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独断大明- 第8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现在有皇帝做靠山,谁能动他?这周患之看似聪明,实则最是愚蠢不过。搞那么多的风风雨雨,真当朝廷是瞎子,真当这几年不怎么有动静的皇帝就在宫里睡大觉?

    当今登基这么多年,凡是跳出来蹦跶的,有几个不是摔的粉身碎骨,死无葬身之地!

    王周这边押着周患之等人入了巡防营暗牢,周应秋在这之前已经得到朱栩的传信,命幕僚楚匀出去走了一趟,他又见了几个人,这件事便悄无声息的被控制住。

    周患之等人在薅朝廷羊毛这件事上,是一个代表,出头最多的人。

    他的突然一消失,短时间没问题,可时间一长,各种慌乱就慢慢延生开来,继而在整个‘薅羊毛’的庞大队伍中行成了一种恐慌的气氛。

    不知道大明有多少双眼睛盯着朝廷,想要知道朝廷到底什么时候开启收购,他们手里羁押的货物越来越多,成本日益增高,心慌意乱,有些承受不住。

    四月中,傅昌宗已经到了苏州府,见了一干大小官吏。

    这一日,他与秦政益漫步在苏州府外的一处田垄间。

    秦政益是南直隶右参议,之前是杭州知府,第一个步入省级序列的政院系出身的官员。

    由于他的突出,让整个政院系都风头正盛,有十多人已经出破了若有若无的屏障,入主了一府衙门,更有无数的政院系出身的官员成为知县,这个在北方尤其普遍。

    秦政益这一次没有加官,而是挂了‘苏扬杭农业改革示范区’小组副组长的头衔,作为常务负责人,这个改革小组总共五个负责人,傅昌宗,秦政益,另外三人是苏扬杭三府的知府。

    作为组长的傅昌宗,边走边说道“苏州府土地兼并之酷烈,之集中,之规模,都是我大明之最,需要严肃的予以矫正。”

    秦政益之前是杭州知府,现在挂了这个副组长,自然事先做足了功课,道“是,苏州府的税粮占南直隶的三分之一还强,自万历十年之后,税粮流失日益严重,现在的税粮数额不足万历年间的五成,虽然有天灾的关系,其中士绅兼并以逃税,关系最大。”

    万历十年,也就是张居正死的那年。

    傅昌宗没有评说张居正死后的那段历史,斟酌着道“苏州是我大明最富裕的地方,也是问题最大的地方,我们要有心里准备。我已经得到内阁的授权,三府的管理权临时交给我们小组,包括商务,税务两局,督政院,大理寺,执法局,物价局,还有与其他机构,五部,内阁的联络,与各级衙门,小组的关系,都将由我们自行操控,不受地方辖制……”

    简单来说,苏扬杭三府临时划归内阁直辖,内阁授权傅昌宗的这个小组来管理,一应权利也是如此,与地方省巡抚无关。

    秦政益明白其中的分量,跟在傅昌宗身旁,道“是,下官已经做好了一些规划。第一步,禁止一切土地租赁,转让,交易,清丈三府的所有土地,弄清土地所有权,并行登记所有户丁。同时会在夏季到来之前,对农业水渠等进行修整,规划。第二步,对土地进行强行回购,进行合理的分地,确保田亩得到充分利用,还有可能接受部分灾民,充实三府人口。第三步,对吏治,商业进行全面的整治,力争在三年内,初步完成‘新政’要求,在五年内,彻底完成以及巩固‘新政’,确保不会反弹……”

    这些都只是口头的汇报,具体的计划自然比这更复杂,写出来会有一本大书厚。

    傅昌宗看着葱葱郁郁的田头,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心里舒畅了一些,道“内阁三日后就会颁布政令,禁止一些土地交易,另外,物价局,执法局已经在做准备,很快就会有所行动,我们要提前准备好,苏扬杭三府是重点,不能被人抓住把柄,还未开始就坡了脚……”

    秦政益连忙抬手,道“大人放心,下官已经召集了三府知府,并且将政院以及其他各机构,朝野上下等数百人,列入咨询名单,务必整理出一份完善又有效率的改革方案……”

    傅昌宗抬目望去,一望无际的田亩,交错纵横,直到天边。

第1506章 强推() 
傅昌宗在江南筹建‘苏扬杭农业改革示范区’,接连见人,开会,落实权责到人,钱粮用度监督等方方面面,最重要的,他们在准备拟定一份详细的改革计划,要呈报内阁与乾清宫的。

