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独断大明- 第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傅昌宗见朱栩没有因为骤登皇位就翻脸不认人,跟以前一样待他,心里甚是安慰,带着激动与忐忑坐在朱栩对面。

    傅昌宗不饿,倒也陪着朱栩吃了几口,如同他们往常一样,开口说道:“丧仪,尊号这些都没有问题,登基日期,定在在下个月初一,年号还在争论,现在麻烦的是,信王的位置到底是什么,还有就是内阁辅臣只有三个,需要增添。另外,兵部的王永光丧母丁忧,工部尚书也已经递折子辞官,都察院都御史那边也要告老还乡,现在都是在争议这些。”

    朱栩嗤笑一声,放下粥,擦了擦嘴道:“他们这些人,果然是没事做,闲的,尽想着争权夺利了。”

    傅昌宗也很无奈,这就是现在的官场,不论是换谁都一样。

    当初顾宪成因为党争,愤然辞官不就,可他创立的东林党,高攀龙,李三才,赵南星等人都是一起的元老,登上高位,还不是打着‘驱邪用正’的旗号,大搞党争,排斥异己,任人唯亲,陷入党争而不可自拔。

    朱栩想了想,道“他们要争就让他们争,信王……内阁今后定员六人,不设首辅,由信王统辖。户部尚书,舅舅你来当,吏部尚书周应秋,兵部尚书,暂缺!”

    傅昌宗本来听说朱栩让信王统辖内阁心里一惊,但旋即想到户部,兵部,吏部这样的要害都是朱栩自己的人,那内阁其实也并不是很重要,思索着点头道:“这样做,倒也合适,不过,怕是要费一番手脚……”

    “不必,”朱栩笑容诡异,道:“我有一块上好的挡箭牌。舅舅,你陪着他们,看看他们争到什么时候,待明天大势一定,就由不得他们了!”

    傅昌宗自然知道朱栩并不是先帝,行事并不那么‘光明磊落’,沉吟一声,继续解释道:“杨涟,晋升左都御史威望甚高,户部尚书倒是没有人争,吏部尚书争议非常大,顾阁老,信王,孙阁老,杨大人都有人选举荐。至于,内阁辅臣,杨大人希望叶老大人复启,顾阁老等人反对。”

    朱栩点头,表示明白。

    两人又说了一阵,傅昌宗便离开文昭阁前往皇极殿,继续做他的‘卧底’。

    朱栩喝了碗粥,送走傅昌宗,长吐一口气,半躺在那,思绪翩翩。

    今晚,注定是不眠之夜。

    坤宁宫内,张皇后守着朱由校的遗体,不眠不休。一干嫔妃跪在不远处,悲悲戚戚。

    金銮殿上的大人们依旧吵的难分难解,哪怕嗓子哑了仍然是毫不妥协,没有半点停歇的意思。

    直到天亮,傅昌宗才难掩困倦的再次来到文昭阁。

    朱栩也是一夜没睡,揉了揉僵硬的脸,笑道“怎么样,该定下来的都定下来了吧?”

    傅昌宗点头,喝了口茶道“丧仪庙号等一应事情都谈妥了,年号定为‘崇祯’,其他事情,只怕还得廷议之上走一遭。”

    朱栩听到‘崇祯’二字心里颇为感叹,却也没有更改的意思。让他无奈的是,这帮大人们争论了一夜,最后的结果还是要在廷议上决定。

    “舅舅,你就在着休息吧,”朱栩想了好一会儿,道:“廷议之上,你与周应秋,赵晗通个气,都别说话,咱们看看这帮大人们能够演到什么程度。”

    傅昌宗情知朱栩又打算,点头道:“只怕其他人也没有休息的心思,我还是出去看着吧。”

    傅昌宗话音一落,朱由检与顾秉谦就来到门口,传话求见。

    朱栩坐在软塌之上,看向傅昌宗笑道“这会儿不用你看了,传他们进来吧。”

    朱由检沉着脸,顾秉谦一副老成持重模样,两人并肩走进来,同时行礼道:“臣等拜见皇上。”

    朱栩淡淡一笑,道“平身吧,皇兄你来说,商议的结果如何?”

    朱由检眉宇间多了一点愁绪,抬头看向朱栩,微皱眉头道:“启禀皇上,丧仪,庙号,登基日期,年号臣等已经拟好还请皇上过目。”

    曹化淳接过来,递给朱栩。

    朱栩翻看了一眼,果然与傅昌宗说的别无二致,涉及到朝堂要害官员的任命,不但没有丝毫建议,连一笔都没有提及。

    朱栩点点头,道:“皇兄辛苦了,首辅,还有什么要奏报的吗?”

