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独断大明- 第8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中年人一听,脸色蜡黄,慌忙让开。他离开了队伍,心里将叫他少报人头的东家王大户恨的死去活来,如果不是那王大户骗他,哪里会有这么多事,说不定已经上了分地名单,有了属于他的地了!

    这小吏不远处的另一个窗口,同样是一个小吏,接过一个人的材料,对着外面似真似假的道:“你们看到了吧?弄虚作假是有后果的!不止是日后的分地,将来的耕牛,耕犁,化肥,小孩子上学,嫁娶,做生意,打工,哪一样都用到,老实点好……”

    外面一群人连连点头,笑呵呵的应‘是是是’。

    屋子里的几个小吏不知道他们能不能听进去,纷纷摇头。

    朴实的百姓很多,偷奸耍滑的刁民也不少,不过,现在朝廷的管理手段越来越多,越手越紧,想再坑蒙拐骗就没那么容易了。

第1498章 土地丈量队() 
在民间纷纷扰扰的时候,‘新政咨询研究室’的主任,秦怡泷再次在朝报上发表署名文章。

    严厉的抨击了士林间对‘新政’的抗拒,并且呼吁那些反对的人加入‘研究室’,为‘新政’拾遗补缺,添砖加瓦,为‘大明中兴’奉献心力。

    可以说,大明对于‘新政’舆论的转变,既有多年的坚持,潜移默化下的作用,也有秦怡泷这样民间名望之士的背书。

    尤其是‘新政咨询研究室’成立后,舆论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改革派’一面倒,彻底占据了舆论的主流。

    秦怡泷之所以再次发表文章,就是乘势追击,巩固舆论阵地,为朝廷‘新政’的一系列计划取得舆论基础。

    内阁班房,孙传庭看着秦怡泷的文章,笑着与傅昌宗道:“这位秦院长的文风是越发犀利了。”

    傅昌宗手里是苏扬杭三府知府的奏本,奏本里表达了对朝廷设立‘苏扬杭农业改革试验区’的支持,并恳请傅阁老尽快南下。

    傅昌宗对这样言之无物的奏本不感兴趣,合上道:“我看他给内阁的一些建议,很不错。尤其是关于苏扬杭农业示范区的,有不少中肯有效的想法,我打算南下的时候带着他。”

    不远处的赵晗闻言,道:“傅阁老的意思,是想要用他?”

    其他几个阁臣也抬起头,神色若有所思。

    秦怡泷这个人能力是有的,品行应该也可以。但是他的心思,到底是站在他们这一边,还是有别的想法就难以说清楚了。

    傅昌宗倒是不在意,道:“大势之下,不用在乎他们还想什么,只要按照既定计划走,我能容得下他。”

    孙传庭微微点头,傅昌宗虽然缺乏一些魄力,但胸襟还是有的,他想了片刻,道:“那就带上,还要带什么人?”

    傅昌宗早有腹稿,道:“工部,吏部,反贪局,皇家银行,皇家商贸集团,清田小组,税务总局,商务总局,执法局,物价局……”

    孙传庭等众人听着都是微微一怔,傅昌宗这一行,规模盛大啊。

    不过旋即也明白,这怕是乾清宫的意思。

    他们若有所思,看来乾清宫对苏扬杭三府的这次农业改革试验没有他们想的那么简单。

    傅昌宗说完,看了眼孙传庭道:“这个农业改革小组,我任组长,秦政益任副组长,总理事务,三府知府加入,一应事项由我决断,南直隶,浙江不得插手。”

    众人刚刚对这个示范区提升重视,这一次又不得不再次提升。

    傅昌宗没有与孙传庭商讨的意思,完全是一种通知。自然,这是朱栩的态度。

    孙传庭倒是不意外,摆了摆手,道:“我有一堆事情,哪里顾得了那么多,你领头吧。对了,前期的舆论要做好,官制架构要清晰。”

    这也是孙传庭多年从政的经验,尤其是这两年感受更深。

    以前顾及的是官场,现在更多的要顾及士林以及百姓。

    傅昌宗道:“嗯,我三天后出京,议会那边你盯一盯,他们最近在准备对大明律进行审议,可能涉及到锦衣卫。”

    孙传庭眉头一挑,神色微沉的道:“我知道了。”

    议会若是审议大明律,大明官体,‘景正新政’等一系列重大事项,都没问题,但涉及到锦衣卫,那就必须进行干预了。

    锦衣卫那是乾清宫手里的刀,是最强大,最隐蔽,最不可测的工具,甚至于可以说,是乾清宫自卫的最重要的一道防线。

    谁妄想动,都得死!

