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州物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云州物语- 第1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让阿枝无论如何,也对他恨不起来。

    来而不往非礼也,我看着手中的【吹雪】,心里盘算着,该怎么给小早川回礼呢?

    【宗矩,把我的'六角釜'拿来。】

    【是。】

    柳生宗矩很快就把我收藏的茶器,【六角釜】小心翼翼的放到了我的面前。

    【承蒙小早川先生看得起,将名刀托付于在下,奈何在下寒舍之中并没有可与之相提并论的名物,这是当年信长公赐与家父的茶器,'六角釜',还请小早川先生笑纳。】

    【六角釜】通体呈青绿色,应为刚好有六个面而得名。

    【哦?这就是'六角釜'吗?】

    小早川隆景小心翼翼的拿起茶器,他本来就是个喜欢喝茶的文化人,对茶道有着很深的造诣。

    左瞅瞅,右看看,他的脸上的喜悦之情越来越明显。

    【明智先生不是在开玩笑吧,这么名贵的茶器,真的可以送给老夫吗?】

    【那是当然的了。】

    我松了一口气,看来他很满意。

    不过,令我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

    【抱歉,明智先生,您的心意,老夫已经收到了,但是,这'六角釜'老夫却不可以收下,还请您拿回去吧。】

    【。。。。。。】

    我大吃一惊,在场的人也瞪着小早川隆景,不知带他到底是想干什么?

    【小早川先生,您是嫌弃这'六角釜'的成色不好吗?】

    我的声音转冷。

    和中国人不一样,日本人在【送礼】这件事情上,并没有太多的客套和推辞所言。

    小早川说他不能收下,就是真的不要我的东西了。

    一片好心却被拒绝,这不等于是在打我的脸吗?

    送礼被拒,这种事情在日本一般是不会发生的。

    如果在中国,中国人不管喜不喜欢都会把礼物显收下来,有时候会加上一下虚伪的客套与推辞,显得礼物的贵重,让对方脸上好看些。

    即便是发现礼物不喜欢,或者不合适,也不能当面说出来,比较聪明的人,会选择在一段时间之后,以【回礼】的方式,把东西送回去。

    这样也不伤对方的面子。

    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日本人对于【人情世故】也非常讲究,不过,还是略有不同。

    除非对送礼者有什么目的,不过日本人送礼不太讲究价值,而是讲意义。

    很多人都认为送礼是一件费心的事情吧,其实送礼物的意思就是美好的祝愿,没有必要夹杂太多的杂念,简简单单的就好,不需要太华丽太奢侈,礼轻情意重,这样想就好了。

    这是日本人的想法。

    从某些角度而言,中国人和日本人思考行事最大的区别就在这里————

    中国人喜欢把事情复杂化,而日本人则尽量简单化。

    没办法,中国国土面积广大,人口又多,思考问题必须要多方考虑。

    日本就是个弹丸小国,在明治时代之前,人口刚刚过千万,小国寡民让一切都变得很简单。

    【不!不!不!】

    似乎感觉到了我不快,小早川隆景将身子伏在地上,赔礼道歉道:

    【明智先生千万不要误会,老夫绝没有任何藐视'六角釜'的意思,恰恰相反,这'六角釜'实在是高贵,乃是当年后小松天皇之子,小川宫亲王所用过的名器,老夫就算再狂妄,也不敢。。。。。

    。】

    【六角釜】是当年天皇赐给织田信长,然后又被转赐到父亲手里的,这么说起来,的确是很高贵。

    但是,这也说明不了什么的吧。

    皇室最穷的时候,天皇亲自卖的字画都值不了几个钱,原本收藏在宫中的东西更是不要命的往外摆,为的就是赚几个铜板。

    如今,有大量的皇室收藏品流落民间,都没什么好奇怪的。

    这个【六角釜】跟它们最大的区别就是当年没卖出去,最后反而随着织田信长的到来而升值了。

    本质上也没有什么特别的。

    【此物是天皇陛下赐给将军的,再有将军赐给先生的。。。。。。所以其中包含着陛下和将军两人对于协助朝廷匡扶天下的明智一门的信任,是只有先生才配拥有的名物,在下无论如何也没有资

    格。。。。。。】

    真是不佩服都不行啊,会说话的人就是这么厉害。

    这跟匡扶天下也有联系?