    顾秉谦面色不同,眼神悄悄打量着朱栩,上前一步道:“皇上,朝臣对于信王殿下的安排甚至疑惑,还请皇上明旨决断。”

    朱栩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装模作样的沉思一阵,道:“皇兄遗诏,五皇兄辅政,政务如今都在内阁,这样吧,信王今后坐班内阁,一应奏报内阁票拟之后,再加五皇兄的票拟。”

    顾秉谦脸色微变,心里涌起警惕,再加信王票拟,岂不是内阁之上,又加了一个信王,那他这个首辅还有何用处?上前就要争辩,朱栩摆手道:“好了,首辅,待会儿一应安排由你负责,不要出差错。”

    朱栩说完又转向朱由检道:“皇兄,关于内阁辅臣增添,六部缺额替补,你待会儿写个折子呈递给朕,朕看一下,会在廷议之上颁布。”

    顾秉谦神色大变,猛的道“皇上,臣反对!藩王自成祖起便严令干政,万不可放权……”

    朱栩自然知道顾秉谦要说什么,但信王这块上好的挡箭牌他是用定了,脸色一冷的呵斥道:“混账!五皇兄辅政乃是先帝遗诏,谁人可以违抗!你这个首辅要是不想做,朕现在就可以恩准你解甲归田!”

    顾秉谦嘴角动了动,权力的欲望让他收住了嘴。但瞥着身侧的信王如同万世大敌,心里有着一团为国锄奸的火苗在慢慢燃起。(。)

第一百八十八章 内阁,尚书增补名录() 
朱由检看着朱栩,见他如此信任自己,心里有些感动,为以前自己的鲁莽感到羞愧,躬身恭敬道“是皇上。”

    朱栩对着边上的曹化淳,道:“带五皇兄去左边的房间,准备好纸笔。”

    “是。”曹化淳答应一声,对着朱由检示意道:“信王殿下,请。”

    朱由检再一礼,道:“臣告退。”

    朱栩目送朱由检出去,又转向顾秉谦,嘴角一翘,笑眯眯的。这位老大人七十多岁了,还让他的四十多的孙子认作了差不多大小的魏忠贤的儿子,奇葩也算是旷古绝今。

    顾秉谦还在想着如何联络朝臣,一定要‘说服’皇上,限制信王的权力,最好就是个象征,不给实权,这样才能保证国祚平稳,皇室稳定。

    可见朱栩这么看着他,先是一怔,旋即躬身道:“皇上,臣以为,信王殿下应当迁居十王府……”

    朱栩摆手打断他,从软塌上走下,踱了几步,又微笑看着他道“你是内阁首辅大臣,内阁一切诏命还是需要辅臣签发。五皇兄,只是待朕现行审阅,不用担心。”

    顾秉谦却不敢稍有放松,道:“皇上,那信王,到底安排何等官职?”

    “没有官衔,”

    朱栩早就想好了,道:“信王辅政,可督查一切政务,内阁也不例外。”

    顾秉谦是个老官僚,很是会意的抓住了‘督查’这两个字,微带欣喜,心领神会般道:“老臣明白,今后内阁一应奏本都会请信王殿下加注票拟,然后送往司礼监。”

    朱栩满意的笑了笑,道:“去吧,朝廷大臣们的推举是内阁的责任,与信王一起商议,然后拿来朕看。”

    “臣遵旨。”

    顾秉谦知道了新皇没有让信王执掌一切的意思,也便放心的退出去。同时心里打定主意,一定要千方百计的与信王争权,决不能让信王坐大,以至于威胁国本。

    顾秉谦走后,朱栩站在原地,顿了顿又道:“小曹,今后送到司礼监的折子,不用在批红,全部分门别类,涉及政务,吏治的,送到左边的房间,涉及军务,兵部的折子送到右边。”

    曹化淳脸色微变,惠王殿下,不,皇上这是要剥夺司礼监的批红之权吗?

    不过他也只是心里稍稍震惊,并没有多大质疑,躬身道:“奴婢遵旨。”

    安排完这些,朱栩长吐一口气,道“离朝贺还有多久?”

    刘时敏上前一步,道“回皇上,还有半个时辰。”

    “走,去坤宁宫。”

    朱栩抬脚就向外面走去,经过大半个晚上,张皇后应该缓过来了。

    朱栩现在身份不同,而且又在特殊关键时刻。他一离开文昭阁,不论是护卫还是排场都很惊人,竟然有超过百人跟随左右前后,一副如临大敌模样。

    不过到了坤宁宫,朱栩还是强硬的将人都留在门外,带着曹文诏刘时敏曹变蛟三人走了进去。

    此刻院子里已经有了很多人,礼部领衔,各个衙门参与,准备治丧。

    众人纷纷行礼,朱栩一摆手,走进了房间内。

    张皇后面容憔悴,抱着小永宁,站在窗口,看着院子里忙碌的人群,其中,朱由校的尸体,就被架在最中央。

    看着朱栩走过来,她脸上僵硬一笑,道“你……见过皇上。”

    朱栩连忙扶住要行礼的张皇后,心里沉重了半晌,只能结舌的道:“皇嫂,节哀顺变。”

    张皇后勉强的笑了笑,道:“嗯,今天是你初登,不要失礼,去准备吧,不用管我。”

    朱栩看着张皇后笑容僵硬的脸,又看了眼她怀里熟睡的小永宁,轻声道:“皇嫂,吃点东西睡一会儿吧,不然小永宁醒了你就要更费神了。”