    这是一份野心勃勃的庞大计划,涉及众多,投入巨大,在江南引起的震动可想而知。

    北方三省,北直隶,山东,山西七十六名新知县就位,绝大部分都是政院系出身,他们是天子门生,‘新政’的坚定支持者。

    这对北方三省的影响简直是地震,不知道多少人惶恐不安,日夜难眠。

    对于政院系来说,自然是欢欣鼓舞,预示着他们将大规模进入正式的官场,打破了阻碍。

    四月底,内阁颁发政令,禁止一切土地交易,在政令之前的交易必须有府一级的复核,归总清田小组备案,并要求对大明所有土地拥有者进行重新登记,明确拥有者,地点,数量,凡是拒不登记以无主确认,收归朝廷。

    这道政令的目的还是为了查清楚土地情况,并对土地丈量提供支持。

    这道政令不同于户籍登记,户丁可以藏匿,但土地藏匿不了。

    尤其是北方三省,造成的影响殊为剧烈,不啻于漫天惊雷。

    现在的土地交易,大部分是‘私底下’,官府的备案也是可有可无,随着朝廷各项改革逐步的规范,那些习以为常的事情,逐渐变成了‘不合法’。

    事关土地,高达七成以上,都是‘不合法’,加上朝廷日益的强硬收地,三省近乎沸腾。

    大明的改革正在进入一种实质阶段,每一举一动都对地方有重大影响,并引起一系列的震动。

    对于内阁的一系列政令,反对者在各大书院大肆演讲,强烈反对‘新政’,甚至企图在朝报上再次发起论战。

    改良者则相对冷静,不断的上书,呼吁朝廷可制,不要一刀切,缓缓图之云云。

    孙传庭对这些不屑一顾,如一座大山一般压在内阁,迫使各方加快改革速度,推进既定计划。

    五月初,作为清田小组组长,户部侍郎的李邦华出京,前往山东,主持土地登记以及丈量方面的事情。

    巡抚冯江峰也身入第一线,给那些新知府,知县站台,推动吏治改革,确定各级新衙门的权责,并推进一系列事务的发展。

    月十二,一辆由南直隶而来的马车缓缓从永定门入京,径直开赴紫禁城。

    马车里,坐着的是履职皇家商贸集团董事长几个月的李幼唐。

    他身旁是一个‘幕僚’般的半百老者,他看着李幼唐道“大人,此番进京,怕是有多番压力,要有心里准备。”

    李幼唐平静的点头,神色从容,不见慌乱。

    之所以有‘多番压力’,那是因为皇家商贸集团手里掌握着海量的钱粮。

    不止于皇家商贸集团本身的规模庞大,利润无穷,皇家银行的‘四万万白银计划’,最重要的承接着,执行者,就是皇家商贸集团,何况还在进行着最重要的收地计划。

    因此,手里来来去去的钱粮,数额巨大的不可想象,作为董事长的李幼唐面对方方面面的压力可想而知。

    老者看着李幼唐,顿了片刻,道“现在全国各地士绅囤积的田亩超过三亿亩,制作的耕犁,培养的耕牛,生产的化肥总额也要一万万两,现在谣言四起,士绅,大商们纷纷急着抛售,但能有能力承接的也唯有我们皇家商贸集团。现在还能撑得住,若是再过一个月,怕是会有大乱子……”

    士绅,大商们投入这么大,牵扯的上上下下就更多,若是这些人破产,不客气的说,士绅破产,等于是大明基层崩溃,百姓们成为浮萍无可寄托;大商们破产,商业秩序紊乱,整个大明都会乱。

    这样的后果不可想象!

    李幼唐瞥了他一眼,语气无悲无喜的道“找你的人不少?”

    老者连忙躬身,道“不止是小人,神龙府上上下下这半个月不知道多少人找上门,小人不得不去的酒席也有二十多场。”

    李幼唐面色如常,却大感头疼。

    不止是他们,即便是李幼唐他也是如此。南直隶一些官员跑到神龙府谈事情,话里话外也是试探,这些官员是他也不能避而不见的,好在,对于内阁的安排他确实不知道,推的心安理得。

    李幼唐从东华门入宫,进入内阁大楼。

    孙传庭为首以及在内阁的三个阁臣接见他,谈了小半个时辰,孙传庭带着李幼唐走向乾清宫。

    皇家商贸集团在编制上,是隶属于内阁的,虽然没有编制,但李幼唐是从三品的大员,变相也是将皇家商贸集团提升到了一个‘三品衙门’的位置。

    孙传庭带着李幼唐来到乾清宫门口,看着快步出来的李德勇,问道“李公公,皇上可在宫里?”