    真的是这样啊。。。。。。

    听他这么一说,我肚子里的气全都消了,而且还略微有些得意。

    原来还有这层关系啊。

    不过这样一来,问题又被退回来了————

    既然人家不愿意收,那咱还得另外找东西送啊。

    就在我琢磨着重新选什么东西给他好的时候,小早川隆景突然说道:

    【看到这'六角釜'。。。。。。请问明智先生您,是否喜欢喝茶呢?】

    【还。。。。。。还行吧。】

    其实我并不怎么喜欢喝茶,倒是清酒和咖啡喝的挺多的。

    【您通晓茶道吗?】

    他突然冷不丁的问道。

    我都不怎么喝茶,还会去花闲工夫研究茶道?

    想想也知道是不可能的嘛。

    【那么,老夫向您讨要一件名物,请您允许。】

    【嗯?名物?小早川隆景先生想要什么,就尽管开口好了,只要是在下能够办到的,一定都能帮您去国来。】

    【那就原谅在下的无礼了。。。。。。】

    小早川隆景盯着我,一字一句地说道:

    【老夫所要的名物,就是。。。。。。明智先生您!】

    【。。。。。。】

    场面安静了片刻,随后爆发出我的一阵大笑声音。

    【小早川先生,您的玩笑的可真是有趣,我什么时候成了名物了?】

    在场的人之中,除了小早川隆景自己,估计所有的人都会把他刚才的那句话当成是笑话听。

    面对我的笑容,小早川隆景却一本正经的说道:

    【不,明智先生,老夫可不是在开玩笑!】

    【哈?!】

    见我很吃惊,他顿了一顿,说道:

    【把您比作是'名物'的确有所不妥,但是,像您这般文武双全又极具修养的武士,现在已经很难找了,即便是'六角釜'这种皇室名物,也不曾拥有与您相比的价值。】

    这回我没有笑了,眼神怪异的盯着小早川隆景————

    修养我倒是有些,毕竟两世为人,我早就明白了【男人帅不帅,一半看脸,一半看嘴和手(指言行举止)】的道理。

    怎样保持修养呢?

    很简单啊,低着头,少说话就行了。

    沉默的人往往都会被认为很有内涵。

    不过【文武双全】。。。。。。小早川,你是在讽刺我吗?

    不过话说回来,你要【我】做什么?

    阿香突然大声对小早川隆景说道:

    【老爷是织田家的股肱之臣,小早川先生,他并没有改仕他人的想法,您不必为此费心了!】

    啊咧?阿香怎么会这么说。。。。。。哦,是这样啊,她以为小早川隆景正在试图劝诱我改换门庭。

    不过小早川隆景刚才的话里面确实有这么一点意思,不过又好像不是那么回事。

    如今我在织田家中的地位已经十分崇高,一年的收入也是令人称羡的。

    小早川竟然还想劝诱我?

    难道毛利家还给得起我更加优厚的条件吗?

    【夫人您误会了,如今毛利家已经归顺幕府和朝廷,哪里还有夫人您说的那种非分之想呢?】

    他微笑道:

    【老夫的意思是说,天下即将太平,幕府官员的工作也会由武政转向文政,既然是文政,那么就难免要与有名望的文化人见面交流了,这其中最有效,也是最常见的形式,就是茶会,既是茶会,

    那有怎么可以不对茶道有所了解呢。。。。。。所以,明智先生!】

    他目光灼灼的盯着我,道:

    【不介意的话,就由粗通茶艺的老夫,来做您的茶道师父吧!】

    【茶道师父?】

    【是的。】

    他盯着我,等待着我的回复。

    我之前并没有见过小早川隆景,今天是头次见面,万全说不上有多熟悉。

    而且一个月之前,我们还是彼此敌对的。

    我知道作为著名的文化人,小早川隆景的茶道水平不言而喻,但就这样把他这个并无深交的人奉为师父,恐怕有些草率了吧?

    而且,我现在在政坛的地位比他高得多。

    就算真的要拜师,也应该是有我主动开口,这才合适啊。

    还有一点就是————

    我对茶道一点兴趣都没有啊。

    就如同上文所述的那样,一个平常连茶都不怎么会喝的人,哪来的兴趣研究茶道啊?

    少年时代,父亲就曾经指点过我的茶道,无奈我实在是没学进去,他后来因为政务繁忙,也就没有管这个了。

    提到父亲,我又感到一阵惆怅。

    去年出门云游的父亲,至今仍然音信全无,连封家书也不曾写回来。

    甚至连母亲的葬礼,他也没有回来参加。

    怎么会这样呢,他们可是相濡以沫几十年,连织田信长也称赞不已的【模范夫妻】啊,怎么会。。。。。。

    难道他真的完全放弃了红尘世间吗?

