拥有'天下第一兵'的上杉家。。。。。。兼续大人,不是我贬低你们,这场战争,上杉家的表现实在是太差劲了,如果谦信公地下有知的话,恐怕会伤心落泪的。】

    被明智小五郎这么一说,直江兼续低下头去,用沮丧的口吻说到:

    【你说的是,自从谦信公过世以后,本家像被抽去了武士之魂一样,一天不如一天,我和主公想到这里,都会觉得痛心疾首。】

    【好了,很抱歉,我不该说这个的。。。。。。接着说吧,通过这场战争,伊达政宗实际上已经名扬天下,从此在关东和东北,都会树立极高的威望,这是他得到的最大战果。。。。。。另外,恐怕他也知道,如果尽全力强攻春日山城的话,倒也不是没有攻下的可能性,只是那样必然会付出很高的代价,而且,即便打下了春日山城,上杉家就会灭亡吗?这可不一定。】

    【嗯,主公已经决定好了,如果春日山城守不住了,就到越中去抗击敌人。】

    【。。。。。。】

    对于上杉景虎的想法,明智小五郎并不怎么认同,越中和越后不一样,在哪里作战恐怕更不容易。

    【嗯,这是伊达政宗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对于他而言,攻打春日山城这么一件高风险低收益的事情,是要好好思量是不是得不偿失的。】

    【有道理,如果说进攻是下策的话,那么按照你的意思,防守才是上策了?】

    【差不多就是这么回事,中策是,伊达政宗暂时推迟前进的计划,因为后勤补给的问题,他需要停下休养一下军队,占据着枥尾城与我们做长久对峙,等过段时间后勤问题解决了,新的攻势就会发动,那个时候恐怕我们所有人就都。。。。。。】

    听明智小五郎这么一说,直江兼续的脸色顿时变得比白面粉还白,不过他很快才强迫自己镇静了下来。

    【我们才不会那么傻,白白等他解决了所有事情,再来打我们。】

    【嗯,中策比下策要现实得多,虽然好的时间比较久,但所能带来的效果却是很显著的,我还有一条上策,那就是撤兵。】

    【撤兵?也是因为后勤补给问题吗?我想,伊达政宗应该不会那么容易就把攻克下来的领地,就这么白白放弃的,还是中策的可能性比较高一些。】

    【那倒也未必,相比起据城防守,说不定撤退所能带来的利益会更加大哦。。。。。。】

    明智小五郎站起身来,要望着屋外院子里的水池,如是说道。

    【因为这个时候,正适合耍一些小花招。】

410 煽风点火() 
四月就快要结束了,天气越来越暖和。

    伊达政宗攻下了被森长可烧成了一片废墟的的枥尾城之后,并没有乘胜追击,借着大胜的劲头向前进一步行动,而是在津川旁边修筑了一座简易的城寨,驻扎了下来。

    为什么不再接再厉呢?很简单啊,军中的粮草剩下不到两个月了,而仅仅凭借两个月的时间,想攻下春日山城完全是痴人说梦。

    且不说上杉景虎有明智小五郎相助,即便是在人心浮动的上杉家内部,武将们对上杉景虎的支持率也没有完全降到不信任的冰点。而且,上杉景虎不是武田胜赖,越后人并没有对他失去信心。

    吃过晚饭之后,伊达政宗把手下的人都支到了一边,只留下伊达辉宗,做父亲的,正在为儿子补充兵法的研习。

    而在本阵之外,鬼庭纲元和片仓景纲这对异父异母的兄弟(鬼庭左月原本和片仓景纲的母亲结婚,但是因为长久没有生男孩的缘故,二人离婚并各自再婚,鬼庭左月生下了鬼庭纲元,而他的前妻则嫁到了片仓家,生下了片仓小十郎景纲,所以从伦理上而言,这两个人勉强算是兄弟,汗~),围着篝火讨论起战事来。

    夜已深,各种战报只让他们弄清了一个问题,即敌我双方的位置。伊达政宗昨天把屋代景赖这个不招人喜欢的家伙安葬在了这附近的孝廉寺,自己却迟迟没有进一步行动的迹象。

    【我听说主公没有答应白石、原田两位大人提出的,夜袭春日山城的计划?】

    片仓景纲压低了声音,而鬼庭纲元直率地点了点头,伸出脖子问道:

    【何止是没有答应,主公不知道为什么,那个时候心情很糟糕,劈头照脸就把这两位大人给臭骂了一顿。。。。。。对了,摄政大人是怎么说的?】

    【这个嘛。。。。。。等一下,在告诉你之前,我想先听听主公为何没有答应夜袭,你这段时间不都跟在主公身边的吗?】

    【为何要问我这个问题?小十郎,难道问不出主公的心思,你就不告诉我摄政的意见?真不够朋友。】

    【别别别,你误会我的意思了,如果先听听主公的想法,那么摄政大人的意见就容易陈述了。】

    【真不愧是上了年纪的人,摄政大人的心思可真是复杂。】

    【老一辈的人都这样,我父亲也总是说这让人听不懂的话,对了,姐姐也是如此。】

    片仓景纲的姐姐是鬼庭左月的女儿片仓喜多,她和鬼庭纲元有着血缘上的关系。

    所以听片仓景纲数落起了自己的姐姐,鬼庭纲元有些不大乐意。

    【那好吧,既然你非问不可,那我就说来听听。主公私底下跟我说过了,他一定要得到越后的土地,但是之前疾风烈火一样的攻势要暂时停止了,之后的用兵行动要慎之又慎。】

    【接下来的仗肯定不会很好打,但是,慎之又慎是什么意思?】

    片仓景纲似乎没有理解这其中的意思,喃喃而叹。

    【对,主公说了,现在是距离胜利最近的时刻,但也是距离失败最近的时刻,上杉家的形势很不容乐观,但我军也好不到哪去。。。。。。还有,主公说他之前的战事,只依赖武力,太急功近利了,这个作风要好好休整一下,你明白吗?】

    【真是抱歉,我似懂非懂。】

    实际上,片仓景纲是何等聪明的人物,他怎么可能不明白呢?只是他总爱有意无意的搬出一副大智若愚的样子,让别人看不明白。

    【人只要急功近利,便会露出破绽。之前出击仙北,出击会津的时候都是如此,虽然最后都成功的消灭了敌人,但也因为太过急躁的关系而损失了很多,之后打仗,要适当放松一下节奏,多方面考虑。】

    【哦,这真不像是主公能说出口的话。】

    【别插嘴!。。。。。。面对两位大人,主公说了,要不急不躁。如果今夜我对上杉家发动夜袭,即便获胜,也是小胜,并不能得到多大益处。而万一进攻受挫,失掉了你们两员大将,我的损失可就大了。我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得到的却是小小的益处。这怎么划算?】

    【话虽如此,可是,如果能取得春日山城。。。。。。】

    【能夺下城池的把握并不大。。。。。。而且就此把所有的难题就全压到主公他一人身上了。因此,还是不划算。】

    两人压低了声音,笑了,

    【主公还说了,初升的太阳是压制不住的。伊达家有今日,全在于神佛佑护,别指望神佛会突然改变态度。就算胜了,上杉家的人逃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