    李德勇连忙抬着手,道“回首辅的话,陛下刚刚去了皇后娘娘那,现在应该在永和宫。”

    永和宫,也就是贵妃兴子娘娘。

    皇后与这位贵妃娘娘都即将临盆,孙传庭倒也能理解,道“好,那本官就等一等。”

    李德勇面对孙传庭压力极大,哪敢真让他站在这里等,陪笑着道“里面有茶水间刚刚收拾好,首辅与李大人稍坐,陛下想必也快回来了。”

    孙传庭微微点头,带着李幼唐进入茶水间。

    朱栩这会儿确实在永和宫,与兴子闲聊。

    兴子的身孕已经九个月,就快要临盆。她坐在软椅子上,双手摸着肚子,一脸笑容的看着朱栩道“陛下日理万机,不用特意辛苦跑来臣妾这里,皇后娘娘照顾的很周到,一应安排,与坤宁宫相差无几。”

    朱栩对张筠很是放心的,看着兴子道“本来朕想让你与皇后去皇嫂那,但皇后觉得出宫麻烦皇嫂不合适,还在宫里好一些,马上就要生了,有什么需要,尽管跟朕说。”

    兴子虽然曾是倭国天皇,倒是没有那么多养尊处优,需求无数,微笑道“臣妾不缺什么,请陛下无需挂怀。”

    朱栩看了眼她身旁站着的和子,倒是放心一些,又说了些话,这才回乾清宫。

    孙传庭与李幼唐跟着朱栩进了乾清宫,奏报神龙府以及皇家商贸集团进来的发展以及未来规划。

第1507 世界视角() 
李幼唐已经在内阁简单汇报,现在是给朱栩正式的奏禀。

    “皇上,神龙府目前的架构还是七人管理小组,董事长,六大董事,下设安全局,仲裁局,商务局,税务局,司法局,稽查局,海上缉私局等十六局管理神龙府,下辖天津,广州,甘肃,张家口四县,主要发展对外商贸……”

    “神龙府自身的发展规划日益成熟,辖区的商户,商会多达千家,海内外皆有,各色人等众多,每年单单租金就高达两百万,相关税收更是高达五百万……”

    “神龙府目前的户籍人口突破了十万,还在飞速扩大,大部分是商人以及家眷,还有就是西夷人在不断涌入,其中葡萄牙,西班牙,犹太人居多……”

    “神龙府的港口每个月进出的船只已经破三万艘,其中我大明的船只占七成,荷兰的占两成,其他的占一成……”

    “天津,广州等四县基本组建完成,相关机构陆续进驻已经开始对外营业,其中张家口,甘肃发展迅速,贸易火热,商品进出口巨大……广州府的港口已经基本修建完毕,荷兰那边对此十分兴奋,在广州府备案的商队已有二十,其他也不少,预计今明两年广州那边单单税收就能破百万……”

    “皇家商贸集团在西夷设立了六家分公司,几乎涵盖了所有大国,西班牙,尼德兰,英格兰都给予相当的重视,拥有一定特权,贸易相对顺利……奥斯曼对贸易比较抵触,对我大明有一定的警惕,发展比较缓慢……在通往西夷以及其他各处的海陆沿岸已经设立了十八个分公司,主要是跟随联合舰队……”

    “在神龙府登记的商队已经超过两百,商船总数超过三千,能够远洋的超过三十支,其中主要还是皇家商贸集团,其他大部分在倭国,琉球以及南海各处航行……”

    “神龙府今年的发展主要是承接内阁的‘四万万白银计划’,通过大订单签订捆绑合约,大量推销我大明商品,巩固在一些国家与地方的存在与影响,确立稳定,长久的商贸关系……”

    “神龙府向西班牙下了三千万石大米的订单,西班牙向大明采购武器,舰船以及丝绸,茶叶,瓷器等三千万,为期五年。向荷兰下单五千万粮食,牲畜等,荷兰向我大明下单比较杂,其中商船,香料,茶叶,丝绸,瓷器,火器,兵器,甲胄比较多,另外罐头,玻璃,火柴,盐等等也不少。英格兰的商船来往我大明日渐增多,他们提出了非常多的合作要求,相对于西班牙,荷兰的条件更好,对于我大明的订单以及商品更为渴望,尤其是战舰,大炮……奥斯曼虽然对商贸比较抵触,但也向我大明借了两百万白银,抵押就是摩洛哥向东八百里的一块土地,围绕地中海……法兰西几乎没有合作,他们只是蛮横的想要购买我们的大炮以及火器,外事院已经明确拒绝……”

    “神龙府还遵照内阁的命令,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收地,不止皇家商贸集团自身,所涉及的所有商业机构,合作伙伴也在帮忙,目前收购的田亩已经超过一亿亩,虽然有多种的方式支付,但资金压力还是很大,皇家商贸集团的备用金基本耗尽……”

    李幼唐站在桌前,慢条斯理的汇报,似乎担心朱栩听不全,刻意说的慢了一些。

    孙传庭站在他身旁,神色不动,眼神里都是思索之色。

    朱栩坐在椅子上,手指在轻轻敲着桌面。

    神龙府的发展基本上还是在他设定的轨道上,也是布木布泰奠定的基础,没有大变。

    对于其他事情,朱栩并不在意,李幼唐,孙传庭等人能做好,唯独一点。

    那就是对外贸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