    算了,先不要想他。

    等到我接掌家业的时候,岳父大人对于我不通茶道感到很是窝火:

    【多学一门技术又不会死。。。。。。别给我狡辩!不会喝茶没关系,你给我学会煮茶和沏茶吧!】

    最后,他还骂了我一句:

    【笨蛋臭小鬼!】

    细川藤孝也曾经表示,愿意向我引荐天下第一茶道师千利休(此时应该叫做千宗易吧?细川藤孝的儿子细川忠兴就拜在他的门下,是【利休七哲】之一),不过被我谢绝了。

    不是我不愿意学习茶道,而是。。。。。。

    别人举行的茶会,我都是很安静的扮演着【喝茶人】和【听众】的角色。

    偶尔自己举办茶会,也不是不能应付。

    先洗手,再取茶叶(茶粉),烧水,接待宾客时,等客人入座后,由主持仪式的茶师,也就是我,按规定动作点炭火、煮开水、冲茶或抹茶(用竹制茶匙按一定动作将茶碗中的茶粉搅成泡沫状),

    然后依次献给宾客。

    客人双手接茶,先致谢,尔后三转茶碗,轻品,慢饮,奉还。

    点茶、煮茶、冲茶、献茶,是茶道仪式的主要部分,需要专门的技术和训练,这个不用担心,且不说前世在大和剧里面都看得熟了,仅是我的那个【严父】也没少训练我干这个。

    茶道品茶分【轮饮】和【单饮】两种形式。

    轮饮是客人轮流品尝一碗茶,单饮是宾客每人单独一碗茶。

    饮茶完毕,按照习惯客人要对各种茶具进行鉴赏,赞美一番。

    最后,客人向我跪拜告别,我则热情相送。

    有什么困难的吗?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过程,我当初看大河剧的时候,就已经学会了。

    哪里还用得着专门拜师学习这个东西?

    见我由于不答话,小早川隆景并没有什么不快,只是笑着说:

    【明智先生,可否先由老夫来向您说明一下,茶道的意义,好吗?】

    【小早川先生请讲吧。】

    小早川隆景再次拿起【六角釜】,娓娓说道:

    【其实我年轻的时候要和明智先生是一个想法的,认为茶道不过就是个泡茶,喝茶的过程,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直到上了年纪才明白。。。。。。

    其实茶道是一种通过饮茶的方式,对我们的心灵,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

    【这么高深?】

    我忍不住插嘴问道,而小早川隆景在摇了摇手,示意我先别说话。

    【茶道包含茶艺、茶德、茶礼、茶理、茶情、茶学说、茶道引导七种义理,茶道精神的核心是'和',而我们日本人也被称为'大和人'。

    茶道就是通过茶是过程,引导个体在美的享受过程中走向完成品格修养以实现全人类和谐安乐之道。。。。。。

    茶是一种了不起的名物,茶圣陆羽曾经在他的著作里面说过,茶的作用不下于灵丹妙药,而现在对茶的应用就更多了。。。。。。

    所谓茶道,简言之即品茶的方法与意境。

    也就是说,通过饮茶使人能够得到一种精神的享受和愉悦,从而完成个性品德修养,在刹那间体会到廉、美、和、敬之真谛和永久。

    正所谓【道由心悟】当然意境很重要,有一个很好的意境,再加上人们用心灵去体悟茶道的玄妙感受,正好比是:【月印千江水,千江月不同】。

    有的【浮光跃金】,

    有的【静影沉壁】;

    有的【江清月近人】,

    有的【水浅鱼读月】;

    有的【月穿江底水无痕】;

    有的【江云有影月含羞】;

    有的【冷月无声蛙自语】;

    有的【清江明月露禅心】。

    有的【疏枝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有的则【雨暗苍江晚来晴,白云明月露全真】。

    月只一轮,映像各异。茶道如月,人心如江,各个茶人由于个人的经历和所处的环境不同,从而在心中对茶道自有不同的感悟,但有一点值得肯定,那就是返璞归真,和诚处世,敬爱为人,珍爱

    人生。。。。。。】

    (以上文字并非说作者原创,而是一段关于茶道的网文,作者非常喜欢,就摘抄了下来)

    我听得都有些痴迷了,感觉他说的似乎有些深奥,都有很好理解。

    再看看其他人,连柳生茜也是一副听得津津有味的样子。

    不过话说回来,这个【武疯子】真的明白吗?

    难道茶道真的有这么了不起?

    那好,就让我来瞧一瞧吧。

    等他说完,我便迅速地将身子伏了下来:

    【听到您的话,颇受感触,如果您不嫌弃的话,就指点一下愚笨的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