    其他阁臣默默点头,周应秋见他们说的差不多了,这才道:“现在外面沸腾的很,税务总局,商务总局那边反馈的数据很华丽,物价局那边在南直隶,北直隶强力弹压物价,很有成效,罚没的银子已经有五十万了。执法局抓了二十多人,试了试水。皇家银行那边给抄录了一份近一个月的贷款额,超过两百万,还在快速增加。吏部,刑狱司,反贪局等已经做好准备,随时可以出手,抑制混乱,稳定人心……”

    赵晗目光闪烁着一道冷芒,道:“我觉得还早,这些人做大事不惜身,见小利忘义,必须给他们一个教训,好好整顿一下官商士农的风气,正一正我大明国威!”

    沈珣跟着道:“不错,李侍郎的办法很不错,只要再持续两三个月,他们绝大部分人都得破产,到那时候,收地好收了,化肥,农具也便宜了,说不定皇家银行那边的替换旧银工作也能前进一大步!”

    孙传庭看着两人,思索片刻,道:“这个再说吧,等傅阁老从南直隶回来,我们再商量。”

    傅昌宗南下这一趟,少说也要有三个月!

    赵晗,沈珣相视一笑,这么一来,外面那群上蹿下跳的人要砸了脚了。

    周应秋心里倒是有其他想法,闻言沉吟片刻,便坐回去。

    在他看来,士绅又不是独立在大明之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层,甚至是大明的基础所在,要是这个阶层倒了,整个大明都会倒。

    不过,孙传庭等人又不是傻子,不需要他周应秋多说什么,无非就是分寸的事情。

    众人讨论一阵,便各自忙碌起来。

    内阁中书包理游进进出出,在各个阁臣的桌子间走动,传递着内内外外的消息。

    内阁二楼,清田特别小组的班房。

    李邦华,张立齐等人忙碌不休,涉及分地的事情太多太杂,片刻都不能消停。

    张立齐处理完手里的一些事情,走向不远处的李邦华,道:“大人,京师大学那边借来的三十个大学生已经到了,下官这就去接一下,大人是否见一下?”

    李邦华抬起头,片刻又摇头道:“我就不见了,你看着安排吧。”

    张立齐应下,道:“再过些天,其他各大学的学生应该也会到,总数有三百,加上我们从京城内外调集的大小官吏,可以再组建十五个丈量队。”

    李邦华这次神色认真的抬起头,道:“还不够,丈量队必须要增加到五十个以上,今年只是个开始,算是预热,明年开始,最起码要两百个以上的丈量队才能赶上进度……”

第1499章 深夜访客() 
张立齐吓了一跳,两百个丈量队,不止是人的问题,还涉及管理,尤其是后面的户丁,分地,更是需要人手,也需要时间。

    李邦华仿佛没有看到张立齐的神色,道“今年的科举你盯一下,拟个名单,中不中不重要,关键是能力。我待会儿去请尚书大人见一见赵阁老,请他给我们预定一些人。”

    现在大明朝廷各部门在飞速膨胀,尤其是新衙门更是严重缺人,李邦华的事情上上下下更是需要人手,现在已经准备提前抢人了。

    张立齐抬手应下,道“大人,下官觉得,倒是可以向内阁提议,扩大科举录取数量,未来几年,官吏的缺口可能高达四五万。”

    李邦华也想到了,道“嗯,我待会儿再去督政院走一走,看看在野的能不能找一找。”

    张立齐点头,这倒是一个办法。

    两人聊了一阵,张立齐准备一番,便出了内阁大楼,走东华门,去京师大学迎接刚刚借调的在校大学生。

    还没出门,张立齐就‘遇到’了一个同窗,名叫魏晓忠,这个人当年涉及了冯铨谋权案,被永不录用,现在是一个有名的大商人。

    魏晓忠一见张立齐,十分欣喜的拉扯他道“张兄,真是好久不见,走走,喝一杯。”

    魏晓忠极善钻营,这些年与张立齐关系极好,从未要求或者送什么,完全是君子之交,这也让张立齐有些好感,因此关系一直不错。

    张立齐压着他的手,苦笑道“我哪里有你魏老板那么悠闲,这会儿正有事,等过两天,我请你喝酒……”

    魏晓忠哪管这些,拉着他就走道“行了,大中午的,皇帝不差饿兵,走走走。”

    张立齐看着魏晓忠,又哪里不知道他的心思,拉住他道“行了,有什么事情你就说吧,你等我这么久,估计也快忍不住了。”

    魏晓忠苦笑一声,转过头,只得道“我就知道瞒不过你,我也不废话,显得我矫情。我在苏州那边屯了两千亩地,三个化肥厂,还圈养了两百头耕牛,现在朝廷要收夏税,化肥厂收重税,耕牛也要收税……我每天什么也不做就要出去上百两,这些都是我倾家荡产弄来的,还从银行贷了不少银子,真的是有些撑不住了,我想打听一下,朝廷什么时候开始采购……”

    张立齐脸色陡然变了,目光锐利,冷声道“这件事我帮不到你,还有,不要再来找我了。”