    张皇后看着怀里,粉嫩嫩的小永宁,嘟着嘴睡的正香,脸上这才露出一点笑容。

    朱栩也不知道怎么安慰她,陪她站了好一会儿,在刘时敏的再三催促下,才离开坤宁宫。

    虽然是初登,但礼程也复杂无比,他要在外廷三殿都走一遍,以示宣告天下,然后才能在皇极殿接收群臣朝贺,差不多就等于将登基的仪程先演练一遍。

    朱栩先到了建极殿,换上赶工出来的龙袍。

    朱栩站在那,任由宫女内侍在他身上捣鼓。一件龙袍极其繁琐,从开始到结束,一炷香时间都未必够。

    朱由检与顾秉谦并排在他身前不远处,朱栩手里正看着他们二人和写的折子。

    上面都是内阁辅臣增补,六部九卿要员的增添的举荐。朱由检与顾秉谦看上去并没有徇私,许多位置都有好几个人选,等待朱栩圈定。

    朱栩一个个看着人选,心里暗想‘只怕是这两位还没有摸清我的脾气,所以都显得公道一些,日后只怕没有今天这样的待遇了。’

    内阁,拟增添名录:叶向高,韩爌,朱国祚,施凤来,张瑞图,李国普。

    六选三。

    吏部,推介的是周应秋,户部是李启元,礼部是李思诚,兵部是冯嘉会,刑部是徐兆奎,工部尚书房壮丽,都察院都御史,杨涟,大理寺卿推介的是赵晗。

    这些是利益交换的差不多,趋于一致了。

    朱栩心首辅前三位都是要复启的,然后六部尚书几乎全都要换,其他九卿,六部侍郎之类还要在登基那一天再行公布,以示新朝新气象。

    这不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而是大明朝堂自然演变的结果,没有谁能够在一个位置上待太久,除非就是皇帝太过坚持。

    万历皇帝还好些,对朝堂控制极严,但到了天启,崇祯两朝,几乎都是走马观灯般,从未停过。

    朱栩看着这份名录,稍稍思忖便道:“内阁增补先空着,派人前往询问叶老等人的意思,吏部尚书定下周应秋,户部尚书,兵部尚书,暂缺,其他的廷议。对了,通政使司还缺一个参议,诏袁可立之子,袁枢补缺。”

    朱由检与顾秉谦都知道,户部尚书新皇是想给他舅舅,傅昌宗,只是傅昌宗如今的外戚身份太过明显,只怕廷议难过。兵部,两人听到‘袁可立’的名字,心里也若有所思。

    两人都暗自猜测,新皇帝只怕是要以这些官位师恩某些人,在这种时候也无法争辩,只得登基以后再做打算。毕竟,这些只是他们私下拟定,终究还是上廷议,会推。以示公允。(。)

第一百八十九章 信王是好用的挡箭牌() 
很快,沉闷的钟声响起,朱栩在一群人簇拥下,开始了作为新皇的……第一次亮相。

    文武百官迤逦而来,绵延不绝,在顾秉谦等人的安排下,站立在太和门之前,数百人持笏板直身而立,一眼望去,蔚为壮观。

    并不是正式的登基,因此也只是一跪一拜,恭贺新皇。

    朱栩装模作样的说了几句,然后继续剩下的仪程,足足用了两个时辰才算结束。

    朱栩全程都如木偶一般,在刘时敏的叮嘱与提示中,挨个换地方,麻木枯燥乏味。

    “哎,总算结束了。”

    文昭阁内,朱栩脱掉龙袍,换上常服,坐在软塌上,捶着腿与对面坐着沏茶的傅昌宗深叹了口气道。

    傅昌宗微微一笑,道:“这么一来,名位已定,今后就不会再有什么风波了。”

    朱栩点头,历朝历代改朝换代都不平静,好在朱由校是活着明旨而下,加上张皇后并不是对权力热衷的人,最重要的是,外臣也没有其他人选,这样,朱栩的继位还算平稳安静。

    “小曹,准备吃的,朕与舅舅就在这里吃了。”

    朱栩揉着腿站起来,对着一边的曹化淳道。

    新皇登基,先帝的一切都要重新更换,张皇后也要搬离坤宁宫,内廷不方便,因此,他现在也只能将文昭阁当做临时的御书房。

    “是。”曹化淳无声退出去。现在刘时敏留在司礼监,忙的一塌糊涂,跟在朱栩身边的,也只有曹化淳。

    傅昌宗也有很多事情要与朱栩商议,便也留了下来。

    宫里朱栩一边吃饭,一边说着事情。

    千头万绪,总归要理出个头绪才行。

    杨府。

    “杨涟接旨!”

    冯祝手持圣旨,颇为矜持的出现杨府大院之内。他已经得到曹公公的暗示,将出任一监的掌事太监。

    杨府众人大喜,谁都知道杨涟是新皇的老师,虽然只有那么一阵子,但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他们家老爷在新朝将要高升是必然的。

    杨涟脸上那副别人欠钱不还的有怨表情少了很多,倒颇有些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