    张立齐说完就甩开他的手,大步离去。

    这魏晓忠来找他,无非还是想在朝廷身上捞一笔,这是来走他的后门了。

    魏晓忠一见,连忙追了几步,苦笑着道“张兄,我是真没办法了,不要你做什么,就给我透个口风,让我少亏一点。”

    张立齐停下脚步,面色冷漠,道“你想要少亏一点,现在甩出去有的是人接,你来找我干什么?还有,现在朝廷酝酿着反贪,想必你也听到风声了,要是不想被牵累,今后少跟官场之人有牵扯,你走吧。”

    张立齐说完,转身就走了,毫不犹豫。

    商人害怕被官场之人连累,官场之人又何尝不怕被做生意的拖下水。张立齐既然知道这魏晓忠已经在李邦华的坑里,哪里还会愿意被一起拉进去。

    魏晓忠看着张立齐的背影,没有了之前的苦笑,神色平静如常,自言自语的道“从他的态度来看,朝廷很快就要有大动作了,那么内阁的采购就要开始了?”

    魏晓忠脸上变幻一阵,又若有所思道“看来还是得走户部那边的路子,不过我一个人不行……”

    像魏晓忠这般钻营的人不知道多少,朝廷上下被腐蚀也不知道有多少。

    傅昌宗临行前夜,傅府。

    傅昌宗父子吃过饭,围着火炉与家里的孩子闲聊天。

    傅涛的长子已经十多岁,是个半大小伙子,睁着一双大眼睛,听着父亲,祖父闲聊。

    傅涛道“父亲,皇上从内帑拨出了五百万,加上银行里准备的五百万,前期是一千万,主要是用于苏扬杭土地的开垦,水利的整修,耕牛,化肥等的补贴,这只是前期的,后面投入可能更大……”

    傅昌宗抱着暖炉,道“嗯,现在天灾越发酷烈,皇上对农业的关注越来越多,苏扬杭是我大明最重要的税粮来援,由此投入,也不算多。”

    傅涛点头,道“李幼唐那边给我来信,说南直隶的收地还算顺利,但苏扬杭等地还是比较吃力,土地高度集中,这些人不断的在抱团,一部人是想要谋取暴利,另一部分人是真不想卖……”

    傅昌宗比傅涛了解更多,道“内阁正在酝酿更多的收地方案,比如在安南,辽东,朝鲜,倭国,旧港,吕宋等进行置换,亦或者允许他们保留一定的数量,或者采取朝廷租用,地权归士绅等等。但是抑制,短时间内限制土地兼并,实现‘耕者有其田’,这几个目标不会变,抗拒朝廷大政,不会有好结果。”

    傅涛知道江南土地兼并严重到了何种程度,八成以上的百姓是佃户!

    傅涛没有多评判,道“嗯,借此机会,皇家银行那边准备了超过一亿的纸币,八千万的银元,大部分用来购地以及采购,还有一部分,是借给西班牙的。”

    傅昌宗喝了口茶,摸了摸边上孙子的头,道“你按照既定计划行事就不会有大差错,孙白谷近来有些低调,我们要更低调一些。”

    傅涛明显从他父亲话里嗅出了味道,默默点头,片刻又道“近来民间借贷越来越多,主要是一些商人,大部分企图冒险出海,坏账不断增加……”

    傅昌宗听着,思索一阵,道“这些事情,你多与皇家商贸集团那边沟通一下,必要的时候,见一见那个苏沫儿。”

    傅涛明白傅昌宗的意思,见苏沫儿是假,探听背后布木布泰以及朱栩的意思是真。

    虽然布木布泰看似对神龙府放手了,但她的班底依旧在,对于神龙府的影响依然无可替代。

    父子俩正聊着,一个家丁来到门外,道“老爷,督政院副院正,李荣炳大人求见。”

    傅昌宗,傅涛父子俩都是一怔,这个人来干什么。

    靖王身兼督政院院正,但毕竟是阁臣,无法兼顾那么多,督政院的大部分事务,是由这个李荣炳副院正在主持。

    这个人是万历年间的礼部侍郎,为人低调,独善其身,做事一丝不苟,严于律己,声望不高,却也没什么不佳风评。

    虽然在朝多年,傅昌宗与这位李大人还真是没多少交集,只能算是点头之交。

    在傅昌宗即将离京的深更半夜,他怎么来了?

    傅昌宗,傅涛父子对视一眼,有些疑惑。

第1500章 孙传庭再次拢权的机会() 
李荣炳到底是督政院副院正,三品大员,于情于理都不能避而不见。

    李荣炳被请进了傅府,看着几十年未曾变过,无有一丝奢华之气的大院,李荣炳深深吸了口气。

    他还不到六十岁,脸角瘦削,面色坚毅,在傅家管家的带领下,向着傅家前厅走去。

    傅涛已经回避,只有傅昌宗一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